1、在室温恒定的教室内,小明给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涂抹少量与室温相同的酒精,观察温度计的示数变化。图表示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中,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2、学习完声现象后,小明做了以下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图,发声的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B.乙图,可以看到真空罩中闹钟在振动,但不能听到铃声,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C.丙图,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且加大敲击音叉的力度,乒乓球弹起的角度越大,说明声音的响度与频率有关
D.丁图,用硬纸板接触转动的齿轮,发出来的声音很“尖”,指的是声音的音调高
3、如图所示,敲击音叉时示波器在相同时间内截取的两列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音调比乙的音调低
B.甲的音调比乙的音调高
C.甲的响度比乙的响度小
D.甲的响度比乙的响度大
4、如图所示,苍鹭正在向上飞离平静的水面,在这一过程中,苍鹭在水中的像是( )
A.虚像,且像的大小不变
B.虚像,且像逐渐变小
C.实像,且像与水面的距离变小
D.实像,且像与水面的距离变大
5、下列估测值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
A.中学生100m短跑成绩约为6s
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C.中学生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3s
D.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为17cm
6、一种合金魔术道具,久握在34℃的手中不熔化,放在 60℃的水中会熔化,则该合金的熔点可能是( )
A.16℃
B.47℃
C.60℃
D.70℃
7、清晨,人们有时会看到昆虫和植物上的露珠,如图所示。露珠的形成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
A.熔化
B.凝固
C.升华
D.液化
8、关于压强、压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压强就是物体所受的压力
B.压力的方向总与重力的方向一致
C.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就是物体所受的重力
D.压强在数值上等于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大小
9、炎炎夏日,防溺水是重要的暑期校园安全工作之一、在不熟悉的水域,千万不要冒然下水,以免对水的深度估计不足而发生危险。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错觉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10、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往往蕴含了物理知识。诗人胡令能的《小儿垂钓》全文如下:“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侧坐莓苔”时,“稚子”相对于正在走来的路人是静止的
B.“草映身”是“路人”眼里发出的射向“稚子”的光被“草”挡住
C.“遥招手”利用了光传递能量
D.“怕得鱼惊”说明水可以传声
11、“男低音歌手引吭高歌”.这里低和高的含义是( )
A.前者低指响度,后者高指音调
B.前后都是指音调
C.前者低指音调,后者高指响度
D.前后都是指响度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建筑方面,设计、建造大礼堂时,必须把回声现象作为重要因素加以考虑
B.动画片的配音常用慢录快放的方式,把成年人的声音变成小孩的声音,这样能够使声音音调变高
C.广播里播放“考生开始答题”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同学们耳朵的
D.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而次声波不可以传递信息
13、贵州“村超”凭借着全民参与的激情与活力火爆全国,足球运动越来越受欢迎,下列关于足球运动涉及的物理知识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球在空中飞行时,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
B.运动员踢足球时脚会有疼痛感,表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守门员抱住飞向球门的足球,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只要运动员对足球施加大小相同的力,力的作用效果就相同
14、学习了“声现象”后,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B.“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
C.人听到声音的响度只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D.公路两旁修建隔音板的作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测量中产生的错误就是误差
B.只要按照正确的操作方法,就可以消除误差
C.减小误差可以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
D.测量窗户玻璃的宽度可以选用分度值是1cm的刻度尺
16、下列四幅图所包含的一些信息与声现象都有联系。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静止的乒乓球被正在发声的音叉弹开,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B.图乙:敲击编钟时,若用力越大,编钟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就会越高
C.图丙:医生使用听诊器为病人诊断,主要是利用了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D.图丁:在强噪声环境中,工人需要佩戴耳罩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17、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MN上形成的彩色光带落在bc区域内,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屏上b处是紫光
B.光的色散说明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
C.若将荧光物质置于ab之间,会看到荧光物质发光
D.若将灵敏温度计置于cd间,会看到其示数有显著的升高
18、下列做法中属于减小有害摩擦的是( )
A.下雪后往路面上撒煤渣
B.鞋底和轮胎上都刻有花纹
C.骑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车闸
D.定期给机器的转动轴承加润滑油
19、下列估算最符合实际的是( )
A.人体正常体温大约是35oC
B.初中生的大拇指甲的宽度大约是50mm
C.课桌上的笔落到地上用时约为0.5min
D.正常人步行的速度大约是5km/h
20、如图是光线在空气与玻璃的界面处发生折射与反射的四幅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21、下列现象涉及的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
A.初春,冰雪消融
B.盛夏,骄阳散雾
C.深秋,铁网挂霜
D.寒冬,冻衣变干
22、下列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现象是( )
A.在岸边的人听见河水流动的声音
B.潜水员能听到岸上人的讲话声
C.人们听到雨滴打在树叶上的“嗒嗒”声
D.我们能听到波浪拍击礁石的声音
23、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深夜跳广场舞时将音响的音量调小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发生地震时,有些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是因为地震时伴有次声波产生
C.人在岸上大声说话能惊动水中的鱼,说明水能传声
D.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
24、如图所示,小芳轻敲桌子,小明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听到敲击声,而附近的同学没听到,此实验能说明( )
A.空气不能传播声音
B.附近的同学一定处在真空的环境中
C.固体能传播声音
D.固体传声的速度比气体快
25、如图所示,用细绳吊着重力为10N的长方体金属块并将其浸没在水中,此时该金属块上、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2N、8N,该金属块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_N。现用细绳吊着该金属块继续在水中下沉,则该金属块受到水的浮力F浮、其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F上和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F下,这三个力中大小不变的是__________。
26、小刚从家中出发到学校,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自行车。路程与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步行的是图中_______段(填“OA”或 “AB”),小刚家到学校的路程为______m,小刚骑车的速度为____m/s。
27、李白在《夜宿山寺》中写到“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_________。喇叭里响起“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的歌声,小明说:“是韩红在演唱”,他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_不同判断的(前两个空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如图,地震前通常有次声波产生,人、海豚和大象中,能最先感觉到的是_________。
28、在物理学中,把物体 ___________的变化叫机械运动;一辆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在2min内行驶了1.2km,当这辆汽车在运动到第50s末时的速度为 ___________km/h。
29、嫦娥五号完成了 23 天的太空之旅,携带着 2kg月球土壤样品,顺利完成了我国首次月球采样返回任务,将“月壤”从月球带到地球后,“月壤”的质量____;将“月壤”分成两份后,其密度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0、小亮在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时,根据测量数据绘制出了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与液体体积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烧杯的质量为_____g,液体的密度为_____kg/m3。
31、为了方便盲人行走,在马路两旁的人行道上铺设了有凸棱的盲道,如图所示。放学后小明和同学们走在盲道上,感觉到脚有些不舒服,从物理学角度分析,这是因为:走在盲道上,脚与地面的___________(选填“压力”或“受力面积”)减小了,从而___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了压强。一张报纸平放在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为0.5Pa。若将报纸撕去一半后,平铺在桌面上,则报纸下方的桌面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___________。
32、使用刻度尺之前,要观察量程、_________及零刻度线在哪里,如图甲所示,被测木块的长度为___________cm。如图乙所示,停表显示的时间是____s。
33、凸透镜是许多光学仪器的重要元件,可以呈现不同的像。应用凸透镜,在照相机中成__________、__________立的__________像;直接用凸透镜做放大镜时,成__________、__________立的__________像。(填放大、缩小或不变;正或倒;实或虚)
34、小明乘坐观光电梯上升时,看见地面上的物体均离他而去,这是以_________作为参照物,以站在他身旁的小李为参照物,他是__________的。
35、小强利用U形管压强计和装有水的大烧杯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实验前,他注意到U形管两边的液面已处在同一水平线上,如图甲所示。
(1)他将金属盒浸没于水中后,发现U形管两端液面如图乙所示,则实验装置可能出现了___________问题;
(2)排除故障后,他重新将金属盒浸没于水中,发现随着金属盒没入水中的深度增大,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逐渐变大,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液体内部压强与________有关;
(3)接着小强要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小强保持丙图中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并将一杯浓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后,实验情形如图丁所示。比较丙、丁两次实验,小强得出结论: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越大。小宇认为他这样得出的结论不可靠,理由是:________;
(4)小强在学了液体压强公式后,多次实验均发现按压强计液面高度差计算出的压强,总小于用烧杯中液体深度计算的压强,你认为造成此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
A.橡皮膜和橡皮管有形变分担了一部分压强 B.橡皮管漏气了
(5)U形管中所装的液体是水,金属盒浸没在水中,若U形管左侧高度为4cm,右侧高度为8cm,则U形管底部所受压强为_______,探头所受压强为__________。
36、某同学乘坐一辆汽车面对一座高山。已知声音传播速度为340 m/s。求:
(1)若汽车是静止的,汽车鸣一声喇叭,历时t=5 s听到回声,则汽车距离高山多远?
(2)若汽车以10 m/s的速度正对着高山驶去,汽车鸣一声喇叭,历时t=3s听到回声。鸣喇叭时汽车距离高山多远?
37、一辆装满货物的货车总质量为10吨,当货车在高明大道某平直路段匀速行驶了50s,所受阻力为重力的0.02倍,此时货车速度为20m/s,(g=10N/kg)求:
(1)汽车匀速行驶时所受的牵引力;
(2)这段时间内汽车的牵引力做的功;
(3)汽车在这段时间内所受牵引力的功率。
38、两个运动物体甲、乙从同一地点、同时沿同一方向出发,并做匀速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求:
(1)甲物体运动的速度;
(2)乙物体运动30m需要多少时间;
(3)甲、乙运动物体经过10s,相距多远。
39、画出图中光线通过玻璃砖的大致光路。
40、如图所示,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面出AB所成的像A’B’。
( )
41、请在如图中,根据给出的反射光线OB画出入射光线AO,并标出入射角及其度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