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年海南省琼海市初二上学期三检地理试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的地形类型主要是:(       )

    A.山地和高原

    B.山地和丘陵

    C.丘陵和平原

    D.高原和盆地

  • 2、贵州地处山区,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应预防和避免发生的自然灾害有(     

    A.台风、滑坡、泥石流

    B.沙尘暴、滑坡、泥石流

    C.崩塌、滑坡、泥石流

    D.台风、地震、泥石流

  • 3、北斗系统在车载导航仪电子地图中广泛应用,与传统纸质交通地图相比,车载导航仪电子地图的优点是(     

    ①可随意改变比例尺大小②可随意调整图幅大小③能实时查看所在位置和行驶路线④可快速选择最佳出行线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4、下图四条路线中所经过的地区,能明显经过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路线是(     

    A.甲路线

    B.丙路线

    C.乙路线

    D.丁路线

  • 5、我国降水时间分配不均匀,一年中大多数地区约80%的降水量集中在( )

    A.7~8月 B.5~6月 C.4~10月 D.11月~次年3月

  • 6、2021年4月12日,“英雄的湖北:浴火重生,再创辉煌”湖北全球特别推介活动在外交部蓝厅举行。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出席并致辞,湖北省委书记、省长、武汉市委书记出席并作推介。对于湖北人民来说2020年是极不平凡、极不容易、极其难忘的一年。在历经生死患难、离别重逢后,荆楚大地抗过艰难险阻、大战大考,最终夺取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下列关于湖北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湖北省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B.湖北省简称鄂,行政中心是武汉

    C.湖北省因位于洞庭湖以北而得名

    D.湖北省因与九个省相邻,被称为“九省通衢”

  • 7、传统民居可以体现一地的自然环境特点,如图为我国不同地区的民居景观,其中位于南方地区的民居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8、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是

    A. 高山冰雪融水   B. 地下水   C. 江河湖泊水 D大气降水

     

  • 9、北京时间(东八区)2019年10月1日上午10:00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阅兵式,新疆喀什(东五区)的中学生古丽莎•卡迪尔也于当地时间( )开始准时全程收看了现场直播,切身感受到了祖国的日益强大。

    A.10:00 B.7:00 C.13:00 D.6:00

  • 10、“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曲唱出了各族人民的心声。请你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主要分布在云南

    B.台湾省主要少数民族是傣族

    C.我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华北

    D.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各民族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 11、我的家乡偃师市所在的温度带和干湿区是(   )

    A.暖温带、半湿润区 B.亚热带、湿润区

    C.热带、半湿润区 D.中温带、湿润区

  • 12、阿富汗和哈萨克斯坦分别位于    (      )

    A. 南亚和北   B. 西亚和中亚   C. 中亚和北亚   D. 中亚和东亚

     

  • 13、如下图微信登录界面背景图“蓝色弹珠”,是1972年美国阿波罗17号拍摄的最著名的真实地球照片。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只能说明地球的形状是圆形的

    B.推测地球是一个球体

    C.是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最初阶段

    D.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

  • 14、在一次小组学习活动中,有四位同学介绍序号所在的省级行政区特点,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①行政区域简称豫,有7个邻省,行政中心是太原

    B.②行政区域濒临渤海和黄海,行政中心是济南

    C.③行政区域是安徽省,西接湖南省

    D.④⑤⑥行政区域都在黄河沿岸

  • 15、下列关于如图所示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濒临东海和南海

    B.①是该地区的核心城市

    C.风景秀美的西湖位于城市②

    D.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

  • 16、关于中东描述,正确的是(     

    A.是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的发源地

    B.气候干旱,河流稀少,水资源匮乏

    C.①波斯湾及沿岸煤炭资源丰富

    D.②伊拉克是本区面积最大国家

  • 17、我国东部多耕地,西部多草原,主要原因是(  )

    A.受生产活动方式的影响

    B.受开发历史长短的影响

    C.受光热、水土、地形等自然条件的影响

    D.受地质作用的影响

     

  • 18、秦岭—淮河一线的降水量大约为

    A.200毫米 B.400毫米 C.800毫米 D.1600毫米

  • 19、家住武汉的星子发现新疆的瓜果比本地瓜果味道甜,她认真地查阅了资料,发现了新疆瓜果特别甜的原因是( )

    A.降水少,瓜果含水量少,糖分高

    B.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瓜果的糖分积累

    C.云量多,光照弱,利于生物光合作用

    D.晴天多,光照弱,温差不大,有利于生物的生长

  • 20、下列有关对南方、北方人文差异叙述正确的是( )

    A.北方地区主要农作物为小麦、大豆,南方为水稻、油菜

    B.南方地区农作物一年一熟,北方地区一年三熟

    C.北方地区屋顶坡度大,南方地区屋顶坡度小

    D.南方地区以陆路运输为主,北方地区以水运为主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阅读下列文字材料和地图,回答问题。

    材料:北京的李明和洛杉矶的王朗相约今年暑假乘船去伦敦游玩,他们通过网络交流各自的计划,李明说他将提前出发,中途去新加坡和A国游玩;王朗说他也要在B群岛上停留一周时间。他们相约在伦敦街头的某个地理标志处会合。

    (1)图中A国是 ;B群岛是  

    (2)李明在A国游览了众多的名胜古迹,请你写出其中一处 ; 李明在A国见到的宗教筑以   教的建为最多。 

    (3)李明在新加坡旅游后继续前行,首先经过著名的 海峡,来到印度洋,他到达A国首都前,轮船从一个运河经过。王朗也同样经过了一个运河,其名字是 。他们此行经过的共同的大洋是  

    (4)王朗在B群岛最大国家参观了农场庄园,他最可能参观的是  

    A.甜菜园   B.枣椰园   C. 香蕉园 D.小麦园

    (5)两人约好在伦敦的会面的地点为

    A.东西半球的界线标志处 B.南北半球的界线标志处

    C.东西经度的界线标志处 D.热带与温带的界线标志处

    (6)在伦敦时,李明感觉伦敦白天没有北京热,日夜温差比北京小,其原因是  

     

  • 22、中国的四大高原中,雪山连绵的是____高原,辽阔坦荡,草场广布的是____

    高原。

  • 23、重庆市的简称是_________,行政中心是___________

     

  • 24、南方地区气候是________________,农田多以_________为主,以种植________、________等为主。

     

  • 25、具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高原是我国的

     

  • 26、读中图,回答问题。

    (1)图中曲线a是我国地势第____级阶梯的分界线;图中①是____山脉;巫山西侧是____盆地。

    (2)读三明市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知,该市____月份平均气温最低,____月份降水量最大。

    (3)三明市位于我国____区(“季风”成“非季风”),乙地降水____,(“多”或“少”)

    (4)图中三明市位于____(湿润或干旱)区,气候类型是____

  • 27、地球的自转方向是   ,地球自转产生了   现象.

     

  • 28、读黄河流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黄河发源于________山脉北麓,流经9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最后注入________ 海。

    (2)黄河在宁夏、内蒙古段,地势较平坦,水流缓慢,泥沙沉积,形成了________ 平原和________平原。

    (3)黄河易发生凌汛的河段是________(填字母)和________(填字母)。

    (4)针对黄河不同河段出现的不同问题,采取的治理措施也不同。在黄河上、中游,主要是大力开展________工作,控制水土流失,减少泥沙下泄;在黄河下游,主要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 29、____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袁隆平院士有“____”之父的称号。

  • 30、南北铁路干线中经过山东的是  

     

三、解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1、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连战、宋楚瑜大陆之行,尤其是 “两岸经贸论坛”,开创了“海峡两岸”关系的新纪元,为促进两岸关系的和解、对话、和平和双赢开启了历史性的契机……台湾风景迷人,物产丰富,有“水果之乡”的美誉。大陆送给连战的礼物之一就是“开放大陆居民赴台观光和18种台湾水果零关税”。

    材料二 2007年12月5日,基隆港的一艘轮船正在装运一批粮食出口俄罗斯,以缓解俄罗斯国内粮食紧张的问题。

    材料三 台湾岛以及附近地区图 

    (1)材料一中提到的“海峡两岸”中的海峡是指         )。

    (2)该岛的地形以    为主,气候类型以(     )为主

    (3)台湾物产丰富,有“水果之乡”的美称,你知道它的含义(   )

    (4)材料二中轮船上装运的货物(粮食)最有可能是 (   ),这种农产品主要分布在台湾(   )地形区。

    (5)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____________省、B__________市、___________海、___________海、④、___________洋

    (6)该岛素有“东方甜岛”的美称,主要是因为该岛盛产(    

    A.稻谷     B.甘蔗      C.茶叶     D.香蕉

    (7)该岛地处亚欧板块与( )板块的交界处,因而多火山、地震。

     

  • 32、读四大地理区域图 。

    (1)填出下列字母表示的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A____ B___C___D____。

    (2)A地区和D地区的分界线是G_____(山脉)F___________(河流)。

    (3)区域B在第_____阶梯。

    (4)区域C的降水量自东向西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

    (5)地势最高的区域是_______ (填区域名称)。

    (6)气候最温暖湿润的_________。 (填区域名称)

     

  • 33、读“我国工业基地图”,回答问题。

    (1)甲工业基地的名称是______工业基地,乙工业基地的特征是以_____(轻或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

    (2)从图中可以看出,与甲工业基地相比,乙工业基地发展最有利的条件是_______

    (3)2011年6月30日,从北京通往B城市全长1318千米,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正式运营,该高速铁路的名称是______高铁。

    (4)乙工业基地中③城市主要的工业部门是_______

  •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家住上海的小林同学准备利用暑假浏览我国的大好河山,下图是他设计的“假期浏览路线和我国干湿区示意图”回答问题。

    (1)①路线的目的地是冰城哈尔滨,就干湿地区而言,哈尔滨市位于____地区。

    (2)②路线的目的地是新疆乌鲁木齐,这条线路在空间上体现了我国降水的分布规律,其影响因素是____位置。

    (3)③线路共跨越了我国地势的____(1/2/3)级阶梯,依次经过的地形区有________—青藏高原。

    (4)④路线沿途看到的耕地类型以____为主,可能看到的植被是____(填该气候类型下的植被类型)。

  • 35、今年三月,中央电视台报道组到我国傣族和藏族居住区采访当地少数民族的庆典活动。他们收集了一些地理资料,却不小心弄乱了,请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帮助他们重新整理归类:

    A.全部位于北回归线以南,所属省级行政区的行政中心是昆明,澜沧江流经此地。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广泛种植水稻,农作物一年三熟。

    B.位于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世界屋脊”,自然特征是“高寒”,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所属省级行政区的行政中心是拉萨(日光城),雄伟的布达拉宫屹立在雪域高原上。

    C.在海拔较低的地区分布着河谷农业,主要农作物有青稞、小麦。牦牛为该牧区的优良畜种。该区还有国家级保护动物藏羚羊。

    D.旅游资源主要有原始热带雨林;被称为“热带动物王国”;有竹楼、竹筒饭、孔雀舞和泼水节等独特民族特色,支柱产业是旅游业。

    (1)请根据以上资料将代表该地区的字母代号填入横线。云南西双版纳________;西藏自治区________

    (2)两地地理环境相差很大,造成两地地理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5
题数 35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解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