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同学们在足球比赛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静止在草地上的足球不受力的作用
B.足球能在空中飞行,是因为足球具有惯性
C.用头顶足球攻门时,头感到疼,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守门员一下子抱住射门的足球,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下列有关参照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的物体不能作参照物
B.只有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才能作参照物
C.对于同一物体,参照物可以不同,但运动的描述必须是相同的
D.要想研究某一物体的运动情况,必须先选定参照物
3、对生活中的物理量具有一定的估测能力是初中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数据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凯里市年平均气温约为37 ℃
B.一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g
C.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
D.老师正常讲课时声音的响度约为120dB
4、如图是空调的制冷剂在室外机(冷凝器)和室内机(蒸发器)之间循环的示意图,关于制冷剂在室外机(冷凝器)发生的物态变化名称和吸热放热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
A.汽化
B.液化
C.升华
D.需要吸热
5、如图所示,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小球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验中小球的作用是( )
A.使音叉振动时间延长
B.把音叉微小的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C.使音叉尽快停下来
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音
6、已知一块质量为m、密度为的金属块。现将它切成大小相等的五块,则每块的质量和密度分别为( )
A.和
B.和
C.m和
D.m和
7、下列实验中,不能够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是( )
A.在音箱上放一些塑料泡沫,塑料泡沫会随着音乐起舞
B.敲铁管的一端,在另一端可以听到两次敲击声
C.把敲响的音叉接触悬挂着塑料泡沫球,塑料泡沫球被弹起
D.把一支短铅笔固定在大钟上,敲响大钟,拿一张纸迅速从笔尖上划过,纸上留下锯齿状的曲线
8、关于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嫦娥五号”将月壤从月球带回地球,月壤质量不变
B.将一块橡皮泥捏成其他形状,其质量变大
C.一块冰熔化成水,其质量变小
D.1kg的铁块比1kg的木块质量大
9、下图自然现象是由熔化形成的是( )
A.树叶上的露
B.树叶上的霜
C.河面上的冰消融
D.群山间的雾
10、如图所示的是一支常用体温计,下列关于该体温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可以放在冷水中,让水银柱下降
B.它的分度值是0.1℃
C.它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D.它可以放置在沸腾的水中高温消毒
11、“估测”是学习物理的一种常用方法,其中数据与实际最符合的是( )
A.人体最舒适的气温约为40℃
B.八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20g
C.正常人的心跳每分钟约为5次
D.中学生骑自行车的速度约为18km/h
12、以下活动中,能用来探究影响声音音调高低因素的是( )
A.图甲,响铃时不断抽出瓶内的空气
B.图乙,收音机播音时,喇叭前方烛焰摇晃
C.图丙,手指蘸湿摩擦杯口,不断改变杯中水量
D.图丁,敲敲时,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
13、两支内径不同、下端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温度计,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水银柱上升的高度和温度示数分别是( )
A.上升高度一样,示数相同
B.内径细的升得高,示数也大
C.内径粗的升得高,示数也大
D.内径粗的升得低,但示数相同
14、光的世界丰富多彩,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说法不符合实际的是( )
A.较小的文字通过投影仪可使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距镜头二倍焦距以外
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
D.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
15、在学校运动会100m赛跑中,小亮以15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他在前40m的平均速度是8m/s,到终点时的速度是7.5 m/s。小亮在后60 m的平均速度为( )
A.8.57 m/s
B.7.5 m/s
C.6.67 m/s
D.6 m/s
16、甲、乙两种物体的质量之比是1:3,体积之比是2:5,则它们的密度之比是( )
A.5:6
B.6:5
C.2:15
D.15:2
17、物理来源于生活,物理服务于社会,关于图所示的情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甲: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原因是光速远大于声速,约为
B.图乙:艺术节上观众很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是因为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C.图丙: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发射时,听到了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属于超声波
D.图丁:激动的鼓手用力敲打鼓面,用力越大,鼓面振动幅度越大,响度就越大
18、下列各力中,不属于弹力的是( )
A.课本对课桌的压力
B.地面对人的支持力
C.地球对苹果的吸引力
D.绳子对重物的拉力
19、同学们在学习光现象过程中有许多说法,我们从中选出四种:
①光年是一个非常大的时间单位
②“坐井观天,所见甚小”隐含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
③平静湖面上的“倒影”,说明平面镜成“与物等大正立的像”的规律不成立
④透过书桌上的玻璃板看玻璃板下面的字,看到的是字的虚像
对这些说法正误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都正确
B.①②④正确,③错误
C.②③正确,①④错误
D.②④正确,①③错误
20、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下列对诗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鸟叫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诗句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诗句中“蝉噪”和“鸟鸣”是通过声音的音调来分辨的
21、通常情况下关于某中学生的估测,下列数据合理的是( )
A.质量约为100kg
B.立定跳远的距离约为220dm
C.步行速度约为1m/s
D.50m短跑用时约为9min
22、医生用听诊器能够清楚地听到病人胸腔内的声音,是因为听诊器可以
A.提高声音的音调
B.减少声音的分散,提高响度
C.降低声音的音调
D.增强音色
23、从冰箱内取出的冰棍会冒“白气”;水烧开后水壶嘴会喷出“白气”,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这两种情况下的“白气”都是汽化现象
B.这两种情况下的“白气”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小水珠
C.冰棍周围的“白气”是空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D.冰棍周围的“白气”在形成的过程中要放出热量
24、一支蜡烛位于凸透镜前,调节好透镜和光屏位置后,在光屏上呈现缩小、倒立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在光屏上( )。
A.无法成像
B.呈现放大、正立的像
C.呈现放大、倒立的像
D.呈现缩小、倒立的像
25、如图所示,用手握住重8N的瓶子保持静止,手对瓶子的压力为10N,此时瓶子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为______N,方向为______(选填“竖直向下”或“竖直向上”),当手对瓶子的压力增大,瓶子受到的摩擦力______(选填“增大”“不变”“减少”)。
26、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骑共享单车出行,用实际行动践行“绿色低碳、共享出行”的理念。周末,小汀和小红骑着共享单车外出游玩,小汀6s内在水平路上行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若单车行驶时每个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均为9cm2,骑车的平均功率为225W,受到的阻力是人和车总重的0.05倍,求:
(1)这段时间内小汀的骑行速度为 ________ m/s ;
(2)小汀在骑行时车受到的阻力;( )
(3)小汀在骑行时车对地面的压强。( )
27、如图,圆柱形容器A和B(底面积SA<SB)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两液面相平且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此时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A、pB,压力分别为FA、FB.则p甲___________p乙,FA___________FB(两空均选填“>”、“<”或“=”)。
28、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_____用三棱镜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如图所示,他让一束太阳光斜射入一个正放的三棱镜时,在棱镜另一侧的墙面上看到太阳光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依次排列,这就是光的_____现象.
29、小明坐在向东行驶的公交车里,以座椅为参照物,他是______的,若以公交车为参照物,路旁的树向______运动。
30、在暗室里,将一个小平面镜放在一张较大的白纸上,用手电筒正对镜面照射,从侧面看去,镜面和白纸更亮的是_____,白纸表面发生的是_____反射。
31、“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描述清风能翻书,是风使书本上表面空气流动速度变大,压强变______的缘故;平原地区的游客到云南香格里拉旅游容易出现“高原反应”,其主要原因是香格里拉大气压强比平原地区______(选填“大”或“小”)而导致的缺氧反应。
32、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均未标出),其中折射光线是 ___________ (用字母表示),反射角等于 ___________ 度,分界面的 ___________ (左/右/上/下)侧是空气。
33、给下列测得的数据补上适当单位:
(1)一个鸡蛋质量约为50 ______________
(2)小明同学身高为1.65_____________
(3)一场足球比赛时间约为90 __________________
(4)一间教室的面积约为4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人正常眨眼一次时间约为0.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月球离地球近地点距离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4、今年暑假菲菲和家人一起去稻城旅游,由于高原反应,选择利用氧气瓶吸氧。氧气的密度是4.8kg/m3,菲菲用去了氧气质量的一半,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______kg/m3;若取人的平均密度等于水的密度,则质量为40kg的菲菲体积为______m3。
35、在“探究光反射的规律”时,小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如图甲他先将平面镜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白色硬纸板放在平面镜上且与镜面保持___________,白色的硬纸板的作用是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2)如图甲若将EO向ON靠近,则OF__________ON。(选填“靠近”或“远离”)
(3)在图甲中,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看到反射光线沿着EO方向射出,这表明光反射时,光路是___________。
(4)为了进一步确定此时反射光线的位置,小李将纸板沿PQ剪开,将纸的上半部分向后折,如平面镜图乙所示,发现在纸板右侧的_________(选填“上部”或“下部”)会看到反射光线。此实验现说明:_____________。
36、如图是某工人用滑轮组提升货物的装置;在拉力F的作用下,重450N的货物在50s的时间里,匀速竖直上升了8m;在这个过程中,拉力F做的功为4800J;求:
(1)拉力F做功的功率;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7、某快递公司为了更加方便、快捷、环保地服务于广大客户,创新了无人机快递服务.如图12所示该公司无人机示意图,无人机有关信息如表:
无人机自重G/N | 180 |
最大升力F/N | 280 |
最大飞行速度V/km/h | 54 |
脚架与水平地面接触面积S/m2 | 0.01 |
求:(1)无人机送货时最大能装载多少kg的货物?(取g=10N/kg)
(2)当无人机载着60N货物降落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产生的压强是多大?
38、南宋词人辛弃疾在《西江月·遣兴》中写道:“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如何,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词人对醉态的描绘妙趣横生,有很强的感染力,请你想一想,作者为什么会怀疑松树动起来要来搀扶喝醉的自己呢?
39、作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40、如图所示,凸透镜的主光轴与水面相平,F是凸透镜的焦点,经凸透镜折射后在水面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请画出此过程的光路图。
41、画出光线经透镜后的折射光线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