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将一金属块(ρ金属>ρ水)浸没在装满水(ρ水=1.0×103kg/m3)的容器中,溢出水的质量为10克。若将其浸没在装满酒精的容器中(ρ酒精=0.8×103kg/m3),关于溢出酒精的质量(不考虑实验操作中其他因素影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定等于8克
B.可能大于8克
C.一定小于8克
D.可能小于8克
2、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 )
A.秒
B.赫兹
C.米
D.千米
3、小明先用烧杯盛适量的酒精,再用天平称其总质量为80g,然后把烧杯中的酒精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最后用天平称出烧杯和剩余酒精的质量(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的操作缺少了“测量空烧杯的质量”这一步骤
B.倒入量筒中酒精的质量为72g
C.该酒精的密度为0.8×10³kg/m³
D.如果在把酒精倒入量筒的操作中,溅出了少许酒精,则会导致测量出的酒精密度偏小
4、物体在离凸透镜15厘米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像,则当物体距离凸透镜15厘米时,所成的像是( )
A.缩小的虚像
B.缩小的实像
C.放大的虚像
D.放大的实像
5、如图所示,某市民正站在平面玻璃制成的地铁安全门外候车。地铁到站后,安全门向两侧打开,该市民在左右两侧安全门中成像的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
A.在两侧玻璃门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小
B.在两侧玻璃门中各成半个像
C.在两侧玻璃门中都成完整的像,两个像间的距离逐渐变远
D.在两侧玻璃门中都成完整的像,两个像重合且位置不变
6、如图所示现象与影子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树叶下的圆形光斑
B.水中倒影
C.银幕上的电影
D.“变大”的鱼
7、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以判断
A.0 ~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4m/
B.0~7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5m/
C.2s~5s内,小车通过的路程是2 m
D.5s~7s内,小车通过的路程是6 m
8、我国古代青铜器在世界上出类拔萃。铸造青铜器的过程中,工匠先将铜料加热,制成铜液,然后将铜液灌进模具,冷却成型,铸造初步完成。铸造青铜器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先熔化后凝固
B.先液化后凝固
C.先熔化后凝华
D.先汽化后升华
9、在本学期的物理学习中,我们用到了多种科学探究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探究声音的产生”实验中,用乒乓球显示音叉的振动用到控制变量法
B.在“探究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的实验中用到控制变量法
C.在定义速度时,用到比值法
D.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用到等效替代法
1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优美的音乐也可能属于噪声
D.人耳听不到次声波,所以次声波没有能量
11、一个瓶子最多装1kg水,用这个瓶子最多能装酒精的质量是( )
A.大于1kg
B.小于1kg
C.等于1kg
D.无法判断
12、小明早上出门上学时将一支示数为36.5℃的体温计放在房间的书桌上,放学回家时发现体温计的示数仍为36.5℃。则他去上学的这段时间房间内的温度( )
A.可能高于36.5℃
B.一定高于36.5℃
C.可能等于36.5℃
D.一定低于36.5℃
13、2023年4月1日,册山街道首届迷你马拉松激情开跑!跑步时,小娟发现自己的心跳和呼吸明显加快,身体也有发热的感觉,她猜想跑步锻炼后体温会明显上升。于是她通过体温计测量了跑步前后的体温,该行为属于科学探究基本环节的( )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D.交流与合作
14、下列实例中,能使蒸发变快的是( )
A.将新鲜蔬菜放入保鲜袋中
B.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
C.用电吹风将头发吹干
D.给盛酒精的瓶子加盖
15、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控制噪声产生的是:( )
A.关闭在房间的门窗
B.会场内把手机调到无声状态
C.高速公路旁的房屋装隔音窗
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
16、下面几个现象中与光的反射有关的是( )
A.古人匡衡凿壁偷光
B.通过汽车的观后镜看车后方情景
C.雷雨过后天空中出现彩虹
D.利用激光给隧道掘进机引导掘进方向
17、很多同学都知道自己的身高和质量,却不知道自己的体积,人的密度近似等于水的密度,请你估算一下自己的体积。你的体积最接近于( )
A.60m3
B.0.6m3
C.0.06m3
D.0.006m3
18、用相同的力敲击大小不同的青铜编钟,是为了使钟发出的声音主要不同的是(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
19、下列有关物理量的估计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人耳刚刚能听到的声音是0dB
B.声音传播的速度约为340m/s
C.洗澡时26℃的水温最适宜
D.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通常为20Hz~2000Hz
20、“小明,该交作业了!”小明听出这是物理课代表的声音,他的判断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节奏
21、下表是水的密度随温度变化的实验数据,分析表中的数据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
999.84 | 999.90 | 999.94 | 999.96 | 1000.00 | 999.96 | 999.94 | 999.90 |
A.水在时密度最大
B.水的温度在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的密度越来越小
C.水的温度在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密度越来越小
D.水凝固成冰时体积会变大
22、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测量时出现误差,则说明一定是出现差错
B.误差是难以避免的,所以减小误差是不可能的
C.在测量时,多测量几次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D.认真测量可以消灭误差
23、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蕴含了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静影沉璧”,月亮的影子如玉璧一样沉在水里是光沿直线传播现象
B.“浮光跃金”,湖面波动的光闪着金色是光的折射现象
C.“皓月千里”,皎洁的月亮是光源
D.“锦鳞游泳”,看到水里的鱼是变浅的虚像
24、下列现象中,与日食现象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A.雨后彩虹
B.手影游戏
C.铅笔弯折
D.拱桥倒影
25、2015年5月13日上午11时许,微信圈里广州朋友上传当地出现太阳旁边有一个圈的照片。这种自然现象主要是日光通过云层中的冰晶时,经_____(填“折射”或“反射”)形成的围绕太阳呈内红外紫的彩色光环的光现象,也说明太阳光_____(填“是”或“不是”)单色光。
26、坐在正在行驶的汽车里的乘客说他是运动的,这是以 为参照物;说他是静止的,这是以 为参照物.
27、一个竖直悬挂在水中的圆柱体,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5N,底部受到水的压力为13N,这个物体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___。
28、110m 栏这个田径项目自由 110m 跑道和跑道上面的 10 个跨栏组成:下表是某位 110m 栏运动员在不同区间的成绩数据,从表中可以看出,该运动员在第_____(填 范围)栏之间都可以近似为匀速直线运动,判断依据是______。运动员在不 同区间速度不同,区间速度最大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s。
区间 | 起 点~ 一栏 | 一栏~ 二栏 | 二 栏~ 三栏 | 三 栏~ 四栏 | 四栏~ 五栏 | 五栏~ 六栏 | 六 栏~ 七栏 | 七 栏~ 八栏 | 八栏~ 九栏 | 九 栏~ 十栏 | 十 栏~ 终点 |
区间距离 s/m | 13.72 | 9.14 | 9.14 | 9.14 | 9.14 | 9.14 | 9.14 | 9.14 | 9.14 | 9.14 | 14.02 |
时间 t/s | 2.50 | 0.90 | 1.1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0.90 | 1.51 |
29、小丽用两把伞做了一个“聚音伞”的实验,如图,在右边伞柄的A点挂一块机械手表,当她的耳朵位于B点时听不到表声,把另一把伞放在左边图示位置后,在B点听到了手表的滴答声,这个实验表明声音也像光一样可以发生反射现象,“聚音伞”增大了人听到声音的_____,手表声在两伞之间传播依靠的介质是_____。
30、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为小明填上空缺。
(1)悠扬的笛声是__振动产生的。
(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3)在月球上,声音不能传播的原因是__。
31、小立身高1.65m,站在镜前0.50m处,则他在镜中的像离镜面______m,像高______m;当他慢慢远离镜子时,像的大小将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2、2016年6月19日上午,市区江平东路路面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两部同向行驶的汽车发生“追尾”.汽车B刹车后由于__________仍撞到汽车A;观察汽车A的尾部向上翘起,说明力能够改变物体的_________;此时对汽车A中的司机起保护作用的是________(选填“安全气囊”或“汽车头枕”).
33、你可能有这样的体会:
(1)当你坐在明亮的教室里上晚自习时,很难看到教室外阴暗处的人,而在教室外阴暗处的人却把教室里的你看得一清二楚。这是因为你身上有光______(选填“反射”或“折射”)到教室外人的眼里,而教室外的人却没有。
(2)雨后天晴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迎着月光走时,应走暗处。这是因为积水处发生______(选填“镜面”或“漫”)反射,看上去比干的路面更明亮。
34、小明为辨别直径相同的两个透镜的类型,分别将它们正对太阳,把一张纸放在透镜下方等距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在纸上得到相应的光斑A、B,透镜与光斑的大小如图乙所示(d1<d<d2)。其中,形成A光斑的是_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为了判断形成B光斑的是哪种类型的透镜,小明将透镜远离纸片,观察光斑的大小一直变大,你认为该透镜_______(选填“一定”、“可能”或“一定不”)是凹透镜。
35、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实验前,杠杆左端下沉,此时杠杆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平衡状态,为了便于直接读出力臂,则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节(选填“左”或“右”),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如图乙所示,杠杆上的刻度均匀,在A点挂4个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B点挂________个相同的钩码。当杠杆平衡后,将A、B两点下方所挂的钩码,同时朝远离支点方向移动一小格,则杠杆________(选“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
(3)如图丙所示,若不在B点挂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在B点向下拉杠杆,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当测力计从a位置转到b位置时,其示数大小将________(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4)保持A点挂钩码个数和力臂不变,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测出多组动力臂l1,和动力F1的数据,绘制了l1-F1的关系图像,如图丁所示。请根据图像推算,当l1为0.6m时,F1为________N。
36、为了响应国家“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的号召,丹东市内在沿江路上设置了许多个共享单车租借站点。质量为55kg的小明同学租借了一辆自行车,从沿江路东向西匀速直线行驶了1500m,所用时间为5min。求:
(1)若自行车的质量为15kg,每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05m2,则小明骑车时,车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2)若自行车匀速行驶过程中所受阻力为人和车总重的0.1倍,小明骑车的牵引力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37、利用回声可以测量声源到障碍物的距离。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从海面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6s后接收到返回信号,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耳能听到超声波吗?为什么?
(2)海洋的深度是多少?
(3)运用声波的反射,能否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为什么?
38、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圆柱体,从盛水的烧杯上方某一高度缓慢下降,圆柱体浸没后继续下降,直到圆柱体底面与烧杯底部接触为止,如图所示是圆柱体下降过程中弹簧测力计读数F随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的图像。求:
(1)分析图像可知,圆柱体重力是多少?
(2)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3)圆柱体的体积是多少?
(4)圆柱体的密度是多少?(g=10N/kg)
39、完成如图所示的光路图。
40、如图所示,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物体AB所成的像。
41、小明驾车在道路转弯处时,通过转弯处的镜子M(可看作平面镜)看到了行人。如图所示,其中A是车内小明的眼睛,B是行人,请作出小明看到行人的光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