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响应“绿色出行”的号召,三个好朋友决定选择不同的低碳环保的方式去上学.小张骑电动车以20km/h的速度平稳前进;小王以3m/s的速度跑步前进;小李蹬骑山地自行车全力前进,他每分钟通过的路程为0.36km.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小张速度最大
B.小王速度最大
C.小李速度最大
D.三人速度一样大
2、小京从商店买了1斤鸡蛋共9个,用电子秤测其中一个鸡蛋的质量为55,关于“55”的单位,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千克
B.克
C.毫克
D.微克
3、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甲,水中倒影是光的折射现象
B.图乙,远视眼要佩戴凹透镜来矫正
C.图丙,水中的汤勺好像被折断了,是光的反射现象
D.图丁,太阳光穿过树叶间的空隙在地面上形成圆形光斑,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4、下面数据中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
A.初中物理课本长约 26cm
B.两个鸡蛋的质量约为 1 kg
C.人体感觉舒适的气温约为 40℃
D.某普通中学生百米赛跑成绩为 6s
5、如图为小超同学在探究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根据相关质量和体积的数据作出的m-V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体积为20cm3的乙物质的质量为20g
B.甲物质的密度比乙的密度小
C.10g甲物质的体积与20g乙物质的体积相同
D.甲、乙质量相同时,乙的体积是甲的2倍
6、如图所示的s-t图像中,能够反映物体竖直向上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可能是甲
B.一定是乙
C.一定是丙
D.可能是丁
7、如图所示的是从平面镜中看到的电子表所显示时间的虚像,则实际时间是( )
A.12时15分
B.15时12分
C.21时51分
D.15时21分
8、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一江春水向东流
B.心潮澎湃
C.海水奔腾
D.流星似剑
9、一个实验小组在实验室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10、以下哪位科学家发现了日月星辰的运转与苹果下落有着某些相似,并经过探索之后建立了著名的运动定律,他还通过三棱镜发现了光的色散现象,从而揭示了光的颜色之谜。这位伟大的科学家是( )
A.哥白尼
B.赫兹
C.牛顿
D.爱因斯坦
11、下列各组光学器件中都能对光线起发散作用的是( )
A.凹面镜和凸透镜
B.凸面镜和凹透镜
C.凹面镜和凹透镜
D.凸面镜和凸透镜
12、我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中,铸造釜的记载有:“铁化如水,以泥固针铁柄勺从嘴受注”。在图中能反应“铁化如水”过程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是( )
A.
B.
C.
D.
13、如图甲所示为眼球结构图,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如图乙所示装置,对远视眼的成像及矫正进行探究。将老花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使光屏上映出了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眼球中的晶状体相当于实验中的凸透镜
B.远视眼不戴矫正眼镜时,看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前方
C.远视眼患者佩戴的远视眼镜属于凹透镜的一种
D.如果患者远视眼很严重,透镜的折光本领应该小一些
14、关于托盘天平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测量物体质量时,应向左盘中加减砝码
B.使用天平时,可以不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C.被测物体的质量一定等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
D.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标尺中央刻度线处则天平平衡
15、假期到了,班上的几个同学送小明乘列车回家.如图所示,几个同学看着列车徐徐地开动了,小明坐在窗边,却看到同学们渐渐向后退去,原因是几个同学和小明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A.地面、列车
B.列车、地面
C.列车、列车
D.地面、地面
16、一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拿磁铁来吸一下”。就“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猜想与假设
B.设计实验
C.进行实验
D.分析与论证
17、如图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小王同学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块白色纸板A竖直放置在平面镜上,纸板A右半部分可以绕NO转动,让一束光贴着纸板A射向O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比较图甲和图丙,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B.通过白色纸板对光的镜面反射来显示光的传播路径
C.当入射光垂直于平面镜入射时,入射角为90°
D.图乙中,将纸板沿NO折转后,反射光也不存在了
18、如图关于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凹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B.凸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C.望远镜的目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D.水球成的像是倒立的虚像
19、晓晓在做测量密度实验时,分别测量了A、B两种不同物质的密度,并绘制了m-V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密度是2×10³kg/m³
B.乙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C.质量相同时, 甲的体积是乙的2倍
D.甲、乙两物质的密度之比是 1∶2
20、大门和一楼“刷脸”作为教师考勤识别手段,刷脸成像过程与手机镜头成像原理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成的像在摄像头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B.摄像头的镜片是凹透镜
C.为使屏上半张脸变完整,可适当靠近摄像头
D.获取脸部特征时成的是正立的实像
21、在青铜峡峡谷,有一支漂流探险队乘橡皮船顺水下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岸边的树为参照物,船是静止的
B.以船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
C.以人为参照物,岸边的树是运动的
D.以河水为参照物,船是运动的
22、古诗中有“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里的“高”是指( )
A.响度大
B.音调高
C.音色难听
D.振动频率高
23、有害物质中 PM2.5是天气阴霾的主要原因,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下列关于PM2.5颗粒物直径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2.5μm=2.5μm×10-6m
B.2.5μm=2.5×10-6m
C.2.5μm=2.5×10-6cm
D.2.5μm=2.5×10-9m
24、下列考场中的相关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
A.室温约为
B.一张物理试卷的质量约为250g
C.课桌高度约为0.75m
D.阅读600字的时间约为1min
25、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性质制成的,下面是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的实验步骤,合理的顺序序号是:_______。
A.选取温度计,观察温度计的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
B.估计被测水的温度 C.让温度计跟水充分接触
D.观察温度计的读数 E.从液体中取出温度计
26、给下面测量的结果补上合适的单位。单人课桌的长500________ ,小明同学的身高是1.68________ 。
27、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一个球的直径,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cm,这个球的直径是______cm。
28、机场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这是在________处减弱噪声,噪声过大会损害人的听力,这说明声音能传递________.
29、蝙蝠发出的是人耳听不到的__________,它能准确地判断障碍物或捕捉目标的位置,是根据_____的原理,科学家利用这一原理发明了________系统,可探测海洋深度、海底沉船、绘制水下数千米的地形图等。
30、如图甲所示,放在斜槽上的小球滑到水平桌面上后,不会马上停下来,仍然要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小球具有______;再次让小球从斜槽上滑下,在其运动的路径旁放一个磁体,小球运动轨迹如图乙所示,这个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
31、2009年4月1日16时14分10秒,“嫦娥一号”卫星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员的遥控下成功撞月.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次无声的撞击,原因是_____.
32、如图,针筒中充满了气态乙醚,当向下压活塞时,会有液态乙醚出现,这是_____现象(填一物态变化),此过程___热量(填“吸收”或“放出”)。
33、是奥运项目中的多人划艇,人向后划水,艇却会向前运动,这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停止划艇后,它还能继续前进,是因为划艇具有_________。
3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胡克定律
弹力的大小和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系,弹性形变越大,弹力也越大;弹性形变消失,弹力就随着消失。对于拉伸(或压缩)形变来说,伸长(或缩短)的长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把一个物体挂在弹簧上,物体越重,把弹簧拉得越长,弹簧产生的拉力也越大。
实验表明弹簧弹力的大小F和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写成公式就是F=kx,其中k是比例常数,叫做弹簧的劲度系数,在数值上等于弹簧伸长(或缩短)单位长度时产生的弹力,劲度系数跟弹簧的长度、材料、粗细等都有关系。这个规律是由英国科学家胡克发现的,叫做胡克定律。
当物体形变过大,超出一定限度后,上述比例关系就不再适用,这时即使撤去外力,物体也不能完全恢复原状,这个限度叫做弹性限度。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适用。
(1)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______(选填“遵从”或“不遵从”)胡克定律。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的重力时,弹簧的形变是______形变(选填“弹性”或“塑性”)。
(2)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应注意不能超过它的量程,这是为了避免超过弹簧的______。
(3)弹簧的劲度系数在数值上等于弹簧______时产生的弹力,它与弹簧受力的大小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它的单位是______(选填“N/m”、“N/m2”或“N·m”)。
(4)某弹簧挂0.5N的重物时长12cm,挂1N的重物时长14cm,则该弹簧的原长为______cm。
35、如图是小明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中白纸放置在水平桌面上,透明的薄玻璃板跟纸面垂直。除了图中的实验器材以外,实验室还准备了高度分别为10cm和5cm的蜡烛各2根、一把刻度尺和一支铅笔。
(1)下面是小明的实验步骤,请你帮他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小明将一支高为10cm的蜡烛A点燃后放在玻璃板前面的白纸上的P点,人应站在玻璃板的______(填“前”或“后”)面观察蜡烛通过玻璃板所成的像;
②将一支蜡烛B放在玻璃板的后面,缓慢移动B的位置,直到______,此时B所在的位置即为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的位置;
③用刻度尺分别测出蜡烛A、B到平面镜的距离、
并记录在表格中;
④将A更换为高5cm的蜡烛,置于P点不变,仿照步骤②找到
像的位置,测量相应的像距与物距并记录在表格中。
根据上述小明的实验过程判断,他探究的问题是______;
(2)为了研究像和物到镜面距离的关系,应多次改变______的位置,重复实验;
(3)若用不透明的纸遮挡玻璃板的左半部分,小明通过玻璃板的右半部分观察到蜡烛的像______(填字母)
A.完整,大小不变 B.变为原来的一半
(4)根据实验的经验可知,如果白天在较暗的室内照镜子,为了更清楚看到自己的面容,人应该让______(填“镜子”“脸”或“镜子和脸都”)朝向窗户。
36、如图是小红同学国庆节的当天在重庆乘出租车到达目的地时的车费发票,求:出租车行驶的平均速度多少m/s?
37、一个空瓶子质量为200g,装满水后的质量为700g,如果在空瓶中装进一个小铜球,铜球与瓶子总质量为734g,然后再装满水,则瓶子、水、铜球三者的总质量为1068g。(g=10N/kg;ρ铜=8.9g/cm3;ρ水=1×103kg/m3)求:
(1)瓶子的容积;
(2)铜球的体积;
(3)请计算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38、如图所示,物体A的重力为600N,工人用该滑轮组来竖直提升物体A,工人对绳子竖直向下的拉力为250N,当物体A被匀速提升2m时,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1)工人的拉力做的功;
(2)动滑轮的重力;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9、请根据图中的入射光线,画出它们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40、画出图中漂浮在水面上的苹果所受的浮力;
( )
41、如图,两束光射向凸透镜。画出它们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