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正常人平时步行的速度大约是( )
A.1.2 cm/s
B.12 m/s
C.1.2 m/s
D.1.2 km/s
2、小轿车前的挡风玻璃不竖直安装的主要原因是
A.避免噪音
B.尽可能避免因平面镜成像造成不安全因素
C.为了造型美观
D.防止挡风玻璃震碎
3、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体积关系图像。若甲、乙的体积均为2cm3,则它们的质量之比为( )
A.3∶1
B.1∶2
C.1∶3
D.2∶1
4、2008年9月25日我国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宇航员翟志刚在飞船内可直接与刘伯明、景海鹏对话,但在飞船外工作时,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通话的原因是( )
A.飞船有空气
B.用通讯设备对话方便
C.太空是真空,不能传声
D.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
5、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图像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物体在内运动的路程为
B.物体在内处于静止状态
C.物体在内的平均速度为
D.物体在前内和最后
内的速度相等
6、在做“研究充水玻璃管中小气柱的运动规律”实验时,小明取长100cm的细玻璃管注满水,管中留一小气柱,将玻璃管反转后如图所示,观察气柱从A点运动到B点,这个过程中,气柱的运动情况如表(表中均以气柱上端移动的距离进行记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从A点开始的距离s/cm | 0 | 20 | 40 | 60 | 80 |
1cm高的气柱从A点开始的时间t/s | 0 | 3.6 | 7.2 | 10.8 | 14.4 |
2cm高的气柱从A点开始的时间t/s | 0 | 3.6 | 7.2 | 10.8 | 14.4 |
A.从表格数据可知,气柱的平均速度与气柱的高度无关
B.1cm高的气柱从A点开始运动到距离A点10cm位置时,它的平均速度为0.18cm/s
C.从表格数据可知,2cm高的气柱在前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小于它在后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D.根据公式可知:若本次实验中的气柱做匀速直线运动,它的速度大小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7、以下关于物态变化的描述错误的是( )
A.钢水浇筑成火车轮是凝固现象
B.我们看到的雪糕冒“白气”是汽化现象
C.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
D.放在衣柜里的樟脑球过一段时间会消失是升华现象
8、如图是第九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由中国空军运-20专机接迎归国,进入中国领空后两架歼-20战机长时间与运-20专机相对静止伴飞护航,则B机飞行员判断自己在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A机
B.B机
C.C机
D.白云
9、A、B两个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直线运动,甲、乙两个图象分别描述了A、B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图象得出的下列信息中错误的是( )
A.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B.B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C.以B为参照物A向东运动
D.B物体运动1s通过的距离是6m
10、如图所示,一固定光源向水池发出一束激光,在水面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现象,并在光电屏和池底分别留下光斑P和Q,据图分析可知( )
A.反射角为50°
B.反射角为80°
C.若水面上升,光斑P将向右移
D.若水面下降,光斑Q将向右移
11、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同学们初步了解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了吧。请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所给数据哪个是正确的( )
A.1枚鸡蛋的质量约为0.05kg
B.教室的宽度约为80m
C.梵净山年平均气温为﹣2.0℃
D.八年级男生行走速度达到5m/s
12、下列四幅图中,哪幅图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
A.
B.
C.
D.
13、某运动员参加百米赛跑时,起跑的速度为7m/s,中途的速度为9m/s,最后冲刺的速度为10m/s,若他的成绩为12.5s。则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A.9m/s
B.8.67m/s
C.8m/s
D.12m/s
14、汽车司机座位前,安装着速度计,它可以指出汽车的行驶速度。如果速度计的指针如图所示,汽车用这个速度行驶30min通过的距离是( )
A.35km
B.2100km
C.70km
D.32.5km
15、如图所示,检查视力时,视力表挂在房间东面的墙上,被测者识别西面墙上镜子里视力表的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视力表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能被我们看到,即为实像
B.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5.4m
C.若被测者向平面镜靠近0.1m,则她在镜中的像将远离平面镜
D.若被测者看到“E”的像开口向北,则视力表上的该“E”开口向南
16、甲、乙两个相同杯子中盛有不同的液体,甲杯盛水,水的体积为30,乙杯盛某种液体,液体的体积为20
,将它们放在已经调节平衡的天平上,天平再次平衡时如图所示,水的密度为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液体的质量为30g
B.液体的密度为
C.水和液体的质量之比为69∶75
D.水和液体的密度之比为50∶69
17、下列有关估算符合实际的是( )
A.八年级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5dm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
C.小明同学的质量约为45mg
D.成人步行速度约为4km/h
18、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声波加湿器通过雾化片高频振动将水抛入空气中形成水雾是液化现象
B.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传递能量
C.手影是通过光的反射形成
D.医学中“热谱图”是利用红外线敏感的胶片拍摄
19、医生在诊病时使用的听诊器( )
A.能使心脏振动的振幅增加,响度增大
B.能改变心跳的频率,使声音变调
C.能改变心跳的音色,使声音好听些
D.能减小声音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耗
20、一辆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在4s内通过的路程是20m,那么它前2s内的速度是( )
A.20m/s
B.10m/s
C.5m/s
D.2m/s
21、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反射知识解释的是( )
A.树荫下圆形光斑
B.水面出现的倒影
C.露珠下的叶脉
D.日食的形成
22、在如图中所示的自行车四个部件的设计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车把上套着橡胶套
B.脚蹬面做得凹凸不平
C.车轴内安装有滚珠
D.轮胎有凹凸的花纹
23、如图所示为甲、乙、丙三个物体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运动的s-t图像,若时,其中一个物体到另两个物体的距离恰好相等,已知甲物体向东运动。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以甲为参照物则丙向西运动
B.以丙为参照物则乙向东运动
C.时,乙、丙间的距离一定为6m
D.时,甲、丙间的距离一定为6m
24、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一江春水向东流
B.心潮澎湃
C.海水奔腾
D.流星似剑
25、图为常见的测量仪器.图甲停表的读数是_________________s,图乙硬币的读数是_________
,图丙天平的读数是__________g,图丁体温计的读数是____________
。
26、甲乙两物体速度之比2:1,运动时间之比3:2,则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是__________。
27、读出下列测量仪器的示数
木块的长度为 cm.
温度计的示数为 ℃.
汽车速度为 km/h.
28、在科技活动中,同学们准备自己动手制成弹簧测力计,它们选了A、B两种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绘出如图所示的图像。若他们要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弹簧_____,若要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弹簧_____。(填“A”或“B”)
29、生活中处处有物理:
(1)煮鸡蛋、玉米棒子等用水,而炸油条、麻花等用菜油,这样可以对不同食物提供各自煮熟所需达到的温度,这样选择的原因是因为油和水的_______不同;
(2)寒冷的冬天,洗涤沾满油污的碗或盘子,用温度较高的热水洗涤效果较好,这是由于水温超过了油污的_________,而使油污__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缘故;
(3)气体打火机中的丁烷气体是常温下通过_______的方法变成液体储存在打火机中;
(4)小明在浴室中洗澡时,看到浴室内有两根水管,一根水管上有很多水滴,另外一根水管上却没有水滴,他猜一根是热水管,一根是冷水管,但他又怕烫着不敢摸,根据所学知识可判断出没有水滴的那根是________水管.
30、元旦期间,小华乘坐一辆长度为10m的客车回老家探望外婆,当客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通过一个隧道时,他测得客车完全通过隧道的时间为22s,根据以上数据小华可以算出隧道的长度为________m。通过隧道后,司机在山前某处鸣笛,并继续驾驶客车以10m/s速度直线向山崖行驶,经2.4s听到回声。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则在鸣笛时,司机与山的距离为_________km。
31、如图所示,林红将放在课桌边的文具盒水平推至课桌中央,此过程中,文具盒对桌面的压强______,文具盒受到的摩擦力_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2、如图所示,A、B为两个实心均匀的长方体,将它们放置在水平地面上,A、B的底面积之比与高度之比均为3:4,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2:1,则A、B的重力之比GA:GB=________;如果将A、B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一定高度,并将切去部分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上,叠放后使A、B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保持不变,则A、B被截取的高度之比hA:hB=________。
33、常见的视力缺陷类型有近视眼和远视眼,如图所示是一位视力缺陷者的眼球成像示意图,他的视力缺陷类型是___________ ,应佩戴 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该透镜对光线有 ___________作用。
34、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是______,该温度值______(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人体的正常体温。喝水时水太热烫嘴,为了尽快喝到温水,人们有时会对着热水吹一吹,这样做可以加快降温的原因是______。
35、如图是小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装置,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两侧。
(1)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成清晰的______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2)将蜡烛从光具座上10cm向30cm移动时,若要让烛焰在光屏上能再次成清晰的像,光屏应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此时像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小李再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40cm刻度线处,他从透镜右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烛焰的______像(选填“倒立”或“正立”);
(4) 实验中,由于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看不到烛焰完整的像。为了使烛焰清晰的像成在______,小李应将光屏向______调节(选填“上”或“下”)。
36、甲、乙两人从相距15km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的速度为3km/h,乙的速度为2km/h,甲带一条狗,同甲一起出发,狗的速度4km/h,狗碰到乙后又往甲方向走,碰到甲后它又往乙方向走,这样持续下去,直到甲乙相遇时,这条狗一共走了多少km?
37、有一铜铸件,在铸造它时先用一个一样大的木模质量是12 kg,木模的密度为0.6×103 kg/m3,如果铜铸件质量为160.2kg,请根据这些数据判断铸件中有无气孔?气孔体积为多少?(ρ铜=8.9×103kg/m3)
38、一辆汽车停在一座高山的正前方,司机为了测量汽车与高山的距离,按了一次喇叭,结果3s后听到了回声,已知声速为340m/s。求:
(1)此时汽车与高山的距离;
(2)现在司机开着汽车沿直线向着高山匀速行驶,汽车行至距离高山350m处司机按了一次喇叭,过了2s司机听到了回声,求汽车运动的速度。
39、如图所示,发光点S发出一束光投射到水面上,其中一条光线反射后经过A点,请作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
(_______)
40、如图物体沿光滑斜面滑下来,请作出下滑途中物体对斜面压力的示意图。
41、按题目要求作图:(保留作图痕迹)
(1)在图甲中画出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2)在图乙中画出入射光线AO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大致折射光线,并标出折射角γ。
(3)在图丙中根据透镜的入射光线画出出射光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