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噪声污染防控是现代城市环境治理的重要方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学校录播教室的内墙常用吸声软装材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医院楼道上常见的“禁止高声喧哗”,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居民小区禁止汽车鸣笛,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建筑工人在嘈杂的环境中戴耳罩,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2、如图所示的是甲、乙两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是非晶体,乙是晶体
B.甲在第9min时处于固液共存的状态
C.在第4min到第8min内,甲没有吸热,乙继续吸热
D.甲的熔点是48℃,乙没有固定的熔点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有经验的养蜂人听蜜蜂的“嗡嗡”声就知道它是否采了蜜,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
B.30-40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
C.玻璃、沥青、海波是非晶体
D.人们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4、在飞机旁边的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耳罩的作用是( )
A.防止噪声的产生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防止风吹到头部
5、小丽发现用电吹风吹干湿发时,用高速热风并将头发散开,会干的更快些,她与同学们对这一现象进行讨论后,提出了下面四个问题,其中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科学问题是( )
A.头发干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B.液体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C.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温度有什么关系?
D.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表面积有什么关系?
6、在测量物质密度时,小明测出了四种固体的质量与体积,并将它们标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中,据此有四种判断:( )
①;
②;
③;
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下面是小明同学“声现象学习笔记”中的摘录,其中正确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最快
B.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C.物体的振幅越大,其响度越小
D.公共场合禁止大声喧哗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8、下列实验中,不是验证声音产生条件的是( )
A.说话时,把手指放在喉咙处
B.弹拨吉他的弦后,立即把手轻轻放在吉他弦上
C.敲击音叉,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
D.将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入玻璃罩中,并用抽气机逐渐抽出罩内空气
9、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 小孔成像
B. 日晷上呈现针的影子
C. 水里的“折筷”
D. 镜中的花瓶
10、课外兴趣小组利用手机声音传感器软件探究音叉和笛子声音的波形,得到如下波形(振幅-时间关系图,横坐标时间、纵坐标振幅,每格单位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
B.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C.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D.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
11、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的温度,如下图所示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2、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物距u=10cm时,光屏上得到等大的清晰的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该同学所用凸透镜的焦距f=5cm
②当u=3cm时,能在光屏上得到放大的像
③把物体从u=6cm处移动到u=15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④当u=15cm时,像距v>15cm
A.只有①②
B.只有①③
C.只有②④
D.只有③④
13、2023年5月21日,中国羽毛球队在苏迪曼杯世界羽毛球混合团体锦标赛决赛中夺冠,在本项赛事中实现三连冠。如图所示是比赛时的情景,关于比赛现场中的一些物理量,下列估测正确的是( )
A.运动员一个跨步的距离约为10m
B.羽毛球球拍的长度约为65cm
C.拿起球拍的力约为100N
D.羽毛球的质量约为500g
14、下列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凝华的是( )
A.秋天的早晨,山间出现“白雾”
B.我国古代用铜水铸造成精美的青铜器
C.深秋早晨,树叶上出现“霜”
D.春天来临,水库的冰快速减少
15、小明在公园的湖边散步时,看到湖里有一群锦鲤。下列能正确反映他看到锦鲤的光路图的是( )
A.
B.
C.
D.
16、声现象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如图所示,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将扬声器对准烛焰,播放音乐,烛焰会跳动,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B.乙图中,真空罩抽气后听到闹铃的声音变小,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丙图中,正在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运用了转换法来说明声音产生的原因
D.丁图中,车间的工人佩戴耳罩,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17、物理实验室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是( )
A.刻度尺
B.天平
C.量筒
D.秒表
18、在刚结束的校运动会赛场上,学校的优秀通讯员小红同学跟随同班的运动员一起跑起来并用手机同步拍摄该运动员,从而实现拍摄完美的视觉画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手机为参照物,操场周围的观众是静止的
B.以手机为参照物,终点处的裁判是运动的
C.以小红同学为参照物,操场的跑道是静止的
D.以操场周围的观众为参照物,比赛中的运动员是静止的
19、北宋时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士兵枕着牛皮制成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下列有关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声音可以不由振动产生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
C.只有牛皮制成的箭筒可以传播声音
D.一般固体传播声音比空气快
20、使用刻度尺测长度时,下面做法正确的是( )
A.放置刻度尺时,刻度尺应沿所测长度放置,并必须从0刻度线量起
B.测量时产生的误差可以避免
C.读数时,只要读到分度值就行,不要估读
D.看刻度尺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并要正对刻度线
21、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在研究甲、乙两种不同的固体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时得出的图像。则根据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的密度
B.甲、乙密度之比
C.质量相同时,甲、乙的体积之比
D.乙的质量为5g时,乙的体积是
22、我国的名曲《百鸟朝凤》中,唢呐声响起,就使人仿佛置身于百鸟争鸣的丛林之中,这主要是由于唢呐模仿了各种鸟儿叫声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23、下列说法与日常生活接近的是( )
A.教室的长约900dm
B.和平区南京桥(工农桥)长大约是0.55km
C.某普通中学男子百米赛跑纪录约13min
D.正常中学生心跳一次约2s
24、我国出土的文物“水晶饼”为中部鼓起的透明实心圆饼,古籍记载“正午向日,以艾承之,即火燃”。“水晶饼”能够利用太阳光生火,主要因为( )
A.“水晶饼”能反射光
B.“水晶饼”能吸收光
C.“水晶饼”对光有会聚作用
D.“水晶饼”对光有发散作用
25、动物“运动会”中龟兔的赛跑。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_______,认为跑在前面的兔子运动快,由于兔子麻痹轻敌,中途睡了一觉,“裁判员”通过_____,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乌龟运动得快。物理学中用_______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程度。
26、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物质中发生的反射和折射的光传播路线图,AB右侧是 ___________(填“玻璃”或“空气”),入射角的大小是 ___________度,折射角的大小是 ___________度。
27、一手机正联网播放音乐视频,根据声音的_____(选填乐音的特征)就能判断出唱歌者,把手机放在真空玻璃钟罩内,能看到手机继续播放视频,却听不到声音,这说明_____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而_____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8、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个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及物体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t=1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N,t=3s时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为______N。
29、如图所示,冰壶比赛时,为了方便灵活的调节自己的运动状态,运动员所穿两只鞋的鞋底材质是不相同的,蹬冰鞋的鞋底为橡胶制成,而滑行鞋的鞋底为塑料制成。由此可以判断______(选填“橡胶”或“塑料”)鞋底更粗糙程一些,你判断的理由是:______。
30、图中刻度尺测量物体A的长度,则物体A的长度是______cm。
31、房屋和树木相对于地球是_____的,相对于太阳是_____的,相对于地面上正在行驶的汽车是____的。
32、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物块甲重10N,物块乙重6N,中间连接一弹簀测力计,甲、乙两物块保持静止状态,不计弹簧测力计自重,滑轮与细绳之间无摩擦。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N,甲物块对地面的压力为______N,如果甲和地面的接触面积为50cm2,则甲对地面产生的压强为______Pa。
33、如图所示,医生打针时,先把针管里的活塞推到下端,这是为了 ______,然后把针头插入,药液中,拉起活塞后,由于管内没有空气,在管外 ______的作用下药液就被压入针管里。意大利科学家 ______最先测出了大气压的数值。
34、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为了研究蜗牛的运动情况,将蜗牛放在刻度尺上让其沿刻度尺爬行,并每隔10s拍摄记录蜗牛的位置,拼成如图的图片。
同学们依据图片获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⑴请你根据图中的情景,把表格中的内容补充完整__________;
⑵根据上表的数据,你可得出蜗牛是做_________运动,整个50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mm/s。
35、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1)实验中让光贴着纸板入射到平面镜上,目的是______
(2)如果纸板没有与平面镜垂直放置,当光贴着纸板沿AO入射时,能否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______此时反射是否发生了______
(3)为了便于测量和研究,需要把光路记录在纸板上,你的方法是______
(4)在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时,为了得到普遍规律,应当怎样做______
36、科学考察工作者为了测量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14s收到回声信号,已知v声=1500m/s,求:该处海水的深度。
37、如图是D2378次列车时刻表的一部分。大璞同学乘坐此趟列车从重庆回家时,发现车厢显示屏会显示列车的行驶速度,于是大璞同学利用长为6663m的黄草山隧道测量屏上显示的速度是否准确。大璞同学用秒表测得自己从进隧道到出隧道的时间如图所示,而此间屏上一直显示列车速度为108km/h。求:
(1)准点运行时,列车从重庆北站行驶到南昌西站的平均速度;
(2)若列车以108km/h行驶,大璞同学通过隧道需要的时间;
(3)依据测量数据判断屏上显示的速度是否准确。
38、如图所示是一种起重机的简图,用它把质量为3×102kg,底面积为0.5m2的货物G匀速提起(取g=10N/kg)求:
(1)起吊前,当货物静止于水平地面时,它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2)若把货物匀速提高,则起重机对货物做功是多少?在这个过程中货物的动能和势能如何变化?
(3)若OA=12m,OB=4m,起重机本身重力不计,吊起货物时为使起重机不翻倒,其右边至少要配质量m0为多少kg的物体?
39、小明用水平力将轻质弹簧压在竖直墙壁上,如图所示,请画出弹簧产生的所有弹力示意图。
40、处于主光轴上的物体AB经凸透镜后在光屏上成的像,请你根据图中给的条件画出凸透镜的位置。
4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图中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