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南北方向的平直公路上,有甲、乙、丙三辆汽车,甲车上的人看到乙车匀速向南,乙车上的人看到路旁的建筑物匀速向南,丙车上的人看到甲车匀速向北, 这三辆车中相对于地面可能静止的是( )
A.只有甲车
B.只有乙车
C.只有丙车
D.甲、丙车
2、如图,是小明在夏天游泳上岸后,站立在阳光中还“瑟瑟发抖”的情境,其原因是( )
A.凝固放热
B.汽化吸热
C.凝华放热
D.熔化吸热
3、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镜花水月
B.坐井观天
C.海市蜃楼
D.小孔成像
4、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
A.月亮
B.闪闪发光的红宝石
C.萤火虫
D.电灯
5、下列是对考场中一些物理量的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考场课桌高度约为80cm
B.物理试卷的宽度大约为40cm
C.考生正常呼吸一次的时间约为0.1s
D.太阳光射进考场,光的传播速度是340m/s
6、光的世界精彩纷呈,绚丽多彩,下列有关光学知识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B.灿烂的烟花属于光源
C.光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D.雷雨天总是先听到雷声,后看到闪电
7、如图所示,凸透镜竖直放置,凸透镜焦距为f,现有一点光源S在凸透镜左侧以凸透镜两倍焦距处为圆心,在经过主光轴的竖直平面内做顺时针圆周运动,半径为r,且r<f,则在下列关于点光源所成的像的运动轨迹的各图中,正确的是
A.
B.
C.
D.
8、下列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A.海市蜃楼——光的色散
B.用放大镜看书——光的直线传播
C.镜中花,水中月——光的折射
D.皎洁的月光——光的反射
9、如图所示是一束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经某同学眼球的光路图,他的视力缺陷类型及矫正视力应该配戴的透镜种类是( )
A.远视眼,凹透镜
B.近视眼,凹透镜
C.远视眼,凸透镜
D.近视眼,凸透镜
10、图是贵阳的网红打卡点之一花果园“白宫”与它在水中的倒影交相辉映的美景。下列光现象与图中的“倒影”成因相同的是( )
A.杯弓蛇影
B.雨后彩虹
C.树荫下的光斑
D.皮影戏
11、物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社会,下列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
A.舒适的环境温度为36℃
B.一个鸡蛋的质量是50g
C.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D.初中物理教材的长度约为26dm
12、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不接触的物体间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B.静止的物体不受力,运动的物体才受力
C.受力物体不能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D.只有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13、弦乐队在演奏前,演奏员都要调整自己的乐器拧紧或放松琴弦,这样做主要功能是改变乐器发出声音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传播方向
14、下列关于压力和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B.压力的大小总是和重力大小有关
C.在铁轨下面铺设枕木是为了减小对地面的压力
D.相对较小的压力可能产生很大的压强
15、眼睛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不当用眼习惯会导致眼部疾病。图中能正确反应近视眼及矫正的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小文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图所示,他让凸透镜正对阳光,但纸板上的最小光斑却不易确定。于是他移动纸板找到两次成等大光斑的位置,分别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为8cm和14cm,则凸透镜的焦距是( )
A.8cm
B.11cm
C.14cm
D.22cm
17、夏天打开冰箱门时,仔细观察可以看到冰箱往外冒“白气”。冰箱往外冒的“白气”是( )
A.冰箱里面气体中的水蒸气液化产生的
B.冰箱里面气体中的水蒸气汽化产生的
C.冰箱外面气体中的水蒸气液化产生的
D.冰箱外面气体中的水蒸气汽化产生的
18、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物质的密度比甲大
B.体积为的乙物质的质量为35g
C.质量为25g的甲物质的体积为
D.当甲和乙两物质的质量相同时,乙物质的体积较大
19、甲、乙两种物质,它们的m﹣V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的密度较大
B.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
C.甲、乙的密度之比为2∶1
D.甲的密度为0.5g/cm3
20、“祝融号”火星车使用了比铝还轻的新型复合材料。“比铝还轻”实际是指( )
A.该材料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小
B.该材料的体积比铝的体积小
C.该材料的质量比铝的质量小
D.该材料的熔点比铝的熔点小
21、以下可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足球离开脚后在草地上滚动
B.顾客站在自动运行的扶梯上
C.旋转木马匀速转动
D.火车正在进站
22、如图是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向东运动的图像,由图像可知( )
A.0~5s,甲车的速度是4m/s
B.10~15s,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C.10~15s,甲车做变速运动
D.0~15s,甲、乙两车运动的路程都是30m
23、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人正常步行的速度是5m/s
B.体育课上百米赛跑比赛,某中学生取得9s的成绩
C.你正常呼吸一次所用的时间约为1min
D.教室课桌的高度约为75cm
24、关于物质的熔化和凝固,下面哪句话是正确的( )
A.各种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
B.晶体在熔化时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C.各种晶体的熔点都相同
D.非晶体在凝固时要吸收热量,温度不断上升
25、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所用的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①想用光屏看到一个缩小的像,应该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地方。
②想透过凸透镜看到一个正立的像,应该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________________的地方。
③如果把蜡烛从离凸透镜40cm的地方移到离凸透镜25cm的地方,像到凸透镜的距离______,像的大小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6、在“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实验中,将木块A放置水平木板B上,加载一个砝码,把一只测力计系在A上,如图所示。当用10N的拉力F向左匀速拉动B时,测力计指针稳定。则砝码与A之间的摩擦力为________N,B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为________N;
27、如图所示,质量 2kg 的植保无人机悬停空中,无人机受到的升力是______N,升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g 取 10N/kg)
28、人脸识别技术已在火车站、机场安检有广泛应用,微信、支付宝也可刷脸支付,使现代出行、生活更加便捷,“刷脸”过程中,摄像头相当于________透镜,面部经摄像头成________立、缩小的________像。
29、图1的实验说明右边音叉的______靠空气传给了左边的音叉。图2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do(1)”“re(2)”“mi(3)”“fa(4)”四个音阶,则吹出“do(1)”声的瓶子序号是______。
30、冬天,浑河冰面上的积雪没有熔化也日渐减少,这是______现象;清晨窗户上结了一层冰花,属于______现象,且冰花都在窗户的______表面。
31、在平直的公路上甲、乙两车,它们同时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的s-t图像分别如图(a)和(b)所示。则:
(1)乙车的速度是_________m/s;
(2)当乙车运动的路程为2.4m,甲车的路程为_________m。
32、如图甲所示的是小明同学用透明塑料尺测量一张银行卡长度的照片,图乙是银行卡右边与刻度尺交叠处部分的放大。这张银行卡的长度是______。
33、一辆正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轿车,其速度表如图所示,指针显示的轿车速度合 m/s,其物理意义是 .
34、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_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则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_(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___。
35、如图所示,某同学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按照ABCD的顺序做了如下的实验:
(1)上图所示的ABCD四个步骤,更合理的实验顺序是______;
(2)弹簧测力计每小格代表0.5N,分析上图可知,物体所受重力为2.5N,完全浸没时所受浮力为______N,排开液体所受重力为______N;
(3)通过实验你就可以得到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______,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
(4)请你根据小强在实验中获得的数据,计算该物体的体积是______m3,物体的密度是______kg/m3(g取10 N/kg,ρ水=1×103 kg/m3)。
36、一只瓶子的质量为0.2kg,装满纯水时的总质量为0.7kg。求:
(1)这个瓶子的容积V。
(2)把水完全倒掉,在此瓶中装满另一种液体时的总质量为0.6kg,请通过计算判断瓶中装的是下表中的哪种液体?将瓶中装满的这种液体从瓶中倒出 50mL,则剩余液体和瓶子的总质量为多少?
一些液体的密度 | |||
硫酸 | 1.8×103 | 植物油 | 0.9×103 |
海水 | 1.03×103 | 酒精 | 0.8×103 |
纯水 | 1.0×103 | 汽油 | 0.71×103 |
37、人在饮酒后驾车的应急反应时间是未饮酒时的2-3倍。反应时间是指司机从看到意外情况到踩利车需要的时间;在反应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反应距离。如图是一次模拟测试的情景,司机酒后驾车沿公路直线行驶,车头中央距马路边沿3m,车在到达某位置时,发现行人正从路边出发闯红灯过人行横道.此时汽车的速度为15m/s,距离人的行走路线为30m,该车的宽度约为1.8m,若该司机的反应时间为1.2s,刹车后汽车由于惯性还要继续行驶,再经过1s刚好驶到人的行走路线,若行人以1.5m/s的速度匀速行走。请你通过计算解答:
(1)这次模拟测试的反应距离;
(2)这辆汽车是否有撞上行人的可能;
(3)为驾驶人员或行人提出一条文明交通的警示语。
38、火车在进入隧道前要鸣笛,一列火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72km/h,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司机鸣笛后经过2 s 听到隧道口处山崖反射的回声.
(1)火车的车速是多少m/s?
(2)从司机鸣笛至2 s 后听到回声,火车运行了多远?
(3)火车鸣笛时离隧道口有多远?
39、如图所示,请画出杠杆右端所受竖直向下的拉力的力臂L2。
40、如图所示,凸透镜的主光轴垂直于平面镜,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先后经凸透镜折射和平面镜反射后,平面镜前的人看到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束好像是从平面镜后的P点射出的(P点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请你找出凸透镜的一个焦点F,并完成光线a的光路图。
41、请你画出图中经透镜折射后的光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