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寒冷的边疆,有一群最可爱的人,他们的身躯所立,就是祖国的界碑,下图就是他们守卫祖国的场景,关于其中蕴含的很多热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 雪融成河是液化现象
B. 白雪是升华形成
C. 白云是汽化形成
D. 脸上的霜是凝华形成
2、如图所示,在“复兴号”高铁列车运行过程中,乘客发现车厢窗台上的硬币长时间保持静止,他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车内行走中的乘务员
B.车厢的窗台
C.铁轨
D.路边的树木
3、如图所示,滚热的油浇在刚出蒸锅的鱼表面上,发出“嗤啦”声响,让人感觉妙趣横生。从物理学角度分析,“嗤啦”响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热油从鱼吸收了热量
B.浇在鱼上的油急剧沸腾
C.鱼表面的水分急剧沸腾
D.水的沸点比油的沸点高
4、初三年级的小华尝试进行了如下问题的估测,其中不符合实际的是( )
A.她一拃的长度约为18cm
B.晚饭后,她陪奶奶散步的速度约是11km/h
C.我们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0.19m
D.她的脉搏正常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1s
5、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及所学物理知识判断,以下物理量的估计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中学生身高约为1.65dm
B.中学生800m长跑的时间约为2400s
C.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4km/h
D.冬天洗热水澡的水温约为65℃
6、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铅笔被“折断”
B.树林间的光束
C.水中的“古塔”
D.美丽的彩虹
7、福州地铁正在建设中,为解决噪声扰民的问题,地铁公司对部分设备安装了消声装置,这种减弱噪声的途径是在( )
A.声源处
B.传播过程中
C.人耳处
D.声源和人耳处
8、“在物理的花园里,挖呀挖呀挖……”,“物理的花园”里有很多与生活相关的知识,下列表述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为
B.一名初中生的质量约为
C.人感觉舒适的室温约为37℃
D.正常人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
9、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
B.4s-8s内,甲、乙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0s-8s内,甲、乙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
D.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
10、如图是来自远处某点的光经晶状体到达视网膜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中为近视眼的成因,应配戴凸透镜纠正
B.图中为近视眼的成因,应配戴凹透镜纠正
C.图中为远视眼的成因,应配戴凸透镜纠正
D.图中为远视眼的成因,应配戴凹透镜纠正
11、山西风能资源丰富,全省各地广泛分布着风力发电站。如图所示,这是山顶上的风力发电机,它的叶片转动起来能够扫过几个足球场大的面积。为了让风更易带动起扇叶,制成叶片的材料应该具有( )
A.较大的质量
B.较小的密度
C.较低的熔点
D.较高的硬度
12、下列不属于光源的是( )
A.月亮
B.发光的水母
C.太阳
D.发光的电灯
13、用体温计测得甲的体温为37.5℃,若没有甩就直接去测量乙和丙的体温,已知他们的实际体温分别为36.9℃和38.7℃,那么两次测量的结果分别为( )
A.36.9℃和38.7℃
B.36.9℃和37.5℃
C.37.5℃和37.5℃
D.37.5℃和38.7℃
14、对于远视眼患者(如图所示)而言,近处物体成像的位置和应采取的矫正方式是( )
A.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配戴凸透镜
B.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配戴凹透镜
C.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配戴凸透镜
D.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配戴凹透镜
15、在星光灿烂的夜晚仰望天空,会看到繁星在夜空中闪炼,像人“眨眼睛”一样,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星星的发光是断断续续的
B.被其他星体瞬间遮挡的结果
C.星光被地球大气层反射的结果
D.星光被地球大气层折射的结果
16、下列生活中的数据最符合实际的是( )
A.普通中学生跑大约需要
B.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
C.教学楼一层楼的高度约为
D.成都平原冬季室外的平均温度约为
17、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水中弯折的铅笔
B.镜中的人像
C.人在太阳下的影子
D.日食
18、某同学使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物体的长度进行了5次测量,结果如下:12.39cm、12.39cm、12.38cm、12.37cm、12.19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
A.12.40cm
B.12.382cm
C.12.344cm
D.12.38cm
19、倒车雷达由超声波传感器、控制器和显示器(或蜂鸣器)等部分组成,是汽车倒车时的安全辅助装置,如图所示。在倒车雷达工作过程中,应用到的物理知识有( )
A.声音能传递信息
B.声音能传递能量
C.次声波产生的回声测距
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最快
20、医生在发烧病人身上擦酒精溶液,可以达到降低体温的效果.他的依据是( )
A.酒精熔化时吸热
B.酒精液化时吸热
C.酒精汽化时吸热
D.酒精升华时吸热
21、2023年9月23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正式开幕。下列各种比赛用球的直径最接近6cm的是( )
A.排球
B.足球
C.网球
D.篮球
22、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在森林里不允许随意丢弃透明的饮料瓶,这是由于雨水进入饮料瓶在阳光照射下引起茅草等物体自燃,从而导致火灾发生,装有水的瓶子所起的作用相当于( )
A.平面镜
B.凸透镜
C.三棱镜
D.凹透镜
23、学完八年级物理后,小明同学对生活中的物理数据进行估测并符合实际的是( )
A.学校普通中学生的质量大约为50kg
B.冬天洗澡时的水温大约为70℃
C.运动会上中学生百米赛跑成绩为7s
D.所学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dm
24、体育比赛中运动员一旦受伤,医生会对着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叫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使受伤部位表层骤然变冷而暂时失去痛感。这说明氯乙烷具有较低的( )
A.温度
B.熔点
C.沸点
D.凝固点
25、如图所示,甲图表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乙图表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 。
26、把一支蜡烛点燃一会儿后,这支蜡烛的质量将_____,密度将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7、如图a所示的编钟是我国出土的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
(1)它发出的声音_______(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它发出的悦耳动听的声音有别与其它乐器,这是是由于它特定的_______(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决定的;
(3)如图b所示为甲、乙两个不同的编钟发出的声音在同一个示波器上的波形示意图。从图形可知____响度大,___音调高。(均填“甲”或“乙”)
28、在探究“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的流速是否有关”实验中,为了探究“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是否有关”,将相同质量、不同_______的三滴水滴在玻璃板上,使_______和水面上方空气的流速相同。
29、一个长度为1cm的轻弹簧(质量不计),将其上端固定,下端挂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时,弹簧的总长度变为2cm。现将两个这样的弹簧按如图所示方式连接,A、B两小球的质量均为m,则两小球平衡时,A小球距悬点O的距离为________cm;B小球距悬点O的距离为________cm(不考虑小球的大小,且弹簧都在弹性限度范围内)
30、小亮同学身高1.65米,他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米处,此时镜中他的“像”离平面镜为 ____ 米,当他走近平面镜时,像的高度 ___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他还在镜中看了一个挂钟的像,如图所示,则挂钟显示的实际时间是 ______ 。
31、骨骼、肌肉和关节构成了人体的运动系统,踮脚是肌肉牵引骨骼绕关节转动产生的,可以将其看成杠杆模型,如图甲所示,G表示作用在该杠杆上的人的重力,F表示小腿肌肉对该杠杆的拉力,如图乙是小明将脚踮起时单只脚的受力示意图,已知小明的重力为600N,小腿肌肉对这只脚的拉力F1竖直向上,小明双脚同时踮起后,每只脚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0cm2。
(1)由图甲可知,踮脚时,可将脚看作一个______(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假设重力作用点的位置不变,且小腿肌肉对每只脚的拉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上,在脚跟离开地面的过程中,小腿肌肉对每只脚的拉力的大小将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小明双脚同时踮起后,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多少?(________)
(3)小明双脚同时踮起后,小腿肌肉对每只脚的拉力是多少?(________)
32、如图中,寒暑表分度值____℃,读数是____℃;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mm,小球的直径是____mm;停表的读数为____s.
33、棱镜可以把太阳光分解成__________种颜色的光。把它们按这个顺序排列起来,就是__________。
34、夏天扇扇子,身上会感觉到凉爽。这是因为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需要____。(填“吸热”或“放热”)
35、小强对热现象的有关实验进行如下探究:
(1)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采用“水浴法”加热,其目的是使冰_____;根据图甲可知,冰属于_____(选填“晶体”“非晶体”),加热到第10分钟时,物质处于_____状态。
(2)完成上述实验后,小强换用其它装置继续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图乙水的沸点没有达到100℃,可能是当地大气压强_____(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
(3)结合两次实验图象可知:冰的熔化过程和水的沸腾过程具有的共同特点是_____。
36、随着中国铁路的发展,高铁时代已经来临。如表为G1204次高铁列车从南京到北京的运行时刻表(部分)。
站名 | 南京 | 徐州 | 泰安 | 济南 | 北京 |
到站时间 |
|
| 11∶23 | 11∶42 | 13∶15 |
发车时间 | 9∶15 |
| 11∶25 | 11∶45 |
|
路程/km |
| 330 | 558 | 617 | 1024 |
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
(1)徐州和济南的距离为多少?
(2)列车由南京到北京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若列车从南京到徐州的平均速度为264km/h,则本次列车到达徐州站的时间是多少?
37、小华和他的兴趣小组利用如下图所示的滑轮组进行实验,人以600N的力向下拉绕在滑轮组上的绳子的一端,10秒钟物体上升了0.5m,,已知该滑轮组的效率为70%(不计绳重及摩擦,g取10N/kg)。
(1)画出小华兴趣小组所用滑轮组的绕线情况。
(2)人的拉力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3)被吊起重物的质量是多少?
(4)用此滑轮组提升180kg的物体后,滑轮组的效率将如何变化?自由端承受的拉力是多少?
38、一轿车用2h的时间,总共行驶了180km,该路段高速公路限速90km/h,期间经过的隧道和桥梁限速为60km/h。
(1)轿车全程行驶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2)轿车行驶中有超速吗?为什么?
39、如图所示,小明在A点通过平面镜看到了B点的爸爸,请完成光路图。
40、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竖立着AB和CD两根较长的直杆,且两杆都与地面垂直,一地面上的观察者在两杆BD所在的直线上移动时发现在某区域内观察到AB杆比CD杆高,请在下图中作图找到该区域,并用阴影标出,人的身高可忽略不计.(保留作图时所画痕迹)
4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请在图中画出发光点S的像点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