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为苍鹭从平静水面上飞离的瞬间。苍鹭飞离水面的过程中,它在水中的像是( )
A.实像,逐渐变小
B.虚像,逐渐变小
C.实像,大小不变
D.虚像,大小不变
2、我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中,对釜的铸造有“铁化如水,以泥固纯铁柄杓从嘴受注”(如图)这样的记载。其中反映“铁化如水”时温度—时间变化图象正确的是( )
A.
B.
C.
D.
3、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用焦距分别为f1、f2的甲、乙两个凸透镜进行实验。先将点燃的蜡烛、透镜甲和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调整后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图中未标出);再用透镜乙替换透镜甲,且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向左移动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图中光屏上的像是放大的
B.图中光屏上的像是缩小的
C.f1<f2
D.两次在光屏上成像一样大
4、下列数据最接近一个普通中学生生活实际的是( )
A.跑100米所需时间约2分钟
B.身高约为165分米
C.质量约为0.5吨
D.心脏1min跳动约70次
5、由同种金属材料制成的甲、乙两个正方体,它们的质量分别为和
,体积分别为
和
。这两个正方体中,如果有一个是实心的,则( )
A.甲是实心的,金属材料的密度是
B.甲是实心的,金属材料的密度是
C.乙是实心的,金属材料的密度是
D.乙是实心的,金属材料的密度是
6、下列物理量估算合理的是( )
A.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
B.人步行速度约
C.人体的正常体温约
D.人体平均密度约
7、图中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下列哪一项操作可能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放大的像( )
A.透镜不动,蜡烛、光屏靠近透镜
B.透镜不动,蜡烛、光屏向右移动
C.透镜、光屏都不动,蜡烛向右移动
D.蜡烛、光屏都不动,透镜靠近光屏
8、二十四中学旁的红梅路人行道上,每到晚上悬挂在高处的灯筒在地面上投射出红花绿叶的美丽图案,彰显了常州城的浪漫情怀,称为城市又一网红打卡地,朱朱同学来到灯下欣赏,任由图案投射在身上,却只看到黑色的叶子,而几乎看不清花瓣的形状,那天她穿的衣服颜色是( )
A.红色
B.绿色
C.黄色
D.黑色
9、如图所示,车内装满沙子,小华用绳拉车将沙子运到前方,车子受到拉力的作用,此力的施力物体是( )
A.绳
B.车
C.手
D.地球
1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喇叭讲话时是利用反射增强了声音的强度
B.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弹奏钢琴的不同键位,改变的是发出声音的响度
D.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11、2023年11月30日5时42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入轨后,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3名航天员随后从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进人天和核心舱,这也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空间站迎接载人飞船来访。“神舟十五号”飞船和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后,在轨运行如图所示,则( )
A.选地球为参照物,“天和”是静止的
B.选地球为参照物,“神舟十五号”是静止的
C.选“天和”为参照物,“神舟十五号”是静止的
D.选“神舟十五号”为参照物,“天和”是运动的
1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某小组测量出物距和像距的数据,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 )
A.该凸透镜的焦距f=20cm
B.当物距u=30cm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当物距u=8cm时,所成的像能用光屏承接
D.若把物体从距凸透镜30cm处向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过程中,所成的像会逐渐变小
13、分别由甲、乙两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图像可知,两种物质的密度之⽐ρ甲∶ρ乙为( )
A.1∶2
B.2∶1
C.4∶1
D.8∶1
14、在比萨斜塔做自由落体实验,被后人称为实验物理学的先驱,该物理学家是( )
A.伽利略
B.哥白尼
C.牛顿
D.爱因斯坦
15、P、Q是同一直线上的两点,甲、乙两小车分别从P、Q同时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运动4秒,甲、乙两车相距3米,则P、Q两点间的距离( )
A.一定为11米
B.一定为17米
C.可能为1米
D.可能为2米
16、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的温度,如下图所示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7、将重为G的物体A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当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A以大小为的速度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当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A以大小为
的速度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已知
。若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可能大于G
B.可能小于G
C.一定大于
D.一定等于
18、下列关于温度的描述中符合实际的是( )
A.响水地区夏天最高气温约50℃
B.一般电冰箱冷冻室的温度可达到﹣18℃
C.饺子煮熟即将出锅时温度为80℃
D.加冰的橙汁饮料温度为﹣5℃
19、小明用放大镜看物理书上的字,放大镜距离字11cm时能看到正立放大的字,放大镜的焦距可能是( )
A.5cm
B.10cm
C.11cm
D.20cm
20、我国寒冷地区的气温会达到-50℃,最高气温达到40℃。如表是1标准大气压下一些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 )
物质 | 水 | 水银 | 酒精 | 乙醚 |
熔点/℃ | 0 | -39 | -117 | -114 |
沸点/℃ | 100 | 357 | 78 | 35 |
A.水温度计
B.汞温度计
C.酒精温度计
D.乙醚温度计
21、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水中弯折的铅笔
B.手影游戏
C.水中的倒影
D.海市蜃楼
22、学校艺术节的合唱比赛中,同学们在乐队的伴奏下放声高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现场观众听到的歌声是由空气传播的
B.现场观众听到的歌声可以在真空传播
C.“放声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D.观众能辨别不同的乐器声,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
23、在“探究盐水凝固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和小红描绘盐水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并查阅到盐水凝固点与盐水浓度的对应关系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盐水浓度/% | 0 | 3 | 6 | 9 | 12 | 15 |
凝固点/ | 0 |
A.小明所用盐水的浓度更大
B.小红所用盐水的浓度更大
C.盐水浓度从0增加到15%的过程中,其凝固点逐渐降低
D.用适当浓度的盐水结成的冰给物品降温,效果比用水结成的冰更好
24、小红在马路上骑自行车,若说她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
A.迎面走来的行人
B.路旁的树木
C.小红骑的自行车
D.从小红身边超越的汽车
25、假如时空真能穿越,一些科学家来到我们周围,那么________肯定自豪的说:“我率先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太空,得出天体运动的相关数据,有力的支持了_______提出的‘日心说’”。(填科学家名字)
26、如图所示,木块的长度为_____ cm;速度表的速度为_____ km/h。
如下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是 _________ ℃.
27、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这是光的_____现象;教室里,两旁的同学看黑板常因“反光”而看不清字,这是光的_____现象,这两种现象都遵循光的_____规律。
28、篮球场上奔跑的运动员,相对看台上的观众是___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穿着鞋底有花纹的运动鞋打球,是为了增大_____________;篮球打到篮板上被弹回,说明________________。
29、温度计越精确,则其玻璃泡的容积与细管的容积相差越________(填“大”或“小”),如图,体温计的示数为_______℃,实验室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
30、金刚石制成的玻璃刀可以切割玻璃,这是因为金刚石的_____大.金钢石原子内部是由带正电的 _____和带负电的 ________组成的.
31、用铁丝绕成内径约为4mm的圆环,将圆环在清水里浸一下后取出,如图甲所示,布满圆环的水膜犹如一个透镜,将水膜靠近书上的字,若出现如图乙所示的情况,则该水膜是___________透镜,若一束激光通过某透镜的传播路径如图丙所示,则该透镜是___________透镜。
32、光的三原色:______、_______、______。近视眼应该佩戴______镜。
33、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长为L,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M,右端与桌边相齐,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沿直线向右匀速离开桌边L。在此过程中,M对桌面的压力______,压强______,推力F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4、“四大名砚”之一:歙砚,原材料歙石质地精良、色泽优美、石质细腻,由于开采不易而极其珍贵。为了检验歙石材质,小明同学取了一小块歙石料,利用学到的知识来测量其密度。已知天平平衡时的示数、两次量筒的示数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该歙石料的重量是_______N,密度是_______g/cm3。
35、小花利用标有最大刻度值4.5mL的注射器等器材,对大气压的值进行测量,实验步骤如下:
a.先让注射器吸入少量水,然后将活塞推至注射器底端,当注射器的小孔充满水后,再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b.用细绳拴住注射器活塞颈部,使绳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拉注射器,如图甲所示。当注射器中的活塞移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1N;
c.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6cm;
d.根据测量数据,算出大气压的值。
(1)实验所用的器材为:注射器、刻度尺、细绳、橡皮帽、水和______;
(2)此注射器活塞横截面积是______cm2;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大气压强是______Pa,比真实值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3)小花又用塑料吸盘挂钩对大气压的值进行测量,如图乙。她将吸盘紧紧压在厚玻璃上,测出吸盘的直径为D,然后用弹簧测力计缓慢地拉塑料吸盘直至使其脱离玻璃,读出拉开瞬间的拉力为F,算出大气压的值为______(用字母表示)。她发现测出的大气压值比真实值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是:______;
(4)小花与同学们分析实验时,发现测得的大气压值误差较大,对此找出了下列可能的原因:①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有残余气体②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有摩擦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没有读准④活塞与注射器筒壁不完全密封。上述原因一定会使测量值小于真实值的是______。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6、乌鸦喝水的故事大家都熟悉.假若它碰到的是一个放在水平地面上容积为800cm3的圆柱形容器(器壁厚度不计),该容器的底面积为20cm2,里面装有400cm3的水,这只口渴的乌鸦将地上的小石块逐个投入瓶子内.当瓶内石块的总质量达到1kg时,水面刚好升到瓶口,乌鸦喝到了水.(g取10N/kg)求:
(1)瓶内石块的总体积是多少?
(2)这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是多少?
(3)瓶内石块受到的浮力共为多大?
(4)这时容器对地面的压强共增加了多少?
37、一个人面向南站立在阳光下,如果他的影子在身体左侧,则当时是什么时候?(早上、中午、傍晚)请说出你做出判断的理由.
38、如图是某工人用滑轮组提升货物的装置;在拉力F的作用下,重450N的货物在50s的时间里,匀速竖直上升了8m;在这个过程中,拉力F做的功为4800J;求:
(1)拉力F做功的功率;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9、一个木块从斜面上滑下,并在水平面上继续滑动,如图所示.请分别画出:木块在斜面时所受重力、在水平面时所受重力和地面支持力的示意图。
( )
40、S是一个发光点,从S发出的两条光线SA、SB的传播路线如图所示,请画出入射光线SA、SB对应的反射光线并确定发光点S的像S′的位置。
41、完成图中的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