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逐渐发明了很多具有特殊力学性能的材料。有的材料不但很轻,而且强度很高,可以降低车体自重,减少能耗。这主要是由于该材料具有较小的( )
A.密度
B.体积
C.弹性
D.硬度
2、一支蜡烛燃烧一半后,剩下一半蜡烛与原来的一支蜡烛相比较( )
A.体积减小,密度减小
B.质量减小,密度不变
C.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D.体积不变,密度减小
3、口技是优秀的民间表演技艺。这种技艺起源于上古时期,人们在狩猎时,通过模仿动物的声音,来诱捕猎物。到了宋代,口技已成为相当成熟的表演艺术,俗称“隔壁戏”。表演者用口、齿、唇、舌、喉、鼻等发声器官模仿大自然各种声音,使听者如身临其境。听者能够辨别出口技表演者模拟的是小狗的声音,主要依据的是声音的( )
A.振幅
B.音调
C.响度
D.音色
4、用图象表示物体运动规律,图中表示同一运动规律的是( )
A.甲图和丙图
B.甲图和丁图
C.乙图和丙图
D.乙图和丁图
5、2023年12月,风靡全球的大黄鸭来深圳“上班”了“鸭”!大黄鸭接近6层楼高,下图是游客为大黄鸭和春笋楼拍的照片。大黄鸭在不充气时已达600kg,鸭身还附带有9t的水泥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大黄鸭能在水面漂浮是因为它在充气后整体的密度较小
B.图中大黄鸭比春笋楼还高是因为大黄鸭本身巨大,已经超过春笋楼的高度
C.图中大黄鸭比春笋楼还高是因为大黄鸭本身巨大,且距离游客较近,视角较大
D.为了使大黄鸭更完整的拍在照片里,需要增大物距,成更小的像
6、下列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 水中倒影
B. 筷子“折断”
C. 树下光斑
D. 拐弯镜中的像
7、北风呼啸的冬天,我们路过输电线时,会听到电线发出“呜呜”的声音,若把耳朵贴在水泥电线杆上会听到更响的“呜呜”声。但是夏天刮一样大的风我们却听不到。关于以上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呜呜”声是电线振动发出的
B.体现了固体的传声效果好
C.体现了电线发声的频率与其松紧程度有关
D.夏天听不到“呜呜”声是因为振幅小
8、如图所示,图片显示研究的问题不同的是( )
A.
B.
C.
D.
9、下列情景中成实像的是( )
A.树荫下的圆形光斑
B.小松鼠在水中的倒影
C.镜子中的小猫
D.鱼缸中游动的鱼
10、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人正常步行的速度是5m/s
B.体育课上百米赛跑比赛,某中学生取得9s的成绩
C.你正常呼吸一次所用的时间约为1min
D.教室课桌的高度约为75cm
11、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体“气凝胶”是人类在探索新材料中取得的重要成果。该物质的坚固耐用程度不亚于钢材,且能承受1400℃的高温,而密度只有3kg/m3。一架用钢材(ρ钢=7.9×103kg/m3)制成的质量约160t的大型飞机,如果用“气凝胶”做成,其质量相当于( )
A.一枚硬币的质量
B.一个鸡蛋的质量
C.一个成年人的质量
D.一台大卡车的质量
12、五音埙是我国最早的乐器,如图所示。吹奏时发出宫、商、角、徽、羽五音,五音是指发出声音的( )
A.响度
B.幅度
C.音色
D.音调
13、如图所示,甲、乙、丙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分析图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图的声音音色相同
B.甲、丙两图的声音音调相同
C.乙、丙两图的声音响度相同
D.甲图的声音是噪声
14、为了测量盐水的密度,某同学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了下面的物理量,你认为其中不需要测量的是( )
A.将盐水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
B.将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
C.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
D.用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
15、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固体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在0~35min内对物质加热,得到图乙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在10~15min内没有吸收热量
B.该物质是晶体
C.该物质熔点为80℃,当地气压低于1标准气压
D.在20min时撤去酒精灯,该物质的熔化过程马上停止
16、如图所示,过春节时贴年画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竖直墙壁上贴长方形年画时,可利用重锤线来检查年画是否贴正。为了把年画贴正,则下列操作方法中正确的是( )
A.换用质量大的重锤
B.将年画左侧向上移动
C.调整年画,使年画的竖直边与重锤线平行
D.调整重锤线,使重锤线与年画的竖直边平行
17、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一元硬币的质量约为50g
B.教室中课桌的高度约为800mm
C.完成一套眼保健操的时间约是30s
D.近几年保定冬季平均气温约为10℃
18、如图下列实例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甲图足球守门员戴有防滑手套
B.乙图骑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闸
C.丙图鞋底部制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D.丁图滚珠轴承
19、如图所示,为竖直挂在墙上的平面镜,位于A处的甲同学通过平面镜看到了位于B处的乙同学,在这一现象中,光的反射角是( )
A.
B.
C.
D.
20、小西正用新买的一款5G智能手机与同学通话,这款手机的质量最接近( )
A.20克
B.200克
C.2000克
D.20000克
21、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将一铁块压成薄片,它的质量变大
B.一瓶水完全凝固成冰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C.一杯水喝掉一半后,剩下的水质量和密度一定都变小
D.把一本物理书完整的从北京带到了上海,物理书的质量不变
22、小明同学坐在游乐园的翻滚过山车上.当过山车高速旋转时,小明看到地面上的人和建筑物都在旋转,他选取的参照物是
A.地面
B.建筑物
C.过山车
D.过山车的轨道
23、“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这一电视节目,深受观众的青睐。对下列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惊蛰云不动,寒到五月中”,云是汽化形成的,需要吸热
B.“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是升华形成的,需要放热
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是凝固形成的,需要吸热
D.“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雾是液化形成的,需要放热
24、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的密度等于乙的密度
B.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
C.若甲、乙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小于乙的体积
D.若甲、乙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小于乙的质量
25、斧子的斧头变松了,人们常用撞击斧柄下端紧套在斧柄上,这是因为 ___________,这样斧头就会牢牢地套在斧柄上了,斧柄下端撞击木墩时,以斧柄为参照物,斧头是 ___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26、走廊里贴有标语“请低声靠右行”,这里的“低”是指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声音识别系统是根据_____不同来判断人的身份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在地震发生前,地震检测仪器可以接收_____来预报地震,减少损失(选填“次声波”、“超声波”)。
27、向远处呼喊,可用双手在嘴边做成喇叭状,目的是为了_________,从而使听到的声音的响度更大些。
28、如图所示,工人用斜面向上、大小为500N的推力,将重800N的货物从A点匀速推至B点;再用120N的水平推力使其沿水平台面匀速运动6s,到达C点.已知AB长3m,BC长1.2m,距地面高1.5m.试问:
(1)利用斜面搬运货物主要是为了_____;
(2)货物在水平面上运动的速度为多少____?
(3)水平推力做功的功率为多少_______?
(4)斜面的机械效率为多少_________?
29、小明利用一个厚玻璃瓶、带孔的橡皮塞、细玻璃管和带颜色的水组成如图甲、乙所示的装置,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图甲中,他用手轻捏玻璃瓶,观察___________,就能知道厚玻璃瓶是否发生了___________;小明将图乙中的玻璃瓶从山脚拿到山顶,细心的他发现细玻璃管中的水面___________(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这一现象说明了山顶的大气压比山脚的大气压要___________。
30、小聪一家去广州旅游,在广州市郊公路的十字路口,他看到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标志牌上的数字“40”表示的意思是_______,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此标志牌处匀速到达广州,最快需要______ h。
31、利用声音的三个特征进行填空:初中阶段的男生一般都要经历的“变声期”是指______发生了改变;人们常说央视著名主持人董卿的“音质好”是指______好。
32、体温计及使用过程中用到的物理知识有__________ 、________等。
33、2020年6月1日起全国开展“一盔一带”行动,要求骑行摩托车时必须佩戴头盔,有时候在骑行时头盔上的镜片会起一层白雾,如图所示,白雾的形成属于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当骑行者将镜片掀起时,白雾便很快消失,这是由于镜片表面空气流速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白雾蒸发加快的缘故。
34、如图所示,物体的长度是______ cm,如图停表的读数为_____s。
35、小聪对着学校的“正冠镜”(一块大的平面镜)整理衣服穿着时,发现当她距平面镜近时,平面镜中的“自己”显得大,而距平面镜远时,平面镜中的“自己”显得小,她得出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的结论。小明说小聪的结论是错误的,并找来两块相同的长方体橡皮A、B,一块带有支架的薄玻璃板,在水平桌面上做了实验,纠正了小聪的观点。要求:请你只利用上述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聪的观点是错误的,写出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
36、小明测圆柱体底面周长时,先将圆柱体底部用纸条裹紧,用针在重叠处扎个孔,然后把纸条展开进行测量,如图所示,问该圆柱体底面的半径为多少厘米?
37、如图甲所示,某科技小组将调好的电子秤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把一个系有细线的高度为15cm、底面积为200cm2的物块放置在电子秤托盘中央,再用数字测力计竖直向上拉物块,通过电子秤读出其受到物块的压力。他们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F压随F拉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1)请写出F压与F拉之间的关系式:
(2)当F拉=15N时,求物块对电子秤的压强P;
(3)将该物块从测力计上取下来放入水中,求当它静止时受到的水的浮力F浮。
38、2018年元旦假期,小明一家驾车去梅州旅游,从丰顺到梅州大约是76km,小明看到了一下时间,从丰顺出发时间是9:30,到达梅州是时间是10:30,请你回答下面问题。
(1)小明爸爸驾车一共用了多少时间?
(2)小明爸爸驾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9、凹透镜和凸透镜焦点重合,如图所示。完成光线经过凹透镜和凸透镜的光路图。
40、请画出在图中放在斜面上静止的物体所受重力和斜面所受压力的示意图。
41、下图中根据对光起的作用,在虚线框中用铅笔画上一个合适的透镜.
(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