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历史兴趣小组进行探究性学习,收集了以下图片。它们所反映原始居民房屋“不一样”特色主要是由 决定的。( )
A. 饮食习惯
B. 自然条件
C. 劳动工具
D. 劳动技术
2、为了防止匈奴南下,秦朝修筑了全长一万多华里的万里长城。秦长城的起止地点是
A.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B.西起辽东,东到临洮
C.西起咸阳,东到河套
D.西起嘉峪关,东到山海关
3、在7世纪初以后长达百余年的时间里,大唐帝国和阿拉伯帝国是当时世界上并立的最强国。但是,无论是大唐还是阿拉伯人,都是夹在它们中间的另外一个帝国无可奈何——吐蕃。这“另一个帝国”正式成为我国的行政区是在( )
A. 唐朝 B. 宋朝 C. 元朝 D. 清朝
4、1929年,中国青年学者裴文中发现的第一个头盖骨化石属于
A.元谋人 B.蓝田人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
5、“中国的科举取士‘没有操纵的提名,没有伪君子卑鄙的争夺,……没有混战或腐化的选举,没有仅凭巧言而能登入仕途的现象……’”。材料主要是赞扬了中国科举制度的( )
A.自由性 B.广泛性
C.民主性 D.公正性
6、下表反映了北京的历史沿革,与下列三个朝代相对应的制度是( )
西周 | 秦 | 元 |
属于燕国 | 分属广阳郡、渔阳郡 | 隶属于中书省 |
A.禅让制、世袭制、分封制
B.世袭制、分封制、郡县制
C.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
D.行省制、分封制、郡县制
7、舜当上部落首领的方式是( )
A.通过禅让制度,大家推荐继位
B.凭借家族特权,继承首领位置
C.治水建立功业,人民拥戴上台
D.通过部落战争,战胜其他部落
8、“宗室权落,外戚兴起;外戚势衰,而宦官又盛”。这一现象是指东汉
A.统治阶级内部的派系斗争
B.中央和地方矛盾的加强
C.皇帝昏庸愚昧,不理朝政
D.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
9、近期河北石家庄等地疫情告急,全国各地的医疗队纷纷驰援河北,他们打出如图标语,河北之所以被称为“燕赵”之地,与下列哪一古代制度有关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10、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是在( )
A.丰岛
B.威海卫
C.辽东半岛
D.黄海
11、秦统一后,最初通行全国的规范文字是
A. 小篆 B. 甲骨文 C. 隶书 D. 金文
12、“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该诗描述的事件是( )
A.牧野之战 B.秦国称霸 C.长平之战 D.秦灭六国
13、历史地图蕴含着丰富的信息,下面两幅地图反映出两宋时期的历史特征是
A. 统一国家的建立 B. 民族关系的发展
C. 繁荣开放的社会 D. 君主专制的强化
14、“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从夏商西周兴亡的历史中我们能得到的启示是( )
A.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B.只有“禅让制”才能确保王朝的巩固
C.王位世袭制导致国家灭亡
D.只有强大的国家机构才能确保王朝巩固
15、秦王嬴政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灭掉了六国,结束了分裂割据局面。六国中最早和最后被灭掉的国家是( )
A.韩国、齐国 B.赵国、燕国 C.韩国、燕国 D.魏国、齐国
16、油条是我国分布面最广、食用频率最高的早点食品之一。它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内容。油条最早出现于杭州,俗称油炸“桧”,这一名称反映了百姓对下列哪位历史人物的同情与肯定
A. 秦桧
B. 杜甫
C. 岳飞
D. 成吉思汗
17、制作历史知识小卡片是学好历史的一种方法,在下面知识卡片的空白处填写的正确内容应是( )
隋朝 建立时间:581年 人物:杨坚 都城:长安 阶段特征: |
A.四分五裂,战乱不断
B.北击匈奴,无为而治
C.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D.开辟丝路,沟通中外
18、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以历代兴衰得失相关的政治、军事、民族为主要内容,网罗了“善可为法,恶可为戒”的历史史实,该著作作者是
A.班固
B.司马光
C.司马迁
D.罗贯中
19、公元前21世纪比公元前16世纪( )
A.早5000年 B.晚5000年 C.早500年 D.晚500年
20、明朝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中最具有特色的是( )
A. 废行省、设三司 B. 设立殿阁大学士 C. 废丞相 D. 设厂卫机关
21、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不仅种类丰富,数量众多,而且制作工艺高超。在铸造技术上普遍采用“________”。
22、_______、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先后称霸号令诸侯。
23、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奠定基础的战役是________;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的战役是________。
24、唐朝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图中的①____,②____
25、结合所学知识,请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判断并选写出相关内容(填字母)。
(1)《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这一记载反映的制度是:__________
(2)琅琊台刻石是秦代传世石刻之一,刻于秦始皇28年(公元前219),记述秦始皇“器械一量,书同文字”。该文物能为秦朝哪一史实提供佐证__________
(3)20世纪90年代,山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哪一事实__________
(4)秦朝农民要向官府缴纳田租、户税,还有各种名目的苛捐杂税。总征收量占农民全年收入的2/3之上。这说明秦朝__________
(5)“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体现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_相关内容
A.统一文字、度量衡B.陈胜、吴广起义C.禅让制度D.设立郡县制度E.赋税繁重
26、宋真宗时,辽和北宋议和,双方签订了______,形成了长期和平的局面。
27、中国最早的木质结构建筑是________居住的干栏式建筑。
28、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秦朝中央政权机构中掌管军事的官职--
(2)东汉的都城--
(3)产生于古代印度。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29、东汉名医_______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被后世称为“医圣”
30、__________(人物)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__________”的伟大构想。
31、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华。很多成语都与历史典故相关。亲爱的同学你能找出下面的成语的历史典故吗?你一定能行!
退避三舍_______ a.原古人类进行农业生产的情况
纸上谈兵_______ b.牧野之战
阵前倒戈_______ c.指挥长平之战的赵括
刀耕火种_______ d.越王勾践磨砺自己的方法
卧薪尝胆_______ e.晋楚争霸时候城濮之战所用到的策略
32、(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王朝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西汉时期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是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
(4)鲁迅评价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某部史学名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___________________。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实行经济封锁,西夏人民“饮无茶,衣帛贵”……元昊不得已……压宋议和,经过讨价还价,元昊取消帝号,宋册封其为夏国主,每年以“岁赐”的名义,给夏银、帛、茶二十万五千。
——摘编自周宝珠、陈振《简明宋史》
(1)据材料一回答,西夏被迫与宋议和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夏 和议对社会经济和民众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 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满江红•写怀》(节选)
(2)材料二中的“匈奴”是指哪个少数民族? 岳飞率领的“岳家军”在哪一战役中 大破“匈奴”?试分析这一战役对南宋的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认为当前我国应如何发展民族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