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以下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①唐戴帷帽女子骑马雕塑 | “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指知州、知府等地方长官)通签书施行” ②《宋史·职官志》 |
A.①是文字史料
B.①可以研究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
C.②是实物史料
D.②说明中央对地方管理逐渐减弱
2、清朝前期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其含义是( )
A.封闭关口,固守疆域
B.不许外国人来华贸易
C.增设关税,加强管理
D.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3、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是继秦朝之后又一个强盛的大一统王朝,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和挺立千秋作出了巨大贡献,因皇帝姓刘而又被称为“刘汉”。西汉的开国皇帝是
A.刘邦
B.刘恒
C.刘彻
D.刘秀
4、“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中描写的是哪位皇帝的统治状况( )
A.唐太宗
B.唐玄宗
C.唐高宗
D.武则天
5、下列属于唐朝农民起义的领袖的是
A.安禄山
B.史思明
C.黄巢
D.郭子仪
6、从以下史料,我们可以推断唐朝社会的特征是( )
A.社会风貌兼容并蓄、相对开放
B.妇女的社会地位已经超过男子
C.民间的舞蹈已经成为艺术主流
D.经济繁荣发展,物质生活丰富
7、1300多年前,天竺的戒日王举行了盛大的佛学辩论会,担任主讲的是一位来自唐朝的佛学大师。这位佛学大师可能是( )
A. 释迦牟尼 B. 鉴真 C. 玄奘 D. 戒贤
8、科举制的创立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因为它( )
A. 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
B. 有利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C. 有利于官员文化素质的提高
D. 有利于经济发展
9、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之一是统一文字,他统一的文字是( )
A.
B.
C.
D.
10、下列成语搭配错误的是
A.楚庄王——一鸣惊人
B.马陵之战——围魏救赵
C.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D.长平之战——纸上谈兵
11、下列选项关联错误的一组是
A. 关汉卿——《窦娥冤》
B. 宋应星——《农政全书》
C. 汤显祖——《牡丹亭》
D. 李时珍——《本草纲目》
12、某朝代“版图‘有汉唐之地而加大’,人民‘有汉唐之民而加多’,包括西藏的藏族在内的民族都统一在一个中央政权之内了。”这个朝代是( )
A.隋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13、“对于历史上任何一个闯入并扎根于农耕文化圈的游牧民族来说,接受同化是他们的终极命运”。五世纪末将都城内迁黄河流域接受同化政策的少数民族是( )
A.越族
B.匈奴族
C.蒙古族
D.鲜卑族
14、公元前340年,生活在咸阳郊外的年轻富商李有为想获得爵位,他的途径是( )
A.发奋读书,考取功名
B.弃商务农,努力耕织
C.上战场杀敌,立下军功
D.利用经商获利,大量购置田产
15、文物具有多元的证史价值。下列图片中既能证明唐朝陶瓷工艺水平,又能反映当时社会风气的是( )
A.
B.
C.
D.
16、《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小强却说:“对人民来说,武则天不算是坏皇帝。”小强得出该结论的主要依据是武则天
A.用严刑酷吏监督控制官员
B.发展农业生产,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
C.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D.在位期间设置了通判,防止了地方叛乱
17、瓦子在宋代城市盛行的原因( )
A. 市民阶级的壮大 B. 统治者的需求
C. 地主阶级的不断壮 D. 精神的需求
18、在中国古代历史上, “齐人” “鲁人” “楚人” “燕人”等名称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
A.分封制
B.禅让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19、“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这是《过秦论》对某一历史事件的描述。这一事件是
A.大泽乡起义
B.巨鹿之战
C.长平之战
D.黄巾起义
20、归纳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哪项属于辽、宋、夏、金时期的阶段特征( )
A.民族政权并立与经济重心南移
B.繁荣与开放
C.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D.统一国家的建立
2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著名的石窟艺术代表有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 ______。
22、秦朝灭亡后,拥有重兵的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双方为争夺帝位,展开争战,史称________。
23、960年,赵匡胤夺取后周政权,改国号为宋,以_______为东京,作为都城,史称北宋;1127年,北宋灭亡后,宋钦宗的弟弟赵构登上皇位,定都_______,赵构就是宋高宗,史称南宋。
24、填图。
(1)根据图一,战国七雄中地理位置最东是 、最南是 。
(2)根据图二,都江堰分为鱼嘴、 (填字母)和飞沙堰三个主体工程,建成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 。
(3)图三中①处应填写 。
(4)秦朝为加强统治,废除西周以来实行的 ,在中央设立了 官职来管理行政。
25、宋太祖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在各州府设置_____________,以分知州权力。宋朝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__________加以管理。
26、河姆渡人的主要农作物是_______,农业工具以_______最为典型,家畜以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为主。河姆渡人的会制作陶器和_______,还有简单的乐器_______。河姆渡遗址出土了中国最早的_______,还懂得使用_______。
27、秦朝建立后,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其中三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
28、是由北宋时的匠人毕昇发明的________,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宋应星经过长期的积累和不懈的探究,编写了《________》一书,这部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把各生产部门分为18类,几乎涵盖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加工部门。
29、给下列称号写出他们的名字
诗仙——_________;画圣——_________;诗圣——_________;药王——_________.
30、元朝在中央设置__________________,管理全国的宗教和吐蕃地区的事务;清康熙接见西藏宗教首领并封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乾隆皇帝颁令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将选定喇嘛教活佛人选的权力收归中央。
31、
事件名称 内容和意义
南昌起义 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
八七会议 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三湾改编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秋收起义 “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诊断
古田起义 “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32、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隋灭陈统一南北的时间——
(2)隋朝大运河的中心——
(3)宋代从越南引进的水稻优良品种——
(4)四川地区最早出现的纸币——
(5)元朝时形成的一个新民族——
33、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图一反映了唐朝的哪一政治制度?图二这种行政管理制度创立于哪个朝代?
材料二:“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貳(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成柄,学士鲜所参决。
——《明史职官志》
(2)材料二中的“帝”指哪位皇帝?该材料反映了明朝官制有哪些变化?
材料三:它的设立与雍正初清廷向西北用兵有密切关系……它所承办的均为军国大政,且有人事咨询权……但是,它又只起承旨、草诏、代发的作用,类似皇帝的秘书班子。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3)材料三中的“它”指什么?它的设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以上材料表明中国古代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