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完八年级物理后,小明同学对生活中的物理数据进行估测并符合实际的是( )
A.学校普通中学生的质量大约为50kg
B.冬天洗澡时的水温大约为70℃
C.运动会上中学生百米赛跑成绩为7s
D.所学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dm
2、已知一块质量为m、密度为的金属块。现将它切成大小相等的五块,则每块的质量和密度分别为( )
A.和
B.和
C.m和
D.m和
3、今年彝族年,来自成都的李明同学和他的家人准备自驾游来凉山游玩,下列关于自驾游过程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穿过泥巴山隧道时限速
B.在菩萨岗服务区看到白雪皑皑是凝固形成的
C.汽车的后视镜为凸面镜是为了扩大视野
D.在隧道中当车辆突然偏离正常行驶车道时,车轮因压到边线密布横型震动路面时,发出的较大响声不是振动产生的
4、甲、乙两种物质,它们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的密度较大
B.甲的密度为
C.甲、乙的密度之比为1︰2
D.乙的密度随质量的增大而增大
5、某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若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6cm处,则透镜成(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
6、端午节时很多人家会煮粽子。打开锅盖取粽子时要注意被水蒸气烫伤,同样温度的液态水和水蒸气烫伤,往往是被水蒸气烫伤更严重。将未吃完的粽子放入冰箱冷冻后再取出时,粽子表面有一层白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煮粽子的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升高
B.水蒸气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放热
C.白霜属于非晶体
D.白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7、如图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入一个玻璃钟罩内,然后,用抽气机抽出钟罩内的空气,听到的声音逐渐变小;再往钟罩内加入空气,听到的声音又逐渐变大。这个现象说明( )
A.响度的大小与振幅的大小有关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C.音调的高低与振动的频率有关
D.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8、下图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B.图乙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光滑平整,利用了平面镜成像的特性
C.图丙中,白光通过三棱镜可以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
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9、下列对中华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B.花明月暗笼轻雾——雾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C.秋阴不散霜飞晚——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熔化现象
10、如图所示的热现象中,通过液化形成的是( )
A.“流泪”的蜡烛
B.北方初冬树叶上的霜
C.初春冰雪融化成水
D.山间形成的白雾
11、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论述,正确的是( )
A.漫反射的光线向四面八方反射,所以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站在湖水边,看到“鱼儿”在清澈的水中游动,我们实际看到的是鱼儿的实像
C.医学上用光导纤维制造了用来观察人体内脏的内窥镜。
D.晚上可以看到前面正在行驶的自行车的红色尾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12、用同样质量的0℃的冰和0℃的水冷却食品,冰的效果更好,这是因为( )
A.冰在熔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
B.冰的温度比水低
C.冰比水凉
D.冰和食品的接触更充分
13、如图所示是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遇时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100m
B.0~30s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C.10~30s内甲的运动速度小于乙的运动速度
D.0~40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
14、下列数据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普通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B.一名普通初中学生的质量约为1.5t
C.正常人的体温约为36.5℃
D.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0.8m
15、下列现象中,不是由弹力产生的是( )
A.上紧了发条的机械手表的指针在转动
B.弓将箭射出去
C.熟透了的苹果从树上掉下来
D.用橡皮筋将塑料袋口扎紧
16、有经验的渔夫都知道,在岸边看到“鱼”的位置和实际位置是不相同的,下面各图能解释此现象的是( )
A.
B.
C.
D.
17、生活中很多现象与物态变化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游完泳之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是因为皮肤上的水蒸发吸热致冷
B.夏天用0℃的冰或质量相等的0℃的水来冷却饮料,冷却效果是一样的
C.北方严冬的早晨,在玻璃窗户的外侧上常会有冰花形成,这是凝固现象
D.夏天打开冰箱门冒出的“白气”是冰箱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18、下列物理量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
B.我国一元硬币直径为2.5mm
C.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
D.初中生正常呼吸一次的时间是20s
19、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熔化图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
B.甲物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
C.乙物质的凝固点为210℃
D.乙物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20、下列物质都属于晶体的是( )
A.食盐、冰、金属
B.冰、沥青、金属
C.铁、食盐、松香
D.金属、海波、石蜡
21、妈妈让小明到菜市场买的鸡蛋,小明应往食品袋中装的鸡蛋个数约为( )
A.5个
B.15个
C.30个
D.50个
22、下列做法能使水的蒸发减慢的是( )
A.把新鲜的水果装入保鲜盒
B.洗头后使用吹风机吹
C.地面上的积水向四周扫开
D.刚洗过的锅上有水珠,用火烤一烤
23、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了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液体的密度为
B.该液体的质量为
C.量杯的质量为
D.该液体的密度为
24、如图,小明把盛有水的纸盒放在火焰上烧,做“纸锅烧水”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没有沸腾之前不会汽化
B.水烧开后纸盒仍不会烧着,是因为湿纸不易燃烧
C.纸锅里的水上方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
D.水烧开后温度保持不变,仍需要吸热
25、用干燥毛巾多次摩擦PVC管和塑料做成的“章鱼”造型。将“章鱼”往上抛,再将PVC管放在“章鱼”下方,“章鱼”在空中漂浮,如图所示,这是因为PVC管和“章鱼”带上了_________(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而相互_________的原理,实验室中验电器的原理与这一原理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摩擦起电的本质不是创造电荷,而是将_________由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26、(1)如下图用刻度尺A、B分别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A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A刻度尺的示数是______cm;B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B尺示数是______cm;
(2)观察如图的停表(秒表),此时的秒表所表示的时间是______s。
27、放映幻灯时,要使银幕上所成的像再变得大一些,应_______银幕与镜头的距离,同时_______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选填“增大”或“减少”)
28、百米赛跑运动员跑完全程所用的时间是12.5 s,在此过程中,他所做的是______运动,他的速度是_____米/秒,这个速度是指它的_____。
29、用如图所示的竹简状容器来量取水或酱油,装满对应的液体质量都250g,已知,
,甲、乙容器的体积之比是______,若两容器均装满酱油,乙比甲多装了______g。
30、甲乙两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从图中给出的信息,我们可以判断______物质是晶体,该晶体熔化所需的时间是______min。
31、端午节赛龙舟时发出的阵阵鼓声是由于鼓面的________而产生的。
32、(1)如图所示,图中a、b、c、d是四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______是噪声的波形;
(2)如图甲,是某道路噪声监测器的部分数据,其中噪声的数据为______,这个数字表示的是当时环境声音的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如此时刚好多了一辆大货车驶过时,显示屏上的数字可能会______;(选填“增大”“减少”或“不变”)
(3)图乙是马路上常见的标志,此标志是从______(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减少噪声污染。
33、手机铃响,提示有微信消息,这是利用声音传递 ________ .用手机听音乐时,按压手机的侧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
34、___________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一辆正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其速度表如图所示,指针显示汽车速度为___________km/h,合___________m/s。
35、如图所示,是小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将A、B两块透镜分别正对太阳光时,在光屏上出现了不同的光斑,由此判断_________是凸透镜;
(2)如图乙所示,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_________上;
(3)如图乙所示的位置关系,若此时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则该像应该是倒立、_________的实像,_________(填光学仪器名称)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4)如图丙所示,小禹经过多次实验,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与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u”的关系图象.分析图象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等于_________cm;
(5)若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始终得不到烛焰清晰的像,其原因不可能是_________(填序号即可)。
A.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1倍焦距
B.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等于1倍焦距
C.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1倍焦距
(6)保持图乙中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向左移动,适当调节光屏的位置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此时所成像将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36、如表是上海到南京的T722次列车运行时刻表的一部分:
| 上海 | 苏州 | 常州 | 南京 |
到站时间 |
| 09:39 | 10:29 | 11:43 |
发车时间 | 09:17 | 09:43 | 10:33 | 11:48 |
里程 | 0 | 84 | 164 | 384 |
一次运行中,列车在苏州到南京路段上经历了大雾天气在安全区进行了避让,最后延时了
小时安全到达了南京,请你结合该列车时刻表,计算出此次由苏州驶往南京列车的平均速度。
该列车行驶途中以
的速度匀速通过长为800m的山洞,列车全部通过山洞的时间是40s,求火车的长度是多少米?
37、如图所示的物体提升装置是由滑轮组和吊篮共同组成的,空吊篮A重为10N。工人用10N的拉力F将吊篮A匀速提升到高处,A被提升4m所用时间是2s。忽略绳重及摩擦,求:
(1)动滑轮的重力;
(2)拉力F的功率;
(3)已知绳子B和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分别为120N和60N,求此装置(含吊篮)提升重物的最大机械效率。
38、
(1)液体的密度.
(2)容器的质量.
39、(1)如图所示,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
(2)请在乙图中画出入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在丙图中画出折射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
40、如图所示,水平匀速行驶的高铁窗台上,静立着一枚硬币,请画出硬币所受力的示意图。
41、如图是一种常见的活塞式抽水机示意图,请在图中画出手柄所受动力F1的力臂及阻力F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