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将它放入沸水中,示数为85℃;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5℃。现把该温度计悬挂在教室墙上,其示数为-3℃,教室内的实际气温是( )
A.0℃
B.-10℃
C.-8℃
D.-3℃
2、下列关于生活中物态变化及其吸放热情况,对应正确的是( )
A.春天,在温暖的阳光里冰化成水——熔化放热
B.夏天,人出汗后吹风扇感觉凉快——蒸发吸热
C.秋天,早晨草叶上出现露珠——液化吸热
D.冬天,窗户内侧出现冰花——凝固放热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后,其中一块砖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B.误差是由于测量的方法不正确引起的
C.下雪天在教学楼门口铺防滑垫是为了减小摩擦
D.声呐系统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
4、北风呼啸的冬天,我们路过输电线时,会听到电线发出“呜呜”的声音,若把耳朵贴在水泥电线杆上会听到更响的“呜呜”声。但是夏天刮一样大的风我们却听不到。关于以上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呜呜”声是电线振动发出的
B.体现了固体的传声效果好
C.体现了电线发声的频率与其松紧程度有关
D.夏天听不到“呜呜”声是因为振幅小
5、2023年3月22日第三十一个“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强化依法治水携手共护母亲河”。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下面所描述的有关水的吸放热情况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冰雪消融
B.雾绕险峰
C.雨润绿叶
D.严寒苦霜
6、用相同的力敲击大小不同的青铜编钟,是为了使钟发出的声音主要不同的是(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
7、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说法错误的是( )
A.前20s内甲车运动的路程大于乙车运动的路程
B.两车分别行进900m时,甲所用的时间小于乙车所用时间
C.乙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D.甲、乙两车行驶40s时,它们的平均速度相同
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大约是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
C.“夜半钟声到客船”我们能听出是钟声,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
D.利用次声波可以监测地震、海啸,提前预警,使人们能及早撤离危险区域
9、有一种骄傲叫中国高铁,将一枚硬币竖立在高速飞驰的列车窗台上,硬币竟然能够屹立8min而不倒,如图所示。若认为硬币是静止的,则所选的参照物可能是( )
A.铁轨
B.列车
C.房屋
D.树木
10、当你安静地坐在教室里学习时,如果说你是运动的,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
A.从走廊穿过的同学
B.教室里的天花板
C.学校里的教学楼
D.教室里的讲台桌
11、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植树造林人人有责。小明发现树上的部分叶子变干了,原因是这些叶子的水分发生了( )
A.汽化
B.熔化
C.升华
D.液化
12、如图是歼-20 飞行表演,飞行员感觉自己是静止的,则飞行员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地面
B.机场
C.歼-20 战机
D.坐在台上观看的观众
13、0℃的水和0℃的冰,关于两者的冷热程度说法正确的是( )
A.0℃的冰更冷一些
B.0℃的水更冷一些
C.冰和水的冷热程度相同
D.物态不同,无法比较
14、如图是小明用手机、凸透镜和纸盒自制的简易“投影仪”,它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到屏幕上,手机屏幕的画面通过凸透镜成的像是( )
A.正立的实像
B.正立的虚像
C.倒立的实像
D.倒立的虚像
15、把一金属块浸没在盛满酒精的杯子中。从杯中溢出16g的酒精,若将该金属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杯子中,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是(ρ酒=0.8×103kg/m3)( )
A.8g
B.16g
C.20g
D.22g
16、汽车以72km/h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驶,羚羊以22m/s的速度在草原上奔跑,运动员5min跑完1800m,三者速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A.运动员、汽车、羚羊
B.羚羊、汽车、运动员
C.汽车、羚羊、运动员
D.汽车、运动员、羚羊
17、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
B.当u=12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1cm处的过程中,所成像的大小一直变大
D.当u=20cm时成缩小的像,照相机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18、某兴趣小组以相同的烧杯盛等量的水,以相同的热源同时加热。如图所示,甲杯为隔水加热,乙杯为隔油加热,丙杯为隔砂加热,加热一段时间后,测得烧杯外物质的温度分别为水温100℃,油温300℃,砂温600℃,且观察到乙、丙两烧杯中的水呈沸腾状态,则三杯水的温度高低顺序为( )
A.t甲=t乙=t丙
B.t甲>t乙>t丙
C.t甲<t乙=t丙
D.t甲<t乙<t丙
19、要测量如图所示的一根曲线MN的长度,你认为可取的方法是( )
A.用平直的刻度尺在曲线上从起点到终点慢慢移动,直接读出数值
B.用一条细丝线与曲线完全重合,在丝线上标出曲线的起点和终点,把丝线拉直后用刻度尺量出这两点间距离,即是曲线的长度
C.用橡皮筋代替细丝线,测量过程和B一样
D.以上都不可取
20、17世纪以前,人们一直认为白色是最单纯的颜色,直到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 )用三棱镜分解了太阳光,揭开了颜色之谜。
A.伽利略
B.牛顿
C.爱因斯坦
D.沈括
21、课外活动时,小华和小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
B.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前2s内,小明跑得较快
D.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22、古人用成语“以卵击石”比喻不估计自己的力量,自取灭亡.则在“卵”和“石”撞击的过程中( )
A.“卵”和“石”受力一定等大
B.“卵”受力较大
C.“石”受力较大
D.“卵”和“石”受力可能等大
23、下列四种光现象中,与光的折射有关的是( )
A.平静的湖面出现树木的倒影
B.夏天,大树下的地面上出现圆形的光斑
C.高楼玻璃幕墙造成“光污染”
D.池水注水后看上去“变浅”了
24、两实心物体质量之比为4:5,体积之比为3:4,密度之比为 ( )
A.4:3
B.3:4
C.15:16
D.16:15
25、甲、乙两物体在同一水平路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大小之比为2: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1,则甲、乙两物体运动的时间之比为_________。
26、如图所示,甲、乙两种相同体积的实心小球,放在调好的天平的左右两盘,天平恰好平衡。则甲、乙两种小球的质量之比是___________,密度之比是___________。
27、如图所示,在鉴定文物时,考古学家常用放大镜观察文物的细微部分,这时他看到的是 _________ 、 ____________ 的虚像.如果在文物上有两条相交的裂纹,其夹角是 5°.要想看到的像更大些,应该将放大 镜离裂纹稍微 ______ 些.此时放大后的两条裂纹的夹角 _______ 5°(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8、如上图所示,在一辆行驶的汽车车厢的顶壁上挂着一个小球。当出现如下图所示的情景时,汽车在做___________(填“加速”“匀速”“减速”)运动。此时小球共受到__________个力的作用(忽略空气阻力),此时绳子对球的拉力和球受到的重力___________(填“是”“不是”“可能是”)一对平衡力。
29、用久的风扇扇叶上布满灰尘主要是由于风扇旋转与空气摩擦____,具有了_________的性质。
30、如图所示,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物体A的长度是____cm。
31、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往往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要求被测者与视力表像的距离是5m。小红同学按要求进行视力测量,则L的大小应该是__________m。
32、如图所示,图中tA、tB两点坐标的温度分别对应是某晶体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如该晶体物质由Ⅲ区域的状态到Ⅰ区域状态时,则该晶体物质发生_____现象,且_____热量。
33、在冬奥会滑冰比赛中,为了消除冰刀滑行造成的划痕,使冰面恢复平整,常在比赛间隙进行“补冰”。“补冰”时工作人员在冰面上浇水,并向浇水处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______吸热,使水______成冰。(均填写物态变化名称)
34、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认为: 是宇宙的中心,牛顿创立的 理论,使人们第一次用统一的理论来认识神秘的天体运动,现如今人们认识到,宇宙是一个 的天体结构系统.
35、小洋和同学一起“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实验前,杠杆在支架上静止时如图甲所示,此时杠杆处于________(选填“平衡”或“非平衡”)状态;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节;
(2)在杠杆两边挂上钩码时出现乙图这样情形,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可以_____
A.向左侧调节平衡螺母 B.将左侧钩码向左移动
C.增加左侧钩码个数 D.将右侧钩码向右移动
(3)如图丙所示,去掉右侧的钩码,在A处用弹簧测力计施加向________的力可以使杠杆再次平衡,改变拉力的方向,__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转变为费力杠杆;
(4)请在丙图中画出钩码对杠杆拉力及对应的力臂l_________。
36、一辆小车以25 m/s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有紧急情况以后过 0.6s开始 刹车,又经过4.4s滑行52m后车才停止运动。求:
(1)从发现情况到开始刹车,小车运动的距离是多少?
(2)在滑行52m的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从发现情况到车停止运动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37、如图所示的平底水桶底面积为5×10-2m2,质量为1kg。桶内装有50cm深的水,水桶内水的质量为28kg。求∶
(1)水对桶底的压强;
(2)水桶对桌面的压强。
38、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金属零件,示数是7.5N。当把零件浸没在密度为0.8×103 kg/m3的油中时,测力计的示数是6.6N,金属零件的体积有多大?
39、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在平面镜中的反射光线。_____
40、如图所示,轻质杠杆AOB的B处悬挂一重物G,请画出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时,在杠杆上施加的最小动力F1的示意图和其力臂l1。
41、如图是盛有某种液体的连通器在斜面上静止,请画出正确的液面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