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淄博七年级质量检测物理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2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某同学测物体的长度,测得的数值分别是:13.45cm、13.44cm、13.44cm、13.45cm、14.22cm,则物体的长度应为(  )

    A.13.445cm

    B.13.45cm

    C.13.6cm

    D.13.44cm

  • 2、分体式空调的室外机,一般不直接固定在金属支架上,而是在四个固定脚与支架间垫上厚厚的软橡胶垫再固定.软橡胶垫的主要作用是( )

    A.装饰美化产品

    B.防止螺丝生锈

    C.防止支架带电

    D.减弱振动和噪声

  • 3、关于凸透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凸透镜对光有会聚的作用

    B.凸透镜只有一个焦点

    C.凸透镜所成的像一定是缩小的

    D.凸透镜所成的像一定是正立的

  • 4、如图是眼球成像原理图,其中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正常视力情况下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B.不注意健康用眼,会导致晶状体对光的会聚作用变强,使蜡烛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

    C.进入老年后睫状肌对晶状体的调节能力减弱,导致蜡烛的成像位置在视网膜的前方

    D.近视眼需要通过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来矫正

  • 5、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当液体发生“热胀”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密度变小

    B.液体质量变大

    C.液体体积变小

    D.液体没有任何变化

  • 6、图中为甲、乙两把刻度尺同时测量一个木块的长度,则甲、乙两刻度尺的读数分别为(  )

    A.甲3.80cm,乙3.80cm

    B.甲2.80cm,乙2.8cm

    C.甲2.80cm,乙2.80cm

    D.甲2.8cm,乙2.8cm

  • 7、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很多人喜欢饮用绿茶,绿茶一般都放在冰箱内冷冻储藏,表面会变湿。如果小华马上用干毛巾擦,能擦干吗?为什么?对于这个问题的解释(  )

    A.能,因取出的金属块温度较低,带出来的冷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茶叶盒的表面上

    B.不能,因取出的金属块温度较低,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茶叶盒的表面上

    C.不能,因取出的金属块温度较低,周围的温度较高的空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茶叶盒的表面上

    D.不能,因取出的金属块温度较低,带出来的冷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茶叶盒的表面上

  • 8、2023年3月22日至28日是第三十六届“中国水周”,水是生命之源,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关于水的物态变化及吸热放热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放热

    B.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吸热

    C.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需放热

    D.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吸热

  • 9、一支粉笔,被用去一段以后,剩下的粉笔

    A.质量减小,密度减小

    B.质量减小,密度不变

    C.体积减小,密度增大

    D.体积减小,密度减小

  • 10、估测是我们在生活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是几个同学估测的数值,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武汉市年平均气温约为37℃

    B.老师正常讲课时声音的响度约为120dB

    C.普通口罩的长度约为175dm

    D.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

  • 11、如图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小王同学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块白色纸板A竖直放置在平面镜上,纸板A右半部分可以绕NO转动,让一束光贴着纸板A射向O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比较图甲和图丙,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B.通过白色纸板对光的镜面反射来显示光的传播路径

    C.当入射光垂直于平面镜入射时,入射角为90°

    D.图乙中,将纸板沿NO折转后,反射光也不存在了

  • 12、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控制噪声产生的是:(       

    A.关闭在房间的门窗

    B.会场内把手机调到无声状态

    C.高速公路旁的房屋装隔音窗

    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

  • 13、2023年12月18号晚,甘肃积石山县发生6. 2级地震,武警官兵迅速出动展开救援工作,其中热成像仪起到了重要作用,下列应用中与此原理相同的是(  )

    A.声呐

    B.电视遥控器

    C.验钞机

    D.超声波碎结石

  • 14、以下关于声波的利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医学上常常利用次声波击碎结石

    B.利用超声波进行金属探伤,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

    C.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来确定障碍物的远近

    D.利用“超声波测距技术”可以测量月球到地球间距离

  • 15、a、b两个实心物体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a物质的密度是b的密度的4倍

    B.b物质的密度是2×103kg/m3

    C.等体积的a、b两个实心物体,a比b的质量大

    D.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 16、物体在离凸透镜15厘米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像,则当物体距离凸透镜15厘米时,所成的像是(       

    A.缩小的虚像

    B.缩小的实像

    C.放大的虚像

    D.放大的实像

  • 17、小明新买的大屏手机待机时间比较短,这是为什么呢?经过思考,他认为手机的待机时间可能与屏幕的大小有关。从科学探究的角度分析,小明所做的判断是科学探究中的哪个步骤(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收集数据

    D.得出结论

  • 18、甲乙丙三人从A地沿直线运动到B地,甲一直以10m/s的速度匀速运动,乙开始以10m/s的速度运动,中途先加速再减速,最后到达B地的速度为10m/s。丙开始以10m/s的速度运动,中途先减速再加速,最后到达B地的速度为10m/s,他们从A地到B地的时间分别为t1t2t3,则:(  )

    A.t1=t2=t3

    B.

    C.

    D.

  • 19、乐理中,音名、唱名、频率的关系如表格所示,则(  )

    音名

    C

    D

    E

    F

    G

    A

    B

    唱名

    Do

    Re

    Mi

    Fa

    Sol

    La

    Si

    频率/Hz

    256

    288

    320

    341.3

    384

    426.7

    480

    A.相比D音,发G音时,音调更低

    B.唱名为Mi的音,每分钟振动320次

    C.音名为B的音,频率最高,响度最大

    D.相比C音,发A音时,声源每秒振动次数更多

  • 20、下面是对日常生活中物体长度、质量、温度的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初中物理课本长度约为260mm

    B.标准篮球的直径约为100cm

    C.一支普通铅笔的质量约为500g

    D.人感觉舒适的室内温度是36℃左右

  • 21、如图,《淮南万毕术》关于冰透镜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此现象中取火原理应用了(  )

    A.凸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

    B.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

    C.凹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

    D.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

  • 22、某物体在前一半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30m/s,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20m/s,则它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A.10m/s

    B.24m/s

    C.25m/s

    D.50m/s

  • 23、关于如图所示的常用水银体温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体温计读数时,不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B.该体温计是根据固体的热胀冷缩制成的

    C.该体温计的量程是35℃~42℃, 分度值是 1℃

    D.如果病人体温38℃,当前温度计“不甩”也能正常测量体温

  • 24、近日,“某高校老师期末划重点现场堪比新闻发布会”的视频中,大学生纷纷抬头用手机拍照。手机已经成为学习生活中的一部分,下列关于手机说法错误的是(  )

    A.玩手机时,屏幕上出现各种艳丽色彩,这些色彩是由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

    B.当手机倍速播放视频时,声音的音调变高

    C.有人会在手机黑屏时当成镜子使用,手机屏幕靠近人脸,屏幕成的像会变大

    D.用人脸识别技术解锁手机屏幕时,通过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在标准大气压下,液态氮的沸点为﹣196℃,在牛奶、奶油等冰激凌原料上,涂上液态氮它会迅速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气态,同时_______(选填吸收放出)热量使牛奶、奶油中的水凝固成冰,制成液氮冰激凌“。

  • 26、常见的物质一般是由________、原子构成的,原子也有进一步的结构,它是由中心的_________和核外的电子构成的。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发生了_________

  • 27、小涵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像(v表示像到凸透镜的距离,u表示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用该凸透镜作放大镜使用时,被观察的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应该在______cm以内;把物体从距凸透镜20cm处移动到距凸透镜2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先变小再变大”、“先变大再变小”)。

  • 28、甲、乙两个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向西做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请观察并解答:

    1)以甲为参照物,乙的运动方向是什么_____________

    2)经过6s甲乙两物体相距____m

  • 29、声音在空气中是以______形式传播的,研究声音时,引入水波,这里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运用声呐系统可以探测海洋深度,在与海平面垂直的方向上,声呐向海底发射________(选填“次声波”、“超声波”)。如果经4s接收到来自海底的回波信号,则该处的海深为________m(海水中声速是1500m/s)。此声呐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于太空测距(比如地球与月球的距离)。

  • 30、一位身高1.65m的同学站在平面镜前4m处,像到人的距离是________m,若人向平面镜前进了1m,则像到镜面的距离为_________m,像的高度为_________m。

  • 31、托里拆利测量大气压强值实验如图所示,当时的大气压强等于___________产生的压强。如果换用较粗的管进行实验,测得水银柱的高度将会___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 32、如图甲所示,物块的长度是 ___________cm;如图乙所示,秒表的读数是 ___________s。

       

  • 33、轿车除了安全带以外,还有一种安全装置“头枕”,对人起保护作用。如图所示,“头枕”主要是防止汽车在______(选填“紧急刹车”或“后方追尾”)情况下对人体造成伤害;汽车匀速转弯的过程中,所受合力______0(选填“=”或“≠”)。

  • 34、生活中蕴含着很多物理知识:近视眼镜由凹透镜制成,其对光线有___________作用;工人常用重垂线检测墙面是否竖直,因为重垂线利用了重力方向总是___________的原理制成;嬉戏时不要用力推搡同学,因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易使同学摔倒。

三、实验题 (共1题,共 5分)
  • 35、小红随父亲到宜昌市磨基山公园游玩,父亲用照相机拍摄了夷陵长江大桥的清晰照片,小红发现相机中桥的像有点小,提议能否把桥的像拍得更大一些,她父亲便更换相机镜头后在原地又拍摄了一张夷陵长江大桥的清晰照片。如图甲所示,两次成像的大小不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她猜想可能是两个镜头的焦距不同造成的。为了验证这一想法,返校后,她在学校实验室找来了一只蜡烛,焦距分别为5cm10cm的两个凸透镜、光具座、光屏等器材进行了以下探究:

    (1)如图乙所示,她先将f=5cm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处,再将蜡烛放在光具座10cm刻度处,移动光屏,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此时的像是一个倒立、________的实像;

    (2)接下来她换用f=10cm的凸透镜,仍然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处,为了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她应该保持__________不变,移动__________,直到出现清晰的像为止;

    (3)对比两次实验中像的大小,发现第二次成的像比第一次稍大,据此小红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四、解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6、小谢驾驶着汽车前往泉州,图乙是他看到公路边上的指示牌。

    (1)若当时汽车的速度仪表指针指示的速度继续向前行驶(如图甲所示),则小谢是否违反交通规则?为什么?

    (2)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汽车抵达泉州至少需要多少小时?

  • 37、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它在前5s内通过的路程是10m,在接下来的10s内通过的路程是25m,在最后5s内通过的路程是16m.

    ①分别求出它在前5s,最后5s和全程的平均速度.

    ②通过你的计算结果说明,为什么说到平均速度必须指明是在哪一段时间或哪一段路程的.

     

  • 38、有一质量为500g的铁块,能否用量程为5N的弹簧测力计测重力,通过计算说明.(g=9.8N/kg)

     

五、作图题 (共3题,共 15分)
  • 39、一物体以5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下面的坐标图中作图表示相对应的图像。

  • 40、如图所示,物体漂浮在水面上静止不动,请在图中作出物体所受浮力的示意图。

  • 41、在图中,根据图中已给出的光线,完成光路图。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205
题数 41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实验题
四、解答题
五、作图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