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基隆七年级质量检测物理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2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3题,共 115分)
  • 1、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入杯中,在杯底形成光斑。逐渐往杯中加水,则观察到的光斑将会(  )

    A.向右移动

    B.向左移动

    C.向上移动

    D.原位不动

  • 2、用久了的白炽灯泡内壁会变黑,这一变化中组成灯丝的物质钨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汽化和凝华

    B.汽化和凝固

    C.升华和凝固

    D.升华和凝华

  • 3、如图是眼球成像原理图,其中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正常视力情况下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B.不注意健康用眼,会导致晶状体对光的会聚作用变强,使蜡烛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

    C.进入老年后睫状肌对晶状体的调节能力减弱,导致蜡烛的成像位置在视网膜的前方

    D.近视眼需要通过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来矫正

  • 4、在生活和工作中经常要进行估测,以下估测值比较接近实际的是(  )

    A.学生课桌的高度大约在1.2m~1.5m之间

    B.一张纸的厚度大约在1.0nm~1.5nm 之间

    C.汽车在市区运行的平均速度大约在100km/h~150km/h之间

    D.成人步行的速度大约在 1.1m/s~1.3m/s 之间

  • 5、密度定义式因能被写成如图所示的样式,而被称为“物理最美公式”。下列关于该公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同种物质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B.同种物质的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C.对于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D.对于不同种的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和体积的比一定不同

  • 6、图为滨河大道上某处区间测速的警示牌。根据这块警示牌汽车通过这个区间的时间(  )

    A.应不少于12min

    B.应不超过12min

    C.应不少于20min

    D.应不超过20min

  • 7、如图所示的是从平面镜中看到的电子表所显示时间的虚像,则实际时间是(  )

       

    A.12时15分

    B.15时12分

    C.21时51分

    D.15时21分

  • 8、T14次列车运行时刻表如下,由表信息可知(  )

    停靠站

    到达时刻

    开车时刻

    里程/km

    上海

    ……

    18:00

    0

    蚌埠

    22:07

    22:15

    486

    济南

    03:03

    03:12

    966

    北京

    08:00

    ……

    1463

    A.从蚌埠至济南的路程480km

    B.列车从上海至北京行程历时13h

    C.22:10列车正行驶在从上海至蚌埠的路途中

    D.列车从蚌埠至济南的平均速度为100km/h

  • 9、为宣传“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理念,三个好朋友在某景点进行了一场有趣的运动比赛。小明驾驶电瓶车以18km/h的速度匀速前进,小吴以5m/s的速度跑步匀速前进,小李以每分钟通过0.4km的速度骑自行车匀速前进。则(  )

    A.三人速度一样大

    B.小明速度最大

    C.小吴速度最大

    D.小李速度最大

  • 10、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与在轨的“天和”号核心舱实现自主交会对接,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箭升空过程中,以火箭为参照物,地面是静止的

    B.火箭升空过程中,以火箭为参照物,宇航员是运动的

    C.对接成功后,以核心舱为参照物,神舟十六号飞船是静止的

    D.对接成功后,以地球为参照物,神舟十六号飞船做匀速直线运动

  • 11、如图所示,在盛水的烧杯内放入一装水的试管,用酒精灯对烧杯缓慢加热,当烧杯中的水沸腾后,继续加热.则试管中的水(       

    A.一定不能沸腾

    B.一定能沸腾

    C.可能会沸腾

    D.改用大火烧,试管中的水就能沸腾

  • 12、如图所示,将平面镜和铅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铅笔水平向左移动时,它的像将变大

    B.若换用比较小的平面镜,铅笔也能成完整的像

    C.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时,铅笔的像也将向上移动

    D.若铅笔按图示箭头方向转过45°,铅笔将与它的像垂直

  • 13、如图所示光路图中,能正确表示岸上的人看到水中小鱼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 1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将烛焰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好在凸透镜后20cm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该烛焰等大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此时的物距大于20cm

    C.当物距是6cm时,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

    D.当物距是30cm时,光屏上呈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 15、为了增强体质,适量的体育锻炼是必不可少的,下列是对八年级某同学体育锻炼中一些数据的估测,其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

    A.立定跳远成绩是5m

    B.800m跑的成绩是40s

    C.跳绳时跳起的高度大约4cm

    D.跑完800m后心跳是每秒60次

  • 16、实验室有两瓶浓度不同的酒精溶液,一瓶为75%的消毒酒精(75%表示100mL的溶液中75mL为酒精,25mL为水),另一瓶为95%的工业酒精(95%表示100mL的溶液中95mL为酒精,5mL为水),由于浓度过高等原因不能作为日常消毒用。小阳为了区别两瓶酒精(分别标记为A、B),用天平和量筒分别多次测得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对应液体的体积V,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66.2

    82.4

    98.6

    62

    79

    96

    20

    40

    60

    A.A液体为消毒酒精

    B.测量B液体所用烧杯的质量是50g

    C.体积为50mL的B液体中酒精的质量为42.5g

    D.150mL的A液体与190mL的B液体的酒精含量相等

  • 17、下列物体的质量与一瓶矿泉水质量相近的是(       

    A.一本物理课本

    B.一枚一元硬币

    C.一块橡皮擦

    D.十个鸡蛋

  • 18、下列对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春暖花开时,小河中的冰开始解冻,这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

    B.炎热的夏天,放入冰箱冷冻室的矿泉水结成冰,这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

    C.深秋的清晨,地面上出现了一层白霜,这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D.寒冷的冬天,树上挂上了“雾凇”,这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 19、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镜花水月

    B.坐井观天

    C.海市蜃楼

    D.小孔成像

  • 20、下列所示的情景,解释错误的是(  )

    A.甲,自制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B.乙,向停止沸腾的烧瓶底部浇冷水,水会再次沸腾,是因为瓶内气压降低,水沸点随之降低

    C.丙,利用压缩体积的办法使石油气液化

    D.丁,体温计玻璃管横截面做成特殊形状,利用凸透镜成放大实像的原理,利于读数

  • 21、“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对下列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进行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A.“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过程需要吸热

    B.“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在日出后逐渐消失是液化现象

    C.“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雾就是大量的水蒸气

    D.“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凇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 22、下列关于声现象的知识,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高于20Hz的声叫做超声波

    B.多数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大约从20Hz到20000Hz

    C.“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D.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具有能量

  • 23、小军朗读课文时声音太小,老师请他声音再大一点。这里的“大一点”指的是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二、 (共1题,共 5分)
  • 24、小明在岸上看见鱼在水中游玩,看到的“鱼”是(  )

    A.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

    B.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C.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

    D.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三、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如图是测大气压值的实验,那么最早测出大气压数值的科学家是_____.不同高度的大气压不一样,它随高度的增加而_____(填“增大”或“减小”).

  • 26、如图所示,A和B是密度为2.5×10³ kg/m³的材料制作的两块形状完全相同的实心长方体砖,分别侧放和平放在水平桌面上。B砖上放有质量忽略不计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容器中盛有部分酒精(ρ酒精 = 0.8×10³ kg/m³),容器底面积为B砖上表面积的四分之一、A砖的上表面和B砖的上表面到水平桌面的距离分别为20 cm和4 cm,将A砖沿竖直方向切去一半后剩余部分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_________Pa;若切割后的A砖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B砖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的四倍,则容器中酒精的深度为________cm。

  • 27、 “中国好声音”比赛现场,小红能识别出吉他的声音是靠   ;吉他手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左手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吉他手右手用大小不同的力度弹拨琴弦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琴声是通过   传播到现场观众耳中的.

     

  • 28、如图所示,小明盛热汤时,戴的眼镜马上变得雾蒙蒙的,什么都看不清了,这是因为汤水先__________成水蒸气,又遇冷__________成小水珠附着在眼镜片上。

  • 29、温度计的使用:

    (1)按照温度计的使用步骤,下面的操作次序依次为 _____

    a.取出适当的温度计;b.估测被测物体的温度;c.让温度计与被测液体接触一定的时间;d.让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e.从被测液体中取出温度计;f.观察温度计的示数。

    (2)如图甲温度计的示数是 _____℃,乙温度计的示数是 _____℃;图乙温度计的分度值是 _____

  • 30、如图的眼镜属于________透镜,可用于矫正__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

  • 31、骆驼具有宽大的脚掌,______了受力面积,从而______地面受到的压强。

  • 32、唢呐、声笙等管乐器都是通过空气柱___________发声。吹奏者抬起不同的手指,就会改变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声音的___________;听众能分辨出两种不同乐器,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不同(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人耳能听到演奏的乐曲,由此推测该声音的振动频率在___________范围内(选填“0~20Hz”、“20Hz~20000Hz”或“30000Hz~40000Hz”)。

  • 33、选用大空隙结构渗水材料铺装的路面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可使雨水渗入地下,补充土壤水和地下水,能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也能吸收车辆行驶的时候产生的噪声,这是从______减弱噪声。同时路面呈微小凹凸且不积水,可较好地防滑和防反光,路面反光是因为发生了_____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 34、如图所示,这是我国自主创新研发的新型深远海综合科学考察船“东方红3号”,是全球最大的静音科考船。该船配有静音螺旋桨,其低噪音控制指标达全球最高级别,当船行驶时,水下20米以外的鱼群都感觉不到。该船的静音螺旋桨是在__________控制噪声的;“鱼群感觉不到”说明声音的__________(填乐音的三要素)很小。

四、实验题 (共1题,共 5分)
  • 35、如图在“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的探究活动中:

    (1)小明用手指轻按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如果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发生灵活变化,说明该压强计______(选填“漏气”或“不漏气”);

    (2)甲图中的压强计是通过观察______来反映液体压强的大小;

    (3)仪器调试好后进行实验,得到乙、丙、丁图的结果,由图可知,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_____

    (4)比较丁图和戊图,说明同一深度,液体压强还与______有关。

五、解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6、一个正方体物体边长10 cm,平放于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强为2500 Pa、求:

    (1)物体的重力;

    (2)利用计算说明物体浸没于水中时的浮沉情况。

  • 37、某人乘坐出租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图为他乘车到达目的地的车费发票。求:

    (1)出租车行驶的平均速度;

    (2)该出租车3公里起步,起步价为10元,计算起步价后每公里车费(单价)。

    车费发票

    TAXI

    车号

    A12345

    日期

    20-12-26

    上车

    1057

    下车

    1103

    单价

    ?元

    里程

    6.0

    金额

    15.4

     

  • 38、一个玻璃瓶的质量是0.2千克,玻璃瓶装满水时的总质量是0.7千克,装满另一种液体时的总质量是0.6千克,那么这种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六、作图题 (共3题,共 15分)
  • 39、如图,压指甲刀时,会出现3个杠杆构件;分析作用情况时,可一一分离出来抽象成杠杆模型;请你在方框内根据大拇指按压那一块构件的杠杆示意图,标出支点O和动力F1

  • 40、小华同学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请在如图中作出小华同学运动过程的路程-时间图像。

  • 41、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请在图中画出力臂L1的力F1F2的力臂L2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205
题数 41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
三、填空题
四、实验题
五、解答题
六、作图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