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泰安七年级质量检测物理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2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初中物理中测量方案与测量方法很重要,正确的方案或测量方法是保证测量准确的前提。下列测量方案中,你认为可能出现错误或偏差的一项是(       

    A.测量时,把刻度尺的“0”刻度线与被测物体右侧对齐

    B.测乒乓球直径时,用不伸长的棉线沿两半球的连接线环绕一周,测棉线的长度

    C.遵守课本上测量要求与课本的正确的测量方案,认真小心地测量

    D.不按课本要求,自己创新,自己设计方案与测量方法更准确

  • 2、用体温计分别测甲、乙、丙三人的体温,测得甲的体温是38℃,在没有甩体温计的情况下,用酒精消毒后又用它去测乙和丙的温度,已知乙的实际体温是37℃,丙的实际体温是40℃,那么测乙、丙后温度计的读数分别是(  )

    A.38℃和40℃

    B.37℃和40℃

    C.都是38℃

    D.37℃和38℃

  • 3、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透过玻璃砖看到钢笔错位,是由于光的折射导致的

    B.水中出现了桥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C.日食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近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的性质

  • 4、在测量物质密度时,小明测出了四种固体的质量与体积,并将它们标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ρ1=ρ2ρ3=ρ4

    B.ρ1ρ2=ρ3ρ4

    C.ρ1ρ2ρ3ρ4

    D.ρ1ρ2ρ3ρ4

  • 5、12月18日23时 59分在我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一名女士反映地震前自己家的小狗狂叫声把她带到了屋外,因而救了自己一命,因为地震来临前,许多动物都有异常反应,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A.这些动物反应灵敏

    B.这些动物能观察到地面的振动

    C.这些动物能听到超声

    D.这些动物能听到次声

  • 6、甲、乙两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两车通过的路程和所用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0~5s,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0~5s,乙车的速度是甲车速度的4倍

    C.0~10s,乙车的平均速度是甲车速度的2倍

    D.经过12s,甲、乙两车相距18m

  • 7、在测量物体的密度(ρ)时,测量了四种物体的质量(m)与体积(V),并在mV 坐标系画出来,如图所示。根据图像有四个判断:① ρ1 ρ2 = ρ3 ρ4;② ρ1ρ2 ρ3ρ4;③ m1 m2 m3 m4;④ V1 V2 V3 V4。以上判断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 8、有甲、乙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它们的质量分别为400g、60g,体积分别为50cm3、12cm3。则(  )

    A.甲球一定是实心的

    B.乙球一定是空心的

    C.两球一定都是实心的

    D.两球一定都是空心的

  • 9、图中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下列哪一项操作可能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放大的像( )

    A.透镜不动,蜡烛、光屏靠近透镜

    B.透镜不动,蜡烛、光屏向右移动

    C.透镜、光屏都不动,蜡烛向右移动

    D.蜡烛、光屏都不动,透镜靠近光屏

  • 10、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密度为0.5×103kg/m3

    B.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乙的质量较大

    C.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大

    D.当乙的体积为30cm3时,其质量15g

  • 11、某同学使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物体的长度进行了5次测量,结果如下:12.39cm、12.39cm、12.38cm、12.37cm、12.19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

    A.12.40cm

    B.12.382cm

    C.12.344cm

    D.12.38cm

  • 12、在标准气压下,把10g、的冰放入200g、的水中(不考虑环境温度),过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冰、水的多少不变

    B.有少量冰化成水

    C.有少量水结成冰

    D.冰水的温度不变

  • 13、如图所示,小芳轻敲桌子,小明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听到敲击声,而附近的同学没听到,此实验能说明(  )

    A.空气不能传播声音

    B.附近的同学一定处在真空的环境中

    C.固体能传播声音

    D.固体传声的速度比气体快

  • 14、四位同学分别用同一把分度值是的刻度尺先后测量一支铅笔的长度,下列测量结果中记录正确的是(  )

    A.

    B.

    C.

    D.

  • 15、在蜡熔化成蜡油后,不变的物理量是(     

    A.体积

    B.密度

    C.质量

    D.温度

  • 16、春节假期,小明到凤凰古城游玩时看到民间艺人制作“糖画”,如图所示,取适量白糖放入勺中,点燃酒精灯,用外焰加热勺子底部,同时用搅棒轻轻搅动糖液,使其均匀受热,防止糊底变焦。待糖完全融化、颜色变黄后,根据设计好的图形和线条走向作画,作画的时候要注意绘制速度要快、各部件保持连接、注意填补空白、巧妙设计粘贴点。关于“糖画”的制作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糖的物态变化是先熔化后凝固

    B.糖的物态变化是先凝固后熔化

    C.糖的温度一直在升高

    D.糖的温度一直在降低

  • 17、如图所示是一款“超声波传感器”智能拐杖,通过超声波传感器测距和蜂鸣器要实现报警,可以帮助盲人自信出行。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智能拐杖能用超声波测距是利用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B.智能拐杖语音播报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C.把蜂鸣器改成震动器,这款拐杖可以在登月后使用,实现自动报警

    D.蜂鸣报警发出的声音比较尖锐指的是声音的响度大

  • 18、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测量值与估计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B.只要选用精密仪器并仔细认真地测量,误差就能避免

    C.准确值与估计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D.选用精密仪器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 19、爱观察的小明发现,炎热的夏天,人们常穿着颜色浅的衣服,而寒冷的冬天,却穿着颜色深的衣服。思考后他提出:物体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这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试验与收集证据

    D.分析与论证

  • 20、春天许多小朋友折下柳枝做成“口哨”,聪明的子轩拿剪刀边吹边剪,若用同样大小的力度吹,随着“口哨”的变短,发出的声音也不一样,关于这一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人耳能听到声音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B.正在学习的同学怕哨声打扰自己就用耳塞堵住耳朵,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在“口哨”变短的过程中,声音的音调发生变化

    D.这个过程中声音不一样的原因是响度发生了变化

  • 21、下图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B.图乙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光滑平整,利用了平面镜成像的特性

    C.图丙中,白光通过三棱镜可以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

    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 22、2023年3月22日至28日是第三十六届“中国水周”,水是生命之源,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关于水的物态变化及吸热放热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放热

    B.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吸热

    C.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需放热

    D.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吸热

  • 23、中国已成为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全球最大的应用市场,如图所示是送餐机器人工作时在水平直线轨道上匀速前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餐盘受到的重力和机器人受到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机器人对地面压力与地面对机器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餐盘受到平衡力作用

    D.机器人在水平地面匀速前行时不受摩擦力的作用

  • 24、一束光通过透镜的光路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一辆质量为1.2t的某品牌小汽车,当它以60km/h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为重力的0.1倍,那么汽车此时的牵引力是______N,当它停在水平路面上时,受到的支持力是______N。(g取10N/kg)

  • 26、我们常用“频闪照片”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如上图所示,记录了甲、乙两个运动小球每隔1/100秒的不同位置.根据底片可以判断,_______球运动时间长,_______球作变速直线运动(全部选填“甲”或“乙”).

  • 27、以下自然现象中对应的物态变化吸热的有______,物态变化相同的有______(两空均填写序号)。

    农家小院室外地面出现了霜;高速路上的浓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用久的灯丝变细了;冬天讲话时口中呼出白气;春暖花开,冰雪消融;游泳刚上岸,风一吹人感觉到凉意。

  • 28、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情”.对于前一句是根据   这一物理知识来判断当时周边的气温突然变化.两滴水银接触时会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银,说明   .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   .形成雾霾天气的主要污染物是PM2.5,其直径大约是一般分子直径(数量级为10﹣10m)的2万倍的悬浮颗粒物,它在空中的运动   (“属于”或“不属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 29、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甲车的速度是_______m/s。运动速度相同的两小车是_______;若以甲车为参照物,则乙车____ ,丙车_______(以上两空选填向前运动”、“向后运动静止”)。

  • 30、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图象可以判断这种物质是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这种物质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所需的时间大约是______min

  • 31、2021年6月17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

    (1)火箭发射时,通过向下喷气,从而使火箭获得动力加速上升,这是应用了力的作用是______的知识;

    (2)火箭载着飞船加速飞向太空的过程中,火箭对飞船______(选填“做功”或“不做功”),飞船的重力势能______。(选填“增加”、“减小”或“不变”)

  • 32、中英两国为了共同纪念汤显祖和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2016928日,汤显祖的故里抚州举行了隆重的纪念仪式,仪式上花车巡演过程中,若以________为参照物,花车是运动的;花车巡演经过的总路程为6km,总耗时90min,则花车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 km/h

  • 33、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升到89℃时,小刚开始计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然后,小刚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1)由图像可以看出,把水从91℃加热到刚开始沸腾所需时间为________ min.

    (2)根据图像可以推断,如果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继续对水加热1min,则水的温度是______℃.

  • 34、如图所示,用手握住油瓶(油瓶始终处于竖直方向且静止不动),油瓶所受摩擦力的方向___________;当握力增大时,油瓶受到的摩擦力 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实验题 (共1题,共 5分)
  • 35、小林同学准备了滴管、水、两块玻璃片、吹风机(有加热和不加热两挡)等实验器材,要探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1)小林用滴管把两滴水分别滴在两块玻璃片上并将其中一滴水摊开,把它们放在室内观察蒸发情况,这是探究蒸发快慢与___________的关系。

    (2)为了探究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的关系,小林用滴管把两滴水分别滴在两块玻璃片上,然后用吹风机(加热挡)去吹其中一滴水,观察蒸发情况,另外一位同学觉得这样做是不合适,你觉得原因是___________

    (3)小林同学上公共厕所洗完手后,用烘干机烘手,当他把干燥的左手和沾水的右手同时放进烘干机内,左手感觉吹的是暖风而右手感觉吹的却是凉风,右手感觉凉的原因是因为___________

四、解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6、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的快速发展,泰州正积极融入长三角,下表为泰州到上海的C3795次城际列车运行时刻表。

    站名

    泰州

    如皋

    张家港

    太仓

    上海

    到站时刻

    始发站

    0901

    0940

    1013

    1050

    发车时刻

    0820

    0903

    0942

    1015

    终点站

    路程/km

    0

    74

    145

    211

    269

    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

    (1)列车由泰州到上海的平均速度?

    (2)列车从如皋到张家港和张家港到太仓,哪一路段运行得较快?(通过计算说明)

  • 37、如图,置于水平桌面上的容器装有某种液体。液体的体积为,液体的深为,若容器重为、底面积为,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为。求:

    (1)液体的密度;

    (2)这个装着液体的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 38、为了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某大学两位研究生设计出“都市蚂蚁”概念车(如图所示),荣获全国汽车创新设计大赛最高奖项。该车外表似蚂蚁,小巧实用,质量仅有400kg,总体积0.75m3,轮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200cm2,标准乘载100kg。在标准乘载时,请通过计算回答:(g取10N/kg,水的密度为1.0×103kg/m3

    (1)“都市蚂蚁”车静止时对水平路面的压强多大?

    (2)科技社团的同学想将此车改造成“水陆两栖蚂蚁车”,若该车密封良好,请判断它能否浮在水面上?

五、作图题 (共3题,共 15分)
  • 39、根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请在图中画出物体 AB 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 40、在图中画出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A受力的示意图和物体A对斜面产生的压力。

  • 41、将下列图中的光线补充完整。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205
题数 41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实验题
四、解答题
五、作图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