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临沧七年级质量检测物理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2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甲、乙两实心正方体物块,甲、乙体积之比是8∶1,甲、乙质量之比是4∶1,则甲、乙密度之比是(  )

    A.1∶2

    B.8∶1

    C.2∶1

    D.1∶4

  •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固定位置如图,此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保持蜡烛位置不变,将透镜向右移动适当距离,可在光屏上得到缩小的像

    B.如果将蜡烛移到20cm刻线位置,可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等大的实像

    C.如果此时撤掉光屏,就没有像了

    D.将凸透镜向右适当移动一段距离,光屏上得不到一个清晰的像

  • 3、油泼面:将小条用手压扁擀成宽片,双手左右分开扯成宽面片,投入开水锅里煮熟,将葱花碎、花椒粉、盐等配料和厚厚一层的辣椒面一起平铺在面上,用烧得滚烫的菜油浇在调料上,将花椒面、辣椒面烫熟而满碗红光,随后调入适量酱油、香醋即可。下列关于油泼面蕴含的物理知识说法错误的是(  )

    A.煮面时加冷水是为了降低汤的温度从而使汤停止沸腾的

    B.用烧得滚烫的菜油将花椒面、辣椒面烫熟,说明菜油的沸点比水较高

    C.正在沸腾的面汤关火后停止了沸腾是因为汤的沸点变低的缘故

    D.煮面时加盖是为了减缓蒸发缩短到达沸腾的时间

  • 4、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

    A.“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B.“露似珍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

    C.“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D.“月落乌啼霜满天”,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 5、下列选项中,可以体现出“声能传递能量”这一性质的是(  )

    A.用超声波检测锅炉是否有裂痕

    B.用超声波清洗物体

    C.利用声呐来探测鱼群 

    D.汽车利用倒车雷达来探测道路上的障碍物

  • 6、下列关于超声波与次声波、红外线与紫外线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所以可以鉴别钞票的真伪

    B.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发射红外线,也在吸收红外线

    C.“倒车防撞雷达”是利用超声波来探测障碍物与车之间距离的设备

    D.正常人可以看到红外线和紫外线,但听不到超声波与次声波

  • 7、云南北迁亚洲象群曾牵动全国人民的心,如图是亚洲象迁移时的情景,象群间可进行信息交流。为监测亚洲象的行踪,云南有关部门使用无人机进行24h不间断监测。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象群之间通过超声波相互交流

    B.象群听不到人的说话声

    C.象群不会“说话”,是用感觉和眼神交流的

    D.象群之间交流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 8、以你在生活和学习活动中的经验估计,以下与实际情况较为接近的是(  )

    A.教室课桌的高度约为70dm

    B.正常情况下初中生的体积约为

    C.初中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km/h

    D.成年人走两步的距离大约为1.5m

  • 9、有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它在冰水混合物中的示数为4℃,在沸水中的示数为94℃。用这支温度计测得烧杯中水的温度是22℃,则这杯水的实际温度是(       

    A.18℃

    B.20℃

    C.22℃

    D.26℃

  • 10、某研究学习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研究,得到如图所示的图像。根据这个图线,可得到水的温度从8℃降到2℃的过程中有关水的变化的一些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遵从热胀冷缩的规律

    B.水的体积先变大后变小

    C.水的密度先变大后变小

    D.水在4°C时密度最小

  • 11、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

    B.二胡演奏的优美旋律,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

    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

    D.航天员在太空与地面交流时,声音是通过声波传回地球的

  • 12、如图所示是在“探究甲、乙两种液体质量跟体积关系”时做出的图像(两种液体混合前后总体积不变)。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若m=m,则VV=1∶2

    B.若V= V,则mm=1∶4

    C.由图像可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其体积成反比

    D.若选取等体积的甲、乙液体配制一种混合液,这种混合液的密度1.25g/cm3

  • 13、《淮南子》完整记载的“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有关节气的谚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惊蛰:“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B.夏至:“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露和雾的形成是液化,需要放热

    C.秋分:“风起白苹初日晚,霜雕红叶欲秋分”,霜的形成过程中不断从外界吸热,从而使环境温度降低

    D.大寒:“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水结冰时温度降低,不断对外界放热

  • 14、如图所示,在“复兴号”高铁列车运行过程中,乘客发现车厢窗台上的硬币长时间保持静止,他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车内行走中的乘务员

    B.车厢的窗台

    C.铁轨

    D.路边的树木

  • 15、下列物质在常温下只具有一定体积而没有一定形状的是(  )

    A.水

    B.玻璃

    C.铁块

    D.氧气

  • 16、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

    A.月亮

    B.烛焰

    C.人的眼睛

    D.水晶杯

  • 17、如图,是与热现象有关的四幅图形,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寒冷玻璃上的冰花是升华形成的

    B.图乙中,昆虫和植物上的露珠是熔化形成的

    C.图丙是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曲线,其中晶体在FG段吸收热量

    D.图丁是某次温度计读数的示意图,这样读数会使测量结果偏小

  • 18、课外实验小组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先将一个乒乓球压扁,之后放入一个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过了一会儿看到压扁的乒乓球恢复原状了。压扁的乒乓球恢复到原状的过程中,关于球内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量变大

    B.密度不变

    C.体积不变

    D.密度变小

  • 1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测量中产生的错误就是误差

    B.只要按照正确的操作方法,就可以消除误差

    C.减小误差可以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

    D.测量窗户玻璃的宽度可以选用分度值是1cm的刻度尺

  • 20、一艘科考船行驶在某海域,并对该海域的海底形状利用声呐系统进行了测绘。具体方法是:在经过该海域水平面等间距的ABCDE五个位置时,向海底定向发射超声波,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0.30s、0.14s、0.18s、0.15s、0.30s。根据时间,求出海底与海平面的距离,就可以绘出海底的大致形状,则该海域海底的大致形状如下图中的(  )

    A.

    B.

    C.

    D.

  • 21、下对叙述正确的是(  )

    A.—张物理试卷的厚度约为4mm

    B.教室的高约为3dm

    C.一节课的时间是240s

    D.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

  • 22、如图所示是用厚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示意图,方法正确的是

    A.

    B.

    C.

    D.

  • 23、“东方红3号”是我国首艘,也是世界第4艘获得静音科考级证书的科考船。该船配有静音螺旋桨,其低噪音控制指标达全球最高级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噪声不能在水中传播

    B.噪声是指音调很高的声音

    C.声呐探测是向海底发射次声波

    D.该船的静音螺旋桨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 24、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物质的熔点是,在第到第内是固液共存状态

    B.该物质的熔点是,在第到第内没有吸热

    C.该物质的熔点是,在第到第内是液态

    D.该物质的熔点是,在第到第内是气态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据新闻报道:成品汽油降价幅度为每吨油降200元,落实到加油站每升汽油降价0.15元。据此信息请你计算汽油的密度约为_____kg/m3

  • 26、物体在 30N 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拉力变为10N时,物体将向右做_______(选填“加速”或“减速”)运动,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N。

  • 27、任何声音都是由于发声物体的__而产生的。小王能辨别周围同学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人声音的__不同,同时她还可以根据声音的__来大致判断周围同学离他的远近(后两空均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 28、如图所示是关于小猫和小聪的一幅漫画,图中两条光线的夹角是60°,则小聪观察小猫光路的入射角的角度是____,此现象说明________

  • 29、某款声波牙刷说明书上写着“每分钟振动420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___________Hz,这种声音___________(选填“属于”或“不属于")超声波,依靠声波能够清洁牙齿,这说明声音具有___________

  • 30、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__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

  • 31、物体由于__________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它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它的方向总是__________;重力与质量成正比,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由公式G=mg来表示,其中g=9.8N/kg,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

  • 32、现有甲乙丙三个实心小球,测得其质量体积图像如图(g=10N/kg)

    (1)由图可知,ρ___________ρ(选填“>”“=”“<”);

    (2)已知水的密度为1g/cm3,当丙球完全浸入水中时,所受的浮力为___________N,此时丙球所受的浮力___________丙球所受的重力(“大于”“等于”“小于”),静止松开的丙球将___________(选填“上浮”“下沉”“悬浮”)。

  • 33、我国航天员王亚平老师在“太空授课”直播课中,展示了关于太空中浮力的实验。在太空这个失重的环境中,液体会发生很多奇妙的变化。液体中的物体将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受到浮力影响,理由是失重环境中的环境中______(选填“会”或“不会”)产生压力差。

  • 34、火车站台上都设有安全线,乘客若越过安全线,有可能被行驶的火车“吸”进铁道,发生危险。其原因是火车开动时,车厢附近的空气流速变大,使得其压强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气压会把靠近车厢的人推向火车方向。

三、实验题 (共1题,共 5分)
  • 35、小明同学在探究液体蒸发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时,进行了如下猜想:①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他进行了如下操作:

    A.保持水的两个条件相同

    B.在玻璃板上分别滴同样多的水,使两滴水表面积大小明显不同,如图甲所示。

    C.若干时间后,两玻璃板上剩下的水明显不同

    D.取两块相同的玻璃板

    1)请你帮助小明排出合理的实验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水消失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现象(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

    3)同组的小凡同学也进行了猜想的实验,他是这样做的:选取两个横截面积不同,分别装入不同量的水,如图乙所示。保持水的两个条件相同,经过了相同时间后,小凡发现A容器中水剩余的少,B容器中水剩余的多,由此得出结论,水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请你帮忙分析小凡同学的做法对不对,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

    4)本实验中,运用到的物理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法。(填写一种方法即可)

四、解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6、一个质量为178g的铜球,体积为40cm3,其空心体积多大?若空心部分注满水,总质量为多少?(ρ=8.9×103kg/m3ρ=1.0×103kg/m3

  • 37、一个空心铜球的质量为89g,体积为30cm3。。将它的空心部分注满某种液体后,总质量为361g。已知铜的密度ρ=,求:

    (1)这个铜球空心部分的体积;

    (2)注入液体的密度。

  • 38、如图所示,20181024日上午9时港珠澳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又是我国的一项超级工程,更是世界之最工程。港珠澳大桥是东亚建设中的跨海大桥,全长约为55公里,设计时速每小时100~120公里。请你计算一下一辆家用轿车通过此桥需要大概的时间?

五、作图题 (共3题,共 15分)
  • 39、如图甲是一种活塞式抽水机的示意图,其中手柄AOB是一个杠杆,图乙是其简化示意图。请在图乙中画出:

    (1)作用在A点的最小动力F1及力臂l1

    (2)阻力F2的力臂l2

  • 40、如图所示,一本书静置于斜面上,请画出书对斜面的压力F

  • 41、(1)请在下图中画出反射光线。

    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请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注意:保留作图痕迹)

    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205
题数 41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实验题
四、解答题
五、作图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