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减小2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将
A.减小20°
B.减小40°
C.增大20°
D.增大40°
2、诗词中常蕴含着物理知识,仅依据下列诗句中的描述能估算出物体运动速度的是( )
A.坐地日行八万里
B.天台四万八千丈
C.千里莺啼绿映红
D.桃花潭水深千尺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必须让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齐物体的起始端
B.用刻度尺测量纸的厚度时,可以一次测量100张纸的厚度,计算出平均值
C.误差就是由于不遵守操作规则而造成的,是不可以避免的
D.在使用刻度尺测量时,选择的量程越大,分度值越小的刻度尺一定越好
4、关于错误和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B.误差和错误一样是可以避免的
C.误差是不正确使用测量工具造成的
D.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将消除误差
5、一束光线斜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为60°,若入射光线的方向不变,当镜面绕入射点转动一个小角度,那么,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将改变( )
A.60°
B.30°
C.
D.2
6、某餐馆采用了如图所示的机器人为客人送菜。机器人运动过程中,如果我们说托盘里的东西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
A.机器人
B.餐桌
C.用餐的客人
D.在服务台等候的另一个机器人
7、估测在生活实际中应用广泛,下列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
B.教室内感觉舒适的温度约为37℃
C.正常人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
D.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
8、为了研究鼓面振动发声时的响度与鼓面振动幅度是否有关,可以在鼓面上撒些小纸屑来有效显示鼓面的振动幅度,以下做法中与该做法类似的是( )
A.用水波引入声波
B.常用温度计中,通过细管中液柱的变化体现了温度的高低
C.研究钢尺振动时,不断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来听产生声音音调的高低
D.探究弦的音调高低与长度的关系时控制弦的粗细和松紧相同
9、一朵红色的月季花在阳光下十分鲜艳,我们看到月季花是红色的,是因为它( )
A.发出红光
B.吸收红光
C.发出各种色光
D.反射红光
10、如图所示,甲、乙、丙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分析图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图的声音音色相同
B.甲、丙两图的声音音调相同
C.乙、丙两图的声音响度相同
D.甲图的声音是噪声
11、在下面的数据中用的是同一刻度尺测量的是( )
①1.52m ②23.0mm ③4.8cm ④0.72dm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①和④
12、在下列单位中,质量的单位是( )
A.s
B.m
C.kg
D.K
13、密度定义式因能被写成如图所示的样式,而被称为“物理最美公式”。依据该公式测一盒牛奶的密度,说法正确的是( )
A.依据公式,测出这盒牛奶的质量和体积,可以计算牛奶的密度,因此密度和质量、体积有关
B.往这盒牛奶里加糖溶解,牛奶的质量变大,密度也会变大
C.一盒牛奶在喝掉一些以后,牛奶的质量变小,密度也会变小
D.一盒牛奶在喝掉一些以后,牛奶的体积变小,密度会变大
14、《中国诗词大会》是中学生喜爱的一档综艺节目。“飞花令”环节是该节目的亮点,下列对“声”的飞花令诗句描述正确的是( )
A.“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物体不需要振动就能产生风雨声
B.“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听见泉水声说明空气能传播声音
C.“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听不见机杼声是因为声音的音调太低
D.“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马车声的传播速度等于马车行驶速度
15、“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估测最符合实际的是( )
A.中学生立定跳远的跳跃距离约为2m
B.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km/h
C.人洗澡舒适的水温约为
D.初中女生跑完800m的时间约为100s
16、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B.乙物质的密度ρ乙=4 g/cm3
C.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是3∶1
D.水的m—V图像应该在Ⅱ区域
17、关于下列生活情境,说法正确的是( )
A.游泳上岸后感到特别凉,是因为天气比较凉
B.水沸腾时壶嘴的白气是壶中的水喷出的
C.冬天雪人逐渐变小是熔化现象
D.湿衣服晾在通风的阳光下是为了加快水的蒸发
18、为了方便同学们检测体温,每个班级的医药箱里都配有“额温枪”。“额温枪”测量体温时是接收人体辐射的( )
A.红外线
B.紫外线
C.超声波
D.次声波
19、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 )
A.秒
B.赫兹
C.米
D.千米
20、实验室中,常用的测量力的工具是( )
A.弹簧测力计
B.天平
C.刻度尺
D.量筒
21、若四次测量一本书的宽度记录为:12.38cm,12.36cm,13.38cm,12.34cm,则这本书宽度是( )
A.12.34cm
B.12.365cm
C.12.36cm
D.12.37cm
22、下列现象中,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
A.离弦的箭能继续飞行
B.向上抛出的石头最终落回地面
C.滑滑板车时,脚不再蹬地,车最终会停下来
D.自行车下坡时,即使不蹬车,速度也会越来越快
23、以下哪种减弱噪声的方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在高架道路两侧安装隔音板墙
B.城区设置禁止鸣笛路段
C.在道路和小区周围植树
D.新建小区住房安装双层真空玻璃
24、物体沿主光轴向凸透镜移动,如果像移动的速度小于物体的速度,凸透镜焦距为f,则物距的大小( ).
A.大于2f
B.等于2f
C.大于f小于2f
D.小于f
25、如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呈现了烛焰倒立清晰的像.如果去掉光屏,眼睛在A 处 (选填“能”或“不能”) 看到这个像,原因是 .
26、甲乙两位同学快步行走,甲的速度为2m/s,乙的速度为3m/s,他们通过相同路程时间之比为_____,在相同时间通过的路程之比为_____.
27、甲、乙两同学进行百米赛跑,前半程甲同学一直领先,最终乙同学领先冲过终点。由此可知,全程 ___(填“甲”或“乙”)同学平均速度快,依据的是 ___(填“相同路程比时间”或“相同时间比路程”);前半程甲同学速度快,依据的是 ___(填“相同路程比时间”或“相同时间比路程”)。
28、下表是一标准大气压下几种液体的熔点和沸点。如果你是一名制作温度计厂家的技术员,要求用水银、甲苯制作温度计,水银价格较高,甲苯价格较低。为了制作出既实用且成本又低的温度计,你认为测铅的熔点应选_____制作温度计,测南极的温度(最低约-88℃)应选_____制作温度计。
物质种类 | 铅 | 水 | 水银 | 甲苯 |
熔点/℃ | 328 | 0 | -39 | -95 |
沸点/℃ | 1740 | 100 | 357 | 111 |
29、如图是某物质熔化的图象,从图中可知,它是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其熔点是_____。
30、如图,一只白鹭从平静的湖面上空飞过,水中白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_____(选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若湖水深度为8 m,当白鹭距水面12 m时,“倒影”距白鹭_____m,若白鹭往高处飞,则“倒影”大小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1、将适量橡皮泥包裹在试管下端,支撑一只简易密度计,将其分别放入盛有不同液体的甲、乙两个相同的容器中,静止时如图所示。若两种液体密度分别为ρ甲和ρ乙,从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判断,ρ甲__ρ乙;密度计两次排开液体重力分别为G甲、G乙,则G甲__G乙(选填“>”、“<”或“=”)。
32、拿一只空的易拉罐,在底部用钉子敲一个小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然后蒙上一层半透明的塑料薄膜,这样就制成了一个针孔照相机,把小孔对着物体,可以在塑料薄膜上看到一个______像,针孔照相机的原理是______。
33、甲物质的密度为5g/cm3,乙物质密度为2g/cm3,各取一定体积混合均匀后密度为3g/cm3,假设混合前后总体积保持不变,则所取甲、乙两种物质的体积之比是______。
34、如图所示是某小组同学所做的两个小实验.
其中在研究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图,研究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的是 图.
35、在“研究水的沸腾”实验中:
表一:
测温物质 | 凝固点/℃ | 沸点/℃ |
水银 | -39 | 357 |
酒精 | -117 | 78 |
表二: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温度/℃ | 88 | 90 | 92 | 94 |
| 97 | 98 | 98 | 98 |
(1)为了完成本次实验,由表1可知,应选用的液体温度计测温物质为 _____的温度计;
(2)如图甲所示,刚倒入热水时发现温度计管壁外侧模糊,很难看清示数,主要原因是 _____;
(3)烧杯上方加一纸盖后进行实验,如图乙所示。每隔1min记录温度计示数(如表二),4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温度为 _____℃,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由表可知水的沸点为 _____ ℃;
(4)请在图丁方格纸上画出“温度﹣时间”关系图像;( )
(5)有同学在实验时,发现从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所用时间过长,为了节省燃料,缩短实验时间,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_____、_____(写两种)。
36、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做匀速(速度不变)直线运动,速度为v1=20m/s,在汽车正前方L=270m处有一山崖.此时汽车鸣笛,又前进一段路程s听到回声,已知声速为v2=340m/s,求s.
37、密度为0.8×103kg/m3、质量为0.8kg的正方体木块,漂浮在水面上静止(如图甲所示)。当把密度为4.0×103kg/m3、底面积与木块相同的薄金属块轻轻放在正方体木块上时,木块刚好浸没在水中(如图乙所示)。水的密度为1.0×103kg/m3,g取10N/kg。求:
(1)图甲中木块浸在水中的体积;
(2)金属块的质量;
(3)金属块对木块的压强。
38、如图所示是人们用木棒撬石块的示意图.撬石块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以B点为支点,在C点用与棒垂直的力F下向下撬;第二种是以A点为支点,在C点用与棒垂直的力F上向上撬 (木棒自重不计).已知AC=2米,BC=1.6米,且AD=DB,则:
(1)若石块对垂直于撬棒的阻力f为100牛,求垂直杠杆向上用力时的动力F上的大小.
(2)假设石块对撬棒的阻力始终为f,采用两种不同方向用力时,动力F下与F上的差值为30N,求阻力f的大小.
39、完成下列作图。
(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甲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
(2)如图乙所示,S′为发光点S在平面镜中的像,若S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P点,请你在图乙中标出发光点S的位置,并完成光路图。
40、如图所示,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面出AB所成的像A’B’。
( )
41、足球运动员把足球踢向空中(如图所示),若不计空气阻力,画出足球在空中飞行时的受力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