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现象中的“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湖中游客的倒影
B.立竿见影
C.风光摄影
D.如影相随
2、 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搭载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三名航天员飞向了太空。如图所示、三名航天员静坐在正在升空的飞船中,如果说中间的聂海胜是静止的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可能的是( )
A.身边的刘伯明
B.神舟十二号飞船
C.飞船中的摄像头
D.正在下落的火箭残骸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光具座上依次摆放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如图所示,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等大的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
B.当蜡烛因燃烧逐渐变短,光屏上的像会逐渐向下移动
C.若遮挡凸透镜的一部分,光屏上将得不到完整的像
D.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一个凸透镜,为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左移动
4、甲车从A地沿直线向B地运动,同时乙车从B地沿直线向A地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做变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B.0~2s内,甲比乙运动得快
C.2s~6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D.甲、乙运动了8s时,在距甲的出发点40m处相遇
5、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一江春水向东流
B.心潮澎湃
C.海水奔腾
D.流星似剑
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为物距
B.b为焦距
C.若向右移动蜡烛,该凸透镜的焦距变大
D.若蜡烛、透镜不动,仅移动光屏,烛焰始终不可能在光屏上成像
7、物理兴趣小组的小明同学测量某物体长度4次,记录的数据为:18.42cm、18.40cm、18.52cm、18.41cm,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
A.18.4375cm
B.18.41cm
C.18.44cm
D.18.43cm
8、下表是一些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根据下面表格的信息,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 )
项目 | 水 | 水银 | 酒精 | 乙醚 |
熔点/ | 0 | |||
沸点/ | 100 | 357 | 78 | 35 |
A.水温度计
B.水银温度计
C.酒精温度计
D.乙醚温度计
9、如图是运动员手持金牌的照片。图中金牌直径接近( )
A.8m
B.8dm
C.8cm
D.8mm
10、下列应用中涉及到的光学元件,对光有发散作用的是( )
A.放大镜
B.潜望镜
C.近视眼镜
D.汽车前灯反光装置
11、下列有关物理量的描述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
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100g
B.初中八年级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
C.人心平气和时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0.1s
D.人的正常体温约38℃
12、如图所示,一碗香喷喷的油泼面的做法是:将小条用手压扁擀成宽片,双手左右分开扯成宽面片,投入开水锅里煮熟,捞在碗里,将葱花碎、花椒粉、盐等配料和厚厚一层的辣椒面一起平铺在面上,用烧得滚烫的菜油浇在调料上,顿时热油沸腾,将花椒面、辣椒面烫熟而满碗红光,随后调入适量酱油、香醋即可。下列关于蕴含的物理知识说法错误的是( )
A.煮面时加冷水是为了降低汤的温度从而使汤停止沸腾
B.用烧得滚烫的菜油将花椒面、辣椒面烫熟,说明菜油的沸点较高
C.正在沸腾的面汤关火后停止了沸腾是因为汤的沸点变低的缘故
D.满碗红光说明油泼辣子反射的是红光
13、下列关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B.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面,可以用凹透镜矫正
C.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
D.凸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14、两列声波在同一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如图甲、乙所示,则这列声波( )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音调、响度和音色均不同
15、下列物质中,声音无法在其中进行传播的是( )
A.空气
B.海水
C.钢铁
D.真空
16、二十四节气我国传统文化瑰宝,今年12月7日是大雪节气,标志着仲冬时节的开始。以下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雪熔化过程需要向外界放出热量
C.雪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D.雪人在0℃以下也会逐渐变小是发生了汽化现象
17、小芳观察“光的反射”实验时,作图记录实验现象,但没有标出光传播的方向(如图所示,ON是法线)。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AO一定是入射光线
B.OB一定是反射光线
C.入射角一定是
D.反射角一定是
1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比在水中传播的快
B.声音和光在空气中传播时,声音传播的较快
C.喇叭播放的歌曲都是乐音
D.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19、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面判断错误的是( )
A.在0~10s内,甲同学比乙同学运动的快
B.两同学在距离出发点100m处相遇
C.在10s~20s内,甲同学速度为10m/s
D.在0~15s内,两同学的平均速度相等
20、如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放热过程的是( )
A. 湿衣服晾干
B. 草叶上形成了露珠
C. 干冰逐渐变小
D. 冰块逐渐熔化
21、“厦门三宝”之一的中华白海豚头顶有呼吸洞,可以通过瓣膜调节气流振动快慢,从而改变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振幅
22、一刻度均匀的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10℃;用它测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读数是90℃,若用这支温度计去测量某物体的温度时,它的读数恰好等于物体的实际温度,则该物体的温度是( )
A.50℃
B.75℃
C.55℃
D.80℃
23、某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它在前一半路程的速度为4m/s,后一半路程的速度为6m/s,那么它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
A.4m/s
B.4.8m/s
C.5m/s
D.6m/s
24、测出甲乙丙三个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根据数值在图上描出甲乙丙三个点,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密度为 4g/cm3
B.无法得出乙的密度值
C.丙比甲的密度大
D.乙的密度大于甲的密度
25、每一个物理量都表示一定的物理意义。如:速度是表示_________的物理量,温度是表示_________的物理量,质量是表示___________的物理量,密度是表示由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________的物理量。
26、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能看到同一物体,说明光线照射到物体上发生了___________现象。
27、炎热夏天,小聪坐在打开空调的小汽车内发现,前挡风玻璃的_____侧上常会蒙上一层水雾(选填“内”、“外”“内外两”),水雾是由于_____形成的(填物态变化)。
28、小明帮爷爷阅读药品说明书,其中“用法用量”注明“成人一日按体重”。爷爷的体重是
,则爷爷一日应服药__________mg;一日服药三次,每次服用2粒,则每粒药的规格是__________g。
29、如图所示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图像信息,前10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___________m;物体在0~20s时间内的速度__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30~40s时间内的速度;在20~30s时间内物体的速度是___________ m/s。
30、1654年,在德国的马德堡市的广场做过的著名的______实验有力的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______实验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值:人们把______毫米高的汞柱所产生的压强称为1个标准大气压。
31、如图所示,(1)图(a)刻度尺分度值为_____。
(2)图(b)物体A长度为_____cm。
3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______.
33、彩色电视机上的色彩是由红、_______、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电视机的遥控器通过发射一种不可见光——______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有时不把遥控器对准电视机的控制窗口,而是对着墙壁按一下按钮,利用光的_______也可以控制电视机。
34、图是小宇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和量筒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后,绘出的m-V图像。由图像可知该液体密度为_______kg/m3。
35、如图是小方同学用两只外形相同的蜡烛“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选取相同的蜡烛,是为了便于比较像和物体的______关系。
(2)在实验过程中,把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再将另一支______蜡烛(选填“点燃”或“不点燃”)放在玻璃板的后面来回移动,直到看上去跟前面的蜡烛的像______。
(3)当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20cm的A处时,玻璃板后B处的蜡烛好像也被“点燃”了;移去B处的蜡烛,将光屏放在B处,发现光屏上并没有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像。
(4)在某次实验中,把蜡烛A放到玻璃板前,在玻璃板后的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36、如图所示,某人利用滑轮组以的速度,把重为
的箱子匀速提高了4 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求:
(1)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
(2)F的功率;
(3)若不计绳重和摩擦,求匀速提升重的箱子时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
37、一列长为的货运列车,在平直的轨道上以速度为35m/s匀速行驶,在要通过某长度为
的跨江大桥时,为提醒大桥上铁轨两旁的行人注意,处于车头的司机在机车到达桥头时拉响汽笛,已知空气中声速为
,
求:(1)列车通过大桥的时间t1.
(2)位于车尾的押运员经过多少时间可以听到汽笛声.
38、如图所示是一种新型的电动车——双轮自平衡电动车,它是利用一种动态平衡原理来控制前进、后退以及停止的高科技产品,深受年轻人的青睐。车子自身质量为20kg,该车车轮与地面的接触总面积为50cm2求:
(1)电动车的重力;
(2)一质量为60kg的人在水平路面上驾驶它时,电动车对地面的压强;
(3)若阻力是总重的0.1倍,60kg的人匀速骑行时的牵引力大小。
39、如图所示的物体静止在斜面上,请画出物体
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40、如图,杠杆AB在力F1、F2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L2是力F2的力臂,在图中画出力F1的力臂L1和力F2。
41、作图:
(1)根据给出图1的入射光线AO画出反射光线OB,并标出反射角及其度数.
(2)如图2所示,用平面镜把太阳光反射到井里,请画出平面镜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