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小组探究平面镜和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如图1所示,将光屏和光源分别竖直放置在水平光具座上的A、C位置,B是AC的中点放置一个凸透镜,光源恰能在光屏上成等大的像。小亮在BC之间朝向C观察,如图2所示,看到的光源形状如图3中的甲所示,此后,他在AB之间观察光屏。小明在B处将凸透镜更换为一个竖直放置的平面镜,镜面朝向光源,小明在AB之间观察光屏。上述实验过程中,小亮、小明观察到的分别是图3中的( )
A.丁、丙
B.丁、乙
C.乙、丙
D.戊、丙
2、如图所示是“⊥”形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3、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正常骑自行车的速度约为5km/h
B.适合人洗澡的水温约为60℃
C.演奏一遍国歌的时间约为5min
D.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0. 26m
4、下图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B.图乙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光滑平整,利用了平面镜成像的特性
C.图丙中,白光通过三棱镜可以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
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5、物体在离凸透镜15厘米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像,则当物体距离凸透镜15厘米时,所成的像是( )
A.缩小的虚像
B.缩小的实像
C.放大的虚像
D.放大的实像
6、一种新型保险柜安装有声纹锁,只有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才能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锁.这种声纹锁能辨别主人的声音,是根据声音的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声速
7、下列诗词能反映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
A.起舞弄清影
B.潭清疑水浅
C.彩虹舞山涧
D.池水映明月
8、上物理课时,物理老师对某同学说“回答问题时,请声音大一点”,这里的“大”指的是声音的(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频率
9、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健儿勇夺金牌,让国旗在国歌声中一次次升起。我国国歌演奏时间约为( )
A.0.5秒
B.5秒
C.50秒
D.5分钟
10、如图所示,是小明关于声现象和光现象的一些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超声波清洗机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B.乙图中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传递能量
C.丙图中遥控器利用红外线传递信号
D.丁图中消毒灯利用紫光消毒杀菌
11、2023年10月26日11时14分,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顺利将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送入预定轨道。如图所示,运载火箭加速上升时,认为乘坐飞船的航天员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地面工作人员
B.地面观众
C.发射塔架
D.运载火箭
12、甲、乙两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两车通过的路程和所用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0~5s,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0~5s,乙车的速度是甲车速度的4倍
C.0~10s,乙车的平均速度是甲车速度的2倍
D.经过12s,甲、乙两车相距18m
13、在青铜峡峡谷,有一支漂流探险队乘橡皮船顺水下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岸边的树为参照物,船是静止的
B.以船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
C.以人为参照物,岸边的树是运动的
D.以河水为参照物,船是运动的
14、如图甲,在平直高速公路上的某时刻,A、B两车相距s向前行驶,经过时间t后,两车距离变为s1(s1<s),两车的s-t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A车、B车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B.图乙中的图线II表示的是B车的运动情况
C.t时刻只能在图乙中的t0时刻之前
D.图乙中的t0时刻表示A、B两车此时相遇
15、光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以呈现。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山在平静湖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B.筷子插入水中的部分“折断”了是光的色散现象
C.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虚像
D.师容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16、下列说法与日常生活接近的是( )
A.教室的长约900dm
B.和平区南京桥(工农桥)长大约是0.55km
C.某普通中学男子百米赛跑纪录约13min
D.正常中学生心跳一次约2s
17、若图中猫的头部位置保持不变,把镜子沿MN截成两半,并分别向两侧平移一段距离,则猫的头部通过左、右两半面镜子( )
A.都不能成像
B.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
C.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
D.都成完整的像,但两个像随同镜子向两侧平移
18、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超声波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下列事例中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是( )
A.用超声波电动牙刷刷牙
B.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C.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片
D.用超声波震碎玻璃
19、央视新闻“大数据”播报让我们看到了数据的价值。下列估测数据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
A.一个鸡蛋质量约500g
B.人感觉舒适的温度约为37℃
C.物理教科书长约26cm
D.人正常步行的平均速度约为5m/s
20、如图所示,甲、乙两同学从同一位置向东做直线运动,在0-30s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同学比乙同学早出发3s
B.甲同学做匀速直线运动
C.以甲为参照物,乙一直向东运动
D.甲、乙在运动过程中相遇2次
21、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光滑弧形槽,一个为A1B1C1凸形,一个为A2B2C2凹形,两个相同小球分别进入两弧形槽的速度都为v,运动到槽的末端速度也都为v,小球通过凸形槽的时间为t1,通过凹形槽的时间为t2,则t1、t2的关系为( )
A.t1=t2
B.t1>t2
C.t1<t2
D.无法确定
22、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铁的密度大于棉花的密度,因此铁的质量大于棉花的质量
B.油比水轻,能漂在水面上,是由于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C.橡皮在使用过程中受到磨损,密度变小
D.为减轻质量,比赛自行车用强度高、密度大的材料制造
23、下列运动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春天,万物生长
B.夏天,雪糕熔化
C.秋天,果实掉落
D.冬天,河水成冰
24、测量一木板的长度,在如图所示的各种情况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25、为增强市民的国防观念和民防意识,镇江市政府定于9月18日10时至10时19分在全市统一试鸣防空警报.同学们听到警报声迅速有序离开教室,说明声波可以传递_____(选填“信息”或“能量”),声波是通过_____传到同学们耳朵中.
26、小明旅游时买了一件铁质小工艺品,质量是158g,通过排水法测出工艺品的体积为40cm3,则这个工艺品是______(选填“空心”或“实心”)的。若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______cm3。(ρ铁=7.9×103kg/m3)
27、下图甲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mm,图乙机械停表的示数是_____min_____s.
2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条件”中,根据生活中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成像特点猜想:凸透镜成实像的条件可能跟物距与焦距有关,于是设计实验如下:实验器材有光具座(光具座上的刻度尺范围是0~80cm)、两个焦距均为10cm面口径大小不同的凸透镜、光屏、蜡烛、火柴。
(1)选择口径______(选填“大”或“小”)的凸透镜做实验比较好;
(2)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点燃蜡烛,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上;
(3)实验时,将发光体固定在光具座的零刻度线上,通过移动______来达到预设的物距;
(4)实验时,依据______,判断烛焰的像是实像;
(5)实验时光屏上烛焰的像是倒立的,某次实验倒立的像是图乙中的______(选填“A”、“B”或“C”);
(6)将蜡烛放在光具座上某位置,移动光屏找像时,无论如何移动光屏,光屏上始终一个大小不变的环状的暗区,如图丙所示。根据凸透镜对光的作用可知此时的物距u______f(选填“>”、“<”或“=”)。
29、(1)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
(2)停表的读数是______s。
30、加在密闭液体上的压强能大小不变的被液体向各个方向传递,这就是帕斯卡原理。水压机和液压千斤顶一样,都是利用了这一原理。如图是一台水压机的原理图,大活塞B的面积是小活塞A面积的40倍,如果在小活塞A上加50N的压力,则大活塞B能顶起重力为________N的物体。
31、小帆同学从家乘公交车上学,公交车以54 km/h合______m/s的速度匀速行驶,以公交车为参照物,小明是_______的(选填“静止”或 “运动”)。经过了10 min,到达了目的地,汽车行驶了______m。
32、“垃圾分类,沈阳更美”行动已经在沈阳大力开展。如图所示是红、蓝、黑和绿四色垃圾桶,废电池、废灯泡等属于有害垃圾,要放进红色圾桶:玻璃、塑料、纸张等属于可回收物,要放进蓝色垃圾桶;餐厨垃圾要放进绿色垃圾桶黑色垃圾桶是放其他垃圾的。有人拿着两块玻璃走向垃圾桶,太阳光照射到玻璃上,其反射光正好射到小亮的眼睛,得小亮赶紧转过头去,这发生的是 ______ (填“镜面”或“漫”)反射,这种反射 ______ (填“遵循”或“不遵循”)反射定律。
33、事实表明,0~4 ℃的水“热缩冷涨”,由此可知0~4 ℃的水中,________℃时水的密度度最小;人体的密度跟水的密度差不多,质量50kg的中学生体积约为50________。
34、2022年北京冬奥会于2月4日在国家体育场“鸟巢”开幕,如图所示,开幕式第一个节目《立春》,节目中的“小草”是一根根近10米的长杆,为了表现小草随风摆动的柔美,制作长杆的材料应具有较好的______(选填“磁性”“弹性”或“导热性”),运动员的衣服应使用导热性能______(选填“好”或“差”)的保温材料。
35、“探究声音产生和传播条件”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被多次弹开,实验中乒乓球的作用是____。该实验中用到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是______;
(2)如图乙所示,探究影响音调的因素。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实验发现: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___;由此可得结论:音调的高低与____有关。
36、质量为50kg的物体在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以0.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他本身受到重力的0.2倍,求:
(1)木块受到的拉力大小;
(2)若水平拉力增大为120牛,物体受到的合力大小和方向;
37、一辆汽车以30 m/s的速度向山崖前进,司机鸣笛后继续前进,5s后听到回声,求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距山崖的距离。(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
38、某同学将一两端开口的均匀玻璃管,用质量不计的塑料片附在下端,然后用外力F将玻璃管竖直插在水下25cm处,保持平衡,如图所示.已知塑料片的横截面积和玻璃管的横截面积均为20cm2,且塑料片和玻璃管的厚度不计,玻璃管所受重力为0.5N.g取10N/kg,求:
(1)水对塑料片产生的压强和压力;
(2)该同学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先保持玻璃管在水中的位置不变,然后向玻璃管中缓慢地倒入该液体,当倒入深度达到20cm时,发现塑料片刚好下落,那么该液体的密度为多少?
39、在图中完成透镜的光路图。
40、一块重为10N的砖被F=50N的压力压在竖直的墙壁上处于静止,如图所示,请你画出砖这块所受到的力的示意图(压力F除外)。
41、左图所示是羊角锤撬铁钉时的示意图,请画出动力F的力臂的示意图。右图中木块A处于静止状态,请画出A对斜面的压力的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