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正确的一项是( )
A.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B.迁客,指古代被提拔、升迁的官员。
C.庙堂,指太庙的明堂。是古代帝王祭祀、议事的地方;可借指朝廷,也可作为帝王的代称。
D.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唐代文学家。
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习近平主席强调,要以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决心把作风建设和反腐斗争引向深入。
B.精准扶贫工作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涉及多个方面,解决弄虚作假问题首当其冲。
C.滨州秦皇河景区利用钢结构将断桥与河西岸的连廊相接,与河东岸的齐鲁长廊遥相呼应,可谓别具匠心。
D.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具有很强的 现实意义。
3、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致敬最美基层民警!他们冲锋一线至死不懈,他们服务社区兢兢业业,他们扎根大山深处沥尽心血(xiě),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演绎着动人的故事。
B.没有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战场厮杀,没有兵临城下,形势间(jiān)不容发的谍战博弈,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着力讲述建国70年来普通人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故事。
C.顶着诺贝尔文学奖的冠(guàn)冕,莫言虽再动笔时变得更加慎重,但他坦言写作一方面要把读者看得比山重,另一方面也要把读者忘到一边去,心无旁骛。
D.无论是以身作责的队长朱婷、家喻户晓的主攻张常宁,还是崭露头角的新人,她们都是以和谐的团队氛(fēn)围迎战世界诸强的挑战。这或许就是中国女排立足世界之巅的资本。
4、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A.诗以叙事开篇,以比喻笔法营造欢乐宴饮气氛,三四句急转直下衬出诗人内心悲苦和彷徨,结尾表达诗人在困顿中的郁郁不平。
B.“冰塞川”“雪满山”比喻诗人前进道路上的困难,读来让人感到一种无端忧虑的惆怅,一种无所适从的迷惘。
C.诗歌第四联化用姜尚、伊尹的典故,表明理想仍在;化用宗悫的典故,表明自己壮志未减。理想追求和政治现实不断交织。
D.本诗通过层层叠叠的感情起伏变化,既显示了黑暗污浊的现实对诗人远大抱负的阻遏,也突出了诗人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
5、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后面小题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昨游江上,见修竹数千株,其中有茅屋,有棋声,有茶烟飘扬而出,心窃乐之。次日,过访其家,见琴书几席净好无尘,作一片豆绿色,盖竹光相射故也。静坐许久,从竹缝中向外而窥,见青山大江,风帆渔艇,又有苇洲,有耕犁,有饁妇,有二小儿戏于沙上,犬立岸傍,如相守者,直是小李将军画意,悬挂于竹枝竹叶间也。由外望内,是一种境地;由中望外,又是一种境地。予以为,学者诚能八面玲珑①,千古文章之道不外于是岂独画乎?
(节选自郑燮《游江》)
(注释)①八面玲珑:原指屋子四面八方敞亮通明,此指多角度思考或欣赏。
【1】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 临:靠近
B. 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情趣
C. 心窃乐之 窃:偷偷地
D. 学者诚能八面玲珑 诚:的确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悬挂于竹枝竹叶间也
B. 醉翁之意不在酒/静坐久之
C. 犬立岸傍/其一犬坐于前
D. 山水之乐/心窃乐之
【3】用“/”给下面的语句划分节奏。(断两处)
千 古 文 章 之 道 不 外 于 是 岂 独 画 乎
【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文言语句。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次日,过访其家,见琴书几席净好无尘,作一片豆绿色,盖竹光相射故也。
【5】阅读上面两选段,完成下面问题。
(1)山水风光,移步换景。乙段作者“由中望外”欣赏到怎样的美景?(用原文作答)
(2)山水风光,寄情寓理。甲、乙两段借山水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6、阅读苏轼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完成小题。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阅读词的上阙,说说作者对“天上”、“人间”持一种什么样的态度?
【2】词的下阙中,划线句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3】“水调歌头”是词牌名。试着再写两个词牌名出来,并且对应写出该词牌中的一句经典句子。
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语言表达。
同学们,转眼初三过半,正值花季的你们朝气蓬勃,散发着青春的光彩!可是,当你们徜徉于书山卷海之中时,是否也体会到了家人的艰辛与付出?寒假即将来临,请你们计划为家人做一些家务,分担一些他们的重担吧!
(1)实况调查。请根据你个人的做家务情况,在表格里面打“√”,每一项只能打一次。
项目 | 能做到 | 偶尔做到 | 做不到 |
做早饭 |
|
|
|
洗衣服 |
|
|
|
洗碗 |
|
|
|
打扫房间 |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我评价。根据以上你所填写的表格,你对自己做家务的情况满意吗?为什么?请给自己做一个客观的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到做到。请写出你要承担的一项家务活,并说说承担这项家务的原凶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2)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9、人类自我隔离后的“城清水秀”
张田勘
①由于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继中国实行封城和隔离政策后,其他一些国家也在仿效,如意大利。人类为了防范病毒感染而把自己隔离起来的措施当然有弊有利。不利之处是,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受干扰,经济增长减缓,每个人都会遭遇重大损失,包括收入和健康。有利之处是,没有了人类的活动和干扰,世界变得整洁、干净起来,就像经历了多重洗礼,就连一向喧嚣的闹市也变得“城清水秀”。最典型的是意大利的威尼斯。
②由于没有人类的活动、干扰和污染,很多城市重新恢复了原有的自然清新。1月23日,中国武汉封城,此后各地陆续有城市封城并且全国停工停课。3月16日,中国生态环境部官方微博发布消息,2020年11月20日至3月14日,中国337个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自动监测结果表明,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5.7%,优良天数比例比2019年同期上升10.1个百分点。全国PM2.5平均浓度为,4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8.5%。
③美国国家航天航空局(NASA) 和欧空局发布的卫星图像也显示,1月至2月期间,中国主要城市的二氧化氮排放量大幅下降。因为停产,来自汽车、发电厂和工业设施的二氧化氮减少了,排放水平与2019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5%。即便英国没有封城,首相约翰逊也发布了“宅家令”,因此人们外出减少。3月16日(周一),英国伦敦的空气质量指数(AQI)从96猛降至20,空气质量明显提高。过去的情况是,每逢周一,因为上班人数激增,英国的AQI都会高于周末。到了3月17日,英国2/5地区的空气污染水平为“ 非常低”,3/5地区为“低”。英国环境、食品和农村事务部认为,如果疫情持续,人们继续自我隔离,英国的空气质量会持续保持较好水平,这是以往难以达到的。
④疫情让人们自我隔离,并因此而让世界变得美丽洁净,此情此景让人们重新思考“人类留出地球一半”的倡议。2016年,美国进化生物学家威尔逊在其著作《地球的一半》中提出了这个倡议; 2017年,全球又有 49位科字家在《全球自然保护协议》中再次提到这个倡议。如果人类只占用地球的一半,就有可能避免自身对生态的破坏和环境污染,并解决人类面临的生态赤字问题。
⑤但是,这个倡议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认为其立意虽完美。但难以实施。因为,人类时本性注定了要在地球的所有角落活动,既满足人口增长的需求,也要满足其获得更好和更高质量生活的需求。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人类把自己隔离起来后,地球恢复了它的美丽和活力,这也提示我们,人类只占用半个地球的倡议值得进一步探讨。
⑥人类隔离自身后才几天,地球环境就变得更好,意味着人类的生态足迹早就是负数。一些研究结果表明,全球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就步入生态赤字。美国的全球足迹网络从1986年开始统计全球各个国家的生态足迹和生物承载力,追踪人类对自然资源和生态服务的需求和供给。统计表明,过去20年,人类每年都会提前过“生态超载日”,这个日子至少提前2个月到来,如1993年是10月12日,2003年是9月9日,2017年提前到8月1日。最近的一次统计是,2019年的7月29日,是有史以来最早的一次,人类已经提前5个月将当年地球自然资源分配量消耗一空,水、食物及清洁空气等资源都提前消耗殆尽。
⑦人类让出地球的一半也许无法实现。人类,建设了城市并加速了城市化,城市就是人类的主要栖息地。当灾难过后,人类也一如既往地要繁衍生息和生产工作,城市也会恢复原貌。但是,疫情时期人类隔离自身而产生的“城清水秀”至少提醒人类,还有一些更好的做法能让环境变得更好,也有利于人们在城市中诗意地栖息。
⑧当城市成为人类生活的主体时,需要考虑的是,能否让城市的空间有更多的绿地、植被和人文景观,能否科学地设计城市排污系统,才不会让人们生活于污浊的空气、堵塞的交通和不洁的水体之中。意大利威尼斯就是一个教训,由于该市没有污水渠,人们产生的几乎所有废物,如清洁剂和发蜡等都会直接排放到运河里。当空气和水体改善时,也能预防疾病和保护公众。甚至在疫情中,空气污染指数的大下降也有助于减少新冠肺炎的病死率。此次新冠肺炎的暴发和流行以及较高的病死率,已能说明问题。
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也让人们看到了人与动物可以在城市中和谐共处,这实际上也是把地球让出一半给其他生物的理念的某种实现。在疫情中,人类自我隔离后,武汉高架桥上出现了狂奔的野猪,四川雅安出现了熊猫,山东济南有孔雀在逛街,还有各地城市水体中出现的野鸭、各种水鸟等,无不显示人与动物在城市共存的可能性。这种共存是利大还是弊大。在疫情结束后该如何面对,是值得进一步思考和运作的。
⑩疫情中人们自我隔离后出现的“城清水秀"也进一步说明,只要人类适当让步,节制自身的欲求,即使不能让出一半的地球,也能让出一部分空间。有人提出最低在2020年保护17%的土地和10%的海洋,以维持生物多样性,并修复生态和增加自然资源,从而更长久地维持人类的生存。
⑪还有研究人员提出,如果能在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地区适当地让出一部分空间,对维护生物多样性有更高的效率。美国杜克大学生态学授斯图亚特·皮姆通过考察认为,在印度的现有环境下,与其把喜马拉雅山脉林木线以上高海拔地区的大片区域作为保护区,还不如把西高止山脉地区、喜马拉雅山东部和印度的草原作为保护地,这样能保护更多的物种。
⑫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此次疫情启发和教会人类的是,就像绘画一样,“留白”一定的地球空间,不仅可以消除人类贪婪的“坏名声”, 还可以让人与其他生物共赢,最终获益最大的还是人类。人类自我隔离后的威尼斯“城清水秀"就是最好的证明。
——选自《百科知识》2020.5
【1】概括说明我国国内,人们自我隔离后,变得“城清水秀”的原因。
【2】说明下面这段文字应该放在选文什么位置,并答出理由。
2020年3月9日晚,意大利总理孔特宣布封城,国内外游客大幅减少,威尼斯河上的游船贡多拉纷纷歇业,河中的淤泥不再被搅起,游客也不再把垃圾抛弃于河中,河水一夜之间变得清澈见底。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每年威尼斯市政府都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去清理运河,仅在2019年,威尼斯运河中就清理出2.5吨垃圾。今年3月,欧洲航天局(欧空局)发现,在意大利北部的波河谷地,二氧化氮排放量明显下降。这个地区人口密集,集中了意大利1/3以上的巧克力工厂,是造成当地空气严重污染的原因之一,2019年还上了欧空局的“黑榜”被指为欧洲二氧化氮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但是,封城后,该地区的空气马上变好了。
【3】举例说明本文运用的一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4】“人类自我隔离后,变得‘城清水秀’”带给我们哪些思考和启示?
1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琢 磨
揭方晓
ㅤㅤ①李八爷如往常一般,悠然自得地烤着火、呷着茶。手中的茶杯,茶水浅了又续,续了又浅;炉中的炭火,暗了又明,明了又暗。眼看得续水三五回了,添炭七八次了,顾客却仍旧没有上门。没人上门就没人上门呗,李八爷不急,亦不恼,始终悠然自得。和他一样悠然自得的,还有这条逼仄的酱巷。在这座小城,酱巷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因为这条小巷的人端的都是“金饭碗”“银钵钵”,家家户户都是金银匠。
ㅤㅤ②而李八爷琢金磨银的手艺承自祖辈,最是精湛。他常骄傲地说自家祖辈曾给王府的王妃,又或是公主,打过金银器,她们戴的凤冠、项链、戒指、手镯等一众金银饰品,全是自家祖辈精琢细磨出来的呢。酱巷一半的金银匠是他的徒弟,另一半是他的晚辈后生,可以说,在这条巷子里,李八爷就是手艺出神入化的神一般的存在。
ㅤㅤ③不过,那是过去了。
ㅤㅤ④现在这条巷子冷清多了。敲打声、淬火声、焊接声,仿佛只是一转身,就突然没入了泥瓦间,没入了堂榭里,再也找不回来。时代在发展,女人们、男人们越来越喜欢成品金银饰,嫌手工打制的金银饰粗陋,不时髦。顺天应地,李八爷的徒弟们、晚辈后生们,一个个都闯出了酱巷,在小城繁华大街、热闹卖场,开了一家又一家金银珠宝店,专卖黄金珠宝成品,生意火得一塌糊涂。
ㅤㅤ⑤李八爷对此极为不屑:“手艺人,哪能不靠手艺吃饭?”
ㅤㅤ⑥“手艺人,怎能成了买卖人?”
ㅤㅤ⑦“手艺人,不能这样没有出息呀!”
ㅤㅤ⑧李八爷一口一个“手艺人”,显然,他对自己“手艺人”的身份极为看重,觉得这是他一生最闪亮、最完美的标签。
ㅤㅤ⑨“真不靠手艺吃饭了!”“手艺人也得养家糊口哇!”
ㅤㅤ⑩“金银匠卖成品金银饰,怎就没出息?”
ㅤㅤ⑪徒弟家旺心中不服,经常这样嘀咕着反击。
ㅤㅤ⑫家旺惦记着师父咧,多次上门要李八爷去他店里“坐堂”,啥事都不用管,只要坐在那里就行。他知道,师父李八爷的名字,就是小城独一无二的金字招牌,是一等一的手艺,是一等一的信誉,是一等一的分量。只要他在,店里生意一定会更加红火。
ㅤㅤ⑬李八爷直接拒绝:“我是手艺人,不当门神。”
ㅤㅤ⑭家旺气恼,暗自嘟囔:“都啥时代了,机器化大生产不比你那敲敲打打强?真是老顽固,老固执,老守旧,老执拗,老拘泥,老榆木疙瘩,老秤砣子。”
ㅤㅤ⑮李八爷耳朵贼精,好似听见,回首怒斥:“说啥嘞?”
ㅤㅤ⑯家旺一脑门的汗,支支吾吾,撒丫子逃远了。
ㅤㅤ⑰眼见没客人上门,李八爷索性搬出小天平、拉丝板、拉丝钳、嵌槽、焊枪、印泥、喷枪、坩埚这些“老伙计”,打细微如1克的项链,拉粗壮如120克的手链。棱角分明的金块,经过李八爷一通琢磨,真个是“揉破黄金万点轻”,真个是“蛾儿雪柳黄金缕”,真个是“梅蕊重重何俗甚”。总之,精美绝伦。
ㅤㅤ⑱面对自己的杰作,李八爷心中无喜,亦无悲。只打量片刻,便将这样巧夺天工的艺术品,付之一炬,熔为红彤彤的汁水。待其冷却成金块,再费尽心机琢磨成精美绝伦的艺术品。又打量片刻,又付之一炬,又认真琢磨;又打量片刻,又付之一炬,又认真琢磨……循环往复,乐在其中。
⑲邻居罗寿来无聊,一直在旁边看着,笑得跌倒,李八爷亦笑得灿烂。两个七老八十的人,孩子般快乐,哪里还有什么寒气哟。
ㅤㅤ⑳“休道黄金贵,安乐最值钱。”李八爷心中的唱词,磅礴而出。隔着好几里远的家旺,没来由的,心中倏地一紧。
(选自《小说选刊》2022年5月,有删改)
【1】阅读全文,根据提示,填写下表。
情节内容 | 李八爷的表现或心理 |
没人上门,生意冷清 | ⑴_________ |
⑵___________________ | 极为不屑 |
家旺来请去店里“坐堂” | 直接拒绝 |
⑶____________________ | 乐在其中 |
【2】结合上下文,按照提示,品析下列语句。
棱角分明的金块,经过李八爷一通琢磨,真个是“揉破黄金万点轻”,真个是“蛾儿雪柳黄金缕”,真个是“梅蕊重重何俗甚”。(请结合语境分析加点词语的含义)
【3】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李八爷这个“手艺人”的人物形象。
【4】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艺术的瑰宝,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和下面的链接材料,谈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议。
【链接材料】
目前,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出现了后继无人的情况,在筑梦非遗小队走访的砖雕、藏毯、彩塑、彩陶、木雕、葫芦雕、唐卡等数十位非遗文化传承大师中,几乎每一位都对文化的传承问题抱有忧虑。葫芦雕白大师接受采访时叹息:“这个东西,它是有情怀在里面的,机器做的替代不了。”
11、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我们看到,这整个事件还与额尔金的名字有关,这名字又使人不能不忆起巴特农神庙。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我们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那儿不仅仅有艺术珍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这就是两个强盗的故事。
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1】解释下列词语。
荡然无存:
富丽堂皇:
箧:
【2】请你找出选段中的两组对比,并分析其作用。
【3】第2段,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对表现中心意思起到了什么作用?
【4】选段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2、作文。
生命中, 悄然绽放
要求:
①要有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
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