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年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初二上学期一检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延安被称为革命圣地,在这里中国共产党领导了

    ①北伐战争  ②第五次反围剿

    ③抗日战争

    ④解放战争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 2、下图中所宣传的法律性文件颁布实施后,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不包括(  

    A.彻底摧毁了我国封建土地制度

    B.使土地由私有制变成了公有制

    C.大大解放了我国的农村生产力

    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 3、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所谓中国力量,就是(  )

    A. 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B.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力量

    C. 工人阶级团结的力量 D. 全球华人合作的力量

  • 4、日本《田中奏折》中写道:“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1927年,日本在东方会议上确定了“征服满蒙”的方针之后,发动侵略战争。中国人民抗战开始于(  )

    A. 九一八事变   B. 西安事变   C. 七七事变   D. 南京大屠杀

  • 5、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的三大政策是(  )

    ①联俄、联共 ②扶助农工 ③民族、民权 ④平均地权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 6、美国汉学家芮玛丽在评价中国洋务运动时说道:“不但一个王朝,而且一个文明看来已经崩溃了,但由于19世纪60年代的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它们终于死里求生,再延续了60 年。”其中,材料中的“杰出人物”的代表是

    A.魏源 B.曾国藩 C.洪秀全 D.詹天佑

  • 7、1910年春,福建省同安县人陈嘉庚加入某革命组织时宣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他加入的是

    A.兴中会 B.中国同盟会 C.华兴会 D.光复会

  • 8、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观察下列时间轴反映了哪一国家(政权)的兴亡(     

    A.古代埃及

    B.古代罗马

    C.古代希腊

    D.阿拉伯帝国

  • 9、某电视剧制作中心准备拍摄《罗马帝国》,导演让第一位罗马帝国皇帝上场试镜,这位剧中人物是()

    A凯撒

    B.屋大维

    C.伯利克里

    D.汉谟拉比

     

  • 10、今新疆地区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目前已知中央政府直接管辖新疆最早的是在

    A. 秦朝

    B. 西汉

    C. 东汉

    D. 唐朝

  • 11、20世纪50年代初的“暴风骤雨”就是土地改革。对当时土地改革后的土地所有制理解正确的是(  

    A.由私有到公有

    B.由公有到私有

    C.由私有到私有

    D.由公有到公有

  • 12、邓小平说:“我们根本否定‘文化大革命’,但应该说‘文化大革命’也有一‘功’,它提供了反面教训。没有‘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就不可能制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思想、政治、组织路线和一系列政策。”“文化大革命”的起始时间是

    A. 1949-1959年   B. 1956-1966年

    C. 1966-1976年   D. 1978-1988年

  • 13、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指的是(     

    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   ②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③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全面从严治军   ④全面建设生态文明、全面推进创新

    A.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④

  • 14、“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与该颁奖词相关的人物是(  

    A.袁隆平

    B.邓稼先

    C.屠呦呦

    D.钱学森

  • 15、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是:  (   )

    A. 虎门销烟   B. 鸦片战争   C. 《南京条约》的签订   D. 《北京条约》的签

  • 16、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和态度。下列哪一选项属于历史观点(     

    A.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共割占中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B.1913年,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

    C.1919年,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D.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 17、小说及电视剧《西游记》中描述的“如来佛”这一角色,其原型来自历史人物( )

    A.乔达摩·悉达多

    B.耶稣

    C.真主安拉

    D.老子

  • 18、白话文因其通俗易懂、口语化,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影响深远。新文化运动期间,提倡使用白话文(     

    A.阻止了人们使用文言文

    B.有利于新思想广泛传播

    C.彻底改变了中国的汉字

    D.确立了汉字书写的标准

  • 19、小明同学搜集了“西藏的和平解放、抗美援朝的胜利、土地改革的完成”这三个事件的相关材料,据此判断他学习的主题是(     

    A.新中国的筹备

    B.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C.改革开放新时期

    D.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 20、“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出现材料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 )

    A.清政府的统治腐朽

    B.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

    C.贪官恶霸横行乡里

    D.贫苦农民的斗争精神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___________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国家主席___________被诬蔑为“叛徒、内奸、工贼”,遭受了迫害,成为“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

  • 22、甲午中日战争,甲午年指的是______年。戊戌变法,戊戌年指的是______

  • 23、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为适应形势的变化,清政府于1861年设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________________;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为________________,班列六部之首。

  • 24、抗美援朝战争英雄代表有:____用身躯堵住敌人机枪口;____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被大火吞噬。

  • 25、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接受了英国提出的全部条件,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______

  • 26、________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实现。________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 27、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之一是集中力量发展___________,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在此期间,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___________工业基地。

  • 28、_____年12月,在经过长达15年艰难曲折的谈判历程后,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 29、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发起的A_______________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1898年,维新派代表人物_______________发出了“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感叹。

  • 30、20世纪50年代,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实行了_______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这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20世纪90年代,上海_______的开发表明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小历同学认为:“鸦片战争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他的说法正确吗?说明理由。

  • 32、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请回答:

    (1)这个奋斗目标是哪一年,哪次会议确立的?

    (2)这次会议确立的中心任务是什么?

    (3)在这次会议上选举的领导机构名称叫什么?谁当选为书记?

    (4)列举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三位即可)。

    (5)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什么?

  • 33、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1950年废除地主阶级上地所有制的法律文献

    (2)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在吉林省建成投产的工厂一例

    (3)我国建立的第一个自治区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9年,某次会议通过了以下若干决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改北平为北京,并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材料二:“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清晨我放飞一群白鸽/为你衔来一枚橄榄叶……”

    (1)根据材料一可知,这是哪次会议?

    (2)材料一中的这次会议通过的哪个文件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以哪首歌为代国歌?国旗是?

    (3)材料二中“你的生日”指的是几月几日?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