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四个人物中,不属于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的是( )
A.陈独秀
B.鲁迅
C.李大钊
D.毛泽东
2、戊戌变法的措施中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是
A.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B.保护农工商业,提倡开办实业,发展科学技术
C.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D.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3、日本大化改新主要受到我国哪个朝代的影响
A.唐朝 B.宋朝 C.隋朝 D.明朝
4、历史学习要学会区分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 英国以“亚罗号事件”为借口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B. 1858年,英法联军北上,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
C.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D. 《北京条约》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外,又增开天津为商埠
5、“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是因为这种生产关系能够极大地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因而能够推动我国农业生产对生产关系的自发的要求。”据此可知,农村改革能够顺利推行是因为( )
A.适应了农民的生产需求
B.使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
C.是农业收入得到平均分配
D.是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
6、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基本素养之一。下列史实按其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开天津为商埠 ②赔偿白银4亿5000万两 ③割让香港岛 ④割台湾给日本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①④② D.④①②③
7、为变法甘愿流血牺牲的维新志士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光绪帝
8、下图所示是某同学学习八年级历史某单元的目录,该单元的主题应该是( )
A.近代化探索与民族危机加剧
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D.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9、他是虎门硝烟的英雄。八闽人民的骄傲。“他”是
A.林则徐 B.关天培 C.邓世昌 D.丁汝昌
10、读《中国与印度、美国的钢产量和发电量的比较》表,该表凸显了中国当时( )
项目 | 中国(1952年产量) | 印度(1950年产量) | 美国(1950年产量) |
钢产量(人均) | 2.37千克 | 4千克 | 538.3千克 |
发电量(人均) | 2.76千瓦时 | 10.9千瓦时 | 2949千瓦时 |
A.发展交通运输业的可行性
B.制定一五计划的必要性
C.科教兴国的重要性
D.发展电力工业的紧迫性
11、下列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
②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
③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
④西藏和平解放
A.①③②④ B.④①③②
C.②④①③ D.④①②③
12、北宋前期出现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于
A. 都城东京
B. 广州泉州
C. 四川地区
D. 河北山东
13、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历史结论是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虎门销烟
B.1856年,英军炮轰广州,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C.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开始实行变法
D.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4、太平天国运动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以上叙述的是太平天国运动的( )
A.时代背景
B.爆发原因
C.具体内容
D.历史意义
15、小明同学在昆明坐公交车,发现有些站名叫“护国路”、“护国桥”,这些站名是以下列那件历史事件命名的( )
A.辛亥革命
B.护国战争
C.护法战争
D.二次革命
16、下列选项能体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的创新精神的是( )
①一五计划 ②赎买政策 ③经济特区的设立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7、1941年12月24日至1942年1月15日,中国军队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消灭日军数万人取得大捷。此战役是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盟军与日军的首场战役胜利,引起了当时世界媒体的广泛关注。美国总统罗斯福也称:“盟军的胜利全赖华军长沙大捷。”此次长沙会战胜利( )
A.提高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国际影响
B.打破了日军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C.彻底地粉碎了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
D.扭转了抗日战争的战局
18、开国大典上,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的朱德,宣读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命令“解放一切尚未解放的国土”。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历史事件是
A.渡江战役胜利
B.西藏和平解放
C.新中国成立
D.三大改造完成
19、建国六十周年庆典上,天安门广场以复兴之路为主题,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打头的游行方阵分别命名为:开天辟地、艰苦创业、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下列史实与“艰苦创业”相关的是
A. 中国共产党诞生
B. 设立汕头经济特区
C.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D.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20世纪70年代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的红手印的“包产到户”契约:“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对这一契约出现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 人民公社严重束缚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 农民温饱问题已经解决,正在朝小康道路前进
C. 全国农村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
D. 我国土地所有制正经历着变革
21、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事件。
(1)1839年中国人民的禁烟壮举--______。
(2)英雄邓世昌牺牲的战役--______。
(3)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______。
(4)为反对袁世凯的复辟活动而进行的战争--______。
22、定都天京:1852年春,太平军从永安北上,围困桂林、长沙,攻克武昌。1853年3月,攻占南京,将________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23、_________________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_________________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24、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毁坏了人类文明的结晶。( )
25、被誉为我国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的城市是( )
26、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英国、法国、美国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_______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的《_______》,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27、中国全民族抗战爆发的标志是_______。
28、他们沿途张贴文告,揭露帝国主义罪行,捣毁教堂、拆毁铁道.等方式,并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这场波澜壮阔的反帝爱国运动是________运动。
29、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纲领是《 》。
30、兴中会成立的时间是 _________,地点是____________,创立者是____________。
31、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两个“一百年”时实现的目标。
3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是?
33、在探索中,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地尝试寻找正确的发展道路,并一步步走向伟大复兴。
(1)洋务派为挽救清政府江河日下的统治,提出了什么口号?
(2)甲午战后,中国人为救亡图存掀起了变法维新运动。拉开这次运动序幕的事件是什么?戊戌变法又被称为什么?
(3)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哪个?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谁窃取了?
34、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9年周恩来说:“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我们不要被动、怯懦,而要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要有独立的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
材料二 1954年《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两国总理重申这些原则,并且感到在他们与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也应该适用这些原则。”
材料三 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会议主席沙斯特罗阿米佐约说:“我们需要……并愿万隆会议成为指引亚洲和非洲的进步前途的灯塔”。
材料四 下图是1949-2008年外国与中国建交状况曲线图
材料五 下表是1949—2019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
年份 | 1949年 | 1959年 | 1969年 | 1979年 | 1989年 | 1999年 | 2019年 |
国家数量(个) | 10 | 34 | 45 | 120 | 136 | 162 | 180 |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在“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后,新中国实行了怎样的外交政策?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中提到的“这些原则”指什么?
(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了使万隆会议成为“指引亚洲和非洲的进步前途的灯塔”,中国在这次会议上提出了怎样的方针?
(4)阅读材料四曲线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1949年、1972年、1992年我国出现三次建交高潮的直接原因。
(5)阅读材料五表格并结合所学知识,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不断增加说明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