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或俗语运用有误的一项。( )
A. 那些戴旧毡帽的大清早摇船出来,到了埠头,就来到柜台前面占卜他们的命运。
B. 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
C. 周末,漫步秋天的盐城人民公园,我与几位好友用相机去捕风捉影,记录家乡的美丽风景。
D. 面对上周考试这沉重的打击,他一蹶不振,爸爸走过来安慰他说:“吃一堑,长一智,没有什么过不了的坎!”
2、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他的钱早就已经花光了,钱包里荡然无存。
B.彬彬有礼的“绅士淑女”,不仅是社交的需要,也是生存的需要。
C.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永远值得我们缅怀。
D.电影总是让人瞬间体验悲欢离合所有的情感,使观众心甘情愿变成视觉影像的俘虏。
3、下列对名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 孙悟空是《西游记》的第一号人物,他乐观、聪明、勇敢、顽皮、灵活、热爱自由、除恶务尽,充满了斗争精神。《三调芭蕉扇》中,他向观音菩萨借得“定风丹”,对铁扇公主想用芭蕉扇搧他想法早就做好了防御性措施。
B.《水浒传》以宋江领导的起义军为主要题材,通过一系列梁山英雄反抗压迫、英勇斗争的故事,暴露了北宋末年统治阶级的腐朽残暴,揭露了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和“官逼民反”的残酷现实。
C.《朝花夕拾》中的10篇散文,是鲁迅先生回忆少年时代及到日本留学前后的若干生活片断。其中《二十四孝图》以幽默的笔调嘲笑封建教育的无效,暴露封建孝道“以不情为伦纪”的本质。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根据自己亲身经历写成的一部优秀小说。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所走过的道路,反映了苏联第一代革命青年不怕困难、艰苦奋斗、勇于胜利的大无畏精神。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三星堆众多的青铜雕像群中,足以领衔群像的最高统治者非大立人依莫属,雕像采用分段浇铸法嵌铸而成,身体中空,分人像和底座两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其双手手型环握中空,两臂略呈环抱状构势于胸前
②人像头戴高冠,身穿窄袖与半臂式共三层衣,衣上纹饰繁复精丽,身佩方格纹带饰
③其所站立的方台,即可理解为其作法的道场——神坛或神山
④其整体形象典重庄严,似乎表现的是一个具有通天异禀、神威赫赫的大人物正在作法
⑤脚戴足镯,赤足站立于方形怪兽座上
A.④③②①⑤
B.②①⑤④③
C.④②⑤①③
D.②⑤①④③
5、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从香山俯石磴行柳路,不里许,碧云①在焉。刹后有泉,从山根石罅②中出,喷吐冰雪,幽韵涵澹③。有老树,中空火出④,导泉于寺,周于廊下,激聒石渠⑤,下见文砾金沙,引入殿前为池,界以石梁,下深丈许,了若径寸。朱鱼万尾,匝池红酣⑥,烁人目睛,日射清流,写影潭底,清慧可怜⑦。或投饼于左,群赴于左,右亦如之,咀呷有声。然其跳达⑧刺泼⑨游戏水上者,皆数寸鱼。其长尺许者,潜泳潭下,见食不赴,安闲宁寂,毋乃⑩静躁关其老少耶?
【注释】①碧云:碧云寺,在北京西山。②罅:裂缝。③涵澹:水波激荡的样子。④有老树,中空火出:泉水从一棵空心者树中如喷火般激溅而出。⑤激聒石渠:在石渠中激荡起哗啦啦的水声。⑥匝池红酣:满池的鱼欢快地游动。⑦清慧可怜:样子清秀灵动惹人喜爱。⑧跳达:同“佻达”,此处指鱼儿欢快游动的样子。⑨剌泼:鱼击水声。⑩毋乃:表揣测,相当于“恐怕”“只怕”。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许________ (2)周________ (3)界________
【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从香山俯石磴行柳路,不里许,碧云在焉。
(2)然其跳达剌泼游戏水上者,皆数寸鱼。
【3】文中哪些词句描写了水的清澈?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6、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
鹧鸪天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①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释】①红蕖:红荷花的别名。
请从感官角度分析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7、2020年适逢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学校组织同学们进行了“云游”故宫,欣赏书画展览的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阅读故宫博物院官网“千古风流人物——故宫博物院藏苏轼主题书画特展”前言部分,完成小题。
千古风流人物
故宫博物院藏苏轼主题书画特展
时 间 :2020.09.01-2020.10.30
地 点 :文华殿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① ,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苏轼在诗文、书画等方面的卓( ② )越造诣备受推崇,同时其高雅的生活品味与huò( ③ )达的人生态度也深受后人敬仰。他的艺术与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其独特的人格魅力也令他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文人典 fàn( ④ )。
……展览共分为四个单元,分别从苏轼的交游与时代、苏轼的文学创作、苏轼的书法艺术及其影响、苏轼的生活情趣与人生态度等不同角度,以文物为载体,展现苏轼的艺术造诣和人格风范,及其对后世所产生的影响。
希望本次展览能够为大家呈现一个生动而立体的苏轼形象,让我们更加走近这位“千古风流人物”。
【1】阅读以上文段,在下列横线上填写相关信息。
①______________
【2】材料中括号内加点字的读音和相应拼音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②zhuō ③豁 ④泛
B.②zhuó ③霍 ④泛
C.②zhuō ③霍 ④范
D.②zhuó ③豁 ④范
【3】《现代汉语词典》中对“风流”一词解释如下:①风采特异,特点突出。②放荡不羁、无拘无束。③风度;仪表。请你结合语段和词典释义,说说“风流人物”在此处的意思。
8、请将下面的古诗默写完整。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谈作文 (朱光潜)
朋友:
我们对于许多事,自己愈不会做,愈望朋友做得好。我极羡慕他人做得好文章,所以每遇年幼好友,也苦口劝他练习作文。
文章是可以练习的么?迷信天才的人自然嗤着鼻子这样问。但是在一切艺术里,天资和人力都不可偏废。古今许多第一流作者大半都经过刻苦的推敲揣摩的训练。法国福楼拜尝费三个月的工夫做成一句文章;莫泊桑尝登门请教,福楼拜叫他把十年辛苦成就的稿本付之一炬,重新开始学描实境。我们读莫泊桑那样的极自然极轻巧极流利的小说,谁想到他的文字也是费工夫作出来的呢?
托尔斯泰的儿子所作的《回想录》记载托尔斯泰著《安娜·卡列尼娜》修稿时的情形:“他起初在纸边加印刷符号如删削句读等。继而改字,继而改句,继而又大加增删,到最后,那张底页便成百孔千疮,糊涂得不可辨识。吾母终夜不眠替吾父誊清改过底页。次晨,吾父把这清稿又拿到书房里去看‘最后一遍’,到晚间这清稿又重新涂改过,比原来那张底页要更加糊涂,吾母只得再抄一遍。他很不安地向吾母道歉:‘松雅吾爱,真对不起你,我又把你誊的稿子弄糟了。我再不改了。明天一定发出去。’但是明天之后又有明天。有时甚至于延迟几礼拜或几月。他总是说,‘还有一处要再看一下’。有时稿子已发出了,吾父忽然想到还要改几个字,便打电报去吩咐报馆替他改。”你看托尔斯泰对文字多么谨慎,多么不惮烦!
一般人也许以为这样咬文嚼字近于迂腐。在青年心目中,这种训练尤其不合胃口。他们总以为能才思敏捷,下笔千言,不需修改的才算好角色。这种念头不知误尽多少苍生!在艺术田地里比在道德田地里,我们尤其要讲良心。稍有苟且,便不忠实。
文章像其他艺术一样,“神而明之,存乎其人”,精微奥妙都不可言传,所可言传的全是糟粕。不过初学作文也应该认清路径,而这种路径是不难指点的。
学文如同学画,学画可临帖,又可写生。在这两条路中间,写生自然较为重要。可是临帖也不可一笔勾销,笔法和意境在初学时总须从临帖中领会。从前中国文人学文大半用临帖法。每人总须读过几百篇或几千篇名著,揣摩呻吟,至能背诵,然后执笔为文,手腕自然纯熟。欧洲文人虽亦重读书,而近代第一流作者大半由写生入手,可是这并非说他们完全不临帖。许多第一流作者起初都经过模仿的阶段。莎士比亚起初模仿英国旧戏剧作者。布朗宁起初模仿雪莱。陀思妥也夫斯基和许多俄国小说家都模仿雨果。我以为像一般人说法,临帖和写生都不可偏废。所谓临帖在多读书。
读书只是一步预备的工夫,真正学作文,还要特别注意写生。莫泊桑初请教于福楼拜,福楼拜叫他描写一百个不同的面孔。霸若因为要描写吉普赛野人生活,便自己去和他们同住。写生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要写生,须勤做描写文和记叙文。中国国文教员们常埋怨学生们不会做议论文。我以为这并不算奇怪。中学生的理解和知识大半都很贫弱,胸中没有议论,何能做得出议论文?初学做议论文是容易走入空疏俗滥的路上去。我以为初学作文应该从描写文和记叙文入手,这两种文做好了,议论文是很容易办的。
这封信只就一时见到的几点说说。如果你想对于作文方法还要多知道一点,我劝你看看夏丐尊和刘熏宇两先生合著的《文章作法》。这本书有许多很精当的实例,对于初学是很有用的。
你的朋友 孟实
(选自《给青年人的十二封信》,有删改)
(链接一)文章是发表自己的意思和情感,所以不能将别人的文章借来冒充;抄袭的不好是大家都承认的,至于模仿,古来却有不以为非的。什么桐城派、阳湖派的古文呀,汉魏的骈文呀,西昆体的诗呀……越学得像越好。但是仅仅像得哪一家,哪一篇,决不能当作好的标准。文章是表现自己的,随人脚跟,结果必定抑灭了自己的个性,所作的文章就不能完全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情感。——夏丏尊
(选自《文章作法》,夏丏尊、刘薰宇著,有删改)
(链接二)受语文考试内容的影响,多数初中生认为日常写作没有必要,对写作的认知仅仅停留在考试与应付语文教师检查的层面上。没有意识到良好的写作能力能够使自己表达意愿、抒发情感,有助于与他人进行沟通。由于多数初中生缺乏写作兴趣,在写作时能够做到有感而发的学生便少之又少。写作本是为生活服务,而不是一种强制性活动。学生对写作的误解,导致写作活动在初中生心里的地位低下。
(选自《对初中语文写作训练的思考》,王静著,有删改)
(链接三)
(摘自《广州地区中学生作文真实性缺失原因分析》)
【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托尔斯泰著《回想录》之时,不厌其烦地多番修改,有时甚至因此而延迟发稿。
B.青年们认为,“才思敏捷,下笔千言,不需修改才是好角色”的想法是有害的。
C.学文方法中西有别,中国文人多由临帖入手,欧洲近代第一流作者多由写生入手。
D.文章是表达作者意思和情感的工具,自古以来大家都承认抄袭和模仿是不好的。
【2】下列对《谈作文》中论据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列举福楼拜、莫泊桑、托尔斯泰咬文嚼字的事例,具体地论证“文章可以练习”的观点。
B.引用“神而明之,存乎其人”的名言,权威地阐明“文章的精妙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观点。
C.列举莎士比亚、布朗宁等人起初都模仿他人的事例,从反面论证“写生较为重要”的观点。
D.列举莫泊桑、霸若描写人物的事例,从正面论证“真正学作文,要特别注意写生”的观点。
【3】下列对材料中“中学生写作”的推断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中学生理解和知识大半都很贫弱,初写议论文容易空疏俗滥,可见他们不应该写议论文。
B.多数初中生认为写作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或检查,这种误解导致写作在初中生心里没有地位。
C.中学生具备良好的写作能力,能够使自己恰当地表情达意,是有利于中学生与他人沟通的。
D.初中生想要消除写作的障碍,可以从积累素材、摘抄好词好句、体验观察生活等方面着手。
【4】请写出你对下面句中加点词的理解。
学文如同学画,学画可临帖,又可写生。
【5】关于模仿,朱光潜和夏丏尊分别持什么观点?你更赞同谁,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理由。
10、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各题。
【材料一】
①《2021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已达1.91亿,未成年网络依赖者约占未成年网民的15.63%,而这15.63%的网络依赖群体中约13.2%被诊断为网络成瘾。如今“网瘾”确实已经成为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一大问题,特别是电子游戏,对于青少年来说是一种具有高度网络成瘾倾向的活动,如果发展为网络成瘾,停止上网后人还会出现急性戒断综合症,危害自身生命健康。
②根据现代科学研究,人类大脑奖赏系统的主要核区由两个部位构成:前额叶皮质负责决策,腹侧纹状体负责激励。以网络游戏成瘾为例,长时间玩游戏会使大脑中的腹侧纹状体释放出化学物质多巴胺,这种化学物质令神经元感受到兴奋与快感,呈现短时间的高度兴奋,从而推动前额叶皮质继续做出相同决策,继续执行游戏行为,并对该行为产生正反馈。这就是一个“奖赏回路'的过程。
③当奖赏回路形成后,大脑中的DA和5—HT含量会逐渐降低。大脑因此进入高水平期望的状态,患者便沉溺于网络游戏的虚拟世界不能自拔,继续长时间玩游戏来经历快乐或达到快乐的阈值。一旦离开游戏就产生戒断症状,造成强烈的失落和痛苦,让人难以忍受、难以控制,想要马上进入游戏。这就是网络游戏成瘾的生理机制。
【材料二】
大多数家长认为孩子喜欢上网就是有“网瘾”,实则不然。网络依赖和网络成瘾的区别在于:时间是否超过一年,是否出现戒断症状。结合如下五个方面可以进一步精准判断:
角度 | 网络成瘾 | 网络依赖 |
生活影响 | 除了维持生命需要的吃睡,其他时间和精力都花在网上,而且上网时间不断地增加。 | 网络依赖者有空闲时间就想上网,但仍能保持正常的社会生活。 |
人际交往 | 在实际生活中基本上已经没有人际交往,把时间都交给网络了,没有时间再去理家人或朋友。 | 可以和周围人正常交往。 |
情感表现 | 对人冷淡、感情冷漠,和家人朋友没有语言交流。 | 情感表现正常,有固定的社交圈。 |
思维意识 | 自我封闭,完全依赖网络里的虚拟世界,厌恶现实生活。 | 可以分清虚拟和现实。 |
心理病症 | 不同程度上存在着抑郁症、自闭症、强迫 症、偏执症等心理症状。 | 没有心理上的病症。 |
【材料三】
目前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现象引起了医生和家长的重视,心理门诊的吴医生近日就收到了这样一封来信。
尊敬的吴医生: 您好! 我家孩子文文从暑假开始,沉迷于网游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开学这一周,老师发现他出现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要么发呆,要么扰乱课堂秩序。在学校,他和几个一起打游戏的同学聊游戏聊得十分火热。在家里,他一有闲暇就,只想着玩平板玩电脑。跟孩子沟通,他认识到这样不好,但又觉得上网玩游戏更有趣……我跟他的好朋友的家长交流了一下,类似的案例还有不少。作为母亲,看着孩子一天天只顾着上网打游戏,我不知该怎么做才好。 文文妈妈 X年X月X日 |
许多孩子沉迷网络与父母教育方法不当有很大关系,预防网络沉迷要充分发挥家庭功能。因此,吴医生整理了摆脱网络依赖的“小贴士”:
“一个目标”:孩子沉迷网络常常是因为没有其他兴趣,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个兴趣目标。孩子对目标的落实如果不到位,就需要家长帮助孩子落实这个目标。有事实表明,培养孩子健康的兴趣爱好,对预防沉迷网络很有效。 “二个小时”:孩子每天上网要少于两个小时,孩子户外活动时间要大于两个小时,家长每天要陪孩子至少两个小时。 “三件事”:孩子做一回父母,父母做一回孩子,大家做一回朋友。父母与子女之间有更多的理解与沟通有助于孩子抵御网络的诱惑。 |
【1】下列对材料的理解或推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2022年全国未成年人宜联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我国未成年网民数量众多,且网络依赖群体中多数是网络成瘾者。
B.大多数家长认为孩子喜欢上网就是有网瘾,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知。
C.对比多个角度来看,网络成瘾对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远超网络依赖。
D.电子游戏活动对于青少年来说是一种具有高度网络成瘾倾向的活动,应该适当降低玩电子游戏的频率,减少玩电子游戏的时间。
【2】根据材料一,将关于“网络游戏成瘾”的思维导图补充完整。
【3】文文属于网络依赖还是网络成瘾?请根据材料二说明理由。
【4】社区像文文这种情况的同学有很多,请你在社区做一期宣传展板,为家长们预防希 少年沉迷网络提供帮助。请写出你的展板标题和具体建议。
展板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具体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懒爷
刘建超
懒爷祖上经营药材生意,家事兴旺就开始置地建大宅。特别是大门正中的雁翅影壁墙,底部雕莲花须弥座,角花雕如意牡丹,壁心上方是八条形神兼备砖雕草龙,正中是一个大大的福字,显得庄重高贵福气满门。
懒爷是独苗,他每天睡到日上三竿才懒洋洋地打着哈欠,晃荡着去钟鼓楼下喝羊汤。肚子暖和了就去茶楼约人打麻将,茶水点心都挂在懒爷的名下。
每年八月十五,懒爷还召集老街的叫花子吃饭,买着成筐的烧鸡酱牛肉,成坛的杜康老酒,几 十个叫花子围坐一起胡吃海喝。懒爷就如丐帮的帮主一般,一手鸡腿一手酒碗,和叫花子醉得一塌糊涂。懒爷的名声就这样被叫开了。
懒爷家人拉他一起去招呼生意,结果懒爷不是把药材发错,就是把生意的钱款花销了。
懒爷混到三十岁了。先是干旱,药材种植无收成,药铺生意受挫;后是父母忽然暴病身亡,他依旧浪荡,管家得空卷着懒爷家的钱财跑了。债主逼门,懒爷卖掉了所有家当抵债,只留下了一座老宅院。
懒爷盘算着卖房,可想着父亲临死前叮嘱他“打死不能卖祖宅”,到底没狠下心,可不卖房,没说不能扒墙啊。他找来几个叫花子把东墙给扒掉,卖砖。懒爷居然在墙壁中扒出了一些财宝,这才隐约地记起,娘在世的时候曾捏着他的小脸蛋说:“咱家的墙也够你吃一辈子了。”懒爷以后的日子就是扒墙,钱用光了再扒墙,整天喝得烂醉,一座院子几年就被扒得只剩下雁翅影壁墙了。
又一个八月十五,懒爷空着肚子,站在没有了院墙的院子里,看着院子里孤零零的影壁墙。月朗星稀,银辉洒在墙壁上,照着墙上的福字亮得刺眼。他拿着个锤子开始,扒影壁墙,从福字开始拆,几锤子下去,墙是空的。懒爷从墙缝中摸出了一只铜锣,一个匣子。
懒爷打开匣子,里面果然有些钱财,还有一封信。信是父亲留给自己的,信上说:当你撬开这座影壁墙时,肯定山穷水尽了。要么你敲锣打鼓重开张,用最后的钱财和父亲经营几十年的客户名单,从贩药材做起,重兴家业;要么你把钱花干弄净,从此去敲锣乞讨当叫花子。懒爷第一次哭了,号啕大哭。
咣咣咣,咣咣咣。第二天一大早,懒爷就敲响了铜锣。懒爷买了一辆马车,找来两个叫花子做帮手,拿着客户名册,开始了贩运药材的生意。从此,每天早上五更时分,老街就能听到锣声。三五年工夫,懒爷在老街又开起了药材铺子,重新圈起院墙,修整了雁翅影壁墙。
那年豫西水灾,懒爷四处采买防治灾后疫情的药材,挨家挨户赠送,还在大石桥上支起两口大锅,熬制板药汤送给路人。有人说懒爷白白浪费了一个发大财的机会。懒爷说:“发国难财,理不正,心不安。”那年,老街是豫西唯一没有暴发疫情的城镇。
懒爷的好名声在老街叫响了,老街有了新的俗语:懒爷敲锣——从头再来!
(《微型小说选刊》2017年18期,有删改)
【1】根据小说情节依序填词,概括懒爷的传奇故事。
祖业兴旺,懒爷①______——家业②______,懒爷扒墙——院墙拆光,懒爷读信_懒爷③______,家道复兴。
【2】懒爷父亲把信藏在雁翅影壁墙的“福”字里,此情节是否合理?结合文章内容说理由。
【3】结合文章内容,从色彩的角度,分析两文月色描写的作用。
“月朗星稀,银辉洒在墙壁上,照着墙上的福字亮得刺眼。”(刘建超《懒爷》)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鲁迅 《故乡》)
【4】结合小说中懒爷转变的情节,想象一下,为小说续写合理的结尾。(不少于100字)
懒爷老了,病了,感到余日不多的他把儿子单独叫到了自己床前,指着挂在卧室内墙头上的一 只铜锣......
12、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东汉时有一个少年名叫陈蕃。他自命不凡,一心只想成就大事业。一天,他父亲的朋友薛勤来访,见他独居的院内龌龊不堪,便对他说:“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他答道:“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薛勤当即反问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陈蕃无言以对。上面这则材料至少给了我们以下一些有益的启示:从小事做起,才能成就大事业;长者的指导与教诲,有助于年轻人的成长;做事要脚踏实地,不能好高骛远;人要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不能自命不凡……
要求:①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学校、姓名;②抒发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字数在600字左右;④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