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指导解决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问题的基本法律文件是( )
A.《农业合作化报告》
B.《朝鲜停战协定》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惩治反革命条例》
2、“1979年,广东省委主要领导向邓小平同志汇报时提出:希望中央下放若干权力,让广东在对外经济活动中有较大的自主权和机动余地,允许在毗邻港澳的深圳和珠海……举办出口加工区。邓小平同志十分赞同这一设想。”该设想直接推动了( )
A.经济特区的设立
B.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C.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启动
3、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杰出人物在历史的长河中谱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下列搭配正确的一组为( )
A.谭嗣同——“开眼看世界之第一人” B.左宗棠——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民族英雄
C.林则徐——收复新疆 D.李大钊——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的先驱
4、在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比例构成中,少数民族代表占代表全国总数的14.7%,而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农明,少数民族人口全国人口的比例仅为8. 49% ,这主要体现了我国在处理民族关系上坚持的基本原则是( )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共同繁荣
D.兴边富民
5、土地改革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的共同目的是
A.解放农村生产力
B.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
C.消灭封建土地剥削制度
D.实现农民土地所有制
6、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接受宣布接受帝位,推翻共和,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建年号为( )
A. 同治 B. 宣统 C. 洪武 D. 洪宪
7、“这个事件的意义是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帝制,赶跑了皇帝,建立了共和”。“这个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8、下列情况出现在20世纪初的日本的是( )
①实行义务教育
②穿西服
③不允许土地买卖,严禁地税改革
④提倡“文明开化”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9、下面是中国20世纪初出现的几个火柴商标图案,他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富国强兵
B.实业救国
C.民主共和
D.武力统一
10、1851年爆发于广西地区的农民起义的领导人是
A.林则徐
B.李秀成
C.曾国藩
D.洪秀全
11、作为一股最具活力的血液,以孙中山为代表人物的革命派成立了自己的党会,并将改变中国作为自己毕生的事业。同盟会的会员迅速扩大到整个中国范围,但是再怎么强大还只不过是一个党会,而不是军队。这说明了黄花岗起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缺乏统一的领导
B.没有自己的军队
C.作战不勇敢
D.没有制定周密的计划
12、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你知道中国近代与第一期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吗? ( )
A. 戊戌变法 B. 洋务运动 C. 新文化运动 D. 五四运动
13、义和团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 “扶清灭洋”的口号具有盲目排外性
B. 他们的活动带有太多的迷信色彩
C. 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和先进思想作指导
D. 缺少先进的武器
14、20世纪90年代,海峡交流基金会与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在推动两岸关系发展方面取得的最重要的成果是
A.两会确立了“和平统一”的方针
B.两会达成了“坚持一个中国”的共识
C.促成了两岸“三通”的完全实现
D.直接促成了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会面
15、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一部展现中国近现代沧桑历史巨变的大型电视连续剧《大汉口》即将开机拍摄。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
A.师夷长技以自强 B.三民主义
C.实业救国 D.联俄联共
16、我国每年的禁毒宣传教育月活动从6月3日开始,历史上的这一天,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领导人民取得了禁烟斗争的胜利,这位英雄是 ( )
A. 林则徐 B. 李鸿章 C. 左宗棠 D. 邓世昌
17、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的事件是( )
A.公车上书
B.二次革命
C.辛亥革命
D.北伐战争
18、毛泽东生前写了不少诗词,每一首背后都有一件甚或数件中国近现代史上惊天动地的大事。下列诗句所反映的重大事件,发生在解放战争期间的是
A.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B.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C.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D. 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
19、2007年,在中共中央给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贺电中说:“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民族实际相结合的一个伟大创举。”这里的“伟大创举”是指( )
A.率先获得解放 B.率先进行土地改革
C.率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D.率先建成社会主义制度
20、“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材料中会议航向的转变是由于 ( )
A. “平等互惠”成为各国共识 B. “求同存异”方针得到了认可
C. 成功解决了亚非的发展问题 D. 赶走了帝国主义国家参会代表
21、根据提示写出相关的历史史实
(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
(2)一战爆发的导火线是
(3)第一次工业革命让人们进入的时代是
22、社会主义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一系列会议
(1)1949年,第一届 在北平隆重举行,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准备。
(2)1956年 在北京举行,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3)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形成以 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4)1997年,中共召开十五大,把 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3、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__________主政时期,雅典民主达到全盛。
(2)公元前27年,首创“元首制”,使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的是___________。
(3)古希腊哲学成就突出,__________提出了“原子论”,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微小的“原子”组成的。
24、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 )逃往承德避暑山庄;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带着( )出逃。
25、1906年冬,同盟会会员刘道一、蔡绍南在江西湖南交界的萍乡、浏阳、醴陵发动的____________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等人发动的____________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26、在历史的长河中,涌现出了许多令人敬慕的名人,根据提示写出与之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是 。
(2)“最可爱的人”的英雄事迹:他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口。他是 。
(2)他甘做无名英雄,兢兢业业、呕心沥血,在我国国防科技战线上奋斗了28年。他是 。
(3)他曾说:“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他是 。
27、(卷号)2722237923123200
根据提示写出相关的内容。(1).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_____。
(2). 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_____。
(3). 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_____。
(4). 1990年______开发区建立起来。
28、国运兴衰,基于教育。
(1)百日维新留下的唯一成果,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________。
(2)1904年,清政府颁布并在全国实行的中国近代第一步教育法令是________。
(3)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止________,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
29、1946年,____(人物)公然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发动全面内战;1948年,_________(战役)在林彪、罗荣桓的指挥下,成功解放东北全境。
30、我国的“一五”建设硕果累累。
(1)生产出我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的工厂是______。
(2)我国建成的长江上的第一座大桥是______。
(3)我国修建了川藏、______、新藏公路,密切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
31、三大改造的历史意义?
32、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是什么?新文化运动的意义是什么?
33、根据提示,写出相关事件名称。
(1)揭开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2)井冈山,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
(3)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4)化恩怨,转时局,统一战线初形成——
(5)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的会议——
34、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马克思曾说:英国的大炮首先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旧制度解体的过程。
请回答:
(1)中国在炮口逼迫下被迫打破隔绝状态而被迫开放通商口岸有哪些?
(2)材料中“旧制度”指什么制度?
(3)在旧制度解体的过程中,中国还遭受了哪些屈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