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37年9月26日,八路军陈赓旅长在日记中写道“这是红军(指八路军)参战的第一次胜利,也是中日开战以来最大的第一次的胜利”,其政治意义十分重要。这场胜利指( )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第三次长沙会战
2、抗战期间,社会各界广泛开展了为抗战捐献购买飞机的活动,女佣杨妈妈把历年积蓄50元,全部送交赈济委员会。川军将领范楠煊将在重庆的一份产业变卖现金20万元,购买飞机一架捐给政府抗战。新疆开展一县一机运动,到1944年8月,共捐献作战飞机144架。材料表明各族人民
A.踊跃参军参战保家卫国 B.支援前线抗战的热情高涨
C.努力生产抗战军用物资 D.积极参与抗战的物资运输
3、科学技术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下列科学家与其科学成就对应不正确的是( )
A.爱因斯坦—相对论 B.达尔文—进化论
C.牛顿—电磁感应现象 D.阿基米德—杠杆定律
4、《奔马图》作于1941年秋第二次长沙会战期间,是哪位画家的代表作?
A.齐白石
B.茅盾
C.徐悲鸿
D.洗星海
5、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这个“新纪元”是
A.国家独立自主、实现社会主义
B.国家独立自主、人民当家做主
C.国家独立自主、实现现代化
D.人民当家作主、实现社会主义
6、某学堂因废八股、设西学而受到当地官员传讯,他们抗辩道:“此乃当今皇上旨意,何罪之有?”这个“皇上”指的是( )
A.康熙帝 B.道光帝 C.光绪帝 D.同治帝
7、如图中的人物是在19世纪末我国的一次变法运动中被杀害的,这次变法的主要内容有
①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②开办新式学堂 ③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④训练新式军队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
8、一家日本企业得到清政府的同意,在重庆开设了一家工厂。你认为此事最有可能出现在( )
A.《南京条约》签订后
B.《天津条约》签订后
C.《北京条约》签订后
D.《马关条约》签订后
9、“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春秋雨湿黄花。”此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武昌起义 B.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C.黄花岗起义 D.安庆起义
10、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把国家、民族和个人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每个人的具体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由材料可知,下列不属于中国梦内涵的是( )
A.国家富强
B.全面小康
C.人民幸福
D.民族振兴
11、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 )
A.个体企业
B.国有企业
C.乡镇企业
D.集体企业
12、我国每年的“禁毒宣传教育日”活动从6月3日开始。历史上的这一天曾经发生了( )
A. 鸦片战争 B. 虎门硝烟 C. 火烧圆明园 D. 黄海海战
13、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是( )
A.朝鲜
B.苏联
C.蒙古
D.越南
14、《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头兽咏叹》一诗中写道:“十二生肖飞,强盗理不亏,猴牛虎猪卖,强盗作鬼肥!”与此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甲午中日战争
B.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15、日本陆军中将花谷正在《“满洲事变”是这样策划的》中写道:“在北大营,一无所知的中国军队,多数人还睡在梦乡……黎明时,奉天(沈阳)全城都落到我们手里……”他记载的事件( )
A.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B.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D.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6、以下近代历史文献按照出现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
17、同盟会成立以后,在安庆领导革命党人发动起义的是
A.孙中山 B.黄兴 C.秋瑾 D.徐锡麟
18、习总书记指出:“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国实行了( )
A.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D.村民自治制度
19、“是役后……俄据旅顺、大连湾,英据威海卫,德据胶州湾,法据广州湾……中国乃不国 矣。”材料中描述的事件是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20、请你为下组图片确定-个恰当的主题(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21、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国共两党分别发表声明,抗议日本侵略,表明抗战立场,并加快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步伐。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________,由此,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开始。
22、1938年,毛泽东发表了《________》,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信心。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________》,各个解放区先后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
23、在上甘岭战役中,舍身堵枪眼的战斗英雄是____;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被誉为“党的好干部”的模范人物是____。
24、____________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标志着中华民国的诞生;____________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5、1950年,中央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______,到______,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26、中国人民志愿军在(_____)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革命忠诚及国际主义精神,被誉为(_____)。
27、____________年,三大改造: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方式:建立____________。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方式:____________,社会主义改造创举是____________。
28、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__________制度: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__________》,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9、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事件。
(1)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革命是__________。
(2)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是__________。
(3)__________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30、列强罪行: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占________后,采取了报复性的屠杀、劫掠,充分暴露了侵略者的凶恶本质。
31、根据下面年代尺的信息,回答问题。
(1)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多少周年?
(2)“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
(3)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哪次党的代表大会上?
(4)用一句话概括邓小平的历史地位
(5)请根据年代尺的提示,列出1978年以来中国共产党确立的科学理论的名称?
32、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
33、八年级下册《中国历史》主要讲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即中国现代史。我们可以把中国现代史分为过渡时期、全面建设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过渡时期,即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这一时期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基本特征是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想一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我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的变化?
(2)全面建设时期,即从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期间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前进,虽然出现了失误和挫折,但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仍然取得了巨大成就。由于三大改造的完成,那么这一时期我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文化大革命时期,即从1966年中共中央发表开展“文化大革命”的通知至1976年粉碎“四人帮”。期间经济、文化、民主与法制都遭到极大的破坏,主要社会特征是什么?
(4)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即从1976年“文革”结束至今。这一时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主要以什么理论为指导?实行了怎样的战略决策?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是抓阶级斗争还是抓经济建设?
(5)请你用两句话谈谈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
请回
(1)材料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
(2)这个事件的起止时间是?并指出两位“战斗英雄”的代表人物?
(3)人们为什么称中国人民志愿军为“最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