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纳瓦霍人以豢养家禽,技术熟练的纺织者,制陶者和银匠而著名。
B.清朝末年,西太后统治时期,暴戾恣睢,丧权辱国,顽固腐朽,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
C.在西湖这里,自然与人的创造融为一体,相得益彰,自然的美、伦理的美综合为美的极致。
D.他最近很注意保养,饮食方面合理搭配,体重正慢慢地减下来,现在看到他脸色红润,形销骨立。
2、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你的语文科吕老师推荐你做年级黑板报的主编,你犹豫不决,很怕不能胜任,经吕老师鼓励后,你欣然接受了这一任务。在这过程中,你主编的每一期黑板报,老师都会仔细地点评。一学期过去了,你收获了很多,也很感激吕老师。学期结束后,你对吕老师说:“吕老师,您好!谢谢您推荐我做年级黑板报的主编。 ”
A.当初您让我做这个项工作,我都求之不得。这一学期结束了,我没有让您失望吧。在做这些事中,我学到了很多为人处世的方法,以后我会更加努力做好这项工作。
B.在您的鼓励下,我做事更有条理了,每次考试也更有信心了。这不,上次考试我又第一名,这都离不开您的栽培。现在希望老师能多叫我做点事,锻炼锻炼我。
C.您的鼓励让我有信心,您的点评让我有进步。一学期来,虽然忙得不亦乐乎,但我比以前更开朗、更充实了。我会更加努力做好这份工作,为大家呈现更丰富的板报。
D.每次有活动您都让我去锻炼,我也很努力去完成您交待的任务。这一学期年级的黑板报,我更是夜以继日,一定要做到让您满意。以后我会更努力做好老师交待的工作。
3、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 《沁园春·雪》一文中的“风骚”,本指辞藻。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文中用来概括广义的文化,包括政治、思想、文化在内。“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句出自《离骚》。
B.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戏剧文学,即剧本,是舞台演出的基础,是戏剧的主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着戏剧的思想性和文学性,但是在戏剧演出的综合性整体中,居于中心地位的应是演员的表演。
C. 乔纳森·斯威夫特是英国18世纪前期最优秀的讽刺作家和政论家。他的小说《格列佛游记》讲述的是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以及马(慧骃)国等地的经历。
D. 《墨子》是阐述墨家思想的著作,原有71篇,现存53篇,现在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墨子,名翟,相传原为鲁国人,后成为宋国人,是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4、下列句子中,加横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诸城在建设生态园林城市过程中,因地制宜,开发了以潍河为代表的系列水系景观,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B.在今年的法国网球赛中,中国选手李娜力克对手,夺得女子单打冠军,其精湛的球技令人叹为观止。
C.在这么好的天气里去郊游,同学们可以在大自然中尽情享受天伦之乐。
D.“瘦精肉”事件尘埃未落,“染色馒头”“回炉面包”又接踵而至。近期频频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
5、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下车引之 ( )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3)读了这篇文章,你获得了哪些为人处世的启示?请写出两点。
6、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请描绘“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所展示的画面。
【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7、近期,新华书店准备开展一次以“传播先进文化,培育读书风尚”为主题的读书活动,请你以志愿者的身份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一个不大的书店,一个安静的角落,一个小小的身影,一脸专注的神情。从孔子到鲁迅,从散文到诗歌,从连环画到章回体。在一个个平凡的新华书店里,多少儿童尽享阅读的乐趣,从天真孩童长成热血青年……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之初,新华书店发行的图书为扫除数以亿计的文盲(不识字的人)起着重要的作用;上世纪70年代末,中断了十年的高考刚恢复,新华书店帮助考生走出知识荒漠,改变了他们的命运;今天,新华书店是我们中学生开阔视野、认识世界的窗口。
材料三:为响应国家“全民阅读”的倡导,新华书店先后开展了新华大讲堂、爱心阅读、征文比赛等各种各样的阅读活动,通过各种公益读书活动,大力推动书香社会建设。
(1)【历史回顾】请探究以上三则材料,概括几十年来新华书店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
(2)【读书启智】本次活动准备办一期展板,需要设计几个读书栏目。请你仿照示例,再设计一个栏目。
示例:栏目一:读世·人间百态
栏目二:
(3)【爱上阅读】书店将开辟一个阅读体验专区,请你写一小段话,鼓励人们到这里进行阅读体验。(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8、默写课文。(10分)
(1)晓战随金鼓, 。(李白《塞下曲六首》)
(2) ,福兮祸之所伏。
(3) ,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4)“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定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5)这正如地上的路; ,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6)泪眼问花花不语, 。
(7)王之涣《凉州词》中的诗句“羌笛何须怨杨柳, ”和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的诗句“ ,西出阳关无故人”都抒发了边塞生活的寂寞孤独之感。
(8)《捕蛇者说》一文中点明作者写作动机的句子 。
9、非文学类文本阅读。
放对地方就是资源
(材料一)一个饮料瓶要分成三部分
从这个学期开始,杭州市建兰中学的每个教室里那个摆在角落里的垃圾桶,被三个颜色各异的垃圾桶所取代,学校正式推行校园垃圾分类了——蓝色的是投放塑料类垃圾的,绿色的是投放废纸类垃圾,还有一种灰色的是投放其他类垃圾的。
卫生委员张小迪说,目前班里的垃圾桶主要分三类,看上去比较简单,但里面的窍门还是比较多的。“刚开始,大多数同学不知道,一个饮料瓶的投放也是有讲究的,要分成三部分投放,瓶盖、饮料瓶上的塑料包装纸和空瓶要分开,空瓶还要洗干净再压扁后才能投放。”
(材料二)日本垃圾分类严苛好处多
日本垃圾分类之严格和细致,堪称榜样。在欧美发达国家,垃圾一般只分可再利用和不可再利用两种。日本的垃圾分可燃、不可燃、资源垃圾三大类,其中资源垃圾又分纸张、塑料、玻璃、金属等。日本各地对垃圾分类的具体规定稍有差异,但基本上都细分到10种以上。在上世纪50年代以水银污染闻名的熊本县水俣市,垃圾分类甚至达到24种。
能将繁琐的规定一以贯之,关键在于垃圾投放、收集和运输全程各个环节的相互配合。在日本,不同种类的垃圾要按不同的日子扔。一般来说,每个生活小区每周有两天集中扔餐厨等可燃垃圾,一天扔纸张等资源垃圾。即使在盛夏,生活垃圾发酵发臭,不到日子也只能放置在家中。等到回收资源垃圾的当天,垃圾收集站会摆开一列收集箱,分别盛放金属、塑料、玻璃等。比如PE饮料瓶,必须把瓶身标签撕下归入塑料杂项袋,然后将瓶盖和瓶身分别扔入不同的收集箱。旧纸板箱和报纸要捆好,碎玻璃、灯泡、压缩气罐等危险品则要用报纸包好并注明,防止弄伤清洁工人。丢弃旧家具等粗大物件必须事先通知环卫部门,并支付一定费用。
上世纪90年代,为了从源头减少垃圾的产生,日本更加细化了垃圾分类。同时,“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的观念进一步确立。日本先后制定了《容器包装再循环法》《家电再循环利用法》《汽车再循环利用法》《小型电子产品回收再利用促进法》,以促进废物的再利用。
为了促进公众的环境意识,东京23个区的垃圾清扫所会定期向公众开放,介绍垃圾从产生、回收至最终变废为宝的过程。垃圾焚烧站的选址及日常监控数据也向公众公开,以求得周围住户最大程度的理解。
(材料三)专家看法
“固体废物的特征有两个,一个是‘废’即丧失原有利用价值;一个是‘弃’,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已被抛弃或者放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技术研究所原所长王琪说,固体废物就是放错位置的资源,把固体废物放对位置的过程就是资源化的过程。
“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废物,但把固体废物放对位置需要消耗大量资源和能源。”王琪说。固体废物的利用价值不等于经济价值,资源化的本意就是“循环”,“合理的循环”是固体废物管理乃至环境保护的有效途径和目标,加上“无害化”的处理让固体废物加工成产品回到自然。
“垃圾分类是文明的产物和标志。”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固体废物处理与环境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刘建国认为,垃圾分类,对个人,是一种绿色生活方式、一场从习惯到自然的修行;对企业,是一种清洁生产动力、一个实现绿色发展的良机;对政府,是一种社会治理底层逻辑、一个精细化管理抓手。
未来垃圾处理会往哪个方向走?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公司副总裁、住建部环境卫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徐文龙用6个“更”作了总结。一是更跨界,环境卫生的内涵和外延都在随时代发生变化,其他行业与生活垃圾处理行业的关联将更密切,行业间跨界发展将更频繁。二是更环保,未来垃圾处理行业将更加绿色。三是更透明,垃圾处理行业会实现更加有序和规范的发展,行业环境“更透明”。四是更可持续,通过可持续发展提高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五是更高效,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实现效率提升。六是更多参与,垃圾处理将变成全社会参与的行业。
【1】请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分点概括“垃圾分类”的具体措施。
【2】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
(1)日本垃圾分类之严格和细致,堪称榜样。
(2)垃圾分类,对个人,是一种绿色生活方式、一场从习惯到自然的修行
【3】请指出下列说法中的错误,并简述理由。
(1)上世纪90年代,为了从源头减少垃圾的产生,日本更加细化垃圾分类,将垃圾分为了可再利用与不可再利用两种,不同种类的垃圾要按不同的日子扔。
(2)固体废物资源化的本意就是“循环”,因此,所有的垃圾都可以成为可再生资源,供人类再次利用,以此来减轻自然环境的承受负担。
【4】关于“放对地方就是资源”的问题,你认为中学生该如何做?请根据材料对此作简述。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演 讲
津子围
①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漂亮的宋嘉老师敲开了范良家的房门。“我是宋嘉老……老师,你妈妈请、请的课外辅导员……”范良沉默着,双眼发直地盯着宋嘉看。宋老师说:“对、对不起,我没有嘲笑你的意思,我也口、口吃。”
② 范良转身回屋,默默走到台式电脑桌前,把《超级玛丽》关掉。
③宋老师坐在书桌旁的椅子上,范良坐对面床边。“好,”宋老师说,“我们先彼此介、介绍一下……之后,整个假期我们就一、一起学习了。”
④范良的脸色渐渐涨红,嚅嗫着:“我叫范良,红……红岩小学五年四、四班……”宋老师说:“这个我知道,说说你的特、特长吧。”范良沉吟一下,嘴角掠过一丝笑意,他说我喜欢养小动物……宋老师循着窸窣声向窗台望去,果然看到笼子里有只眼红毛白的兔子。“我喜欢纸板拼图……还喜欢……打游戏”。宋老师点了点头,说:“讲讲你怎、怎么养小白兔吧!”
⑤范良大概觉得有些意外,他观察着宋老师的表情。宋老师说:“不急,我们有很、很多时间补习……现在,我对养小动物很、很有兴趣。”
⑥范良的手指不停地在床头木板上敲动,说:“我有两门主科挂、挂科了……” 宋老师说:“我知道。”“而、而且,我逃课半个多月……”“这个我也知道……我还知道,学习对、对你来说,一点都不是问题。”
⑦范良笑了,他走到窗边,一边指点一边介绍着,他似乎忘记了口吃,还算流畅地讲了起来。宋老师一言不发,只是笑眯眯地看着他。
⑧“你、你讲得比我流利多、多了。”宋老师说。“什么?”“你讲的时候,没、没有口吃。” 范良的脸倏地红了。宋老师说:“这样吧,咱们约、约定,以后你给我讲怎么养、养小动物,拼图和游戏,我给你辅导功、功课。”“可、可是……”“这样,公、公平!”宋老师坚定地说。
⑨那个寒假对于范良来说是充实而快乐的。转眼新学期到了,他甚至没做好和宋老师正式告别的准备,那个假期就结束了。好在范良的补考成绩令人惊叹,算是他对宋老师的回报和致敬吧。
⑩除了成绩之外,范良的面貌也焕然一新。
⑪班级所有人都知道,一向敏感、羞涩的范良从不提问,也从不回答问题。
⑫一堂物理课上,范良突然提问了。“老师,你那个问题讲错了!”“错了?什么错了?”范良又嚅嗫了:“公、公式推、推导错了。”物理老师笑了:“范良同学,你到前面来给大家演算一下吧!”范良气馁地坐了下来,接着他又站起来,走到黑板前。范良的讲解不算流利,但思路却是清晰的,最后他满头是汗地说:“你们可以笑、笑我口吃,但我们不能放过差错。” 课堂里安静下来。“啪、啪、啪”,物理老师带头鼓掌,随即,课堂里灌满了掌声。
⑬高二时的初春,范良回家很晚,进门抽着鼻子,知道母亲做了他最喜欢吃的西红柿烧牛肉。范良换拖鞋时随便扫了一眼电视,电视播放的是教师节特别节目,宋嘉老师在接受主持人采访,她温和亲切,口齿流利。范良扔掉手包,咣当一声把自己关进房间。母亲喊他吃饭,好几次都没回应。母亲站在电视前看了看,把电视关掉。
⑭夜里,母亲把加热的饭菜放在书桌上,她轻轻在范良宽大的校服上拍了拍,说:“宋嘉老师小时候真的有口吃,可她对我说过,没有什么不可能!”
⑮母亲离开后,范良想了很久,他眼圈里含着泪花,对着夜窗映衬的自己的影子郑重地点了点头。
⑯二十年后,著名医学专家范良教授在公益大讲堂演讲,他的演讲生动流畅,真诚亲切,是大讲堂最受欢迎的主讲者。
⑰这天是他第一百场演讲,偌大的会场里座无虚席,聚光灯下,范良西装革履,精神饱满。他的演讲,仿佛一阵春风,从浩瀚无垠的大海掠过,飞过森林、河流、田野……突然,他看到台下一位似曾相识的老太太。灯光下,老太太满头银发熠熠生辉。范良的心鼓点般地跳跃着。演讲接近尾声,他饱含深情地说:这些年来我一直记得小学时,我敬佩的一位老师对我说过这样一句话,爱的前提是平等,爱需要尊重!
⑱在热烈的掌声中,范良走到台下,他向银发老太太深深地鞠了一躬。
⑲范良讷讷着:“真的是、是您,宋嘉老、老师吗?”
⑳对方眼里闪烁着晶莹的泪花:“是的,是、是我!”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按时间顺序,叙述一个口吃的孩子在老师帮助影响下成长蜕变的故事。
B.本文长于描写,通过动作、心理、神态等描写手法展现人物丰富的内心活动。
C.④段范良脸色“渐渐涨红”是因为高兴,⑧段他脸“倏地红了”是因为紧张。
D.文中母亲这一形象虽用笔不多,却有力地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不可或缺。
【2】在经历了那个寒假之后,学生范良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简要概括。
【3】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
(1)范良扔掉手包,咣当一声把自己关进房间。(赏析加点词语)
(2)他的演讲,仿佛一阵春风,从浩瀚无垠的大海掠过,飞过森林、河流、田野……。(赏析句子)
【4】文章到17段本可以结束了,为什么还要写18-20段?请简要分析。
【5】宋嘉老师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11、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小题
藏不住的温情
王长军
①老韩买了新房,要搬家,于是一大早来到街道拐角处,那里有一个自发形成的民工集散地,什么样的工种都能找到。
②老韩的电动车刚一停下,“呼啦”一下就围上好多人来,个个一脸渴望地招呼道:“老板,有活吗?”
③老韩左右看了看,一眼相中了一个面相憨厚个子不高的中年汉子,便客气地说道:“我要搬家,师傅你有空吗?”
④那中年汉子一听高兴地说:“当然有空了,谢谢您照顾生意。不过搬家一个人不行,还得找一个人搭把手。”
⑤老韩说行啊,你找呗。中年汉子一听想也不想,一指人群后的一个人,说:“林子,你跟我去!”老韩一看,那是一个大男孩,瘦得像棵豆芽菜似的,一副羞涩的样子,至多20岁。老韩要搬的东西不是别的,全是书,他平时就爱买书看书,时间一长竟然积累下了好几千册。老韩家在二楼,没电梯,中年汉子和瘦男孩一捆一捆地用细绳捆好书,再扛上肩步行下楼。老韩在一旁照应着,时间一长他看出差别了,男孩太瘦弱了,楼上楼下三四趟一跑开始狂喘,脚底也打晃了。
⑥中年汉子见大男孩这样子便恶声恶气地吆喝道:“不用你扛了,你专门捆书,给我手脚快点!”
⑦大男孩一听脸上显出羞愧的样子,然后低头捆起书来,这么一来只有中年汉子一个人楼上楼下地扛,一时间喘气声像拉风箱一样。过于劳累使得中年汉子脾气越发恶劣,不住大声呵斥男孩:“你能不能快点?我一趟书都运下去了,你却连一捆书都没捆好,做事也太慢了,就这样子还要闯社会哩,你以为钱好挣的?”大男孩听了更加慌乱,脸更红了。
⑧老韩看了便跟他下了楼,小声问道:“师傅,那个大男孩是你什么人?”
⑨中年汉子把书吃力地码放在大电动车上,擦把汗狂喘口气,摇摇头说:“跟我半点关系也没有,是我邻居家的孩子。今年没考上大学,家里条件也不好,他不想上了,要挣钱养家,所以带他出来溜溜。”
⑩老韩听了叹口气,递过去一根烟,说:“才这么大的孩子就不上学了,太可惜!你抽根烟歇歇。对了,你找他来做帮手可吃了大亏了,因为力气活全是你在做。”
⑪中年汉子连忙谢着接过烟,点上,美美地吸了,说:“他还小,活太重的话不小心会累伤的。”
⑫老韩说:“既然这样,你又为什么叫上他?”
⑬中年汉子吐口烟,说:“给他一个挣钱的机会呗,他家里太困难了。”
⑭老韩笑着说:“我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你既有心帮他,可又为什么对他恶声恶气的?人家都被你吓坏了。”
⑮他这一说中年汉子迟疑了一下,然后声调低低地说,好像生怕楼上的大男孩听到:“我是故意这样的,我们大家伙也都这样对他,每次有活干都叫上他,但都对他没好脸色,这样做是让他晓得挣钱的艰难,好逼他还是回到学校读书。”
⑯老韩惊讶极了:“你这样做,他可一点也不知道感恩,说不定还气你,值得吗?”
⑰中年汉子一脸的平静:“我要他感恩干什么?我们只要他好,有出息,这比什么都强。”老韩听了心里“咯噔”一下,又问:“可他就挣这么点钱,怎么上得起学?”
⑱中年汉子说:“我们大家伙凑呗。告诉你我们已凑得差不多了,就瞒着他一个人,等磨练他一段时间后再给他。”
⑲在楼上,趁中年汉子又吭哧吭哧地扛了书下楼的当儿,老韩故意对大男孩说:“那人真坏,对你一直大喊大叫的。”
⑳谁知大男孩听了把头直摇,说:“才不哩。他们每次有活都叫上我,还让我干轻活,到最后分到的钱我一分也不比他们少。他们这是照顾我,只是嘴上不说而已,我都知道的。我也只不过不说而已,因为他们不需要我的滥情。”
㉑老韩沉默了,原来这些再平凡不过的人,他们心里从来不乏温情。
班级开展“凡人小事蕴深情”的主题活动,王强同学选择了这篇微型小说与大家一起交流。
(1)王强同学想以简短的文字向同学们介绍这则小说的主要内容,请你帮他简洁概括。
(2)这篇小说的结尾意蕴深刻,请结合关键词语具体分析,并说说其作用。
(3)在艺术处理上,微型小说对情节、环境不做精雕细刻,只集中精力描绘人物、深化主题。王强觉得这篇小说非常吻合这些特点,请你帮助王强就这些特点写一段赏析性的文字。
写作要求:①紧扣微型小说艺术处理的特点;②结合具体内容;③不少于100字。
12、按要求作文。
阿尔卑斯山的一条路旁竖着一块标语牌,上面写着:“慢慢走,欣赏啊!”
很多时候,当我们朝着远方的目标一路奔跑的时候,常常会错过许多不该
错过的风景。况且,如果你有一双慧眼,风景又何止是清风明月、奇山畀水呢7
请以“不该错过的风景”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不
少于750字(如写作诗歌不要少于20行)。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如需要可用“×
×”代替,否则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