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鲁迅先生说:“中国现代社会的情况,只有实行革命战争。一首诗吓不走孙传芳,一炮就把孙芳轰走了。”这里的“一炮”是指
A.武昌起义
B.北伐战争
C.南昌起义
D.秋收起义
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虽然东周时期政治不稳定,但文化大发展。在这个生气勃勃、富有创造性的时代里,人们写下了伟大的文学、哲学和社会理论著作。”下列可以直接作为此观点佐证的是( )
A.《齐民要术》
B.《史记》
C.《伤寒杂病论》
D.《韩非子》
3、新中国成立后,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主要是因为
A.完成土地改革
B.实现农业合作化
C.掀起“大跃进”运动
D.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4、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新的时代特点表现在( )
A.运动规模空前
B.反封建的运动性质
C.《天朝田亩制度》的平均主义理想
D.《资政新篇》的资本主义色彩
5、《天朝田亩制度》书摘,从“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等语句,可知太平天国的理想境地是 ()
A. 共产与民主 B. 共产与平等 C. 平等与自由 D. 民主与科学
6、在共和国历史的丰碑上,镌刻着黄继光、邱少云等耀眼的名字,他们的精神激励着一代代的中国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下列与他们的英雄事迹有直接关联的时代流行语是( )
A.全面调整,初见成效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鼓足干劲,力争上游
D.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7、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诞生的时间是
A.1912年1月1日
B.1912年2月12日
C.1912年3月11日
D.1912年4月15 日
8、“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指的是( )
A.1952-1962年
B.1956-1966年
C.1966-1976年
D.1976-1986年
9、下列关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②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决策
③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
④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③
10、在1992年我国掀起了一股下海经商、办企业的浪潮,这被英国《金融时报》称为是中国企业创业的高潮点之一。这一时期创业高潮点出现的原因是( )
A.开放沿海城市
B.设立浦东新区
C.进行了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环节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及中共十四大的召开
11、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部队来到井冈山与谁领导的部队胜利会师
A.毛泽东 B.贺龙 C.彭德怀 D.周恩来
12、研究辛亥革命可以使用的一手(最直接、最可信)的史科是( )
A.《民报》
B.学者所著《辛亥革命史》
C.历史教科书中的相关内容
D.影视作品中“武昌起义”片段
13、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是在( )
A.1971年
B.1992年
C.2002年
D.2012年
14、如果把“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的主题是( )
A. 走进近代社会 B. 揭开殖民帷幕
C. 开启民主进程 D. 构建文化殿堂
15、不费一兵一卒就侵占我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国家是( )
A. 法国 B. 日本 C. 英国 D. 俄国
16、抗战时期,延安新华电台评论一场战役时说“这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规模最大的战役,它振奋了中国人民的抗日精神,在国际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这场战役应该是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太原会战
17、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目前,70%以上的青年在找工作的时候,更加务实和理性,看重“里子”,而不太看重“面子”。这反映了( )
A.中国失业率居高不下
B.中国的综合国力稳步提升
C.人民的生活明显改善
D.人们就业观念发生了变化
18、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在北京中南海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这一协议的签订和执行意味着
A. 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B. 实现了中国大陆基本解放
C. 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D. 结束了西藏农奴制
19、中共十二大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最大的贡献是( )
A.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B.正式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完成了拨乱反正的任务
D.概括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0、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
A.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B.三民主义
C.马列主义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21、请根据提示,写出下列标志性的历史事件。
(1)新中国诞生的标志——
(2)中国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
(3)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
(4)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
22、根据提示写出相关的历史史实
(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
(2)一战爆发的导火线是
(3)第一次工业革命让人们进入的时代是
23、位于广州市黄埔区的辛亥革命纪念馆陈列着一幅黄兴撰写的对联:“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该对联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24、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序幕的事件是_________和平解决;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挺进_________,直接威胁南京、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
25、改革开放后人民解放军实施的战略是—— 。
26、1956年,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第____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并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1978年12月,中共____(会议)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27、“南美解放者”------
28、爆发:________发表《讨袁檄文》号召维护共和制度。1915年底,________、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________爆发。
结果:1916年3月,________被迫宣布取消帝制,6月在绝望中死去。护国战争结束。
29、______年清政府废除存在1300年的科举制度: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______》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30、1997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把( )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2012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上,把( )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1、20世纪20到40年代,是国共两党关系的重要时期。请结合本学期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
(1)这一时期国共两党关系呈现怎样的特征(变化)?
(2)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分析一下制约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原因?
(3)第三次国共合作进展缓慢,台湾问题至今得不到解决,主要是由于什么问题?
32、从党的十八大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党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行了不断的探索。请完成下列关于这两次会议的问题。
(1)八大得以召开,是基于当时的哪种新形势?八大的主要任务是要将我国建成什么样的国家?这个任务与发展国民经济的哪个计划相契合?
(2)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什么重大决策?这一决策应归功于谁?
(3)八大和十一届三全会确定的工作重点有什么相同点?
3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什么时间及其地点召开的?请你分别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列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观察下图
(1)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的照片哪一年拍摄于何地?
材料二人民解放军的主力已经打到国民党统治区域里去了……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个伟大的事变。
——毛泽东1947年12月《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2)依据材料二,“伟大的事变”是指哪一军事行动?
材料三日本投降后不久,内战爆发,国民党处于劣势,得不到控制的通货膨胀、食物短缺以及官员反腐败使得国民党不得人心,并且摧毁了军队的士气,尽管国民党从美国得到军火,但是同组织良好并赢得广大农民支持的共产党相比,它仍不能取得军事优势。1948年,战争的天平倒向共产党。
——(英)亚历克斯·沃尔夫《世界简史》
(3)依据材料三,归纳出“国民党处于劣势”的原因。
材料四1948-1949年冬季的几个战役结束后,随后的一切急转直下。由于主要力量被摧毁,蒋介石政府的倒台已是不可避免的结局。1949年1月14日,共产党人公布了他们的和平条件。国民政府拒绝了这些条件,截止日期一过,人民解放军立即开始渡江作战。4月24日便占领了国民党的首都南京。
——《剑桥中华民国史》
(4)材料四中的“几个战役”是指什么?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有何重要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