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下列带字号的句子依次城入文中机线处,使上下文治意连贯。正确的项是 ( )
当一个人被情性所控制时,往往办事拖拖拉社,_____________;或做事半途而庞, _____________;或安于现状,____________或夸夸其谈,__________或抱着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优来明日愁的态度消极混世到头来,丧失了明确的生活目标,失去了正确的人生方向,丧失了做人的原则
①空想大于行动②不思进取③缺乏恒心与毅力④ 不能言必行。行必果
A. ②③④① B. ④②③① C. ④③②① D. ②④③①
2、下列对联与人物的配对,错误的一项是( )
A.酒后捞明月,谪仙归天庭。(李白)
B.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蒲松龄)
C.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诸葛亮)
D.五斗白米难留人,爱菊好酒隐柴桑。(周敦颐)
3、下列各项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你是人间四月天》的作者是建筑学家、文学家林徽因,《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英国作家莫泊桑。
B.《醉翁亭记》选自《欧阳修全集》,作者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C.艾青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他在20世纪30年代所写的诗歌中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太阳”。
D.武松斗杀西门庆、大闹快活林、醉打蒋门神、大闹野猪林、夜走蜈蚣岭……一步步走向反抗道路,是下层英雄好汉中最富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
B.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都是光明的孩子,他们像一对孪生兄弟,长得惟妙惟肖。
C. 一到了黄昏,天还没有完全黑下来,奔着去看河灯的人就络绎不绝了。
D. 站在罗布泊边缘,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
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①先之。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②,未有不洒然③自笑者也。譬之饮食,杂陈于前,要之一饱,而同委于臭腐。夫孰知得失之所在?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
(节选自苏辙《武昌九曲亭记》)
【注】①褰(qiān)裳:提起衣服。②厌:满足。③洒然:吃惊。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树林阴翳( )
(2)万物无以易之( )
(3)杂陈于前( )
(4)而姑寓焉(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而不知人之乐 逍遥泉石之上
B.酌水而饮之 泉香而酒洌
C.而以适意为悦 属予作文以记之
D.至其翩然独往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2)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
【4】甲乙两文中“太守之乐”和“子瞻之乐”有哪些异同?请简要分析。
6、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在武昌作
徐祯卿
洞庭叶未下,潇湘秋欲生。高斋今夜雨,独卧武昌城。
重以桑梓念,凄其江汉情。不知天外雁,何事乐长征?
(1)第一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为什么要问大雁“何事乐长征”?说说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某班开展了以“环境保护——从垃圾分类开始”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材料一:目前,我国许多城市的垃圾分类标准不够具体,分类回收的垃圾桶也不统一,“混装”“混运”现象严重,导致终端处理成本大大增加。而且垃圾终端处理多为就近填埋,这不仅会占用大量土地,还会严重污染土地及水源。
材料二: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就制定了《资源复原法》《固体废弃物处置法》等法律法规,并严格执行,瑞典《转向可持续发展》法案,以生态循环为目标,并作为瑞典21世纪社会发展的基础。
材料三:日本的垃圾分类教育深入国民观念,从儿时起,家长就教会他们垃圾必须自产自销,在各个学段均开设专门的环境教育课程,有些学校也会定期组织学生去垃圾焚烧厂参观,同时开展资源回收再利用的创新实验课,让孩子从小就有意识地将这些废品垃圾变废为宝。
(1)根据材料一的内容,概括我国目前垃圾处理方式的弊端。
(2)根据材料二、三的内容,探究国外垃圾处理方面给我的的启示。
8、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①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②不应有恨,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③_________________,怜君何事到天涯!________《长沙过贾谊宅》)
④_________________,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⑤大雪三日,__________________。(张岱《_______》)
⑥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
9、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后面小题
三哥的眼镜
曲波
①三哥是百里外乡下大姨家的老三。三哥长得结实健壮,棱角分明的四方脸,一副浓眉大眼炯炯有神。
②浓眉大眼、视力极佳的三哥第一次来我家串门时戴了一副近视镜。当时我在读高中,周日,正在家做练习题,三哥推门进来,只见他背个布包,黑红的面庞上戴着副上世纪五十年代知识分子戴的大黑框近视镜,镜片后的大眼睛炯炯放光、转动灵活,不停地眨,显得滑稽好笑。我捂嘴“嗤嗤”笑了笑,父母见戴着眼镜的三哥也笑,问他怎么戴上眼镜了,眼镜哪里来的。眼镜是借的。”见全家人都笑,他一把摘下眼镜,哪想老姨家没人戴呢!吃过晚饭,收拾完,我继续做我的练习题,三哥拿起我的教材,小心翼翼地翻看、
③大姨家五个孩子,一家七口全靠种地生活,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不要说念书,就是吃饱饭都不是件容易的事,三哥初中毕业就回家务农了。三哥不甘心在农村像父辈一样过一辈子,想有份工作,就来和我母亲商量要去当兵。
④三哥真的去当了兵,他给我母亲写信,讲述他在部队的表现,说要好好干,争取转志愿兵,退伍时会给分配工作。
⑤我读大学时,三哥在猫耳洞给我写信,给我讲老山前线侦察兵的故事,要我珍惜时间,好好学习。
⑥我大学毕业时,三哥从老山前线凯旋。眼前的三哥皮肤粗糙黝黑,人苍老了许多,又戴着一副眼镜,镜片后的大眼睛安静温和。“又是借的眼镜?”三哥腼腆地笑笑:“猫耳洞光线很暗,长期吃压缩饼干,视力大不如从前。不过不打紧,恢复一段时间会好的。”三哥说着从袋子里掏出带给我们的东西——南方的香蕉、炮弹壳做的和平鸽,还有一尺厚的写满字的一摞稿纸,是他在猫耳洞打着手电写的,有对父母的思念、对前线战事的记录、对牺牲战友的哀悼,还有对未来的期望,当然还有遗书。我惊讶三哥的文笔,比我想象中好许多。听到我的夸奖,三哥有些羞涩,羞涩起来的三哥还真有点儿文艺范儿。
⑦凯旋的三哥到我家第二天,老家那边就拍电报催他回去。回去后的三哥很长一段时间才来信,说忙着呢,说家乡的小学校请他去做报告,说自己复员了,被安排到粮库上班,等等。我为三哥松了口气,似乎一夜间三哥的理想变成了现实。这期间我去看过三哥一次,他戴着墨镜,很酷,很帅,出出进进地忙着。我开他玩笑,说他不戴墨镜看起来像军人,戴上墨镜像老板。“真的吗?”三哥摘掉墨镜,在阳光下眯起眼睛自言自语,“不戴了。”
⑧三哥真的没再戴墨镜。
⑨后来,三哥下岗了。下岗的三哥打短工,做零工,搞工程,学维修电脑。我疑惑他为什么对电脑技术感兴趣,以他的文化底子、年龄,做这行不吃力吗?三哥说,这是高科技,跟不上时代,人就会落后。三哥紧跟时代潮流,甚至走在了我的前面。我是在三哥的指导下使用的微信,我的第一个好友是三哥。三哥的微信头像就是他穿军装戴军功章的照片,威武英俊。在我心里,三哥是个啥都难不倒的能耐人,可在春节前的一天深夜,三哥打来电话,电话那边他焦急地说,咋办?三哥老了,认不出战友的模样了。
⑩原来三哥要参加战友聚会,三哥找出当年的照片,灯下的三哥眼睛花了,看不清、辨不出照片上的战友,着急地给我打来了电话。我长出口气:“三哥,你都六十岁了,眼睛花了,正常啊,配副老花镜就好了。”那边的三哥才长出口气,醒悟似的连连应声,放下了电话。
⑪春节时,三哥朋友圈更新了照片,有当年在老山时和战友穿迷彩服在丛林中穿行的照片,有战友聚会时的照片,有区里领导来家里慰问的照片,还有一张三哥戴着老花镜伏案写信的照片。三哥曾说过,每到过年都会给战友写信,一封写给牺牲在老山的战友,一封写给健在的战友。写信时的三哥 。
(选自《小小说月刊》2019年第10期)
【1】在学校的读写活动中,《三哥的眼镜》一文脱颖而出。结合全文,想象结尾处三哥写信的样子,为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内容。(50字左右)
【2】这篇美文要转载在校刊上,需要配上一段评论性文字。请你完成这个任务。
写作提示:①从主题思想、人物形象、语言表达或写作手法方面,任选一个角度来写;②结合文章内容;③不少于100字。
10、阅读《匠心之道“守破离”》,完成下列小题。
①一部《战争与和平》,草婴翻译了6年。他一生追求像原著一样的艺术标准,翻译作品始终遵从六道工序:研读原著、译文、读译文、请人朗读、交编审、打磨求“神韵”。连环画泰斗贺友直的作品被称为“把故事画活了”,生前却自称是个“大匠人”,“蜗居”闹市数十年,每日挥毫不止,在中国传统线描中融入西画写实造型方法,将线描艺术推向高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独具匠心,终而造诣精深,成其大器。
②匠心之道,看似无着处,实则有迹可循。有一本叫《匠人精神》的书,这样讲成为一流工匠的“守破离”:跟着师傅修业谓之“守”,在传承中加入自己想法谓之“破”,开创自己新境界谓之“离”。草婴和贺友直的艺术造诣,可说是对此生动的诠释。善于“守破离”,才能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③守, A 。当年,法拉第要弟子每天记录实验结果,弟子觉得这事枯燥乏味没意义,不久就走了。后来,法拉第因电磁学方面的重大发现而获得殊荣,面对一事无成又找上门来的弟子,他说自己不过是把弟子认为没意义的事坚持了10年,在记下数千个“NO”之后,终于写下了一个“YES”。今天,有的研究者缺少坐“十年冷板凳”的决心和毅力,耐不了寂寞,稳不住心神。有的人在立项资助“诱惑”下,频繁转换科研“频道”,甲地优惠到甲地,乙地优惠又跑回乙地。心上长草“守不住”,飘移不定,又如何能把一件事干到极致?
④破, B 。齐白石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是要后人不能止步于临摹,而要学其神韵善突破。一种现象存在已久,学某某而安于做“小某某”或“小小某某”。如同“受过训练的跳蚤”,即使盖板已拿掉,也不会越过原有高度。没有“破”,“守”则成墨守成规,“离”则无从谈起。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前人技艺再高,也终究有局限性。小疑小进,大疑大进。扬前人所长而补其短,方能在推陈出新中别开生面。
⑤离, C 。当年,女科学家麦克林托克发现“跳跃基因”。因其“离经叛道”,同行骂她疯了。多年后,其成果才得到承认,她也因此获诺贝尔奖。“破”属于推陈出新,是横向进步;“离”属于颠覆性创新,是纵向进步。历史的高峰永无止境,“不日新者必日退”。多些颠覆性创新,才会有一个又一个“山外山、峰上峰”。对新发现应先察而勿先骂,宽容“离经叛道”,激励“异想天开”,为颠覆性创新批量出现营造优良土壤。
⑥“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匠心是精雕细刻和精益求精之心,是追求卓越不断超越之心,是破除成见不断创新之心。匠心之道贵在“守破离”。
【1】请将下面三句话分别恰当填入A、B、C处。(填序号)
①意味着在突破和完善中超越。 应填到______处。
②意味着在颠覆成见中寻求新发现。 应填到_______处。
③意味着长久等待和超常吃苦。 应填到_______处。
【2】本文论证思路清晰,请按提示把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
①用草婴和贺友直的事例引出论述的话题→②______→③______→④强调“匠心之道贵在‘守破离’”
【3】阅读③-⑤段,想一想下面这个论据放入哪一段比较合适,为什么?
昔孔夫子周游列国十余年,不舍不弃,不离不散。风霜雨雪没有停止他前进的步伐,电掣雷鸣没有摧毁他坚定的信念,饥俄贫寒没有熄灭他胸中的炽热,国君冷眼没有磨灭他克己复礼的意志。
11、理想
俞敏洪
①人的生活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像草一样活着。你尽管活着,每年还在成长,但你毕竟是一棵草;你吸收雨露阳光,但是长不大。人们可以踩过你,人们不会因为你的痛苦而产生痛苦;人们不会因为你被踩了,而来怜悯你,因为人们本身就没有看到你。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像树一样成长。即使我们现在什么都不是,但是只要你有树的种子,即使被人踩到泥土中间,你依然能够吸收泥土的养分,自己成长起来。也许两年、三年你长不大,但是十年、二十年,你一定能长成参天大树。当你长成参天大树以后,遥远的地方,人们就能看到你;走近你,你能给人一片绿色、一片阴凉。即使人们离开你以后,回头一看,你依然是地平线上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树,活着是美丽的风景,死了依然是栋梁之才。活着死了都有用,这就是我们每一个同学做人的标准和成才的标准。
②凡是想要一下子把一件事情干成的人,就算他干成这件事情,他也没有基础,因为等于是在沙滩上造房子,最后一定会倒塌。只有每一步都给自己打下坚实的基础,向未来更高处去走每一步的人,他才能够把事情真正地做成功。
③当你决定了一辈子干什么以后,你就要坚定不移地干下去,就不要随便地换。你可以像一条河流一样,越流越宽阔,但是千万不要再想去变成另一条河,或者变成一座高山。有了这样一个目标以后,你的生命就不会摇晃,不会因为有某种机会,你就到处乱窜,这样你才能够做出事情。
④每一条河流都有自己不同的生命曲线。长江和黄河的曲线,是绝对不一样的。但是每一条河流都有自己的梦想,那就是奔向大海。所以不管黄河是多么地曲折,绕过了多少的障碍;长江拐的弯不如黄河多,但是她冲破了悬崖峭壁,用的方式不一样,但是最后都走到了大海。当我们遇到困难时,不管是冲过去还是绕过去,只要我们能过去就行。我希望大家能使自己的生命向梦想流过去,像长江、黄河一样流到自己梦想的尽头,进入宽阔的海洋,使自己的视野变得开阔,使自己的生命变得开阔。但是并不是你想流就能流过去,其实这里面就具备了一种精神,毫无疑问就是水的精神。我们的生命有时候会是泥沙,尽管你也跟着水一起往前流,但是由于你的个性的缺陷,面对困难退缩或者胆怯,你可能慢慢地就会像泥沙一样沉淀下去,你就不用为前进而努力了,但是你却永远见不到阳光了。所以,不管你现在的生命是什么样的,一定要有水的精神。哪怕被污染了,也能洗净自己。像水一样,不断地积蓄自己的力量,不断地冲破障碍,当你发现时机不到的时候,积累自己的厚度,当有一天时机来临的时候,你就能够奔腾入海,成就自己的生命。
⑤伟大与平凡的不同之处在于,一个平凡的人每天过着琐碎的生活,但是他把琐碎堆砌出来,还是一堆琐碎的生命。所谓伟大的人,是把一堆琐碎的事情,通过一个伟大的目标,每天积累起来以后,变成一个伟大的事业。(有删改)
【1】通读全文后回答:为了实现“理想”我们需要具备哪三种精神?
【2】第一段中“这就是我们每一个同学做人的标准和成才的标准”在文中的具体含义是什么?根据文意加以分析概括
【3】第④段中“像水一样,不断地积蓄自己的力量,不断地冲破障碍,当你发现时机不到的时候,积累自己的厚度,当有一天时机来临的时候,你就能够奔腾入海,成就自己的生命。”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并分析它的作用。
【4】作者认为人不应像草一样活着。你认同这种看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1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文章参赛。
孙中山有言:“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意在告诫世人应顺应时势潮流,抓住时代机遇。然而愈是浪高流急之处,愈有人逆潮而动,巍然挺立,成就人生。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选择以下一个任务进行写作。
任务一: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感悟,写一篇记叙性文章;
任务二:发挥联想与想象,进行文学创作;
任务三:提炼观点,展开论述,写一篇议论性文章。
要求:(1)标题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不少于500字。
(3)不得套作、抄袭。
(4)不得出现透露考生信息的人名、地名、校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