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你这个人素来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今天不知是哪阵风把你给吹来了。
B.“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恩来在少年时就立下的鸿鹄之志。
C.家风是一种软约束,通过潜滋暗长的影响,有效约束其成员的行为。
D.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多次引经据典谈民生,谋发展。
2、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艾青,现代诗人,其代表诗作有《我爱这土地》《大堰河——我的保姆》《向太阳》等。
B.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因此称屈原或《楚辞》作者为“骚人”,后泛指文人。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骚人”便含有此意。
C.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忠,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
D.雨果,法国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言行相顾 断章取义 血雨腥风 心无旁骛
B.神情恍忽 荡然无存 花团锦簇 棱角分明
C.铬尽职守 自之知明 恼羞成怒 重蹈覆辙
D.一抔黄土 涕泗横流 怒不可遏 歇斯底理
4、下列划线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聪明的重庆人因地制宜,依山建楼,跨水筑桥,让重庆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美。
B.晚上,我悠闲地在花园散步,明亮的路灯戛然而止,四周一片漆黑,原来是停电了。
C.课间十分钟,班里的“开心果”王晓玥使出浑身解数,搞怪逗乐,整个教室充满了快活的气氛。
D.海外留学生易文婷对祖国的思念与日俱增,收看央视国际频道成为她每天生活的必修课。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乙】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zhān,同毡)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①,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②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③尽落。积五六年,单于弟於靬王弋射④海上。武能网纺缴,檠⑤弓弩,於靬王爱之,给其衣食。三岁余,王病,赐武马畜、服匿⑥、穹庐。王死后,人众徙去。其冬,丁令盗武牛羊,武复穷厄。
注释:①羝:公羊。②常惠:苏武部下。③旄:毛。④弋射:狩猎。⑤檠:矫正。⑥服匿:盛酒酪的容器。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二者不可得兼( )
(2)不为苟得( )
(3)死亦我所恶( )
(4)患有所不辟( )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3】下面句子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绝不饮食(断绝)
B.使牧羝(让)
C.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收藏)
D.於靬王爱之(爱护)
【4】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处)。
天 雨 雪 武 卧 啮 雪 与 旃 毛 并 咽 之 数 日 不 死
【5】请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
【甲】文中主要观点是 ,【乙】文中的苏武是如何用行动践行孟子的这一思想的?
6、阅读下面这首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 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两句在全诗结构中起什么作用?
【2】下面各项对诗句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胡琴琵琶与羌笛”,并列三种乐器而不写音乐本身,但仍然能间接传达出一种热闹的场面。
B.“风掣红旗冻不翻”,雪大风小,红旗一动不动,这一生动而反常的细节传神地写出了天气的奇寒。
C.“雪上空留马行处”,既写出了作者对行者的难舍与留恋,也表现了自己因归期未卜而惆怅的心情。
D.“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运用“互文”的修辞方式,从侧面烘托天气奇寒。
7、根据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随着网络时代的快速发展,电商的盛行,网购已经成为人们习以为常的消费行为,装载着网购商品的快递包装也与日俱增。每次拆包裹,撕胶带就要费一番功夫,纸箱拆完也就扔了,实在可惜。城市快递包装垃圾处理问题已成为影响城市发展的突出问题。
【材料二】
由“双11”带来的快递高峰来临了,考虑到包装纸箱昂贵且不环保,有商家瞄准其中商机,推出了可重复使用的“共享快递盒”和循环包装袋。其中,循环包装袋以抽拉绳密封,使用后由配送员回收,返回仓储再次打包使用。在快递包装给环境带来巨大压力的当下,这一做法无疑像一缕春风,浸润人心,令人欣慰。
【材料三】
中国邮政已全面启动绿色包装工程,推行包装减量、胶带瘦身、循环回收、品牌推广四大计划,力争实现企业生产运营过程中的包装减量化、绿色化和可循环化。
普通快递包装箱和环邮箱对比表
| 现有快递包装 | 绿色包装 | ||||
产品 | 快递纸箱 | 环邮箱 | ||||
包材 | 纸箱 | 胶带 | 聚乙烯pp中空箱 | |||
单重 | 100g | 4g | 300g | |||
产品循环次数 | 1次 | 30次 | ||||
产品数量 | 240亿个 | 8亿个 | ||||
年快递量 | 240亿次 | |||||
塑料废弃物总量 | 10万吨 | 24万吨 | ||||
废料回收再生 | 可再生 | 不可再生 | 再生pp,不可重复造箱,降级使用 | |||
【1】结合材料一、二,说一说使用“共享快递箱”的好处。
【2】阅读材料三,说说你的发现。
【3】推广“绿色物流”,需要电商和消费者的配合,请结合实际提出两条建议。
8、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蒹葭萋萋,____________。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蒹葭》)
(2)征蓬出汉塞,_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3)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月夜忆舍弟》)
(4)同是望月,白居易用“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抒发深切的骨肉分离之情,而苏轼则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对亲人的美好祝愿。
(5)将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默写完整。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9、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锦鲤”是一条什么样的鱼
①某“宝”发起“寻找中国锦鲤”活动,微博发出,瞬间刷爆全国。
②何为“锦鲤”?“锦鲤”如今为何有这样大的号召力?
③鱼很早就出现在先民的生活里,中国的渔猎文化在农耕文化之前,半坡遗址发现的“人面鱼纹图形”彩陶距今已有六千年历史了。那时候的人类生活在神话与真实之间,他们对万物饱含敬畏,云中鸟、林中兽和水中鱼都人格化了,成为神秘的存在。鱼很早就成为龙图腾的伴生物,或者,在龙图腾之前,有过鱼图腾。
④在鱼文化的演变中,鲤鱼因多卵而被喻指“多子多孙”,《诗经·陈风·衡门》云:“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岂其娶妻,必宋之子。”后世与婚姻、生育相关的礼俗,鲤鱼成为重要的文化符号,便不足为奇了。后来,鲤鱼的祝福意味越来越深入世俗生活。孔子得子,鲁昭公赐以鲤鱼。孔子感拜,取名孔鲤,字伯鱼。庆贺生子赠以鲤鱼逐渐成为礼俗,并在送鱼之时,附上绢布书写的祝福语,久而逐渐演变为书信的代指,友谊、爱情的代称。
⑤鲤鱼游进剪纸、年画、刺绣、花灯等民间艺术,进入“年年有余”的祝福语,成为酒席的标配,关于鲤鱼的吉祥意指越积越厚,具备了深广的群众基础,被各种文化争相引入并诠释。对鲤鱼文化赋予和添加新内涵,并得到大众广泛认可和深远流传的,是儒家的诠释。鲤鱼背高体阔,身形俊秀,柔中带刚,性格雄健沉稳,具有临危不乱、泰然自若的风度,它们的形象和性格符合儒家对于“君子”的要求,鲤鱼便被儒家赋予了诸多入世、励志的意蕴。汉代《三秦记》载:“每暮春之际,有黄鲤鱼逆流而上,得者便化为龙。”《埤雅释鱼》中载:“俗说鱼跃龙门,过而为龙,唯鲤或然。”“鲤鱼跳龙门”的传说,迎合了大众企图通过努力改变自身的理想,被儒家成功转喻为科举考试,成为儒家劝人入世进取的励志故事。这个故事,激励了一代代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梦想拥有不一样的人生。
⑥龙是极少的,那么一个必然结果是,不是所有的鲤鱼都可以化龙。必须通过特殊化,通过数量的限制来彰显龙的尊贵,所以化龙的是特殊的“黄鲤鱼”。到了唐代,首次出现在陆龟蒙诗歌里的“锦鲤”,拥有了化龙的专利。在千万种鱼中,成为鲤鱼已然幸运万分;在千万条鲤鱼中,成为锦鲤更是万分幸运。只有它们,才拥有成龙的资格和机会。锦鲤,实在是集三千宠爱在一身的幸运儿。当今某“宝”以它来命名它选中的幸运儿,当然非常恰当。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鱼与龙被联系在一起,成为龙图腾的伴生物,是因为在龙图腾之前,有过鱼图腾。
B. 传说“鲤鱼跃龙门”激励了一代代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梦想拥有不一样的人生。
C. “鲤鱼游进剪纸、年画、刺绣……”中的“游进”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D. 《诗经》《三秦记》《埤雅释鱼》等典籍的引用,增强了文章的文化内涵和说服力。
【2】文章以“寻找锦鲤”活动这一社会热点开头,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锦鲤”具有“这样大的号召力”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10、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走进天堂的门票
①有一对长相酷似性格各异的孪生兄弟,同时进入高考考场。结果,哥哥收到了录取通知书,弟弟则以两分之差名落孙山。哥哥忠诚敦厚,弟弟活泼机灵;哥哥拙于言词,弟弟口若悬河。哥哥拿着大学录取通知书面对贫病交加的父母默默无语,弟弟关在房里不吃不喝,长吁短叹天公无眼识良才。
②愁眉不展的老爸默思了两个通宵,终于眨巴着眼睛向大儿子开口了:让弟弟去读吧,他天生是个读书的料!
③哥哥把大学录取通知书送到弟弟手中,并在弟弟的身旁说了这么一句话:这不是走进天堂的门票,别把太多的希望放在它的上面。
④弟弟不解,问:那你说这是什么?
⑤哥哥答:一张吸水纸,专吸汗水的纸!
⑥弟弟摇着头,笑哥哥尽说傻话。
⑦开学了,弟弟背着行囊走进大都市的高等学府。哥哥则让体弱多病的老爸从镇办水泥厂回家养病,自己顶上,站在碎石机旁,拿起了沉重的钢钎
⑧碎石机上,有斑斑血迹。这台机子上,曾有多少名工人轧断了手指,哥哥打走上这个岗位的第一天起,就在做一个美丽的梦。他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对机身进行了技术改造,既提高了碎石质量,又提高了安全系数。厂长把他调进了烧成车间。烧成车间灰雾弥天,不少人得了矽肺病。他同几个技术骨干一起,殚精竭虑,苦心钻研,改善了车间的环保措施。厂长把他调进了科研实验室。在实验室里,他博览群书,多次到名厂求经问道,反复实验,提炼新的化学元素。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创新实验,使水泥质量大大提高,为厂里打出了新的品牌产品,产品畅销华南几省。再之后,他便成为全市建材工业界的名人
⑨弟弟进了大学后,第一年还像读书的样子,也写过几封信问老爸的病;第二年,认识了一个大款的女儿,就又坠入爱河。那女孩成了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钱包,整整两年他没向家中要过一分钱,却通身脱土变洋,帅呆了酷毙了。进入大四后,那女孩跟他拜拜了,他便整个儿陷入了青春苦闷期,泡吧,上网,无心读书,考试靠作弊混得了大学毕业文凭,他像一只苍蝇飞了一个圈子又回到家乡所在市求职。他还有那么一点羞耻感,不愿在落魄的时候回家见父母。经市人才中心介绍,他到一家响当当的建材制品公司应聘,好不容易闯过了三关,最后是在公司老总办公室里答辩。轮到他答辩时,老总迟迟不露面。最后秘书来了,告诉他已被录用。不过,必须先到烧成车间当工人。
⑩他感到委屈,要求一定要见老总。秘书送给他一张纸条,他展开一看,上书八个大字:欲上天堂,先下地狱。他一抬头,猛见哥哥走了进来,端坐在老总的位子上,他的脸顿时烧灼得发痛。
【1】文中“天公无眼识良才”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表现了弟弟_____________的心理。哥哥说录取通知书是“一张吸水纸,专吸汗水的纸”意思是:_____________。
【2】⑧段讲哥哥的成长,主要讲了三件事,这三件事为:
第一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说“欲上天堂,先下地狱”的含义。
【4】弟弟的所作所为并非偶然,是他思想发展的必然。根据文章,谈谈你的认识。
【5】谈谈你读了本文之后的感想,至少写两点。
1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简称进博会),是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是国际贸易发展史上一大创举。从2018年首次举办以来,经过数年探索与实践,进博会已经成为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的四大平台,成为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
刚刚落幕的2022年上海第五届进博会,共有14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展,2800多家企业参展,展示438项代表性首发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
材料二:
材料三:
进博会是一扇窗,中国看世界,世界也看中国。在第五届进博会上涌现出许多传播热词,如图。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进博会新设“中国这十年--对外开放成就展”综合展示区,全面展示新时代我国对外开放辉煌成就。其中,“省区市专区”展现十年来各地推进开放重大成果,宣传各地开放平台、优势产业、引资项目和招商政策环境等。“展商变投资商专区”展示工业智造、健康医疗等领域的成功投资和最佳实践案例。
【1】根据材料,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进博会是国际贸易发展史上的创举,已成为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
B.有438项代表性首发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在第五届进博会上展示。
C.“上海”“合作”“创新”“美好未来”等均为第五届进博会传播热词。
D.“展商变投资商专区”宜传各地开放平台、优势产业、招商政策环境等。
【2】阅读材料二,你从中获得哪些主要信息,请简要概括。
【3】“开放”一词为第五届进博会传播热词之一,请综合三则材料简要分析。
12、题目“为了心中的 ”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