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广安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面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岳阳楼记》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的代表作,文章表达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B.《醉翁亭记》的作者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指唐、宋两代八位著名文学家,其中唐代的是韩愈、王安石。

    C.张岱《湖心亭看雪》中的“崇祯五年”,是帝王年号纪年法;苏試《水调歌头》中的“丙辰中秋”,其中的“丙辰”是干支纪年法。

    D.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乐天”指白居易;“今日听君歌一曲”中“歌一曲”,指白居易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让/师   嘶/口无言   身体力/家里手

    B.婷/礼   气/揉造作   心无旁/趋之若

    C.刀/素   腾/不不扣   前后继/风尘

    D.巾/落   通/打拱作   衣衫褴/缕炊烟

  •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创造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B. 老师的严厉斥责,让他不知所措

    C. 没有谁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充满荆棘才充满挑战。

    D. 学习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 4、下列各项中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他的田园诗被誉为“中国田园诗的基石”,其中《归园田居》、《饮酒》等最具代表性。

    B. 《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侠肝义胆、嫉恶如仇、脾气急躁却又粗中有细的鲁达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C. 《红岩》中的刘思扬虽然是资产阶级出身,却是位真正的共产党人。

    D. 《最苦与最乐》的作者梁启超,现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字任公,号卓如,又号饮冰室主人。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两段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乙】

    太原王弘中在连州,与景常、元慧游。异日,从二人者行于其居之后、丘荒之间,上高而望,得异处焉。斩茅而嘉树列,发石而清泉激;却立而视之:出者突然成丘,陷者呀然成谷,洼者为池而缺者为洞,若有鬼神异物阴来相之。自是,弘中与二人者晨往而夕忘归焉,乃立屋以避风雨寒暑。

    既成,名之以屋曰“燕喜之亭”,取《诗》所谓“鲁侯燕喜”者颂也。

    于是州民之老,闻而相与观焉,曰:“吾州之山水名天下,然而无与‘燕喜’者比。经营于其侧者相接也,而莫直其地。”凡天作而地藏之,以遗其人乎?《传》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弘中之德,与其所好,可谓协矣。智以谋之,仁以居之,吾知其去是而羽仪于天朝也不远矣。遂刻石以记。

    (节选于《韩昌黎文集校注》,有删改)

    [注]①燕喜:同“宴喜”,宴饮喜悦。“鲁侯燕喜”描写鲁侯宴饮于内室,方便其妻为其母祝寿。本文用此典故表示“祝贺”“庆贺”之意。②羽仪:比喻居高位而有才德,被人尊重或堪为楷模。

    【1】下列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吾知其去是/而羽仪于天朝也/不远矣。

    B.吾知其去是/而羽仪于天朝/也不远矣。

    C.吾知/其去是而羽仪于天朝/也不远矣。

    D.吾知其去/是而羽仪于天朝也/不远矣。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语句。

    (1)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2)既成,名之以屋曰“燕喜之亭”,取《诗》所谓“鲁侯燕喜”者颂也。

    【3】根据两篇文章内容填空。

    (1)《醉翁亭记》这段写景,是以“朝暮”“四时”的时间顺序来写的。《燕喜亭记》中的写景,_____________

    (2)《燕喜亭记》中,作者喜在:佳景天作地藏,识者偶得,州民相观。《醉翁亭记》中,作者乐在:___________(请你用【甲】文的内容对下句)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凉州词(其二)

    王之涣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注】①本诗作于单于(突厥首领)向唐玄宗请求和亲被拒之后。

    ②拂云堆:古地名,在今内蒙古境内,突厥如用兵,多先往此地神祠祭祀求福。

    (1)诗歌前两句反映了单于怎样的心理活动?请简要分析。

    (2)本诗的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题目。

    【材料一】我国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远低于德国、俄罗斯、日本等国的平均水平。关于读书很多人表示,忙工作,忙家务,刷微博,读微信,赶饭局,打牌唱歌……很少看书。为数不少的人读报看杂志,只为关注奇闻异事和八卦新闻。

    【材料二】“浅阅读”的先天缺陷显而易见,即快速(即时性)、快感(娱乐性)、快扔(浅显性),以及快餐化、平庸化、碎片化和少反思。

    【材料三】德国是全世界人均书店密度最高的国度,免费书报亭遍布街头巷尾。俄罗斯颁布了《国家支持与发展阅读纲要》来促进群众阅读。日本全年有各种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晨读运动”“读书周”“图书馆亲子阅读推广”等。

    (1)材料中哪些现象属于“浅阅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请你就改善我国国民的阅读现状,对国家和个人各提一条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为倡导我国国民进行广泛阅读,创设一条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树木丛生,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1分)

    (2)__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木兰诗》)(1分)

    (3)《出师表》表现诸葛亮不畏艰难、勇挑重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2分)

    (4)当你的同学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挫折而灰心丧气时,你可以用古诗词的这两句来勉励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2分)

    (5)把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默写完整。(4分)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转基因食品该强制标识吗

    2016年7月14日,美国众议院以306票对117票通过一部要求转基因食品强制标识的法案。该法案规定,商家可自主选择标识形式,使用文字、符号或用智能手机读取的二维码都可以,这意味着美国消费者将有权知道他们的食品中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根据该法案,美国农业部将在两年时间内制定具体的标识方案,并出台相关执法程序等。美国政府此前并不要求强制标识,理由是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实质等同”。那么,转基因食品该不该强制标识呢?

    正方:转基因食品至少跟传统食品一样安全。科学家在培育转基因作物时,能确切知道转过去的基因的结构与具体功能,这样就能知道转基因作物同传统作物在成分上是否有本质区别,有哪些不同的成分。而用传统育种方法将两种亲本进行杂交时,我们对杂交出来的作物基因信息基本上是茫然无知的,无法预知其可能的风险。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对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有更大的把握。目前,被批准上市的转基因食品都经过了严格的安全检验,在安全性上是不用担心的。由于检测成本所限,传统食品反而做不到这一点。转基因食品强制标识有何必要?

    反方:有两种亲本存在,大自然理论上也可以自行产生出它们的杂交品种,人工杂交只是加快了这一进程。但转基因可不一样,在自然演化下,一个物种的基因自行转到另一个物种的基因组上,概率接近于零。人类这是在人工制造出新的物种,本身就蕴含着新的风险。一个基因很可能有多个功能,在转到另一个物种的基因组时科学家很可能只了解其部分功能,这意味着不可预知的风险。在这个意义上,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真的实质等同、一样安全吗?能给将来一切可能的转基因食品背书吗?对批准的转基因食品进行强制标识,恰是一种对科学负责、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是尊重消费者知情权的体现。

    正方:转基因作物当然有风险,就像传统作物有风险一样,关键在于,转基因作物的风险是否要显著大于传统作物?如果不是,凭什么把转基因食品单独拉出来强制标识?由于一些人对转基因技术的妖魔化,部分民众对转基因食品存在没有根据的恐慌与负面评价。如果强制标识,会强化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负面印象。因此必须反对强制标识。还应该把“转基因农业”改名为“精准农业”,以弱化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负面印象,增加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接受度。

    反方:公众对转基因作物安全性有疑虑,不是很正常的吗?在某种意义上,转基因作物是新创造出来的物种,人们不随随便便接受一种新物种为食物,恰恰是刻在基因上的自我保存本能在起作用,也是一种合适的慎重态度。以为改称“精准农业”就能消除这种疑虑,太天真了吧?在强制标识之后,那些认同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人,可以选择吃;那些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有疑虑的人,现在可以选择不吃,将来观念改变了也可以选择吃。两不干扰,有何不可?

    正方:强制标识会抬高转基因食品的价格,对穷人不利。强制标识可不仅仅是标注一行字或一个符号,实施成本不菲。一种食品往往包含多种成分,逐一检测是否转基因,一次检测就是一大笔费用。如果消费者愿意对非转基因食品支付溢价,厂家会主动标识“非转基因”投其所好。

    反方:如果你生产的食品某些成分的原料是转基因作物,你会不知道?标注一下有多大成本?至于检测,也不是那回事。监管机构可以通过抽样检测来确认商家有没有在标注上作假,第一这是必要的、是必须支付的成本,第二是抽样检测,检测成本占总生产成本的比例是微不足道的。

    (选自《南方周末·第一争议》)

    1“转基因食品该强制标识吗”这一争议是由什么新闻事件引发的?正反双方从哪三个方面展开辩论?请简要概括,完成提纲,不要求字数一致。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

    2辩论需要一定的语言技巧。以下面句子为例,分析双方多次使用反问句的表达效果。

    在这个意义上,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真的实质等同、一样安全吗?

    3下列表述与材料相符的一项是(   )

    A. 正方认为,一般来说,传统育种方法杂交出来的作物的基因信息基本上是没法辨别的,而转基因作物的基因信息是可以确切知道的。

    B. 反方认为转基因就是一个物种的基因在自然演化下自行转到另一个物种的基因组上。

    C. 正方认为“转基因农业”改名“精准农业”能消除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疑虑。

    D. 反方认为强制标识不会抬高转基因食品的价格。

  • 1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睡眠这件小事儿

    ①睡眠这件小事儿,耗去了我们的小半生(我们人生的1/3都在睡觉)。睡眠在动物中也很常见,蝙蝠把一天内的20个小时都用来睡觉,而马似乎采用了所谓的达芬奇睡眠法,一天内打几个盹就够了,加起来才3个小时,有些鸟类和水生哺乳动物的睡眠方式更加奇特,左右脑轮流睡觉,可以一边睡觉,一边飞翔或游弋。甚至连爬行动物、鱼类、果蝇和线虫也有对外界刺激反应降低的安静的休息阶段。

    ②睡眠看似是一种简单的24小时周期性活动,但其背后却涉及复杂的行为和生理过程。从行为层面上,睡眠被定义为机体对外界环境失去知觉和反应的一种可逆性行为,关于睡眠可观察的行为包括特定身体安势(躺卧)、闭眼、不活动、与环境互动或对环境刺激反应减少或消失、容易唤醒等。睡眠并非是机体的一种消极和被动状态,它是一种神经网络和递质积极主动支配下产生的,并涉及大量生理、代谢和神经行为。

    一般正常成人在一个完整的夜间睡眠中,大脑在进行着具有一定周期性的功能和状态循环。依据多导睡眠图描绘的脑电图模式、眼动和肌张力特征,人的睡眠结构?为两种类型:非快速眼动(NNEM)睡眠和快速眼动(REM)睡眠。非快速眼动睡眠与快速眼动睡眠循环交替称为一个睡眠周期。每次夜晚的睡眠通常有4——5个睡眠周期,每个周期约90——110分钟。两个睡眠周期之间通常伴有短暂觉醒,整夜大概出现4——6次。

    ④具体来说,非快速眼动睡眠又称为安静睡眠或者慢波睡眠,表现为同步化、高压、低频率的脑电活动,大脑活动水平低,肌张力弱,心跳和呼吸较为规律。在非快速眼动睡眠的最后阶段,个体进入深度睡眠,不易被唤醒;若被唤醒,则会感觉头昏脑涨,出现所谓的起床气。快速眼动睡眠则被称为活跃睡眠,表现为去同步化、低压、混合频率的脑电活动,与清醒状态类似,大脑活动水平较高,常伴有梦境、肌张力缺失、体温调节能力下降、心跳和呼吸不规律以及阶段性眼动爆发。快速眼动睡眠的这些特征(如肌张力缺失和伴有梦境)与一些睡眠障碍相关。此外,研究者已经证实,婴幼儿在快速眼动睡眠时可频繁出现肌肉抽动和扮鬼脸,属于正常现象。

    ⑤人为什么会躺着躺着,然后就突然失去意识睡着了呢?科学家发现,入睡或醒来是体内激素对抗的结果。由法国和瑞士科学家组成的一个研究小组研究发现,大脑前部一个被称为脑侧室前视核的区域主宰着人是清醒还是睡着。根据他们的理论,脑侧室前视核细胞在人体受到黑暗、酒精和温暖的气氛及其他因素影响时,就会发挥作用,令人入睡。这种细胞发挥作用时,还会阻止大脑的其他区域释放令人清醒的激素。这样又会使更多的脑侧室前视核细胞变得活跃,使人进入睡眠状态。这项发现可能为研制使脑侧室前视核细胞活跃或静止的新药开辟道路,帮助医治失眠症或使人保持清醒不眠状态。

    ⑥有人坚持认为睡眠只是用来保存能量的方式,选择一个隐蔽的地方睡觉,比起四下晃荡也更安全一点,可减少被天敌发现的机会。不同动物有着截然不同的睡眠习惯,也是不同的生活方式的适应结果。蝙蝠爱吃的昆虫只在黄昏时出来活动,因此只需那时出来捕食就行,其余时间还是躲起来睡觉更安全经济。但是也有科学家认为这派观点低估了睡眠的作用。如果并非保存能量躲避天敌这样简单,那么睡眠到底有什么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呢?

    ⑦首先,从保养论的角度看,睡眠可以帮助大脑恢复精力,消除疲劳。动物需要睡觉,而没有大脑的植物不睡觉;人体的有些器官,比如肝脏,是不休息的。因此可以说,睡眠是脑部特有的现象,睡眠可以使脑部修补自由基所造成的损害。自由基是新陈代谢的副产物,可损伤人体细胞。其他器官可以通过放弃和替换受损细胞来修补这种损害,但大脑无法这样做,只能让人进入睡眠状态,尤其是在非快速眼动睡眠状态,人体组织才能利用这段难得的闲暇时间通过合成抗氧化酶进行抢修作业

    ⑧其次,从功能论的角度考虑,2014年《科学》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指出,睡眠会促进脑神经元上特定棘状突起的形成、维护特定的树突分支,从而促进学习能力和记忆能力。不仅如此,科学家通过对健康成人被试者的睡眠情况进行控制,发现睡眠不足会引发被试体内711种基因功能的改变,涉及认知功能、新陈代谢、炎症、免疫力和抗压等领域,明确了睡眠对基因的影响。

    ⑨另外,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看,弗洛伊德就认为,睡眠时的梦境可以让人们实现在现实中得不到满足的愿望,梦是通向潜意识的最佳捷径。

    【1】本文题目称,睡眠是“小事儿”,你认为睡眠是“小事儿”吗?请根据文章内容,说明理由。

    【2】请分析第⑥段画线句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3】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有同学认为,第③段中“一般正常成人在一个完整的夜间睡眠中,大脑在进行着具有一定周期性的功能和状态循环”一句中,加点词“一般”和“正常”重复了,应删掉一个。你觉得呢?请说说你的理由。

    【4】结合文章内容和链接材料,对“非快速眼动睡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链接】

    当我们因睡觉闭上眼睛之后,会发生什么事呢?睡眠主要分为两种类型是——快速眼动睡眠和非快速眼动睡眠。非快速眼动睡眠又可分为如下四个阶段:阶段一,浅睡眠。在第一阶段,我们呈现半睡半醒的状态,肌肉会开始放松,有时可能会有轻微的抽筋现象,在这个阶段很容易被唤醒。阶段二,真实睡眠。在开始浅睡眠的10分钟内,我们就会进入第二阶段——20分钟左右的真实睡眠。你的呼吸及心跳的速率会慢慢下降,这个阶段是人类睡眠最大的部分。在睡眠的第三阶段,大脑会开始产生所谓的“delat电波。这是一种庞大(振幅很高)又缓慢(频率很低)的电波,呼吸和心跳在这里已经处于最慢的状态,到了第四阶段,我们的呼吸开始变得规律,伴随着有限的肌肉运动,若在这个阶段突然被叫醒,我们会无法及时调适,醒来之后的几分钟会觉得神情恍惚而且无力。

    A.非快速眼动睡眠,是我们睡眠的两种类型之一。另一种睡眠类型是快速眼动睡眠。

    B.非快速眼动睡眠的第一阶段,浅睡眠,我们呈现半睡半醒的状态,因肌肉开始放松,有时可能会有轻微的抽筋现象。

    C.“非快速眼动睡眠”的第三个阶段大脑会产生庞大而缓慢的电波,大概入睡后30分钟左右开始进入。

    D.“非快速眼动睡眠”中如果我们的呼吸开始变得规律并伴随着有限的肌肉运动就说明是深睡眠状态。

  • 11、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读书是一种“遇见”

    赵畅

    ①我以为,读书其实是一种“遇见”。打开书本的刹那,就开启了一扇去往不同时空的大门,碰见各种各样的人,听说形形色色的事,接触不同年代留下来的思想精华。

    ②如果说,“遇见”是读书与生俱来的产物,那么,选择怎样的“遇见”,读书人理应有属于自己的主动权。苏东坡说得好:“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那么,什么才是“所欲求者”? 我想,除了要选择那些契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使自已功课长进的书籍外,关键一定要按优中选优、精中选精的原则,去选读那些经受过时间和一代又一代读者淘洗的经典。须知,读一本经典抵得上读几十本、上百本普通之书。而对于那些平庸的书籍,我们还是少读或者不读为妙。那样的“遇见”,只是重复,只会无端损耗你读一本经典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太不值得。

    ③交朋友要交五湖四海的朋友,读书当然也是“遇见”的人和事越多越好,读书面越广越好。读报看到一个材料:在当年的西南联大,许多教授在读书方面都是学贯中西,打通文理。因此,吴宓、陈岱孙、金岳霖、贺麟等能用中国话语、中国文化娴熟诠释西学;冯至讲《浮士德》时,可以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来诠释《浮士德》“一个越来越高尚越纯洁的努力,直到死亡”的主题。一些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教授,也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学识。物理学教授王竹溪编写《新部首大字典》,在语言学界颇有影响;化学系教授黃子卿工于书法,热爱旧体诗,时常与文学教授游国恩探讨诗歌;年轻的教学家华罗庚则对散曲充满热爱……

    ④读书的“遇见”,又并非不动脑筋地匆匆而过,而是一种主观能动的行为。换言之,一定要避免人云亦云的做法,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善于从无疑处读出有疑。诚如孟子所云,“ ”据说,梁启超先生对于所读之书是不愿轻易相信的。他作《王荆公》,为搞清楚王安石新政的真相,不仅反复研读《王临川全集》,还参阅宋人文集笔记数十种。所以,当与《宋史》互相参证时,他发现其中的一些以讹传讹抑或故意诋毁、诬蔑的谬误,然后,他“一一详辩之”,以还原历史真相。这种实事求是的“遇见”方式,不仅是对历史负责,也是对自己的治学态度负责。

    ⑤从书本中来,到生活中去,则是一种以“遇见”叠加“遇见”而解疑释惑的有效方法。延伸或者跳出书本的平面“遇见”,而到现实的自然与社会中去作立体的“遇见”,其效果或许会更精彩,更生动。历史地理学家葛剑雄教授,就对读书与旅行之间的关系有着独到的理解。他说:“我是搞历史地理的,旅行有时会带来契机,长期解不开的谜解开了。我曾和凤凰卫视拍过‘告别三峡’的纪录片,看到当地一个盐场,卤水直接从山里流出来,这种卤水看着普通,其实咸得不得了,直接放在锅里煮就成了盐。这里的盐场一直到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还在用,后来才停掉。我研究移民史,巴人曾迁到这里煮卤产盐,巴人为什么一度很强势,地盘能扩展那么大? 他们控制着盐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原本,葛剑雄教授在读书中无法解开的疑窦,想不到因为一次拍纪录片的“遇见”,终于茅塞顿开。从这个意义上说,在现实自然与社会中的立体“遇见”,无疑是对书本知识的一种必不可少的重要补充和佐证。

    ⑥想起杨绛先生说过:“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先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登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请高明,和他对质。”这无疑是对“读书是一种遇见”最生动的诠释。而一个会“串门”、常“遇见”的读书人,更让“读书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成为可能,水到渠成。

    (选自《人民日报》)

    1本文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④段横线处应填写的恰当名言是: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对怎样实现“读书是最美的‘遇见’”作了全面的阐述,请你分别概括出来。

    4第③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有何作用?

    5请结合自身具体的阅读经历,说说你对“读书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这一句话的理解。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请从以下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道,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要求:书写整洁,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不得抄袭和套作。

    (1)请以“诱惑”为题作文。

    (2)以下是一位母亲写给孩子的一封短信,请仔细阅读后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作文。

    孩子,我是母亲,比任何人都希望你快乐。但这快乐,绝不是在该学习的年龄去放纵,在该努力的时候只图轻松。你出生在我们家,除了为你提供必要的衣食住行,我唯一能为你做的,就是给你创造好一点的学习条件,让你有台阶去登上更高的山峰,那时,你看在眼里的风景才会美丽动人。如果你一直匍匐在命运的脚下,为生计发愁,那么,再美的景色在你眼里也很愁苦。此时我对你有多心软,将来生活对你就会有多无情!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