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克州2025届高三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关于汉字的构成,前人有所谓“六书”说,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种方法。

    B. 古时音乐分为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其中变徵声调悲凉,羽声声调激愤。

    C. 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比如晋文公、秦穆公、齐桓公等。

    D. 《荆轲刺秦王》中,荆轲“倚柱而笑,箕踞以骂”,这里的“箕踞”,指坐在地上,两腿张开,形状像箕,是一种畏惧害怕的姿态。

  • 2、依次填入下列语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三顿!”她们每次都 地回答。之后,又对香雪在这方面的迟钝感到说不出的怜悯和气恼。《哦,香雪》

    ②还有几位“大师”们 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拿来主义》

    ③我不知道她已经找了多久还要找多久,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决意不喊她......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 ,羞涩就更不必,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我与地坛》

    A.慷概激昂 拿 倔强 B.理直气壮 拿 坚强

    C.慷慨激昂 捧 坚强 D.理直气壮 捧 倔强

  •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这是一条经典的旅游路线,既能让你饱览大自然巧夺天工般的美景,又能让你领略多姿多彩的异域风情。

    ②近年来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活条件大大改善,对商场里琳琅满目的高档电器也不再望尘莫及了。

    ③他在学习上坚持博学审问,对待工作更是兢兢业业,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终于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④由于过于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判断,不肯认真研究调查,他对于群众的意见总是充耳不闻,所以常常受到大家的批评。

    ⑤有的同学过去对语文学习不重视,到了高中才发现既要补欠账,又要学新知识,被弄得左支右绌,狼狈得很。

    ⑥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这个温文尔雅的节目走红,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节目中一举夺冠的小姑娘更是成为谈论的焦点。

    A. ①②⑥   B. ①③⑤   C. ②③④   D. ④⑤⑥

     

  • 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不是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 死生亦

    B. 其下平旷,有泉侧

    C. 固知死生为虚诞

    D. 则其又加少矣。

  • 5、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曾经用鲜血和生命保卫过衡阳的老兵终于在有生之年得以回到魂牵梦绕的衡阳,重温当年的峥嵘岁月

    B.16岁的金英马集团正值风华正茂之年,而作为国内顶级专业影视制作公司,也让它成为众多国际国内资本选择的合作对象。

    C.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时时刻刻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而望洋兴叹,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

    D.他看着孩子们放学回家以后不先完成作业却锲而不舍地玩着游戏,只能唉声叹气无可奈何地走出了屋子。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五、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过去的生活

    王安忆

    ①一日,走在上海虹桥开发区前的天山路上,在陈旧的工房住宅楼下的街边,两个老太在互打招呼。其中一个手里端了一口小铝锅,铝锅看上去已经有年头了,换了底,盖上有一些瘪塘。

    ②这老太对那老太说,烧泡饭时不当心烧焦了锅底,她正要去那边工地上,问人要一些黄沙来擦一擦。两个老人说着话,她们身后是开发区林立的高楼。新型的光洁的建筑材料,以及抽象和理性的楼体线条,就像一面巨大的现代戏剧的天幕。这两个老人则是生动的,她们生活在高科技的现在,却过着具体而仔细的生活,那是过去的生活。

    ③那时候,生活其实是相当细致的,什么都是从长计议。在夏末秋初,豇豆老了,即将落市,价格也跟着下来了。于是,勤劳的主妇便购来一篮篮的豇豆,捡好,洗净。然后,用针穿一条长线,将豇豆一条一条穿起来,晾起来,晒干,冬天就好烧肉吃了。用过的线呢,清水里淘一淘,理顺,收好,来年晒豇豆时好再用。缝被子的线,也是横的竖的量准再剪断,缝到头正好。拆洗被子时,一针一针抽出来,理顺,洗净,晒干,再缝上。农人插秧拉秧行的线,就更要收好了,是一年之计,可传几代人的。

    ④过去,伞没有现在那么鲜艳好看,也没那么多的花样:两折、三折,又有自动的机关,“哗啦”一声张开来。那时的伞,多是黑的布伞,或者蜡黄的油布伞,大而且坚固,雨打下来,那声音也是结实的,啪、啪、啪。有一种油纸伞,比较有色彩,却也比较脆弱,不小心就会戳一个洞。但是油纸伞的木伞骨子排得很细密,并且那时候的人,用东西都很爱惜。不像现在的人,东西不当东西。那时候,人们用过了伞,都要撑开了阴干,再收起来。木伞骨子和伞柄渐渐地,就像上了油,越用久越结实。铁伞骨子,也绝不会生锈。伞面如果破了,就会找修伞的工匠来补。他们都有一双巧手,补得服服帖帖,平平整整。撑出去,又是一把遮风避雨的好伞。

    ⑤那时候,工匠也多,还有补碗的呢!有碎了的碗,只要不是碎成渣,他就有本事对上茬口,再打上一排钉,一点不漏的。今天的人听起来就要以为是神话了。小孩子玩的皮球破了,也能找皮匠补的。藤椅,藤榻,甚至淘箩坏了,是找篾匠补。有多少好手艺人啊!现在全都没了。结果是,废品堆积成山。

    ⑥现在的生活其实是要粗糙得多,大量的物质被匆忙地吞吐着。而那时候的生活,是细嚼慢咽

    ⑦那时候,吃是有限制的。家境好的人家,大排骨也是每顿一人一块。一条鱼,要吃一家子。那时,吃一只鸡是大事情,简直带有隆重的气氛。现在鸡是多了,从传送带上啄食人工饲料,没练过腿脚,肉是松散的,味同嚼蜡。那时候,一块豆腐,都是用卤水点的。绿豆芽吃起来很费工,一根一根摘去根须。现在的绿豆芽却没有根须,而且肥胖,吃起来口感也不错,就是不像绿豆芽。现在的东西多是多了,好像都会繁殖,东西生东西,无限地多下去。可是,其实,好东西还是那么些,要想多,只能稀释了。

    ⑧现在的生意做的是一锤子买卖。不像更远的过去,客人来一回,就面熟了,下一回,已经与你拉起了家常。店家靠的是回头客,这才是天长日久的生意之道。不像现在,今天做过了,明天就关门,后天,连个影子都不见了。

    (有删改)

    1请简述第②段划线句的作用

    2请以第③段、第④段为例,分析本文的语言特点。

    3结合文章内容,简述“细嚼慢咽”的含意。

    4请探究文中作者表达的情感。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高度重视学习的作用,在《劝学》一文中他连续使用了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借助车马、借助舟船等多个比喻来强调论点,然后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加以总结。

    (2)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

    (3)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韩愈在《师说》中发展了孔子这一思想,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默写。

    (1)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天姥山野兽的叫声,让人毛骨悚然。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一句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____________”一句写周瑜的赫赫战功。

    (3)《劝学》中“____________”一句,以金属的变化来说明学习可以使人改变和提升,而“____________”一句,则说明了君子智慧明理、行为无过的原因。

  • 9、(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对于宗庙祭祀之事,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绝望的诗歌往往也是最美的诗歌,李清照在《声声慢》(寻寻觅觅)中将愁情抒写得淋漓尽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内心的寒冷、凄凉。

    (3)杜甫的诗中往往选取宏大、开阔、豪迈的意象,构成天高地阔、气象雄浑的整体意境,借景象之雄浑展胸襟之阔达,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做出假设来引导学生述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鼓励曾皙说出自己的志向。

  •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她静默地远了,远了,_____________  (戴望舒《雨巷》)

    (3)_____________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徐志摩《再别康桥》)

    (4)风萧萧兮易水寒,______________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5)又有清流激湍,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列坐其次。 (王羲之《兰亭集序》)

    (6)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____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____________ 又何羡乎!亦余心之所善(苏轼《赤壁赋》)

    (7)习近平同志讲话原文:“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____________。”辉煌成就已载入民族史册,美好未来正召唤着我们去开拓创造。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8)习近平同志讲话原文:兴趣是激励学习的最好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讲的就是这个道理。领导干部应该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学乐学。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木兰花慢·彭城怀古

    (元)萨都刺

    古徐州形胜,消磨尽,几英雄?想铁甲重瞳,乌骓汗血,王帐连空。楚歌八千兵散,料梦魂,应不到江东。空有黄河如带,乱山起伏如龙。

    汉家陵阙动秋风,禾黍满关中。更戏马台①荒,画眉人远,燕子楼空。人生百年如寄,且开怀, 一饮尽千钟。回首荒城斜日,倚栏目送飞鸿。

    [注]①戏马台:项羽观看士卒操练兵马的地方。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徐州即彭城,本词首句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句的意境有异曲同工之妙。

    B.“想铁甲重瞳”一句,以“想”字领起,描写了当年铁甲重瞳的项羽,骑着乌骓汗血宝马,军帐连空,盛极一时的气势。

    C.“画眉人远,燕子楼空”一句,用西汉张敞为妻画眉和唐代张惜与关盼盼的爱情故事两个典故,暗示历史风流已为陈迹。

    D.“人生百年如寄”抒发了人生如匆匆过客般短暂的感慨,“且开怀,一饮尽千钟”表达了词人积极向上豪迈旷达的情怀。

    【2】请简要赏析词的结尾句“回首荒城斜日,倚阑目送飞鸿”。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1下列句子中对划线词的意义解释全对的一组是( )

    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在) ②余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在)

    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稍微)   ④世皆谓之天门(句末语气助词)

    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到,前往)   ⑥而半山雾若带然(停留)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①③⑤ D.②⑤⑥

    2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

    A.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B.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

    C.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为“阴”。

    B.城墙有内外之分,里边的一道为“城”,外边的一道为“郭”。“望晚日城郭”一句中,“城郭”泛指城墙。

    C.农历每月初一为“朔”,十五为“望”,最末一天为“晦”。

    D.“桐城姚鼐记。”以“桐城”标明自己所属文学流派。

    4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第①段介绍从京师到泰安的旅程及登山时间等情况

    B.第②段交代登山路线:从中岭出发,经西谷到山顶

    C.“苍山负雪”一句以动写静,描绘了群山雪厚的情形

    D.选文叙述与描写结合,体现了“记”这种文体的特点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时势造英雄。硝烟弥远,盛世已久,英雄不复。

    有人说: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英雄,真正的英雄怎可能囿于时代?

    也有人说:舍生忘死、心怀家国固然是大英雄,但能做社会清流、不断挑战自我亦可称之为英雄。

    同学们就此话题也是议论纷纷,学校为此组织了以“我的英雄观”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请你结合材料和自己的体验写一篇演讲稿表达你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