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贵阳九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A.谁能想到,这个衣衫褴褛的老年人却是个富有的企业家呢?

    B.拮据的生活使他不得不放弃了对人生理想的追求。

    C.这桩十拿九稳的事,他却做得一塌糊涂,难怪爸爸生气了。

    D.劳动使人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阔绰起来。

  • 2、语言运用——下列各句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拙作《易经补正》初成,惶恐投稿,望付梓,以就正于读者。

    B. 家父大人是否安康?多年不见,甚为牵挂,改日定登门看望。

    C. 好友从千里之外捎来家乡土特产,却之不恭,最终只好笑纳。

    D. 大作已拜读,收获颇多,唯几处有疑,特致函垂询,望赐教!

  •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是( )

    A. 苏联作家普里什文有一支生花的妙笔,他在《林中小溪》一文中描绘了大自然的美,展示了小溪所显示的生命力,给人以美的享受。

    B. 《飞红滴翠记黄山》是一篇解说词,是为电视旅游风光片“话说长江”中黄山部分而写的。课文通过传说的讲述,希望人们不要忘记旧社会的苦难,珍惜现代的美好生活。

    C. 莫泊桑是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契诃夫、欧·亨利并列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他观察细腻,善于抓住人物的语言、外貌、动作和心理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D. 《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友人的一封信,通过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的美景,表达了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情感。

     

  • 4、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交通网络飞速发展,铁路桥梁鳞次栉比,人们出行方便快捷。

    B.他根本无暇多想,一向呆头呆脑的林少怎么会变得如此聪明,抽丝剥茧,侃侃而谈。

    C.他的所作所为,令大家信服,即使有谣言,也不攻自破

    D.没有行动作为支撑的梦想就像海天相吻的弧线,可望不可即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曹刿论战》,完成小题。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昭王既息民缮兵

    昭王既息民缮兵,复欲伐赵。武安君曰:“不可!长平之事,秦军大,赵军大破;秦人欢喜,赵人畏惧。然赵自长平以来,君臣忧惧,早朝晏退,卑辞重币,四面出嫁,结亲燕、魏,连好齐、楚,积虑并心,备秦为务。其国内实,其交外成。当今之时,赵未可伐也!”

    王曰:“寡人既以兴师矣。”乃使五校大夫王陵将以伐赵。陵战失利,亡五校。王欲使武安君,武安君称疾不行。(选自《战国策·中山策》有删节)

    注:①昭王:战国时期秦国国君。②武安君:指秦国名将白起,因战功卓著,被封武安君。③长平之事:公元前260年,秦国与赵国在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发生的战事,最终秦国胜而赵国惨败。④五校大夫王陵:五校大夫,官职。校,古时部队每八百人为一校,即主尉。五校为四千人。王陵,秦国大将。

    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1)公将

    (2)秦军大

    2用现代汉语翻译划线句的意思。

    (1)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2)乃使五校大夫王陵将以伐赵。

    3在《曹刿论战》一文中,弱鲁战胜了强齐,而在《昭王既息民缮兵》一文中,强秦却败给了弱赵。请你阅读上面两篇文章,思考影响这两场战争胜负的共同因素有哪些?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诗歌鉴赏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赏析诗歌的颔联。

    2诗人善用典故营造意境,结合尾联说说你的理解。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按照要求完成任务。

    “中华民族是历经磨难、不屈不挠的伟大民族,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人民,中国共产党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伟大政党。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全党一定要保持艰苦奋斗、戒娇戒躁的作风,以时不我代只争朝夕的精神,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十九大报告中的这段话可以说是对自强不息精神最好的阐释。

    (1)画横线的成语中有两处书写错误,请找出来并修改,把正确的成语写在下面横线上。

    (2)请从以下列举的名人中任选一位,用其事迹作为论据,写一段演讲词号召同学们学习他(她)身上自强不息的精神。(100字左右)

    ①范仲淹 ②邓稼先 ③居里夫人 ④海伦·凯勒 ⑤史铁生 ⑥张海迪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默写。

    (1)渲染是古典诗词中常用的手法,李白在《行路难》中用①“__________”极尽夸张渲染之能事,突出酒宴的华贵;许浑在《咸阳城东楼》中,用②“__________”借云、日、风、雨层层推进,渲染出一种萧条凄凉的氛围;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用③“___________”渲染出将士们奏乐吃肉、豪迈高昂的军营生活氛围。

    (2)中华诗文里,说不完的家国初心,写不尽的使命担当。观洞庭晚秋,范仲淹《岳阳楼记》写世人悲喜,“___________________”一语道破为官真谛;朝奏夕贬的韩愈,面对困顿前路,《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______________”仍表赤胆忠心。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快趣”与“慢妙”

    王南海

    ①人们是喜欢快的,快有快的趣味。

    ②比如古人诗中就有“千里江陵一日还”的豪迈,大江浩荡,水流湍急,舟行千里。随着时代发展,科技一路前行,高铁应运而生。如今,不要提“千里江陵一日还”,即使早晨在广州吃罢早茶,下午也可以闲适地在北京吃烤鸭。

    ③我也喜欢快趣。比如当你想旅行时,翻开中国的版图或是旋转地球仪,千里万里,甚至大洋彼岸,都不再是遥远的距离。我们已经居住在一个地球村。通信技术也发达了。想来,小时候要想打个长途电话,需先到邮电局排队,然后申请一个小牌子,进入电话亭中接通。每一分钟都是昂贵的电话费用,让人只能长话短说。遇到打电话不便,要发电报。当年,有专门的一项训练,就是告诉人们如何写电报,如何用最简短的字,说清楚一件事。人们惜字如金,反复思量。

    如今,多种的通讯方式,早就不再需要去排队打长途。邮件,短信,甚至微信,都可以让天涯近如咫尺间,你哪怕在异国他乡,也能马上看到你的笑脸。人们不再写字,不再字斟句酌,表达快捷,何乐而不为?

    ⑤但是,静下来想想,慢也有慢的妙处。

    ⑥慢下来,也很幸福,比如慢车旅行。如果你有一段长长的假期,不妨选择一种慢车旅行。车的速度不快,你可以慢慢地观赏田野风光,可以和周边的游客慢慢地唠唠家常。此时,一切都缓缓的,不急不躁。车轮的“咣当,咣当”声似乎也极富韵律之美。

    ⑦慢慢地给远方的朋友写一封信,先是铺平信纸,信纸上有淡淡的花纹,那是我精挑细选的结果。找出朱红的钢笔,一字一画地写上思念,有时候,需要想想,应该如何表达。有时候,自己也会被其中的妙趣逗乐。想象着朋友打开信纸后,会以什么样的表情读信,心中也会洋溢着一种温暖。A

    ⑧慢慢地写一幅字。需要用老式的砚台。需要慢慢地磨墨,慢慢地运笔。记得读过毕淑敏的一篇散文,说到了既然有调好的墨汁,为什么还要去研墨?一位老人说:“要那么快干什么?慢慢地磨墨,慢慢地想,慢慢地酝酿情绪,慢慢地琢磨还有什么更好的表现方式,一圈圈地磨着墨,思绪也就慢慢地分泌出来、深入下去,看着清水渐渐地,变得像糯米粥一样稠厚,火候就快到了。” B

    ⑨慢慢地在乡下种种菜,喝喝茶。人需要拥抱自然,更需要“接地气”。慢下来,让自己在乡下体味田园之美,懂得四季之乐,看着春发,夏长,秋收,冬藏。感受着四时节令,一份熨过的平静便油然而生。C

    ⑩感情也需要慢慢的。人们说,那时慢,一份美好的情愫,如一枚小小的种子,暗暗地播种,它需要两个人精心地呵护,慢慢地经历时光,才彼此有了默契和。那份感情,才会如水到渠成,可以经历岁月和时光的检验。

    在快与慢之间,人们做着选择和评判。想来,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9年12期,有删改)

    1结合全文,在段空白处填写句子,使之成为中心论点。

    在快与慢之间,人们做着选择和评判。想来,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段落内容,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主要论证方法,并分析作用。

    (1)比如当你想旅行时,翻开中国地图或是旋转地球仪,千里万里,甚至大洋彼岸,都不再是遥远的距离。

    (2)如今,多种通讯方式,早就不再需要去排队打长途。邮件,短信,甚至微信,都可以让天涯咫尺间,哪怕在异国他乡,也能马上看到你的笑脸。

    3下列语段是从原文中摘出来的,如果还原到文中去,放在A、B、C哪一处最合适?请简述理由。

    “从前的脚步好慢,从一个村子,到另一个村子,要走一天的时间。从前的日子很慢很暖,裹在淡淡的烟火里,日日年年”。

  • 10、文学类文本阅读

    很可能……他叫希内斯

    (西班牙)梅纳

    水泵就安在院子里,紧挨着墙根的井栏。你记得吗,希内斯?水泵有一个大轮盘,你把全身的重量都压在摇把上,带着它转动。

    那是个漂亮的院子,白天充满着欢乐。

    希内斯,我觉得,院子里的一切,过去和现在都同你紧密相关。还有那个圆水池也是这样。水池里的金鱼光灿夺目,尤其引得孩子们流露出惊异的眼神。

    你就是傻子希内斯。每天,你把水池灌满,人家就给你两个雷阿尔。有时也给你些应时的水果,比如,满满一小锅仙人掌果之类。于是,你就耐心而又麻利地——怎么可能呢——削了起来。你用的那把旧刀,总揣在你那件补丁摞补丁的上衣右边口袋里,这件褪了色的衣服,无论冬夏你都是不离身的。

    你呀,希内斯,心眼不多,所以人家都叫你傻子,谁都不肯把重要一点的事情交给你去办。每次有人让你掏了脏水坑或者其他类似的谁也不愿干的活儿之后,你从不开口讨取任何报酬。

    一天,邮递员胡安给你送来了一封信,你找人家给你念了,那是一-份通知书,让你去服兵役。你已经长大成人了。你去了。他们把你带走了。我敢肯定,当你穿上军装感到自己也已成为小伙子的时候,你一定也产生过幻想。你一定努力参加操练,按照口令向右转走、向左转走和立定。他们发给了你一支步枪,教给你什么叫口令。他们告诉你说不能放任何人从那儿通过,所以连上校来了,你也没有放他过去。上校一定要过,而你却慢吞吞地一板一眼回答他说:“没那么容易。”结果人家把你从岗位上撤了下来,并且得出结论,说你是个绝顶的蠢材,是个傻子。这样,你很快就又回到村里,回到水泵和粪坑旁来了。

    这一切都是我小时候听人说的。因此,我觉得此刻我是在想象你,你也许压根儿就不叫希内斯。

    时间一年一年过去,人们已经不记得你了。时代在前进:柏油马路、电视、电影、学校、拖拉机……没有时间啊。

    每天你都把水池灌满,看着水池里的鱼,你就像孩子一样眼睛里放出了光芒。你用喷壶在地面上洒上水,然后就去吃锅中的仙人掌果。我还忘记说了,人家还送给你烟叶,你的烟斗很短,不管有烟没烟,你都把它叼在嘴上,即使是在你气喘吁吁地摇着水泵的时候也不例外。

    你总是来得很早,即使什么人都没有,你也要道一声“早上好”。你整个脚掌着地地蹲着,胳膊放在膝盖上,凝视着池里的水。你就那样长时间地蹲着,观赏着水中的鱼,但却从不把手伸进水里去。你总是抄着手,也许是怕它们不听使唤,会不自觉地伸向红得诱人、金光闪闪的神秘家伙吧。

    我在想,虽然自以为对你有这样一些了解,可是我对你还是完全陌生的。你有亲人吗?你家住在哪儿?有人为你的穿戴操心吗?谁给你做饭?我对这些一无所知。

    我很想了解这一切,很想了解你明眸深处和你那奔腾的血液中深藏着的东西,尽管我知道,不会有什么特殊的、与众不同的东西,你只是一个十分内向的人。其他的说法,都只不过是人们的推测而已。

    一天,一个跟通知你去服兵役那天一样的非同寻常的重要日子,你突然纵身跳进一个水塘,因为有个小孩在里面吃力地挣扎。孩子得救了,而你却送了命。你不会游泳,你的衣服,包括那件总不离身的、右口袋里老是揣着那把刀子的上衣在内,实在是太沉了。

    你死后,没人给你颁发勋章——也许那时还不兴这一套。傻子希内斯用自己的生命救活了一个孩子!

    你的举动,引起了前所未有的轰动。很多人——我想他们对你会被淹死感到奇怪——为你送葬。那些从未和你说过一句话的人,那些对你谦恭的问候不屑一顾的人,那些拿你耍笑或者骂你“傻子”的人……他们都跟在你的灵柩后面,向你致敬。不过那也只是做做样子,因为他们心里想着自己的事情,谈论着他们的纠葛、年景的好坏……就像通常送葬的时候一样。但是他们总算去了,希内斯,是你把他们聚在一起的。他们一连几小时和你呆在一起。他们当中有人会说或者会想:“这傻子不简单,真是个好人。”

    事情就是这样,时间过去了那么久,人们早就把这事忘了,只有一个人还在怀念你。我就是你从水塘中救起来的那个孩子。

    (选自《世界微型小说经典》,有删改)

    (注释)①雷阿尔:西班牙辅币的名称。

    1下面是两位同学关于小说故事情节的发言。请根据内容,将发言补充完整。

    小说全篇围绕着一个“傻”字展开。在人们心目中,希内斯是一个傻子,体现他“傻”的事件有(1)________等。(写一件即可)

    对于希内斯来说,有两个“非同寻常的重要日子”。说第一个日子重要,是因为他在那天收到了服兵役通知书,代表着他长大成人。说第二个日子重要,是因为(2)________

     

     

    2阅读下面句子,结合语境,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水池里的金鱼光灿夺目,尤其引得孩子们流露出惊异的眼神。(为什么要写水池里的金鱼?)

    (2)上校一定要过,而你却慢吞吞地一板一眼回答他说:“没那么容易。”(“慢吞吞地”和“一板一眼”能否去掉其中一个?为什么?)

    3这篇小说以第二人称叙事,有什么好处?请简要阐述。

    4读了这篇小说,有人觉得暖心,有人觉得寒心。你怎么看?结合小说的内容和主旨谈谈你的理解。

  •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你永远拥有两个世界

    ①任何一个人都拥有两个世界,一个是手中的世界,一个是心中的世界。手中的世界是你已经掌握的世界,比如你现在从事的职业、你目前所处的地位、你当下的亲人朋友。心中的世界是你未曾掌握却时刻梦想获得的世界,比如你希望从事的事业、你渴望获取的财富、你渴盼争得的荣誉、你企望得到的人际关系。 这两个世界构成了一个人的现在和未来,容纳了你所有的心血和汗水。

    ②人无疑应该善待手中的世界,手中的世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存在,它可以让你呼吸、给你温情。但人永远不能放弃心中的世界。人有一点与动物不同,那就是为梦想活着。没有梦想,人就没有朝气,就不会想方设法开发生命的种种潜能,就可能终生碌碌无为。心中的世界就像一座我们从来没有走近去的山,里面藏满了无数价值连城的珍宝;就像一条我们从来不曾趟过的河,里面充满着迷人的波涛。手中的世界只是我们走向心中的世界的一个基地,却不是我们停步的理由。

    ③我们想走向心中的世界,需要带几个伴侣上路。

    ④第一个伴侣是自信。自信就是相信自己能够创造某个辉煌、抵达某种高度的心理素质。人先要相信自己,才能超越自己。一个过于自卑的人很难实现生命的辉煌。

    ⑤世界总是多角度的,生活中有阳光、云霞,也会有风雨、泥泞。抵达过心中的世界的人,在只有手中的世界的时候,无不遭逢过靠山山崩、靠水水流的日子。鲁迅先生一生的创作成就够高了吧,可他在民国教育部做公务员时,曾因支持学生运动,被教育总长章士钊开除过;写《哈利.波特》的乔安妮.凯瑟琳.罗琳现在够出名了吧,但她曾经离婚之后又碰上失业,最穷窘的时候连一日三餐都成问题。这两个人后来之所以能够走向美丽的心中的世界,是因为他们得到了忍耐力这个好伴侣。向往心中的世界的人与一般人的区别在于:面对失败,一般人会想,我这人太笨,注定干不成这个事,干脆算了吧;向往心中的世界的人则认为,我这么聪明,眼前这点困难算什么,换个方向再试几次,我就不信突破不了。结果,他们真的取得了成功。

    ⑥我们还应该极力地培育自己的才华。人固然要有梦想,然而,如果你缺少抵达梦想的起码的才华,梦想再多也是废纸。

    ⑦自信、忍耐力与才华的关系,好比一条河的奔流,自信、忍耐力提供的是河床,才华是实现河流流动的势能——没有河床,河流自然流得不那么痛快;没有势能,河流根本就流不起来。

    ⑧没有一个人不想踏平手中的世界的围栏,拥抱花红柳绿的心中的世界,但生活无时不在告诉我们:心中的世界不是高蹈于云端的极乐福地,它其实是一个人在手中的世界里不断出发、抵达的结果

    1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任何人都拥有两个世界”。

    B.在作者看来,想要走向心中的世界,“自信、忍耐力、才华”是需要具备的条件。

    C.第⑤自然段画线句“靠山山崩、靠水水流”具体指的是“人生中会经历到的挫折、坎坷、磨难”。

    D.第⑦自然段运用了举例论证和比喻论证,具体而生动地证明“生活像一条河流奔腾不息”的论点。

    2作者认为应该怎样对待这两个世界,下面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任何一个人都拥有两个世界,一个是手中是世界,一个是心中的世界。

    B.人应该善待手中的世界,更不能放弃心中的世界。

    C.手中的世界是已经掌握的世界,心中的世界是未曾掌握的世界。

    D.手中的世界和心中的世界构成了一个人的现在和未来。

    3下列四句名言,更适合作为第④段的道理论据的一项是(   )

    A.深窥自己的心,而后发觉一切的奇迹在你自己。(培根)

    B.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鲁迅)

    C.人的活动如果没有理想的鼓舞,就会变得空虚而渺小。(车尔尼雪夫斯基)

    D.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庄子)

    4结合上下文,说说第⑧段画线句子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作文

    在生活中,有时老师的几句良言,有时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或者自然界的一种景致……都会成为一种力量深深敲击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深切地感悟生活。

    请你选取感受最深的一点,以“启迪”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悟,抒写真情实感,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