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黑尾胡蜂遭受到袭击时,群蜂共同向侵犯者发起攻击,从获得途径和功能上来看,其行为分别属于( )
A.先天性行为和社会行为
B.学习行为和社会行为
C.摄食行为和防御行为
D.防御行为和攻击行为
2、能自由运动是动物区别于植物的显著特征之一。下列关于动物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蚯蚓体内有肌肉和骨骼,在光滑的玻璃板上的运动速度快
B.运动器官是动物运动的结构基础,不同动物的运动结构相同
C.骨的位置变化产生运动,每个动作的完成只需要一块骨骼肌
D.动物通过运动扩大了生存空间,有利于获取食物和逃避敌害
3、目前有的国家允许以医学手段培育“三亲试管婴儿”,其培育过程可选用如下技术路线,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早期胚胎需植入母体子宫内膜继续发育
B.“三亲试管婴儿”培育方式属于有性生殖
C.“三亲试管婴儿”的遗传物质全部来自母亲卵细胞的细胞核
D.早期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捐献者卵细胞的细胞质
4、下列关于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
A.日本血吸虫只能终生寄生在人体内,使人患病
B.蛭的唾液中有蛭素,蛋白含量很高,可做鱼的饵料
C.果蝇属于环节动物,是非常经典的遗传学实验材料
D.病毒种类很多,寄生在活细胞内生存,可引起其他生物患病
5、中国巨竹节虫(如图)是我国科学家发现的竹节虫新物种,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昆虫种类。下列关于该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体表有外骨骼
B.附肢分节、身体不分节
C.有一对触角、三对足
D.形似树枝,不易被天敌发现
6、显微镜下看到某霉菌的直立菌丝的顶端呈扫帚状结构,而且每一分枝上都有成串的孢子。这种霉菌是( )
A.青霉
B.曲霉
C.匍枝根霉
D.毛霉
7、下表中探究“动物走迷宫获取食物”实验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 )
动物种类 | 甲 | 乙 | 丙 |
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 | 51 | 28 | 4 |
A.动物走迷宫取食是一种先天性行为
B.一旦学会走迷宫,就不会忘记
C.三种动物中,甲的学习能力最强
D.动物越高等,尝试的次数越少
8、下图为鸡卵的结构图,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结构 A 为卵黄,能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B.卵壳上的气孔,保证胚胎发育的气体交换
C.卵壳和卵壳膜对鸡卵内部结构起保护作用
D.结构 D 为卵白,只为胚胎发育提供水分
9、赶海成为闲暇生活的乐趣。李亮赶海的收获有:竹蛏、海葵、蛤蜊、螃蟹、牡蛎等。其中种类最多的是( )
A.腔肠动物
B.环节动物
C.软体动物
D.节肢动物
10、微生物一般“无影无踪”,但又“无处不在”。有关图中微生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①是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
B.④是青霉,能从中提取抗生素,治疗细菌性疾病
C.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有①②③,除①外,其它都属于真核生物
D.③④⑤都能产生孢子,③在环境适宜的条件下还能进行出芽生殖
11、“鲢、鳙、草、青四大家鱼”可以混合饲养,从而获得高产。下列与之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它们的食物相同,喂养比较方便
B.它们的觅食过程都离不开尾部和躯干部摆动以及鳍协调
C.青鱼栖息在水域底层,以浮游植物为食
D.鳙鱼栖息在水域中上层,以螺蛳等软体动物为食
12、苍耳的果实表面有钩刺,可以钩挂在动物的皮毛上,被动物带到远方。其中动物所起的作用是( )
A.破坏苍耳植株
B.动物对苍耳不产生作用
C.帮助传播种子
D.以上答案都不对
13、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实验中,要把培养皿打开,暴露在空气中5﹣10分钟,再盖上。上述操作相当于细菌、真菌一般培养方法中的步骤是( )
A.配制培养基
B.高温灭菌
C.接种
D.恒温培养
14、研究发现,周氏啮小蜂在杀灭美国白蛾方面,与其他鸟类吃其蛹有所不同。它是在瞬间将受精卵注入美国白蛾的蛹内,利用蛹内的营养物质繁殖自身后代,从而杀死白蛾。这一事实说明,动物在自然界中能够( )
A.维持自然界中的生态平衡
B.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帮助植物传粉受精
D.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15、在农业科技博览园内,每年都有大量的蔬菜新品种展出。新品种的培育与广泛推广极大丰富了人们的菜篮子,同时丰富了生物( )
A.基因的多样性
B.种类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植物个体的多样性
16、细菌在适宜的条件下,其繁殖速度是惊人的。下列属于细菌主要繁殖方式的是( )
A.腐生
B.寄生
C.分裂
D.出芽
17、微生物与人们生活联系密切。下列关于微生物的描述与事实不符的是( )
A.细菌依靠芽孢繁殖
B.蘑菇的细胞中没有叶绿体
C.青霉依靠孢子繁殖
D.酵母菌具有成形的细胞核
18、腐烂的树桩最终会消失,这反映了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 )
A.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B.引起动、植物患病
C.引起人患病
D.与动植物共生
19、菜豆和玉米种子都具有的结构是( )
A.胚乳和子叶
B.胚和胚乳
C.种皮和胚
D.种皮和胚乳
20、下列生殖现象中,属于出芽生殖的是( )
A.
B.
C.
D.
21、蚯蚓的环带靠近身体的_____端.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昼伏夜出,以植物的枯叶、朽根和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
22、哺乳动物生殖发育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是皮肤和__,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__和吞噬细胞,这两道防线被称为__性免疫,第三道防线是免疫器官和__,免疫器官有胸腺、__和脾脏,它被称为__性免疫.
24、动物因逃避敌害、争夺食物和栖息地、完成繁殖所进行的运动,必须在内分泌系统和 系统的调节下才能完成,后者起主要的调节作用。
25、下图是常见的几种植物,请据图回答问题(D图除外).
(1)在以上植物中,属于种子植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可以用孢子繁殖后代的植物是_____________,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的是苔藓植物,因为它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背腹面侵入叶细胞,使它的生存受到威胁.
(2)E和F不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它们进行分类的时候,应考虑植物的哪些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能把以上植物所属的类群按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排列吗?
(5)常见的裸子植物大多为乔木,________被誉为“裸子植物的故乡”.
26、果酒暴露在空气中会变酸,主要是___________发酵的结果;水果放久了会有酒味,主要是___________发酵的结果。
27、在陆地上生活的多数动物主要是依靠附肢的活动,使身体在地面上爬行,__________,奔跑,____________等。
28、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被称为“地球之肾”的生态系统是____生态系统。
29、在脊椎动物中,最低等的动物是_______类,最高等的动物是__________。
30、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性活在_____中,用_____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_____上,也可在水中_,用_____呼吸,皮肤_____呼吸.
31、
32、细菌的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部分构成。(______)
33、关于人类的起源与发展,有不少观点,但“进化论”是目前被人类广泛接受的。如图为“人类的起源与发展”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进化论的创立者是_________。
(2)黑猩猩、大猩猩、猩猩、长臂猿都和人有许多相似的地方,统称为________。
(3)从我国发现的北京猿人化石可以看出北京猿人属于人类进化的阶段_______。
(4)图中C具备______。(多选)
A.直立行走的能力B.制造和使用简单工具的能力C.制造和使用复杂工具的能力D.使用火的能力E.使用语言的能力
(5)从C到G,除着装发生变化外,使用的工具也越来越发杂,由此推测,这是因为人类进化过程中____越来越发达。
(6)人类的祖先在群体生活中还产生了_____,使得人类个体之间能更好地交流和合作,增强了同大自然的斗争能力。
34、如图为植物呼吸作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黑色的箭头表示植物a处所释放出的气体是___,白色的箭头表示植物a处吸收的气体是___。
(2)图中的a、b两种器官,即能进行呼吸作用,又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是___。
(3)将图中表达式补充完整:A___,B___;图中C一部分是植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___,另一部分通常以___的形式散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