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赤峰2025届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5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轰隆的巨响,振聋发聩,游人打着手势在夸张地交谈,却好像失去了声音。

    B.警方搜集了歹徒所留下的线索,按图索骥,很快抓住犯罪嫌疑人,宣告案件告破。

    C.年轻的律师与诸多租客共用一个厨房,他发现自己放在冰箱里的食物经常不胫而走

    D.在今天的表彰大会上,主持人请一位劳动模范介绍自己的事迹,这位劳模却出言无状,脸憋得通红,只说了一句话:“其实很多同事干得比我更好。”

  • 2、对于寓言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猫头鹰和斑鸠》一文中,斑鸠想让猫头鹰认清问题关键,并加以改正。作者是刘向。

    B.《涸辙之鲋》选自《庄子》,反映了帮助他人无需顾及求助人的实际需求,可以随意为之.

    C.伊索写的《鹰和鼹鼠》,文中鹰王和鹰后因为没有听取鼹鼠的忠告,酿成悲剧。

    D.《驴和骡子》使用了寓言常用的想象、比喻的艺术手法,讽刺驴的自私害死了自己。

  • 3、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昆曲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戏曲剧种。她雍容典雅,仪态万方;她影响深广,美名远扬。

    B.“春雨惊春清谷天”,点出了春天有立春、雨水、惊垫、春分、清明、和谷雨的节气。

    C.对联—一汉语特有的文学形式,通常用毛笔竖着写。贴挂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D.古人题咏枫桥,除《枫桥夜泊》外,杜牧也写过“长洲茂苑草萧萧,暮烟秋雨过枫桥”。

  • 4、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译:收集天下的军队,把他们集中到咸阳,让他们销毁兵刃和箭头,铸成十二个金属人。

    B.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译:秦孝公占据着崤山和函谷关的险固地势,拥有雍州的土地,君臣牢固地守卫着,借以窥视周王室(的权力)。

    C.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译: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在的(地方)。

    D.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日:“非我也,岁也。”

    译: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不知道开仓赈济。百姓死了,就说:“不是我的过错,是因为年成不好。”

  •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目前,电脑的售后服务水平呈现良莠不齐的现象,更有甚者,有的电脑厂商售后服务过程中还存在诸多欺诈行为,阻碍了整个电脑行业的健康发展。

    B.在国家体育馆举行的北京奥运会体操女子团体决赛中,正值豆蔻年华的中国队以188.900分的成绩获得中国体操史上首枚奥运女子团赛金牌。

    C.改革,他们荜路蓝缕;实践,他们戮力同心。“资源节约、清洁环保、生态优良”已成为他们科学发展冶炼工业的不刊之论

    D.有些同志对于自己工作中出现的一些小的错误总是不以为然,认为这只是十个指头中的一个指头,无关大局。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炉火

    丁肃清

    一瘦一胖两个老人,坐在公路旁边的一截矮墙上,看来来往往的汽车,两张脸随着往来的汽车扭过来,扭过去。他们的面前,是一个燃烧着的火炉子,上面烧着一排水壶,他们脸上的笑、脸上的颜色,也像他们身边火炉子里燃烧着的火焰。

    有妇女小孩儿来提开水,或者把冷水坐在炉子上。瘦老头从矮墙上下来,捅火,捅出一大簇跳跃的火焰。

    人们陆陆续续来提水,烧水,他们大都是公路两边做生意的乡亲,和两个老人不生分,也不多客气。

    一辆大卡车停下来,司机说:“给弄点开水。”说着端坐在小板凳上,看着老人把开水倒在他的茶杯里,用嘴一边吹凉着一边喝,喝足了,拍拍屁股站起来,又让胖老人给他续上,拧上茶杯盖,然后扔给胖老人一张毛票儿。

    胖老人说:“不要钱。”说着就给司机塞了回去。

    司机纳闷儿:“你们不是卖水的吗?”

    胖老人说,“不是。我们是打铁的。”

    “哎呦我的天!”司机拍着脑门儿呵呵地笑了,“我还当你们是卖水的呢,什么年月了,还打铁?能赚多少钱?”

    瘦老头说:“不赚钱,赔钱。”

    把司机说愣了。老人向他解释:“没有活儿,白烧着碳呀。”他又默默地像对自己说:“要说也不能算白烧碳,给乡亲们烧烧水。这不,碳又没有了,凑吧。”他说着从口袋里掏着,掏出一张十元,胖老头也掏出了一模一样的一张,交给他。

    “我说,你们这是图什么呀?”司机干脆又坐了下来,他对这俩老人感兴趣,他说:“你们收她们的水费呀。”

    胖老人说:“咳,乡里乡亲的,这火,闲着也是闲着。”

    司机说:“那你们不如不干。”

    胖老人说:“咳,这人哪,闲着也是闲着。”

    司机说:“真是有意思,有意思,赔钱赔工夫做生意,有意思。”

    胖老人把眼睛瞪得很大:“过去,我们赚钱。”司机说,“是吗?”老人说:“是,那会儿,我们的钱赚海了,问问,十里八乡谁家的家伙儿,不是我们打得呀,铁锹犁耙、牛鼻环、烧开水的水汆子,都是。”

    瘦老头说:“还有县城大门的铁门环。”他炫耀地问胖老头:“是吧,是我打的吧?”

    胖老头说:“那是我淬的火。”

    两个人一争,额头、脖子上都冒出了筋疙瘩,他们说话时挥动的手上,筋疙瘩更是密密麻麻的,像蚯蚓。

    西天边上的云霞退了,蒙上了暮色。司机笑呵呵的脸,慢慢地不笑了,一脸的凝重。他站起来说:“我有点活儿,你们干不干?打个车挂钩。”

    两个老人高兴得不得了。风箱呼呼地拉了起来,炉子里的火苗跳跃了起来,铁锤有节奏地响了起来,叮当、叮叮当、叮当……

    胖老人抡着大锤,叮当、叮叮当、叮当……铁砧上的火花,在暮色中四溅着,一层儿、又一层儿……瘦老人说:“让我来一会儿!”

    他把大锤要过来,赤裸的臂膀抡成了一个椭圆,叮当、叮叮当、叮当……铁块燃烧着淬在火里,吱——弥漫起浓浓的浪烟。

    车挂钩打好了,在满月的照耀下,跳跃着一簇一簇蓝色的光亮。

    “给钱。”司机把一百元的新币递过来。

    “免了。”胖老人说。

    “不要了。”瘦老人也说。

    他们流着汗水、红彤彤的脸,在炉火的映照里奕奕发亮。他们帮着把那个挂钩抬在了汽车上。汽车隆隆地发动,缓慢地开了。

    原本,司机打这个车挂钩没有用,只是他愿意。两个老人也并不想挣司机的钱,他们只是觉得痛快。

    真痛快!两个老人拾掇了摊子回家去,一边走一边唱起来,他们唱的是晋剧老调,在夜幕里,清亮地痛快淋漓地荡漾……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透过司机不理解两个老人做不赚钱还赔钱的打铁生意这个细节,折射出只注重物质而忽视精神追求的深层次社会问题,引人思考。

    B.小说善于运用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闲着也是闲着”,既说出了两个老人现在的无奈处境,同时也展现出了两个老人热心肠的一面。

    C.小说的环境描写虽然不多,却恰到好处,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渲染了温馨的氛围,烘托了人物的内心。

    D.司机并不需要打车挂钩,和老人不收司机的钱这个结尾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达到这种效果的原因是作者在前面埋下了伏笔。

    2小说反复使用“叮当、叮叮当、叮当……”的声音来描述打铁的过程,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3小说为什么要以“炉火”为题?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中三次发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感叹,其中有一处用“____________”的表情变化,来凸显蜀道之“难”。

    (2)荀子《劝学》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紧接着作者举出与蚯蚓相反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4)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用“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直接描述。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8、(三)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各题。

    瀑布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注)《庚溪诗话》载:“唐宣宗微时,以武宗忌之,遁迹为僧。一日游方,遇黄檗禅师同行,因观瀑布。黄檗曰:‘我咏此得一联,而下韵不接。’宣宗曰:‘当为续成之。’黄蘖云:‘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宣宗续云:‘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其后宣宗竟践位,志先见于此诗矣。”

    1从体裁上看,这是一首_______诗,韵脚押的是________韵。

    2这首诗对瀑布作了人格化的描写,能体现这种拟人写法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等。

    3《庚溪诗话》中说唐宣宗“志先见于此诗矣”。你读出《瀑布》一诗中包含了他怎样的“志”?请联系具体诗句,说说你的理解。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柳宗元,子厚,河东人,后魏侍中济阴公之系孙。曾伯祖爽,高祖朝宰相。父镇,太常博士,终侍御史。

    宗元少聪警绝众,尤精西汉《诗》《骚》。下笔构思,与古为侔。精裁密致,璨若珠贝。当时流辈成推之,登进士第,应举宏辞,授校书郎、蓝田尉。

    顺宗即位,王叔文,韦执谊用事,尤奇待宗元,与监察吕温密引禁中,与之图事。转尚书礼部员外郎。叔文欲大用之,会居位不久,叔文败,与同辈七人俱贬。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永州司马即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堙厄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为骚文十数篇,览之者为之凄恻。

    元和十年,例移为柳州刺史。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日:“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为执友,胡忍见其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州。会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钱,过期则没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已没者,仍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数千里皆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著述之盛,名动于时,时号“柳州”云。有文集四十卷。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选自《旧唐书·柳宗元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永州司马/即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理厄/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

    B.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永州司马/即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理厄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

    C.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永州司马即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理厄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

    D.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永州司马即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埋厄/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我国古代,在本名之外另取的和本名有某种关联的称谓。

    B.河东,即黄河以东,在文言文中“河”一般特指黄河。

    C.元和,唐朝年号,同《琵琶行》中“元和十年”的“元和”。

    D.京师,古代指国都及其附近的地区;也可指天子的军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柳宗元少有才华。他小时候就聪明出众,富有文采,下笔构思,可与古人相提并论,当时同辈都推崇他。

    B.柳宗元受到器重。唐顺宗即帝位后,特别看重柳宗元,将他和监察御史吕温引人禁宫之中,一起商议大事。

    C.柳宗元重视友情。刘禹锡被调任播州刺史,柳宗元担心刘禹锡不方便去蛮地做官,请求与刘禹锡互换任地。

    D.柳宗元提携后辈。柳宗元在柳州期间,一些学子慕名而来,拜他为师,在他门下学习的人,都会成为名士。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为执友,胡忍见其若是?

    (2)柳州土俗,以男女质钱,过期则没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军队及地方医务人员驰援武汉……无数普通人的“逆行”,才有了民族崛起的“顺风行舟”。

    对上述材料,你有何认识与感悟?请据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自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50
题数 10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