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蛙满塘,谷满仓。”青蛙一天能捕食的害虫多达200余只,是当之无愧的“农田卫士”。下列有关青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青蛙抱对后,雌蛙将受精卵产入水中
B.受精卵上面的颜色深,有利于受精卵的发育
C.蝌蚪用鳃呼吸,用尾游泳,体现了环境影响生物
D.秋天气温下降,青蛙进入冬眠,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
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
B.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C.一般情况下,草原生态系统比森林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更强一些
D.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3、老年人不适宜进行登山等剧烈运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骨中有机物减少,摔倒后易骨折
B.韧带及关节囊松弛,改进易错位
C.骨骼肌耗氧量减少,收缩力增加
D.关节中滑液减少,润滑作用减弱
4、下列关于生物圈、生态系统、食物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千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所有生物可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
B.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只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C.一条完整的食物链包含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D.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都参与或促进了物质循环
5、2023年3月某团队在我国云南发现新物种龙陵秋海棠,某校项目学习小组对秋海棠进行系列观察与实验,请回答问题。如图所示为密闭培养室中,放置秋海棠和无秋海棠情况下,一天中氧气浓度变化曲线图。为证明秋海棠能够提高室内氧气浓度,需要比较的两个时间点是( )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6、小刚在溪流中发现一只蠕动的小动物,其身体两侧对称、背腹扁平,该动物可能是( )
A.水螅
B.蛔虫
C.涡虫
D.沙蚕
7、如图表示关节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结构②表示关节囊
B.结构③中含有滑液
C.脱臼是指①从④中滑出
D.结构⑤能提供运动的动力
8、图为家鸽呼吸系统结构,关于家鸽的呼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呼吸一次,在③进行两次气体交换
B.呼吸一次,在②进行两次气体交换
C.呼吸一次,在②和③各进行一次气体交换
D.吸气时在②进行气体交换,呼吸时在③进行气体交换
9、下列关于长骨的基本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骨由骨膜、骨松质、骨髓组成
B.骨膜能使骨长长
C.骨松质中有红骨髓
D.骨干的软骨层使骨长粗
10、有人说:“光彩夺目的珍珠是贝类在剧痛中滴落的泪珠”,产生这些“泪珠”结构的是( )
A.贝壳
B.外套膜
C.足
D.外套膜分泌的物质
11、支付宝APP中有个小程序是蚂蚁森林。当用户减少碳排放量累计到一定数值后,可在沙漠中植树。在沙漠中植树可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
C.环境影响生物
D.环境适应生物
12、蜥蜴、蛇、壁虎都是真正适应陆地环境的脊椎动物,下列不属于其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的是( )
A.体表覆盖黏液,可起到保护身体的作用
B.体内受精并在陆地产卵
C.肺的气体交换能力较强
D.卵外有坚韧的卵壳
13、金秋时节,稻香蟹正肥。判断螃蟹属于节肢动物的主要依据是( )
A.身体是否呈两侧对称
B.身体和附肢是否都分节
C.是否有触角和足
D.发育方式是否为变态发育
14、下列结构中,花生和玉米种子共有的是( )
A.胚乳、种皮
B.种皮、胚
C.果皮、种皮
D.两片肥厚的子叶
15、下列关于胎生、哺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绝大多数哺乳动物以胎生的方式繁殖后代
B.哺乳为幼仔成长提供优越的营养条件
C.胎生、哺乳大大降低了幼仔的死亡率
D.胎生提高了哺乳动物的产仔率
16、有经验的农民常常将玉米与大豆轮换交替种植,主要原因是( )
A.合理密植,节约空间
B.大豆根部的根瘤菌可提高土壤肥力,促进玉米生长
C.减少虫害,增加产量
D.满足农作物对不同光照强度的要求
17、福建长乐市沿海防护林经常遭受蝗灾,蝗虫对植物危害最大的时期是( )。
A.受精卵
B.若虫
C.蛹
D.成虫
18、妈妈教女儿制作泡菜,再三嘱咐,要用水密封坛口,其原因是
A.隔绝空气,抑制乳酸菌的发酵
B.防止其他细菌的进入
C.防止营养物质的流失
D.造成缺氧环境,促进乳酸菌发酵
19、种子销售中心新进了一批玉米种子,测定这批种子的发芽率时,随机取了600粒玉米种子进行实验,有30粒没有发芽。问这批种子的发芽率是多少以及能否用来播种( )
A.50%,不能
B.92%,能
C.95%,能
D.70%,能
20、如图表示绿色开花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所示的传粉方式为自花传粉
B.结构①中的精子与④结合形成受精卵
C.结构②发育成果皮,结构③发育成种皮
D.子房内的胚珠数量决定了果实内的种子数量
21、微生物是__________、结构简单的生物,其中包括没有细胞结构的微生物__________。
22、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生物学实验在初中生物学的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观察下面几幅实验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①中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的目的是 。
(2)图②膝跳反射实验中,小锤叩击的部位是 。
(3)图③中是玉米种子结构示意图,滴加碘液变蓝的结构是 。
(4)图④中观察鲫鱼适于游泳的特征,鲫鱼向前游泳的动力来自 。
(5)图⑤是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滴加碘液的目的是
(6)图⑥实验中说明草履虫有 特性。
(7)图⑦测量脉搏是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搭在 的位置。
(8)图⑧中要保持蚯蚓体表的湿润目的是 。
23、绿色是希望和活力的象征,绿色植物决定着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基,下图为一绿色开花植物的发育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分析作答:
(1)由2→3表示的过程是___________, 萌发的花粉粒释放出精子,与胚囊中的______________融合形成受精卵。3→4表示果实的发育过程,由于细胞不断分裂,生长和分化,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______________。
(2)有人说种子是被子植物新个体发育的起点,说出你的理由或观点: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图所示是从受精卵到一株油菜的生长发育过程,其中表示细胞分化的是______________,写出油菜的结构层次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在“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中,取红、绿、蓝、黄四种颜色的小纸片各25张,放在一块绿布上,实验者先背对绿布,然后转身快速拿取,经过若干次后,最后剩下的小纸片数量最多的应该是 。由实验可推测出,保护色的形成是 的结果。[来源:]
25、食品腐败常常是由________引起的
26、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 过程把 传递给子代。
27、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其中最大的分类单位是______,在生物各类群之间,所处的共同分类单位越小,它们之间的相似程度越____,表明它们的亲缘关系越______,反之,相似程度越____,则亲缘关系越_____。
28、遗传病是指 物质发生变化而引起或者是由 基因所控制的疾病。 是预防遗传病发生的有效措施。
29、下图是受精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1] 受到[2] 分泌的粘液刺激会 萌发生出[4] 。
(2)受精完成后, 发育成种子, 将发育成果皮, 发育成果实。
30、从_____来看,动物行为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 动物_____,由动物体内的_____ 所决定的行为,称为_____ 另一类是在_____ 基础上,通过_____的作用,由_____ 而获得的行为,称为学习行为.
31、请把下列食物与其对应的保存方法用线连接起来。
32、鱼类的洄游、鸟类的迁徙属于动物行为中的节律行为,是一种学习行为.___(判断对错)
33、豌豆是遗传学研究的经典实验材料。研究人员用豌豆种子进行研究,实验结果如下。请据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 亲代性状 | 子一代性状 |
甲 | 圆粒×皱粒 | 圆粒、皱粒 |
乙 | 圆粒×圆粒 | 圆粒、皱粒 |
丙 | 圆粒×皱粒 | 全部圆粒 |
(1)亲代为圆粒豌豆,子代也有圆粒豌豆,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根据图表中_____组数据分析,可知豌豆皱粒是______性状。如果用R、r表示控制种子性状的基因,则甲组子一代圆粒豌豆的基因组成是_____。
(2)将丙组子一代圆粒豌豆进行播种,经过自花传粉,则子二代胚的基因组成是______。子二代中,圆粒豌豆所占比例为______。
(3)豌豆的豆荚有黄色和绿色之分,在遗传学上,它们是一对_____;若豆荚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现将豆荚黄色(YY)的花粉授到豆荚绿色(yy)的柱头上,该植株所结豌豆的豆荚颜色是______,其种子中胚的基因组成是_____。
34、人类白化病基因位于11号染色体上,ABO血型基因位于9号染色体上。如图为某个家族成员的白化病遗传系谱图(显、隐性基因用H、h表示),如下表为血型性状表现和基因组成的对应关系表。请据图回答:
表现性状 | 基因组成 |
A型 | AA、AO |
B型 | BB、BO |
AB型 | AB |
O型 | OO |
(1)人体的肤色和血型,在遗传学上统称为 _____,都是由染色体上的 _____控制的。
(2)如图中第一代1、2正常,第二代5患病,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_____,由此推断人类白化病是一种 _____性遗传病,第一代1、2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_____。
(3)根据白化病遗传系谱图推断:第二代7的基因组成是 _____,第二代7和第二代8夫妇再生一个肤色正常孩子的概率是 _____。
(4)若第二代7为AB血型,第二代8为O血型。那么第三代9的血型是 _____型,第一代3不可能的血型是 _____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