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两栖动物是许多农田害虫的天敌,能有效减轻农作物的虫害,以减少施用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下列属于两栖动物的是( )
A.扬子鳄
B.眼镜蛇
C.娃娃鱼
D.鳖
2、海洋中最大的动物蓝鲸为什么不属于鱼?( )
A.因为蓝鲸的体表没有鳞片
B.因为鱼的体型不可能那么大
C.因为蓝鲸是通过胎生繁殖后代的
D.因为蓝鲸没有鳃盖,也没有鳃丝
3、判断心搏骤停的标准是( )
A.意识丧失
B.呼吸消失
C.脉搏消失
D.瞳孔放大
4、兔子、蝗虫、蚯蚓三种动物各自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它们进行呼吸的器官分别是( )
A.肺、体壁、气管
B.体壁、肺、鳃
C.肺、气管、体壁
D.体壁、鳃、气管
5、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这四种生物只构成一条食物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食物链中,生产者是乙
B.甲、乙、丙是分解者
C.甲和乙是捕食关系
D.该食物链可表示为甲→乙→丙→丁
6、下列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是( )
A.大草原
B.农田
C.沙漠
D.热带雨林
7、在植物进化过程中,从原始藻类植物进化到原始种子植物,体现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
①由简单到复杂②由低等到高等③由自养到异养④由水生到陆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现有已知动物150多万种,其中无脊椎动物占了95%以上。下列关于无脊椎动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腔肠动物呈辐射对称,身体有两个胚层
B.蛔虫是线形动物,身体细长,体表有角质层
C.扁形动物有口无肛门,多寄生在人或动物体内,生殖器发达
D.节肢动物的身体和附肢分节,均生活在陆地上
9、巨谐蛙是世界第一大蛙,一只成年雄性巨蛙体重可达3千克,身长约30厘米,展开后腿,差不多有1米长,眼睛直径可达2.5厘米。因其肉质鲜美遭到人类的大肆捕杀,且其对生存环境要求苛刻,目前濒临灭绝。下列关于巨谐蛙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成体巨谐蛙既能游泳,又能跳跃
B.体温恒定,适应水中和陆地生活
C.头部前端有鼻孔,是呼吸时气体的通道
D.前肢短小,用于支撑身体
10、科学地对生物进行分类,利于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种子有果皮包被”和“种子无果皮包被”属于同一分类等级
B.在被子植物中,花、果实、种子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
C.生物分类从大到小的等级:界、门、纲、目、科、属、种
D.蝙蝠属哺乳纲,鲨鱼属鱼纲。鲸和鲨鱼都生活在海洋,所以它们亲缘关系比鲸与蝙蝠的近
11、培养细菌或真菌,先要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在培养基中加入牛肉汁是为了( )
A.使培养基的表面看起来很粘稠
B.使培养基闻起来很香,容易吸引细菌
C.为细菌等生物的生活提供有机物
D.为细菌等生物的生活提供水分和无机盐
12、《小蝌蚪找妈妈》是我国发行的首版动画题材邮票。下列关于邮票中动物描述不合理的是( )
A.虾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
B.金鱼和蝌蚪都是用鳃呼吸,生活在水中
C.乌龟和青蛙都可以水陆两栖,所以它们都是两栖动物
D.青蛙的抱对行为是为了提高蛙卵在水中的受精率
13、乌鸦吃完塑料盘中的米饭后,模仿人类的行为把塑料盘叼到垃圾桶中。从行为获得的途径看,下列动物行为与此相同的是( )
A.蜘蛛结网
B.婴儿吮吸
C.鹦鹉学舌
D.大雁南飞
14、身体分节能使躯体运动灵活。下列动物中身体分节的是( )
①水螅 ②涡虫 ③蚯蚓 ④蜗牛 ⑤蜘蛛 ⑥蛔虫
A.①③
B.②④
C.⑤⑥
D.③⑤
15、一位农户对记者说:“别看木耳小,全身都是宝:别看木耳黑,它能卖真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 )
A.木耳的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木耳在生物圈中扮演生产者的角色
C.木耳细胞具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D.大耳的繁殖方式为孢子生殖
16、使用检索表对小麦、葫芦藓、肾蕨、松树和大豆五种植物作如下图所示分类,丙中除小麦外,还包含了( )
A.肾蕨
B.松树
C.葫芦藓
D.大豆
17、下列对有关动物特征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大熊猫具有胎生和哺乳的特点
B.鲫鱼的体表被覆鳞片,用鳃呼吸
C.家鸽的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为翼
D.青蛙的幼体和成体都用肺呼吸
18、国家、学校、社会都悉心关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下列健康知识错误的是( )
A.新冠疫情时期,各校线上教学之际不忘“打卡”室内健身操,旨在增强师生体质、提高免疫力,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来看此举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B.艾滋病主要通过不安全的性行为、血液和母婴等途径传播,我们应积极宣传预防艾滋病知识,关怀和尊重艾滋病患者
C.心肺复苏时,先做2次胸外心脏按压,再做30次人工呼吸,如此交替反复进行
D.当遇到有人突然晕倒或溺水等情况,先判断其有无呼吸和意识后,立即拨打120,求救急救中心,以挽救患者的生命
19、已知果蝇的精子中含有4条染色体,那么它的卵细胞、受精卵和亲代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依次是( )
A.4条、8条、4条
B.8条、8条、8条
C.4条、4对、4对
D.4对、4对、4对
20、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时作出反应,是因为普遍具备发达的( )和神经系统。
A.消化系统
B.感觉器官
C.循环器官
D.生殖系统
21、 和 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
22、乳酸菌在____________的条件下,分解糖类产生____________。
23、一种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具备的三个环节是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
24、自然界中的动物多种多样,春水澄碧,游鱼嬉戏;长空万里,秋雁远去……都曾引发你无限的遐想。下面是某中学生物小组收集到的部分生物图片。请据图作答:
(1)A动物特有的生殖发育方式是______,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2)图中D属于______动物, E属于______动物。比较D和E两种动物,从外部形态看它们的共同特点是______,这一特点使得动物躯体运动灵活。
(3)动物F适于水中生活的呼吸器官和运动器官分别是____________。
(4)请写出G适于飞行生活的两个特点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5)在上图中具有辅助呼吸器官的动物有B和G。B用肺呼吸,肺不发达,因此用______辅助呼吸;G也用肺呼吸,G在飞翔时需要消耗大量氧气,因此用______辅助呼吸。
(6)图中所示动物中,体温恒定的是______(填字母),这增强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25、健康是指一种___________、心理上和_________________方面的良好状态。
26、_________提出了保存酒和保存牛奶的高温消毒法,后人尊称他为“微生物学之父”。
27、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有一只信鸽为了把情报送到总部,在双脚被炸弹炸飞的情况下,忍痛飞了回去,但在它完成任务后不久就死去了,人们把它的身体做成了模型以纪念它。其实,信鸽很早就有“军中不会说话的特殊兵种”的美称。
请根据以上材料,归纳信鸽有哪些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适于飞翔生活。
(1)家鸽的体形为 ____________ 型,这种体形可以减少飞行时的 ,它的身体可分为头、劲、躯干、尾和四肢五部分。前肢变成 ,全身除喙和足以外,其它部分都被覆着 ________。
(2)家鸽用_____________ 呼吸,并有 ______________辅助呼吸。
(3)请写出家鸽与飞翔生活方式相适应的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点即可)
28、下面列举了六种生物的名称,并对它们进行了分类,请结合所学生物知识完成相关问题。
(1)请写出图中部分标号所代表的生物名称:①_____;②_____;③_____;④_____;⑤_____;⑥_____。
(2)_____是我国特有的国家一级保护哺乳动物。
(3)衣藻和_____属于同一类植物。
(4)生物学家按照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对生物进行分类,可以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上述六种生物中,与大豆共同特征最多的是_____。
(5)生物分类从大到小的等级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这七个分类单位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_____。
29、下图表示染色体、DNA和基因之年的关系图,请据图回答:
(1)A指的是存在于细胞核中的_________。
(2)C是生物体内主要的遗传物质,称之为________。
(3)C上有许多能控制生物性状的片段叫________。
30、由一个______或______繁殖后形成肉眼可见的______称为菌落。
31、连线:
32、人体的动脉血实现血液和细胞间的物质交换。 ( )
33、茉莉花的红色和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用基因B和b表示).下表是关于茉莉花颜色的四个组合遗传实验结果,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组合 | 亲本性状 | 子代的性状和植株的数目 | |
红色 | 黄色 | ||
一 | 红色X黄色 | 108 | 110 |
二 | 红色X黄色 | 212 | 0 |
三 | 红色X红色 | 319 | 106 |
四 | 红色X红色 | 269 | 0 |
(1)能够判断出显性和隐性性状的组合有________,这对相对性状中_________为显性性状;组合三的亲本基因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用组合一子代的红色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后,子二代中黄色出现的可能性为____________,子二代红色茉莉花中基因BB的可能性为______________。
34、分析下表中的数据,回答下列各题
气体成分 | 环境中的气体(%) | 呼出的气体(%) |
氮气 | 78 | 78 |
氧气 | 21 | 16 |
二氧化碳 | 0.03 | 4 |
水 | 0.07 | 1.1 |
其他气体 | 0.9 | 0.9 |
(1)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___。
(2)人体呼出的气体与环境中的气体相比较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含量没有发生变化。
(3)人体呼出的气体与环境中的气体相比较,________含量减少了,_______、_______含量增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