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为了保护环境,除了必须把塑料以及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南极外,还必须把人的尿液、粪便等废弃物也带离南极。这样做的原因是( )
A.南极上人迹罕至,没有消费者
B.南极上缺乏必要的治污设施
C.南极上缺少分解该类废弃物的微生物(细菌、真菌)
D.废物利用或研究需要
2、亚洲象是热带雨林中的旗舰物种。一头成年亚洲象每天要吃掉100多千克食物,排出大量粪便,这些粪便既为昆虫产卵提供了场所,也能让植物种子得到远距离的传播,还为土壤微生物的生长提供了条件。据此推测,下列关于亚洲象在生物圈中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B.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C.有助于维持生态平衡
D.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3、萤火虫遇到危机时会闪荧光,警告敌人不可接近,达到驱离的效果。从行为方式的功能来看,这种行为属于( )
A.攻击行为
B.防御行为
C.繁殖行为
D.节律行为
4、《2022年农区蝗虫防控技术方案》提出应注意科学选择杀虫剂种类,并避免过度施药。其原因是刚开始使用某种杀虫剂时防治效果显著,但连续使用后,蝗虫的抗药性会不断增强。根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为了适应环境变化,蝗虫产生了抗药性的变异
B.有抗药性的蝗虫比不抗药的蝗虫繁殖能力更强
C.进化过程中,蝗虫产生的变异都是有利变异
D.杀虫剂对蝗虫的不同变异起到了选择作用
5、酵母菌是单细胞生物,常作为发酵工业菌种,下列有关酵母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酿酒过程中,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
B.能进行出芽生殖
C.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D.能通过细胞膜排出废物
6、褐雨燕在飞行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能量,下列叙述与需要消耗大量能量有关的是( )
A.有喙无齿
B.食量大、消化快
C.前肢为翼
D.骨骼轻、薄,坚固
7、下列关于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骨和肌肉都轻且薄,减轻体重
B.有喙无齿,消化能力弱
C.在肺和气囊内都进行气体交换
D.心跳频率快,体温高而恒定
8、动物作为消费者可从外界摄取食物,并通过呼吸作用将其消化分解。这种现象反映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哪种作用( )
A.维持生态平衡
B.促进物质循环
C.帮助植物传粉
D.传播植物种子
9、如图是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模式图。对照图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尿液排出体外的途径依次①②③④
B.尿的生成是间歇的,尿的排出是连续的
C.②是血管,其内侧粗大的管道是输尿管
D.尿液在③内形成
10、下面关于真菌的一些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真菌都具有根、茎、叶
B.真菌细胞内有叶绿体,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C.真菌细胞内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D.真菌的个体都很大,人类的肉眼可见
11、海洋为我们提供了鲜美的海产品,如海蜇、螃蟹、大白鲨、鱿鱼等,它们分别属于( )
A.节肢动物 鱼类 腔肠动物 环节动物
B.软体动物 爬行动物 鱼类 两栖动物
C.鱼类 软体动物 节肢动物 昆虫
D.腔肠动物 节肢动物 鱼类 软体动物
12、下列生物类群中,受精作用已完全脱离水的限制的是( )
A.爬行动物
B.两栖动物
C.鱼类
D.腔肠动物
13、以歌曲《本草纲目》为背景音乐的“毽子操”掀起了全民健身新浪潮。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踢腿动作的完成只需要运动系统的参与
B.骨自身绕膝关节活动,就能完成踢腿动作
C.想要完成踢腿动作,一组肌肉就可以完成
D.小星“毽子操”完成的越来越好,属于学习行为
14、长期使用耳机可能损伤对声波敏感的细胞,使听力下降,这些细胞位于( )
A.鼓膜
B.耳蜗
C.咽鼓管
D.外耳道
15、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决赛在法国队与阿根廷队之间进行,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运动员的灵活运动与运动系统有密切关系
B.运动员的精准射门离不开神经系统的调节
C.运动中,运动员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骨骼肌的收缩
D.运动员的运动离不开消化、呼吸和循环等系统的配合
16、暑假期间,小红在家人的陪同下到北海游泳,发现海浪冲来不少海蜇,爸爸警告小红不要随便触摸这些海蜇,否则容易被“蜇”了会引起皮肤过敏。有关海蜇的认识,错误的是( )
A.体表有刺细胞
B.身体呈两侧对称
C.是无脊椎动物
D.前端有口后端无肛门
17、下列关于动物的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的叙述,搭配不合理的是( )
A.鲫鱼呈流线型——减少阻力
B.家鸽的肺和气囊——气体交换
C.蜥蜴的角质鳞片——适应陆地生活
D.蛔虫的角质层——保护作用
18、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核心素养中“生命观念”的基本观点之一。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选项 | 结构 | 功能 |
A | 鱼的体表常有鳞片覆盖,鳞片上有黏液 | 保护身体,减少游泳时水的阻力 |
B | 绦虫的生殖器官非常发达 | 适于寄生生活 |
C | 鳖的体表覆甲 | 有利于维持体温恒定 |
D | 缢蛏的体表有两片石灰质的贝壳 | 有利于保护内部柔软的身体 |
A.A
B.B
C.C
D.D
19、下图表示的是生命起源的主要过程,发生在原始海洋的是( )
无机小分子 |
A.①
B.①②
C.③④
D.②③④
20、我们吃的“无花果”,实际上是它的花托膨大形成的“肉球”,无花果的花和果实都藏在这个肉球里面;由于花蕊藏于内部,所以需要一种能钻进“肉球”内的黄蜂帮它传粉。下列关于“无花果”这种植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这种植物不属于绿色开花植物
B.形成无花果的果实只需要经过传粉过程
C.无花果可食用部分都是由花托发育而来
D.用扦插方式繁殖无花果可保持母体优良性状
21、植物的组织培养是在_______条件下,将植物的_________、______或细胞等在含有多种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培养基上,使之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的技术,称之为植物的组织培养。
22、如图为南极海域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
(1)该食物网中最长的食物链有_____个营养级.
(2)占有不同营养级的动物是_______________.
(3)小鱼与磷虾的关系是__________关系.
(4)企鹅增长1kg体重,至少需__________kg大鱼.
(5)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3、关节的结构包括 ____ 、_____、关节囊。
24、细胞核中的染色体由DNA和 构成,其中DNA上有控制生物性状的 。
25、植物的芽有不同类型。按着生位置的不同,可将芽分为 和侧芽。
26、某校实验小组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的实验过程如下:取两个相同的玻璃缸,分别贴上标签A、B。
实验步骤 | A缸 | B缸 |
① | 1000mL池塘水 | 1000mL自来水 |
② | 分别加入同时期孵化出的蝌蚪各1只 | |
③ | 加入等量的蝌蚪饲料 | |
④ | 加少许甲状腺激素制剂 | 不加甲状腺激素制剂 |
⑤ | 水温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其它条件均适宜蝌蚪生长 |
每天记录蝌蚪生长发育的情况。请回答:
(1)在这个实验设计中,有一个步骤不够严谨,请你加以改进完善:_____。
(2)在A缸中加入少许甲状腺激素制剂,而B缸内不加,其目的是_____。
(3)如果实验按你修改后的方案进行,预期的实验结果是:_____缸中的蝌蚪提前发育为成蛙。该实验所得出的结论是:_____。
(4)在某一偏僻山区的小溪里发现许多大型的蝌蚪,但周围青蛙很少,当地居民大脖子病的发病率也较高,由此可以推断该地区的婴幼儿患_____(病)的可能性较大。
(5)针对此种情况,请你为该地的居民推荐两种食物_____。
27、不同生活环境中的动物的运动方式是不同的,在水中生活的动物主要进行_____________运动,_____________ 是鸟类飞行的基本方式。
28、洗手看似简单,殊不知其中大有学问。某校学生兴趣小组的甲乙两位同学利用盛有无菌培养基的培养装置,分别设计了洗手能减少手上细菌数量的验证实验:
(1)该实验提出的探究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的设计更合理,因为他设置了________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__。
(3)细菌在适宜的温度、营养物质充分时,进行旺盛的_______生殖。遇到恶劣环境,细菌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的休眠体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
29、非处方药适于消费者容易自我____、自我治疗的小伤小病,简称为OTC。
30、细菌形态有球形、_____和_____三种。
31、连线题。
32、一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基因. .(判断对错)
33、观赏性百合花朵较大,花冠颜色艳丽,常用来装饰环境。为改良百合的其他性状,科研人员进行了系列育种工作。
(1)由图1可知百合花属于两性花,开花后成熟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进行 ________传粉,随后完成被子植物特有的________作用,其中,________将发育成种子中的胚。
(2)野生品种“毛百合”观赏性差,但抗寒性强。因此科研人员选取不同的百合品种与其进行杂交,以培育观赏价值高的抗寒新品种。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组别 | 亲本组合 | 果实膨大程度 | 种子有胚率 |
第一组 | 毛百合×布鲁拉诺 | 0.41 | 0.63 |
第二组 | 毛百合×细叶百合 | 0.52 | 6.50 |
第三组 | 毛百合×渥丹 | 0.54 | 1.30 |
注:果实膨大程度=a/b
①选择“毛百合”品种做母本,在花未成熟前需去除________,避免自身花粉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②百合果实是由雌蕊的________发育而来的,其适度膨大有利于种子的发育。
③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第二组效果最好,原因是该杂交组合不但果实膨大程度_________(较低/较高),而且更重要的是_________。欲判断该组子代是否满足育种需求,应将种子置于________条件进行培养。
34、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北京雨燕(普通楼燕北京亚种)是北京地区常见的鸟类。在“四时无失序,八月自知归”的候鸟中,北京雨燕每年4月姗姗而来,繁殖后代,7月中下旬又要进行长途旅行——成群结队地由北方飞向遥远的南方,将严寒留给从不南飞过冬的山雀、松鸡和麻雀等。
近几年鸟类研究工作者开始应用新型定位装置——光敏定位仪(净重仅0.65克,对雨燕飞行的影响较小),通过对太阳高度角及日出日落时间进行记录,分析出雨燕每天所处的大概位置,来进一步了解北京雨燕迁徙路径与迁徙策略。根据光敏定位仪的数据,下图显示了北京雨燕迁徙的路线与距离。它们从颐和园八方亭出发,经过短短4个月的时间,11月上旬到达非洲南部越冬,全年迁徙距离约3.8万公里,接近地球赤道的长度!这种平均体重只有40克的小家伙们竟然拥有如此惊人的飞行能力!
北京雨燕为什么要迁徙?仅仅是因为北京冬天的寒冷吗?其实不然。北京雨燕是以飞行的昆虫为食,既不像山雀一样善于在树缝和地隙中搜寻食物,也不能像松鸡和麻雀那样杂食浆果、种子。可是,北方的冬季是没有飞虫可供燕子捕食的。根据目前的数据来看,雨燕在迁徙的过程中会选择在某些地点徘徊停留,时间上基本与当地的雨季重合。温暖湿润的雨季能够促进当地昆虫的大量羽化,为雨燕提供充足的食物以补充能量。因此,食物的匮乏使雨燕每年进行秋去春来的南北大迁徙,成为鸟类家族中的“游牧民族”。
复杂且漫长的迁徙路途,对于雨燕来说充满危险,天敌、气候、捕鸟网,都成为雨燕在迁徙过程中面临的巨大挑战。因此,迁徙路径上的保护对北京雨燕尤为重要,可以帮助这些远途的精灵们安全往返。
(1)北京雨燕的繁殖行为和迁徙行为都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先天性”或“学习”)行为。
(2)为更好地追踪北京雨燕的迁徙路线与策略,近几年鸟类研究工作者使用________________(装置)来进行追踪定位研究,这运用了科学研究方法中的_________________法。
(3)文中发出“平均体重只有40克的小家伙们竟然拥有如此惊人的飞行能力!”的感叹,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写出两条北京雨燕善于飞行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依据资料信息,__________________等(写出一种即可)留鸟没有迁徙行为。“雨燕在迁徙的过程中会选择在某些地点徘徊停留,时间上基本与当地的雨季重合。”这样温暖湿润的雨季环境有利于_______________,也揭示了雨燕从北向南迁徙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5)假如你所处的地区是北京雨燕的迁徙经过区,有哪些措施可以帮助它们安全迁徙? 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