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菌有多种形态,如球形、杆形、螺旋形等
B.细菌具有细胞结构,可通过分裂增殖
C.细菌是自然发生的,可以无中生有
D.细菌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
2、“螺蛳粉”深受人们欢迎,下列与螺蛳同属软体动物的是( )
A.
B.
C.
D.
3、随着“生态城市”的建设,生态环境获得了进一步的改善,每到冬季来临之前,鄱阳湖又见野鸭归来;喜鹊的叫声悦耳动听,以吸引异性,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从功能上看,喜鹊悦耳动听的鸣叫属于繁殖行为
B.从获得途径看,野鸭迁徙回到鄱阳湖属于先天性行为
C.喜鹊的鸣叫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D.野鸭的迁徙行为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
4、暑期某同学去看电影,随着电影剧情的发展,他开心地哈哈大笑,电影结束后他突然发现自己的下颌不能正常合拢,可能的原因是( )
A.关节头从关节窝中脱出
B.神经系统不能支配肌肉运动
C.能量供应不足
D.关节囊不能分泌滑液,颌骨无法复位
5、下列事例不能体现动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是( )
A.麻雀被大量捕杀后导致草场发生严重虫灾
B.蚂蚁群体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
C.蜜蜂在温室大棚内放养提高大棚作物产量
D.松鼠搬运贮藏松子扩大松树分布范围
6、我国的动物资源非常丰富,其中闻名世界的大熊猫、扭角羚、扬子鳄等都是一级保护动物,但是我国动物资源同样面临着严重威胁。人们把含有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域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这种措施是( )
A.迁地保护
B.立法保护
C.宣传教育
D.建立自然保护区
7、太空育种是利用宇宙飞船等把种子带到太空,利用太空的特殊环境诱发种子发生变异,再返回地面选育新品种的过程。下列关于太空育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种子的变异没有改变遗传物质
B.种子产生的变异都不能遗传给后代
C.可诱发生物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D.种子返回地面种植后,一定都是高产量的植物
8、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之一,目前正面临着灭绝的危险,保护大熊猫的最有效措施是( )
A.易地保护
B.建立自然保护区
C.加强宣传教育
D.禁止猎杀
9、某小组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数据如下,说法正确的是( )
实验组号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酒精浓度(%) | 0(清水) | 5 | 10 | 15 | 20 |
水蚤个数(只) | 10 | 10 | 10 | 10 | 10 |
水蚤10秒内平均心跳(次) | 33 | 25 | 19 | 16 | 0 |
A.每组仅用1只水蚤也能得出科学结论
B.酒精浓度随水蚤心率的降低而升高
C.水蚤心率随酒精浓度的降低而降低
D.酒精浓度过高会导致水蚤死亡
10、“一夜海潮河水满,鲈鱼清晓入池塘。”鲈鱼游泳时,维持鱼体平衡的部位主要是( )
A.胸鳍
B.背鳍
C.尾鳍
D.臀鳍
11、将新鲜面包片切成边长2cm的小块,均分、摊开放在①②③三个培养皿中,在空气中暴露30min,再分别进行如下处理,每天观察各培养皿中是否有霉菌的出现以及霉菌的生长状况。
培养皿编号 | 处理 | 处理时间 |
①烘 | 箱中烘烤2min,晾凉后加盖,室温下放置 | 4~5d |
② | 加盖后放在4℃冰箱中 | |
③ | 加盖后不做处理 |
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①号与②号培养皿都起对照作用
B.实验目的是探究温度、湿度对霉菌生长的影响
C.实验之前需要对实验用的培养皿进行高温灭菌
D.将面包片暴露在空气中是采集霉菌孢子
12、下列诗句所描述的动物中,都属于节肢动物的一组是( )
A.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B.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C.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D.蜜蜂蝴蝶生情性,偷眼蜻蜓避百劳
13、哺乳动物能对环境变化作出迅速反应的原因是:( )
A.大脑发达
B.胎生、哺乳
C.四肢发达,运动灵活
D.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发达
14、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的一部分有机物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等物质可被生产者利用,这体现了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 )
A.维持生态平衡
B.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
C.帮助植物传粉
D.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5、下列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的是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种子植物
16、对下列词语所描述的现象分析错误的是( )
A.蜻蜓点水——产卵
B.金蝉脱壳——蜕皮
C.破茧成蝶——化蛹
D.飞蛾扑火——趋光性
17、杜牧在《清明》一诗中写道:“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对于一朵鲜艳的杏花来说,最重要的结构是( )
A.花柄和花托
B.雌蕊和雄蕊
C.花萼和花冠
D.萼片和花瓣
18、“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从家蚕的变态发育过程来看,诗中蚕的“死”是指家蚕哪个发育时期的结束?( )
A.受精卵
B.幼虫
C.蛹
D.蚕蛾
19、澳大利亚的病理学家沃伦和内科医生马歇尔在胃炎、胃溃疡患者的胃里,发现了一种微生物,呈微螺旋形弯曲,长2.5~4微米,一端伸出2~6条鞭毛,最外面有细胞壁,细胞中的DNA裸露。判断这种微生物应是( )
A.病毒
B.细菌
C.真菌
D.霉菌
20、如图是兔和狼的牙齿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甲是兔的牙齿,图乙是狼的牙齿
B.兔和狼都有门齿和臼齿
C.图乙牙齿的分化,与其杂食性生活相适应
D.牙齿分化提高了哺乳动物摄取食物的能力
21、在生物分类等级中,最大分类单位是_______ ,最小的分类单位是 ________。
22、同学们学习了传染病的知识,知道了传染源、病原体、传播途径、传染病、易感人群等名词,请你学以致用,把流感、流感病人、流感病人的飞沫、流感病毒、健康人分别归类于以上的名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人体内不可能具有Y染色体的细胞的是__________。
24、引起艾滋病的病原体是一种病毒音文缩写为________ .
25、指出下列动物的表现各属于什么动物行为。
(1)某些蛾类有“假死”的本领。当被打扰的时候保持不动,活像一个死尸,捕食者就不会再攻击它,当危险解除,或者发现欺骗不奏效,“死尸”就会活过来。这是昆虫的____行为。处在繁殖时期的两头公牛在格斗,这是_______行为,因为这是发生在______动物之间的行为。
(2)小猪用嘴顶撞母猪腹部,母猪就侧卧身体,任凭小猪吮吸乳汁,母猪的行为属于_______行为。
26、门齿用于___________,臼齿用于____________,犬齿用于____________。
27、实验法研究的示例:响尾蛇是如何追寻它放走的猎物的。
(1)现象:响尾蛇捕获到猎物后,它的毒牙会迅速地将毒液注入猎物体内,但并不马上把猎物吞下,而是放猎物逃走。过一段时间后,响尾蛇再去追寻和吞食猎物。
(2)提出的问题: ?
(3)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
(4)作出推测。
(5)假设: 。
(6)设计实验方案。
(7)记录并分析实验现象和结果。
(8)得出结论:
28、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变化最明显的是_____________。
29、蛔虫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是:体表有________,能抵抗人体消化液的侵蚀;________的结构简单,适于吸食人体小肠中________的食物。每条雌虫平均每天可产卵20万粒左右,因此蛔虫具有强大的________能力。
30、鸟类的生殖过程一般包括求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育雏几个阶段。
31、用线段连接下列动物的表现与所属的行为
32、爬行动物和鸟繁殖后代的方式都是卵生,卵外有坚韧的壳._____
33、花是我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之一,它具有鲜明的中国民俗情趣和艺术特色。如图为几种常见动物的窗花图案,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蝴蝶属于______动物,其主要特征是:体表有坚硬的______,它不仅起保护作用,还能防止体内______。
(2)蛇属于爬行动物,蛇用肺呼吸,在______(选填“陆地”或“水中”)产卵。
(3)喜鹊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______无齿,胸骨上高耸的突起叫作______。
(4)根据体内是否有脊柱判断,上述四种动物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______。
34、下图表示植物的两种不同繁殖方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内填序号,横线上填结构)
(1)图甲为植物的嫁接,嫁接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两性生殖细胞的融合。
(2)乙图A是大豆种子的结构图,其中1、2、3、4合称为___________,是新植物的幼体。
(3)种子萌发过程中,图乙A中的[ ]______最先突破种皮,发育成B图的[7]。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由[ ]________提供。
(4)“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红豆树的枝条是由________发育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