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仙桃七年级质量检测生物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钩虫、鞭虫,蛲虫等是常见的肠道寄生虫,这些寄生虫的共同特征是(  )

    A.有口无肛门

    B.生殖器官退化

    C.体表有角质层

    D.寄主只限儿童

  • 2、以下属于掌状复叶的是(  )

    A.

    B.

    C.

    D.

  • 3、鱼之所以能够在水中自由自在地生活,下列特点中最关键的是(       

    A.鱼体表有鳞片覆盖

    B.鱼用鳃呼吸

    C.鱼必须在水中繁殖

    D.鱼的体形与水中生活相适应

  • 4、若将下列四支试管放置在 28℃的恒温箱中一周,其内微生物繁殖最多的是(       

    A.

    B.

    C.

    D.

  • 5、由下图可知,蛙卵孵化的最适温度是

    A.15℃

    B.20℃

    C.25℃

    D.30℃

  • 6、豌豆豆荚的颜色有绿色和黄色两种,绿色(A)对黄色(a)为显性。现把绿色豌豆(Aa)的花粉授给去掉雄蕊的黄色豌豆,则所结豌豆的豆荚颜色及胚的基因组成是(  )

    A.绿色、Aa

    B.绿色、Aa或aa

    C.黄色、aa

    D.黄色、Aa或aa

  • 7、水母可以依靠身体的伞部,在海洋中漂浮。当它在运动时,伞部的外缘快速收缩,压出海水,从而推动身体运动,它的运动方式是(       

    A.爬行前进

    B.伸缩前进

    C.倒退前进

    D.旋转前进

  • 8、下列行为有利于预防蛔虫的是(  )

    A.直接吃未经冲洗的瓜果,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B.饭前便后不洗手

    C.将未经处理的粪便直接用作肥料

    D.不喝不清洁的生水

  • 9、微生物无处不在,无处不有,你认为下面对微生物认识正确的是(  )

    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繁殖方式是分裂生殖

    B.真菌都是单细胞个体

    C.细菌的生殖方式是孢子生殖

    D.腐生细菌和真菌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

  • 10、“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保存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以下食品保存方法与基本原理不相符的是(       

    A.加热处理牛奶——巴氏消毒

    B.把梨做成罐头——低温抑制细菌真菌的繁殖

    C.低温冷藏蔬菜——低温减弱蔬菜的呼吸作用

    D.干燥处理香菇——减少水分,抑制细菌真菌的繁殖

  • 11、在生物学的发展过程中,很多科学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林奈创立了双名法,被尊称为“分类学之父”。例如,林奈给向日葵的命名是Helianthus annuusL,其中Helianthus是向日葵的(  )

    A.属名

    B.种名

    C.纲名

    D.命名者姓名

  • 12、有一种体形细长的动物,判断它是环节动物还是线形动物的主要依据是(  )

    A.身体是否分节

    B.咽能否伸出口外捕食小动物

    C.是否有肛门

    D.能否自由生活

  • 13、下列哪个分类等级的植物与腊梅的共同特征最多(  )

    A.腊梅科

    B.腊梅属

    C.双子叶植物纲

    D.被子植物

  • 14、如图为某同学进行“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模拟实验中所用的装置:两个相同且不透明的小塑料桶,里面装有黑、白两种颜色的围棋子,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1号桶中黑、白两种棋子的数量相等

    B.2号桶中的棋子代表卵细胞

    C.黑色棋子代表精子,白色棋子代表卵细胞

    D.黑色棋子代表含Y染色体的精子

  • 15、植物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煤主要是由古代的藻类植物形成的

    B.裸子植物中杉、柏是构成森林的重要树种

    C.满江红可以作为优良的绿肥和饲料

    D.海带、紫菜营养丰富,可供人类食用

  • 16、太平鸟常以植物浆果为食,其种子随鸟粪排出到适应环境中就会萌发出新的植株。这一实例说明动物在自然界中能(  )

    A.帮助植物传粉

    B.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C.维持生态平衡

    D.促进物质循环

  • 17、恒温动物比变温动物更有生存优势的原因在于(  )

    A.恒温动物耗氧少

    B.恒温动物更适应环境的变化

    C.恒温动物需要的能量少

    D.恒温动物需要的食物少

  • 18、缩头鱼虱是一种奇特的水生动物,身体和附肢分节、体表覆盖外骨骼,发育成熟的雌虫从鱼舌处吸食血液,然后将自己的尾部与已经萎缩的鱼舌连接起来替代鱼舌工作(如图示)。与缩头鱼虱共同特征最多的是(  )

    A.沙蚕

    B.蛔虫

    C.蚯蚓

    D.蜘蛛

  • 19、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块农田中的农作物是一个生态系统

    B.生态系统的能量是可循环利用的

    C.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D.不同的生态系统是相互独立的,不会发生物质的交换

  • 20、植树造林可以涵养水源和调节气候,这利用的是生物多样性中(  )

    A.潜在价值

    B.食用价值

    C.直接价值

    D.间接价值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心血管疾病又称为血液循环系统疾病,包括心脏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心血管疾病的病因主要是由于血管内壁有脂肪、胆固醇等物质的沉积,使___________管腔变窄,血管发生硬化。为心肌提供血液的血管阻塞时可导致心肌细胞坏死,使血液循环发生障碍。

  • 22、有性生殖

    (1)概念:由_______________的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

    (2)特点:①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②(意义)后代具有更强的变异性,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更强。

    (3)举例:通过种子繁殖的植物。(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胚→种子)。

  • 23、蝗虫、蜘蛛、梭子蟹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和附肢都_____________

  • 24、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最有力的证据是___

  • 25、请说出下列动物类群的代表动物(至少两种):腔肠动物__________ 扁形动物____________ 线形动物____________软体动物_____________环节动物__________ 节肢动物_____________两栖动物____________爬行动物______________

  • 26、17世纪后叶,荷兰人列文·虎克发明_______________并发现细菌;而19世纪,“微生物学之父”_______________利用鹅颈瓶实验证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 27、在观察鸡蛋结构的演示实验中,按要求将卵壳膜剪破,把其中的内容物倒到培养皿内,你可以看到在黄色球状的疑胶物体上,有一个白色的小点,这是________, 里面含有________

     

  • 28、非处方药适用于消费者可以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小伤小病,简称为________

  • 29、水中的各种生物都是水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通过____________,形成紧密而复杂的联系,同时又都受_______环境的影响,其_______的变化和______的增长都会影响到人类的生活。

  • 30、在从猿到人的转变和人类的发展过程中,________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下列动物与它的动动方式用线连接起来。

     

     

四、判断题 (共1题,共 5分)
  • 32、芦苇体内有发达的气道,能更好的适应水生生活。( )

五、综合题 (共2题,共 10分)
  • 33、春未夏初,青蛙的叫声此起彼伏。如果寻声找去,你会发现池塘中的青蛙正在抱对;不久后再来,会在水中看到小蝌蚪。请回答下列问题:

    (1)青蛙的个体发育起点是[ 1 ] ___________,从图中可以看出,青蛙发育的全过程中,运动器官形成的先后顺序为尾→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主要的呼吸器官是_______,同时兼用皮肤辅助呼吸。

    (3)青蛙的发育时期可以概括为 受精卵、___________、幼蛙、___________,属于_______发育。

  • 34、下图为某植物叶片横切面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请在[ ]内填写图中序号,在空格内填写文字答案。

    (1)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二氧化碳从[___]____处进入叶内,所需的水分从[___]____运输而来。

    (2)图中②是_____,③是_____,它们的细胞内含有大量的_____,是光合作用的主要部分。

    (3)①和④是_____,它们起_____作用。

    (4)绿色植物在夜晚一般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原因是缺少外界条件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判断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