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研究结果表明,人和猿的骨骼在结构上几乎完全相同;人和猿的盲肠相似;人和猿的胚胎在五个月以前完全一样。这些事实说明( )
A.人比猿高等
B.人和猿有共同的原始祖先
C.人是由猿进化来的
D.现代的猿也能进化成人
2、人体内产生精子的器官和受精的场所分别是( )
A.睾丸和子宫
B.输精管和子宫
C.睾丸和卵巢
D.睾丸和输卵管
3、如图表示关节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关节由图中①、②、③、④构成
B.一块骨骼肌两端的肌腱都附着在同一块骨上
C.结构③中的滑液能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D.关节囊与关节的牢固性有关
4、下面是同学们根据平时的观察记录的部分动物的运动情况,从表格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动物 | 运动方式 | 生活环境 | 运动结构 |
马 | 奔跑或行走 | 陆地 | 四肢 |
麻雀 | 飞行 | 空中、陆地 | 翼、后肢 |
鲫鱼 | 游泳 | 水中 | 尾部以及鳍 |
A.所有动物的运动都需要消耗能量
B.动物的运动结构和运动方式相适应
C.一种动物可能有多种运动方式
D.动物的运动方式与生活环境有关
5、黑尾胡蜂遭受到袭击时,群蜂共同向侵犯者发起攻击,从个体和群体的角度分析,其行分别属于( )
A.防御行为和领域行为
B.攻击行为和社会行为
C.觅食行为和防御行为
D.防御行为和社会行为
6、生活在甘肃裕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金丝猴是具有典型社会行为的动物,社会行为的主要特征不包括( )
A.有的群体还形成等级
B.群体成员无需信息交流
C.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
D.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7、下列不具有细胞结构的是( )
A.小草
B.蘑菇
C.人
D.病毒
8、下列细胞能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的是( )
A.
B.
C.
D.
9、恩格勒和勃兰特于1897年在其巨著《植物自然分科志》中,将被子植物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下列关于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种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两种植物种子的主要区别是有无胚乳
B.两种植物种子均有种皮和胚
C.两种植物种子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
D.两种植物的胚均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构成
10、夏季,西瓜成为人们的首选水果。西瓜的形成要经过( )
A.开花→受精→传粉→结果
B.开花→传粉→受精→结果
C.传粉→开花→受精→结果
D.传粉→受精+开花→结果
11、宋代史料《宋朝事实类苑》记载、某人见蜘蛛被蜂蜇伤后会用芋梗摩擦伤口消肿,后来此人被蜂蜇伤,也用芋梗敷伤口进行治疗。下列关于此人这种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生来就有的
B.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
C.不利于该人的生活
D.完全由遗传物质决定
12、古代裁缝会把长有“绿毛”的糨糊涂在划破的手指上,防止伤口感染发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绿毛”是一种霉菌菌落
B.“绿毛”通过复制繁殖后代
C.“绿毛”能够促进血液凝固
D.“绿毛”产生的物质可以杀死病毒
13、小明同学在《XXX动物的自述》中写到:“我的家在人和动物的肠道内,我家里有永远吃不完的现成食物,但周围环境不太好,需要我穿上厚厚的角质层外衣,我的家族繁殖能力很强……”。请你推测该动物应该是指( )
A.蛔虫
B.血吸虫
C.涡虫
D.眼虫
14、“爆炒小龙虾”和“炒花甲”是很受欢迎的美食,肉质都非常鲜美好吃。吃小龙虾和炒花甲时,取下的“壳”分别是它们的什么结构( )
A.外套膜和角质层
B.外骨骼和外套膜
C.外骨骼和贝壳
D.贝壳和外套膜
15、奔跑淮安,幸福平安!2023年4月9日,1.5万人参与的2023“淮马”在淮安市政务服务中心鸣枪开跑!初一年级的小明与爸爸报名参加了健康跑项目,体会奔跑乐趣的同时也锻炼了意志品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发令枪响时,小明像离弦的箭一般向前冲去,小明听觉形成的过程,先后顺序是( )
①听神经 ②听小骨 ③外耳道 ④鼓膜 ⑤耳蜗 ⑥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⑦耳郭
A.⑦→③→④→②→⑤→①→⑥
B.⑦→③→⑥→①→②→⑤→④
C.⑦→⑥→③→②→⑤→①→④
D.⑦→②→④→①→③→⑥→⑤
【2】看到前方100米就是赛事终点,小明开始小宇宙爆发,进行最后的冲刺。小明眼球内呈白色,具有保护作用,俗称“白眼球”的结构是( )
A.角膜
B.结膜
C.巩膜
D.虹膜
【3】鼻咽部有炎症时,要及时就诊,以免引起中耳炎。鼻咽部病菌进入中耳的通道是( )
A.咽鼓管
B.半规管
C.耳蜗
D.前庭
【4】遇到巨大声响时,为了保护鼓膜,我们不应该采取的措施( )
A.远离噪音源
B.迅速张口
C.闭嘴堵耳
D.张口堵耳
【5】保护好耳,有利于青少年准确地获取信息。下列做法中不利于耳卫生保健的是( )
A.生病时慎用耳毒性药物
B.不用尖锐的器具掏耳朵
C.耳朵内经常塞着耳机,并调到最大音量听音乐
D.不要让污水进入耳道
16、秋风起,蟹脚痒,中秋佳节除了月饼外,螃蟹也是必备的佳肴。下列有关螃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身体和附肢不分节
B.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
C.蟹钳有防御功能
D.对外界刺激能作出反应
17、下列动物的名字中都带“虫”字,其中属于线形动物的是( )
A.珊瑚虫
B.绦虫
C.丝虫
D.蝗虫
18、下列不属于共生现象的是( )
A.地衣中的真菌和藻类
B.大豆与根瘤菌
C.牛和生活在牛胃中帮助消化的菌类
D.生活在人的小肠中的蛔虫和人
19、长江泸州段水域中共计各种鱼类、两栖类大约137种,但现有发现国家保护的只有白鲟、达氏鲟(即长江鲟)、胭脂鱼、大鲵(娃娃鱼)这四种,分别属于国家I级、II级保护动物。保护这些动物最有效的措施是( )
A.移入海洋馆
B.建立自然保护区
C.完善法律法规
D.建立种质库
20、湿垃圾包括丢弃不用的菜叶、剩菜、剩饭、果皮、蛋壳、骨头等,可引入蚯蚓进行处理净化。下列关于蚯蚓的介绍错误的是( )
A.蚯蚓属于节肢动物,环带位于蚯蚓身体的后端
B.蚯蚓肠壁具有发达的肌肉,消化能力较强
C.蚯蚓能以湿垃圾中的有机物为食,其粪便富含养分
D.蚯蚓可通过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能在湿垃圾中生活
21、运动是以 为杠杆,以 为支点,以 为动力形成的,并且要受 系统的协调和控制。
22、一方面人们利用病毒为人类造福,人们接种 _____疫苗的办法,预防由天花病毒引起的天花。
23、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______和______四大类群。其中可以把它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的是______。
24、预防近视,珍爱双眼,注意用眼卫生,青少年要从我做起。请结合下面的图示回答问题。
(1)课间休息,进行远眺,是预防近视的有效措施,在所看物体由近及远的过程中,上图结构[1]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能看到远处的物体,是因为物体成的像落在[2]___________上,产生的神经冲动通过[9]的传导在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视觉。
(3)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夜晚看书时突然停电,瞬间眼前一片乌黑,什么都看不到,片刻后才逐渐看清周围的物体。这种变化是因为眼球的[ ]________________变大。
25、学习行为是动物通过_____的作用,由_________和_______而获得的行为。它必须建立在___________的基础上。
26、人的牙齿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臼齿的分化。人在吃植物类食物(如黄瓜)时,先用________将食物切断,再用_______将其磨碎。
27、哺乳动物是高等生物,地球上大约有4 000多种,除极个别的种类外,都具有 、 等特征。
28、外界的空气经过 的处理后进入肺,到达肺的气体会变得比较 、 、清洁。
29、血液循环系统由血管、_______、_______组成。
30、鱼之所以离不开水,与它的两个特点至关重要:一是要靠________来获得食物和防御敌害;二是能在水中________。其呼吸器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1、请用直线将下列器官与相应的功能连接起来
32、神经性耳聋患者可以通过戴助听器来辅助听觉的形成。( )
33、下图是与运动有关的形态结构图,请分析回答问题:
(1)动物的运动有许多不同形式:
①鱼类可依靠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及【 】______的协调作用游泳;
②昆虫大多依靠翅飞行,有的还能跳跃;
③鸟类的前肢适于飞行,后肢适于行走、奔跑或攀援;
④人类主要依靠____________、肌肉和关节的协调配合,完成各种精细而灵活的动作。
(2)动物的运动器官有许多共同的结构特征:如
①多具有发达的________,能为运动提供力。
②多具有牢固的支持和附着结构,如人体的骨骼。
③多具有便于灵活运动的分支和节点,如人的四肢有许多【 】_________。
(3)动物的运动对其生存有重要意义:对于各种动物来说,运动都能扩大其活动和生存的范围,因而也就增大了其____________、逃避敌害和繁殖后代的机会。
34、自然界中微生物种类繁多,学校举办了“微生物大百科”学习分享会,同学们积极发言介绍自己所了解的微生物:
(1)小红介绍A是2019-nCov新型冠状病毒,它侵入患者细胞后,靠自己的________和活细胞中的物质,不断制造出新病毒。图中属于病毒的微生物还有________。
(2)小刚说B属于细菌,它能够通过________生殖快速产生新个体,它与病毒在结构方面有很大区别,病毒与细菌在结构上最大的不同点是_____。
(3)小华说制作米酒时利用的是[ ]______,生活中它还可以用来蒸馒头、做面包。
(4)小明说橘子上长的毛,其实是[ ]________的菌落,而且这类生物产生的抗生素可以作为药物,但是这类药物不能治疗新冠肺炎,原因是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