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不属于生物之间共生关系的是( )
A.草原上的牛与羊
B.人与肠道内益生菌
C.根瘤菌与豆科植物
D.地衣中真菌与藻类
2、如图是食肉目分类等级示意图,理解正确的是( )
A.图中最大的分类单位是属于
B.狼和犬的相似程度最小
C.猫和虎同属于猫科
D.虎和犬没有任何亲缘关系
3、“飞蛾扑火”是一种( )
A.先天性行为
B.学习行为
C.攻击行为
D.社会行为
4、青春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下列关于青春期生理变化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身高体重迅速增加
B.出现第二性征
C.生殖器官开始形成
D.心肺功能增强
5、如图两只雄性大角羊为繁殖后代而争夺一只雌羊而发生激烈的争斗,这种行为属于( )
A.攻击行为
B.防御行为
C.繁殖行为
D.节律行为
6、以下属于掌状复叶的是( )
A.
B.
C.
D.
7、禁止近亲结婚可减少遗传病的发生。下列有关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近亲结婚后代一定患遗传病
B.携带致病基因一定患遗传病
C.致病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D.肺结核和苯丙酮尿症都是遗传病
8、生活在海里的“儒艮”,人类在观察它们时一般距离比较远。当儒艮出海时,头上偶尔会披着海草,远远看上去就像一位披着长发的美女。另外,儒艮在喂养幼崽时,在海草丛中露出半截身子,再加上传说的渲染,被人们称为“美人鱼”,是因为其胎生下一仔,雌体胸鳍旁边长着一对乳房,用于给幼儒艮喂奶,像人类哺乳的情形。你认为“美人鱼”属于( )
A.鱼
B.软体动物
C.两栖动物
D.哺乳动物
9、水螅和珊瑚虫体内用于排出消化后的食物残渣的结构是( )
A.口
B.肛门
C.消化腔
D.体壁
10、夏季大豆播种后下了一场大雨,结果大豆出苗很少,其主要原因是( )
A.土壤中空气不足
B.土壤中养分流失
C.土壤中水分缺失
D.土壤的温度过低
11、现在地球上最高等的植物类群是:( )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12、如图是涡虫的形态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其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涡虫依靠①眼睛观看外界环境
B.消化后的食物残渣由⑤肛门排出体外
C.涡虫依靠④口吞咽食物,食物在大肠中消化
D.涡虫有眼点的一面是背面,有咽的一面是腹面
13、生物的分类单位有七个等级。哪个等级中的生物共同特征最少( )
A.种
B.科
C.属
D.界
14、如图是生物圈中碳循环示意图,甲、乙、丙分别表示三种不同的生物成分。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A.①表示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
B.②、③ 表示生产者及消费者通过呼吸作用释放出二氧化碳
C.④表示二氧化碳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转变为有机物
D.⑤表示含碳有机物通过食物链由消费者流向分解者
15、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哪些方面的相似程度来进行的( )
A.生态环境
B.经济用途
C.体型大小和生态环境
D.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及生活习性
16、如图是女性生殖系统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胚泡移入④子宫中,最终附着在子宫内膜上
B.精子在③中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C.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D.进入青春期,女孩会来月经与④分泌激素有关
17、抗生素主要是由细菌、霉菌或其他微生物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或人工合成的类似物,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或致病微生物感染类疾病。下列关于抗生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青霉素等抗生素均由细菌产生
B.抗生素类药品都不会变质失效
C.生病的人都要服用抗生素才能康复
D.滥用抗生素对身体有害
18、我国的四大家鱼是指( )
A.青鱼、草鱼、鲢鱼、鳙鱼
B.青鱼、草鱼、鲤鱼、鲫鱼
C.鲑鱼、鳙鱼、鲤鱼、鲢鱼
D.草鱼、鲢鱼、鲫鱼、鳙鱼
19、图为某同学受伤的骨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身高增加与⑥处的软骨层细胞有关
B.医生手术时,要特别注意防止⑤受损
C.①处的骨质尽管呈蜂窝状,但也能承受一定的压力
D.④主要是黄骨髓,没有造血功能
20、大鲵俗称娃娃鱼,是现存最大的两栖动物。判断其为两栖动物的依据是( )
A.受精卵较大,表面有卵壳
B.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C.既能在陆地上生活,又能在水中活动
D.幼体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可在陆地生活,用肺兼皮肤辅助呼吸
21、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在研究动物行为方面,很多科学家做出了重大贡献,那么,你了解下列科学家及其对哪种动物的行为进行了深入研究吗?
(1)穷毕生精力,走遍森林山野,数十年如一日,观察、记录、研究昆虫,写就《昆虫记》一书的是法国昆虫学家 。
(2)对动物感觉器官的研究很有成就,证明蜜蜂能分辨不同颜色的动物行为学的杰出学者是奥地利动物学家 。
(3)他是研究海鸟行为的科学家,不仅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而且善于设计实验在复杂的环境背景中发现诱发动物行为的原因。他就是英籍荷兰动物学家 。
(4)被称为“现代动物行为学之父”的是奥地利学者 。
(5)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动物行为学家家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是 和 ,我们也应该用这两把“金钥匙”,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使动物行为学的研究得到长足发展。
22、一般我们把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生物,统称为______,与泡菜制作有关的微生物是______。
23、在生产实践中,人们经常利用 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 等无性生殖的方式来栽培农作物和园林植物。
24、银杏和玉米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将下列动物与它们的运动方式配对。
A.行走 B.游泳 C.爬行 D.飞行 E.跳跃
①草鱼________ ②蜈蚣________ ③狼狗________ ④袋鼠________ ⑤蝴蝶________
26、人和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骨、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的。在________系统的调节和其他系统的配合下,运动系统起着支持、保护和________的作用。
27、______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中各条食物链之间互相交错形成了复杂的网络,称为________。
28、__是花的雌性生殖器官,由__、花柱和__组成.
29、软体动物的贝壳是由 分泌的物质形成的。
30、你看过铁树开花吗?你知道为什么会有“铁树开花,哑巴说话”这样的说法吗?
__________
31、请你连一连
左列中的哪些菌类可制右列中的食品;左列中的哪些微生物会导致制右列中的疾病
乳酸菌 醋 链球菌 足癣
醋酸菌 甜酒 痢疾杆菌 扁桃体炎
曲霉 酸奶、泡菜 黄曲霉 痢疾
酵母菌 酱油 红色毛癣菌 肝癌
霉菌 面包、馒头 结核杆菌 肺结核
32、在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就是生产者。(____)
33、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滑雪项目成为许人休闲娱乐的新选择。如图甲是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的精彩瞬间,乙是关节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问题:
(1)从行为获得途径来看,运动员滑雪属于____________行为。
(2)人的运动系统主要由____________、关节和肌肉组成。
(3)运动员滑雪时,都会包括以下步骤:①骨绕关节转动;②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③骨骼肌收缩;④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填题中的序号)
(4)滑雪运动的每一个动作主要通过运动系统完成,同时还依赖____________系统的调节,以控制速度和平衡。
(5)为了预防运动受伤,专业人员建议:运动前应做好充分地热身活动,热身活动能促进滑液的分泌使关节更加____________;运动过程中,规范地配戴护肘、护膝等护具可较大程度避免关节受伤,这些护具与关节结构中____________的作用相似。
34、在“互联网+新农业应用”中,农民通过控制系统对大棚内的温度、水分、二氧化碳浓度等实时监控,为农作物提供最佳的生长环境。下图一是大棚内甲、乙两种植物的二氧化碳吸收量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图;图二中1~6表示叶绿体、线粒体吸收或释放气体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大棚中安装土壤湿度传感器可检测土壤中的含水量,实现农作物的自动灌溉。根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______。大棚中安装二氧化碳发生器的目的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原理是______。
(2)图一中,当光照强度为 f 时,甲植物叶肉细胞内发生的生理过程对应的是图二中的过程______(填数字)。若不考虑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影响,此光照强度下,甲植物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______(填“多于”“等于”或“少于”)乙植物。
(3)为了探究温度和相对湿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农业技术专家在大棚中将生长状态一致的甲植物平均分成5组,都提供适宜的光照,每天中午12:30测定各组植物二氧化碳的吸收量,确定其光合速率(用“二氧化碳吸收量的相对值”表示)。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表所示。
项目 | 1组 | 2组 | 3组 | 4组 | 5组 | |
实验处理 | 温度/℃ | 36 | 36 | 36 | 31 | 25 |
相对湿度/% | 17 | 27 | 52 | 52 | 52 | |
实验结果 | 光合速率 | 11.1 | 15.1 | 22.1 | 23.7 | 20.7 |
①上述实验中的______组探究的是相对湿度对甲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结论是当其他条件相同时,______。
②通过上述实验可以推测,中午时,对甲植物光合速率影响较大的环境因素是______。判断的依据是在______的条件下,______改变时,甲植物光合速率变化较大。
(4)选取天竺葵上绿色部分甲乙丙丁大小重量相同的叶片,作如下处理(凡士林有透光不透气的作用),将其置于光下,几小时后,叶片内有机物最多的是(____)
| 甲 | 乙 | 丙 | 丁 |
涂凡士林的部位 | 上表皮 | 下表皮 | 上下表皮 | 不涂 |
A、甲 B、乙 C、丙 D、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