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冠病毒经历了多次的变异。新冠病毒变异首先发生在( )
A.线粒体
B.细胞核
C.蛋白质外壳
D.遗传物质
2、生物多样性不包括( )
A.基因多样性
B.数量多样性
C.物种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
3、下列动物行为中,与“蜜蜂采蜜”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
A.小鸡绕道取食
B.白鼠走迷宫
C.幼仔吮吸乳汁
D.黑猩猩钓取白蚁
4、植物的枯枝落叶可以被收集起来送到堆肥厂,经研磨成粉后添加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进行发酵制成肥料。上述过程中添加的细菌和真菌( )
A.能使动植物患病
B.能为其他生物提供氧气来源
C.必须生活在有氧环境中
D.能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5、关于水循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植物的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B.植物的气孔很小,因此通过气孔散失的水分很少
C.在植物体内,水往高处流,这主要是蒸腾作用拉动的
D.森林中的枯枝落叶能吸纳大量雨水,也使雨水更多地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
6、青蛙属于两栖动物的原因是( )
A.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以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
B.在水中生殖在陆地发育
C.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只能生活在陆地上
D.青蛙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
7、如图为我国植树节节徽,树形表示全民义务植树3至5棵,人人动手,绿化祖国大地。下面四个同学的个性解读,你不赞同的是( )
A.根深才能叶茂,发达的根系有利于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
B.树木移栽可给植物打针输液,针头应插入树木的木质部中
C.移栽树木要带上土坨,以减少植物的水分散失
D.三棵白色高大挺拔的树,茎逐年增粗是形成层细胞不断分裂的结果
8、植物的芽按将来发育的不同可以分为
A.叶芽、花芽和混合芽
B.顶芽、花芽和混合芽
C.花芽、叶芽和顶芽
D.花芽、侧芽和混合芽
9、在学校组织的秋季运动会上,同学们为运动场上参加比赛的运动员摇旗呐喊,加油助威。人体中与这些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系统是( )
A.呼吸系统
B.循环系统
C.神经系统
D.泌尿系统
10、依据生物的某些特征,可以将我们学过的生物分成如图所示的三个类群。下列有关图示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类群1可以寄生在动物、植物、细菌细胞中
B.类群2包括细菌,有些种类可用于制作酸奶
C.类群3中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
D.类群1、2、3的共同点是都不能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
11、雄蛾可以通过性外激素的气味找到雌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信息交流有利于蛾类的繁衍
B.需要触角的嗅觉感受器接受气味
C.气味是昆虫通讯的唯一方式
D.利用该原理可诱杀农业害虫
12、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是保护( )
A.草原生态系统
B.高原荒漠生态系统
C.温带森林生态系统
D.湿地生态系统
13、我国的古人拥有大智慧,唐朝时长安的裁缝被剪刀划破手指时会把长有“绿毛”的糨糊涂在伤口上,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糨糊上的“绿毛”很可能是青霉
B.“绿毛”产生的物质有杀菌作用
C.糨糊给“绿毛”的生长提供有机物和水分
D.糨糊可以止血并修复伤口
14、下列生物的分类等级中,所包含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多和最少的分别是( )
A.界、种
B.属、界
C.科、目
D.种、界
15、从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下列行为与“亲鸟育雏”行为一样的是( )
A.老马识途
B.黑猩猩钓取白蚁
C.蜘蛛结网
D.小狗算术
16、成语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下列成语与“金鸡报晓”行为类型相同的是( )
A.鹦鹉学舌
B.惊弓之鸟
C.飞蛾扑火
D.老马识途
17、袁隆平教授利用普通水稻和一种野生稻培育出了高产而优质的水稻新品种。这种育种方法主要应用了( )
A.克隆技术
B.杂交技术
C.转基因技术
D.太空育种技术
18、俗话说“根深叶茂”,“叶茂”主要与根尖中哪一结构及其功能有关?( )
A.根冠的向地生长
B.分生区的分裂增生
C.伸长区的迅速伸长
D.成熟区的吸收功能
19、痤疮又称“青春痘”,是一种在青少年中常见的皮肤病。患者毛囊中多种微生物尤其是痤疮丙酸杆菌大量繁殖,会诱导加重皮肤的炎症反应。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患有“青春痘”的青少年体内白细胞数目可能会增高
B.痤疮丙酸杆菌是一种细菌,与人生活在一起,属于寄生关系
C.痤疮丙酸杆菌环境适宜时进行分裂生殖,不适宜时用芽孢繁殖
D.痤疮丙酸杆菌与酵母菌相比,前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20、下列行为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A.婴儿生下来就会吮吸乳汁
B.蜘蛛结网
C.黑猩猩用树枝钓取白蚁
D.美国红雀喂金鱼
21、达尔文在南美加拉巴哥斯群岛的不同岛屿上发现分别生活着15种陆生龟类,其形态各异,食性和栖息场所也各不相同.但经过研究发现它们都保留南美西海岸大陆龟类的痕迹,是由大陆龟进化来的.
请用自然选择学说分析说明大陆龟的进化过程及原因:
(1)在大陆龟的后代中存在着的变异,为大陆龟进化提供了 .
(2)在不同岛屿的特定条件下,龟类与环境间存在的 ,是不同岛屿上龟类进化的 .
(3)不同岛屿上特定环境的 作用,保留了有利变异的个体,并决定了龟类的进化 .
(4)有利变异通过 作用得到积累和加强,经过上述长期的进化过程,形成了具有显著变异的不同 .
22、动物界中最高等的类群是 。
23、两只雄性盘羊为争夺一只雌性盘羊而发生争斗.这属于动物的_____行为.
24、细菌和真菌的生活方式有三种:腐生、寄生和共生。人类有一种病叫足癣,是由于真菌______在人体表面而使人患病;牛的胃肠中有专门帮助分解草料中纤维素的细菌,而牛又为该细菌提供了生存的场所和食物,它们彼此依赖共同生活。细菌与牛的关系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细菌和真菌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的过程叫______。
25、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__,学习行为越__.家中饲养的小猫、小狗会到固定的地方大小便,属于__行为.
26、根据获得方式区分,动物的行为可分为______________行为和___________行为
27、两栖动物的成体主要用肺呼吸,______辅助呼吸。
28、有的微生物分解枯枝落叶、动物尸体和粪便中的 ,而获得必需的物质和能量,这样的营养方式称为腐生。腐生性微生物对生态系统中的 循环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9、下面图的四幅漫画寓意的是人体对病原体的防御功能,图7是将抗原注射到兔体内后抗体产生量的变化,请分析图片并回答以下问题:
(1)漫画A所示的是 _______ 的保护作用,属于保卫人体的第__________道防线。
(2)人体某部位出现炎症,吞噬细胞增多,主要与漫画__________有关。
(3)若皮肤不慎被划伤,在伤口上涂抹适量唾液可暂时起到消炎杀菌的作用,原因是唾液中含__________,其杀菌原理可以用漫画__________来形象说明。
(4)人体的第三道防线是由 和免疫细胞构成。漫画D中免疫细胞受到刺激后,“手”中举着的“利剑”是__________,它能针对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而叫做__________性免疫。
(5)下图是将抗原注射到兔体内后抗体产生量的变化,当注入抗原X时,抗体产生量的变化曲线是A。若第8天同时注射抗原X和抗原Y,图中表示对抗原Y的抗体产生量的变化曲线是 ,表示对抗原X的抗体产生量的变化曲线是 ____ 。
30、某种病原体漫入人体,受到刺激的______产生一种抵抗这种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这种特殊的免疫物质叫抗体。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______。
31、(一)、下列动物与它的动动方式用线连接起来。
鲸 A.跳跃
蝙蝠 B.游泳
蚯蚓 C.飞行
袋鼠 D.蠕动
(二)将右侧选项与左侧相连
蜜蜂采蜜 A.防御行为
燕子筑巢 B.觅食行为
大雁南飞 C.生殖行为
壁虎断尾 D.迁徙行为
32、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 )
33、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如图为四种微生物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所示生物最大的结构特点是___,因此只能寄生生活,离开活细胞时通常会变成___。
(2)酿酒、做面包时离不开___(填图中标号),其中酿酒时必须设置___环境。
(3)在我国唐朝,长安城的裁缝常把长有“绿毛”的糊糊涂在被剪刀划破的手指上,防止伤口发炎,请推测“绿毛”可能是图___(填图中标号)所示生物。
34、随着长江生物多样性指数持续下降,珍稀特有物种资源全面衰退,白鳍豚、白鲟、长江鲥鱼等物种已多年未见,中华鲟、长江鲟、长江江豚等极度濒危。为了恢复长江生物多样性,从2021年1月1日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实行为期十年的常年禁捕。
(1)根据是否用_______呼吸,可以将中华鲟、长江鲟、白鲟、长江鲥鱼归为一类,白鳍豚、长江江豚归为另一类。
(2)长江江豚胎生哺乳,由此判断,它属于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_____。
(3)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实行为期十年的常年禁捕,这一新的法律法规将对中华鲟、长江鲟、长江江豚等______多样性进行保护,其实质是保护______的多样性。
(4)湖南在2019年底完成了45个水生生物保护区渔民退捕后,我省境内的长江流域重点水域中的某些生物数量有所增加,这说明_____是保护长江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