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作为“梅兰竹菊”四君子之首,梅为历代文人雅士所_______。此刻,寺院周围庄重的红墙,是我们镜头画面中的中国红;_______的雪花,是飘舞在空中的精灵;而晶莹如黄玉般的腊梅,暗香浮动,犹如___ 的佳人。
A.钟爱 飘飘洒洒 形单影只
B.喜爱 纷纷扬扬 遗世独立
C.热爱 洋洋洒洒 绝世独立
D.欣赏 沸沸扬扬 倾国倾城
2、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 曹操率兵回到许都。次日,曹操表彰刘备武功,引刘备见汉献帝。一排世谱,刘备是汉献帝之叔。献帝大喜,封刘备为左将军、宜城亭侯。自此,刘备被称为刘皇叔。
B. 常四爷是旗人,但他对腐败的清王朝不满,对洋人更加痛恨。因一句“大清国要完”被抓起来,坐了一年的监狱。出狱后参加辛亥革命以后又凭力气靠卖菜为生。
C. 觉新深深地爱着钱家的梅表妹,但他屈从于父命,和自己不认识的少女瑞珏结婚。他的前途因此而被断送,他美丽的幻想也因此而破灭。
D. 《边城》中的人物勤劳善良,纯朴可爱。如老船夫忠于职守,对过河人分文不收,实在难却的则买了烟茶再招待乡亲。商客等各式人物也多能待人以诚。
E. 当哈姆莱特回到王城时,奥菲莉娅的哥哥、从法国回来的霍拉旭正在为不幸夭亡的奥菲莉娅举行葬礼。国王克劳狄斯、王后乔特鲁德和所有重要的朝臣都到了。
3、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B.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C.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
D.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科技界人士指出,技术成果转化难、转化率低,造成研发投入的巨大浪费,加剧了科技与经济脱节,到了非改不可的程度,已成为与会代表的共识。
B.“居者有其屋”确实是百姓生活的重要保障,在许多城市中,随着人口和部分家庭条件的改善,房屋租赁正在成为房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C.经济改革搁浅或者受阻,首先会抑制实体经济的投资,继而会进一步打击金融市场的信心,这对于意大利短期与中长期经济前景来说都相当不利。
D.寻求人生乐趣的法则是,知道自己在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困难,但深信能够战胜它们,这样才能体会到人生的真正乐趣。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认真做好十九大代表选举工作,切实从8808多万名党员的优秀分子中选出党代表,对于开好这次盛会至关重要。
B. 对西方智库关于南海问题的炒作,军事专家李杰表示,中国在自己控制的岛礁进行民用设施建设,域外国家尤其没有指手画脚的权利。
C.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795万,比2016年多出30万人,再创历史新高。
D. 针对这一现状,南通大学设置“特设课程”,提升学生的业务实践能力,并在企业与学生之间信息沟通的平台,帮上万名学生找到了称心如意的工作。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而新冠肺炎疫情使这一变局加速推进,中国在这一时代变局中挑战与机遇并存。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和环境,中央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基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这意味着我国对外开放的决心,并未动摇。所以内循环不是闭关锁国,而是“备份”我国。
尤其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被动推动第三次城市大洗牌。外贸受阻,一些明星城市顿时黯淡。4万亿救市计划,大量项目出台,让内陆城市受益不少,“强省会”抬头。内循环的伏笔,早在那时就已经埋下。但人们往往忽略了一暗线:美联储以降息作为应对。北京、深圳、杭州借着低息资本的流入,实现产业升级,成为最大赢家。这也是我国“备份”我国,以及第四次城市大洗牌的关键。
(取材于李俊相关文章)
材料二: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每个国家都非常需要经济“外循环”,通过和其他国家之间的相互贸易来发展自己国家的经济,这是经济“外循环”的优势。但是,经济“外循环”持续的时间越久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就越是严重,因此发展经济“内循环”非常有必要。与以前“扩大内需”的提法相比,“内循环”显然更加动态、更加全面、更加深入,因此,从2020年起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出口、消费、投资“三驾马车”将变为消费和投资“双轮驱动”,也就是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两头在外,大进大出”逐渐向内需与出口并重过渡,国内供给和需求形成良性循环。“内循环”或将成为十四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战略方向,也将成为资本市场映射的产业趋势。
世界对我们的外向型经济形成了五种压力、五个坐标面的变化——第一,由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经济进入了衰退期,我们的出口碰上了天花板。第二,从2006到2015年,中国的出口突飞猛进,这10年WTO里的各种贸易纠纷案件,1/3是跟中国打的。第三,从2012年以后中国整个的劳动力成本提高了,这几年劳动力成本提高一倍以上。第四,油电煤气运包括城市土地成本都提高了很多,比较优势开始减弱。第五,生态环保的压力增加,对环保的治理成本也大大提高。
面对这些变化,中央审时度势,从2013年提出了“新常态”,2014、2015年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变了过去以出口拉动为主的状态,转化为供给平衡的状态,多余的供给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这一套循环措施出来以后,中国的经济其实就在往内循环方向走了。
(取材于黄奇帆、孟凡君相关文章)
材料三: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起飞与繁荣很大程度是依赖外向型经济增长模式,这种模式不仅引入了国际资本、先进制造技术、现代管理方式及市场化观念,而且让中国最为优势的劳动力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并进入国际贸易的分工体系,促进了中国经济与全球接轨。
不过,到现在为止,与美国以内需为主导的经济相比,中国的内需扩张只能是在有限的程度进行。14亿人口当然具有无限大的市场,但这更多的是潜在市场或潜在的消费力。中国居民的消费力与北美国家相比,存在巨大的差距。中国的城乡差别、大城市与小城市的差别、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居民的消费力的差别都很大,有些农村居民刚刚从贫困线上走出。如果没有重大制度改革,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让许多中低收入家庭的收入全面提升,他们的潜在消费力是无法转化为现实的消费力的。
还有,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中国外向型经济是在逐渐调整,但其代替的是大规模的城市化运动,并以此来拉动中国GDP增长。但这种增长是以房价快速上涨及居民负债快速增加为代价的。目前房价高的城市,许多居民每月收入还了住房按揭贷款之后,可支配可消费的收入非常少。同时由于住房价格是一种社会财富分配机制,而价值高的住房掌握在少数人手上,这必然会让整个社会财富分配越来越不公。在这种情况下,绝大多数居民的消费力相对水平越来越低。中国的“内循环经济”是建立在中国居民消费力不足、经济房地产化、市场经济发育不成熟等基础上的,这些问题不解决,以内需为主导的经济体系难以确立。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又需要进行一系列的重大制度改革,特别是基础性制度的改革。所以,要建立中国的“内循环经济”体系,有人认为应该以确立内需体系、解决三农问题及加快科技创新为突破口。但无论是三者并进,还是单头进行,要取得重大进展,都得以市场法则为依归。“内循环经济”的确立,关键的问题还在于市场化体系能否成熟,市场能否成为资源配置的有效方式,并以市场法则来化解中国生活中一系列的中长期问题,否则“内循环经济”可能只是一个概念而已。
(摘编自易宪容《内循环经济的实质与未来发展》)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下经济“外循环”持续的时间越久,暴露出外向型经济的问题越严重,因而发展更动态、深入的内循环经济很有必要。
B.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内需扩张当前只能在有限的程度进行,但超大的市场规模等优势有利于我国实施经济内循环。
C.面对国内外环境变化,我国坚持构建以对外开放为主体,不断扩大内需,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之道。
D.我国借助外向型经济模式,不仅引入了国际资本、先进制造技术,而且转化劳动力优势,促进了中国经济与全球接轨。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4万亿救市计划的“内循环”中,京、深、杭借大量项目的出台,实现产业升级,成为第三次城市大洗牌的最大赢家。
B.面对我国外向型经济遭受的压力与变化,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一系列措施,表明我国经济正走向内循环方向。
C.综合材料发现,经济“内循环”不能只停留在概念层面,这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变化和世界经济趋势中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D.文中我国确立以“内循环”为主导的经济体系的基础还较为薄弱,市场化体系还不成熟,需要一系列的基础性制度改革。
【3】“中央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这一决策有哪些依据?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观沧海》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海水荡漾、峰峦矗立的壮阔景象。
(2)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荀子在《劝学》中从反面告诫求学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老子》则从正面阐述“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道理。
(3)“猿”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经常用来表达愁苦哀怨之情,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具有凄切动人的感染力。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人通过六种典型的夔州秋天景物,勾勒出一幅肃杀、凄凉的秋景图。
(2)《五代史伶官传序》中,表示忧虑辛劳和安闲享乐导致的结果完全不同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管弦”本是中国传统乐器中的管乐和弦乐的统称,古代诗文中常以“管弦”代指音乐来抒发情感,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了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赤壁赋》中,“客”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描述曹操吟诵《短歌行》的英武雄姿。
(2)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强调人才是在艰苦的环境下造就的,只有通过艰苦的磨练,才能“_______,_______。”
(3)古代把礼制规定的食肉的统治者称为“肉食者”。因此,“肉食者”就是指诸侯、大夫一类有地位的人。这一词在史书频繁出现,如:“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贺《雁门太守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
(3)古人常借酒来抒发情怀,如苏轼在《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_”写曹操攻破荆州后在长江边上饮酒作诗,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以“_____________”来写感慨人生而洒酒祭月。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表现坚持自我、不受外界评价干扰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地描摹出音乐中的休止部分,以无胜有,隽永含蓄,为后文积聚了无穷的力量。
(3)《陋室铭》中“__________”一句化静为动,将外景引入室内,春意盎然;“__________”一句表现出不受政事烦扰的陋室生活的安适。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指出顺应天地万物之性,驾驭六气的变化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2)《师说》中,韩愈认为存在“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自己即便被肢解也不会改变志向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节选)①
陆游
四十从戎驻南郑,酣宴军中夜连日。
打球筑场一千步,阅马列厩三万匹。
华灯纵博声满楼,宝钗艳舞光照席。
琵琶弦急冰雹乱,羯鼓手匀风雨疾。
诗家三昧③忽见前,屈贾在眼元历历。
天机云锦④用在我,翦裁妙处非刀尺。
注:①这首诗写于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六十八岁闲居家乡山阴时,诗人夜读自编的《剑南诗稿》,总结他中期诗歌创作发展经验。②三昧,佛经语,要领,真谛。③天机云锦:古代神话传说中天上织女所用的织机,和她织成的上有云彩的锦缎。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一、二句诗人回忆在南郑的军旅生活,“酣宴”的“夜连日”运用夸张手法再现了当年军中的生活场景。
B.三、四句描写白天在室外的演武与阅兵,球场广阔,兵马众多,“一千步”、“三万匹”极言声势的浩大。
C.五、六句描写夜晚军幕中的博弈和歌舞,“声满楼”写场面,“宝钗艳舞”写人物,意境清新而明丽。
D.七、八句运用两个比喻描摹声音,“冰雹乱”表现弦声的急促响亮,“风雨疾”突出鼓手技法的熟练。
【2】本诗作者总结了自己诗歌创作经验,请结合诗句,分析作者悟出了怎样的“诗家三昧”?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安陵缠以颜色美壮,得幸于楚共王。江乙往见安陵缠曰:“子之先人,岂有矢石之功于王乎?”曰:“无有。”江乙曰:“子之身岂亦有乎?”曰:“无有。”江乙曰:“子之贵何以至于此乎?”曰:“仆不知所以。”江乙曰:“吾闻之,以财事人者,财尽而交疏;以色事人者,华落而爱衰。今子之华,有时而落,子何以长幸无解于王乎?”安陵缠曰:“臣年少愚陋,愿委智于先生。”江乙曰:“独从为殉可耳。”安陵缠曰:“敬闻命矣。”江乙去。居期年,逢安陵缠,谓曰:“前日所谕子者,通之于王乎?”曰:“未可也。”居期年。江乙复见安陵缠曰:“子岂谕王乎?”安陵缠曰:“臣未得王之间也。”江乙曰:“子出与王同车,入与王同坐,居三年,言未得王之间,子以吾之说未可耳!”不悦而去。其年共王猎江渚之野野火之起若云蜺虎狼之嗥若雷霆有狂兕从南方来正触王左骖王举旌旄而使善射者射之一发兕死车下 王大喜,拊手而笑,顾谓安陵缠曰:“吾万岁之后,子将谁与斯乐乎?”安陵缠乃逡巡而却,泣下沾衿,抱王曰:“万岁之后,臣将从为殉,安知乐此者谁?”于是共王乃封安陵缠于车下三百户。故曰:“江乙善谋,安陵缠知时。”
郑桓公东会封于郑,暮舍于宋东之逆旅。逆旅之叟从外来,曰:“客将焉之?”曰:“会封于郑。”逆旅之叟曰:“吾闻之,时难得而易失也。今客之寝安,殆非会封者也?”郑桓公闻之,援辔自驾,其仆接淅而载之,行十日夜而至。以郑桓公之贤,微逆旅之叟,几不会封也。
晋文公伐卫,入郭,坐士令食,曰:“今日必得大垣。”公子虑俛而笑之。文公曰:“奚笑?”对曰:“臣之妻归,臣送之,反见桑者而助之。顾臣之妻,则亦有送之者矣。”文公惧,还师而归。至国,而貉人攻其地。
(节选自《说苑·权谋》)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其年/共王猎江渚之野/野火之起/若云蜺虎狼之嗥/若雷霆/有狂兕从南方来/正触王左骖/王举旌旄/而使善射者射之/一发/兕死车下/
B.其年/共王猎江渚之野/野火之起若云蜺/虎狼之嗥若雷霆/有狂兕从南方来/正触王左骖/王举旌旄/而使善射者射之/一发/兕死车下/
C.其年/共王猎江渚之野/野火之起/若云蜺虎狼之嗥/若雷霆/有狂兕从南方来/正触王左骖/王举旌旄而使善射者/射之/一发/兕死车下/
D.其年/共王猎江渚之野/野火之起若云蜺/虎狼之嗥若雷霆/有狂兕从南方来/正触王左骖/王举旌旄而使善射者/射之/一发/兜死车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得幸于楚共王”与“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两句中的“幸”字含义相同。
B.“顾谓安陵缠曰”与“将军宜枉驾顾之”(《出师表》)两句中的“顾”字含义不相同。
C.“客将焉之”与“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两句中的“焉”字含义不同。
D.“微逆旅之叟”与“微风鼓浪”(《石钟山记》)两句中的“微”字含义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江乙拜见安陵缠,一连问了安陵缠三个问题,引导安陵缠思考该如何永远得到大王的宠信,进而提出让安陵缠为大王殉葬的谋划。
B.安陵缠三年都没有找到与大王沟通的时机,江乙认为安陵缠不认可他的谋划;直到一次打猎,安陵缠适时表明心迹,得到共王的赏赐。
C.郑桓公被封在东边的郑国,晚上住在旅店,旅店的老人提醒他要注意时机,他幡然醒悟,独自匆忙驾车,十天十夜赶到了郑国。
D.晋文公准备攻打卫国且志在必得,但公子虑担忧此事,公子虑讲述送妻子回娘家的故事,以此委婉劝谏晋文公,晋文公领悟后带兵回国。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抱王曰:“万岁之后,臣将从为殉,安知乐此者谁?”
(2)吾闻之,时难得而易失也。今客之寝安,殆非会封者也?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世界上的物品有千千万万,其中有的物品因为特殊的经历而寄托了人们不同的情感,成为了一种情感寄托物,抽屉里的儿时玩具是一种情感寄托物,同学之间的赠品是一种情感寄托物,家族留传下来的老物件是一种情感寄托物,博物馆里的青铜鼎、香港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以及刚刚回到地球的神舟十二号飞船,都是一种情感寄托物……
你对这段话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结合自身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