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画儿韩尽管由此名声大噪,可是财东不敢再拿钱冒险,来年正月就把这位副经理辞退了。
B. 打倒“四人帮”后,恢复名誉也好,退还存款也好,都没有比让他回到文物商店,干他爱干又能干的工作。
C. 在公私合营后,使得文物书画业要整顿班子,有人提出来调画儿韩。
D. 这人做假画出身,当过当铺的副经理,解放前有一阵生活挺富裕。
2、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无乃尔是过与?
A.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B.申之以孝悌之义
C.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3、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 《三国演义》“为将而不通天文,不识地利,不知奇门,不晓阴阳,不看阵图,不明兵势,是庸才也”是诸葛亮在“草船借箭”时对周瑜所言而提出的为将标准。
B. 《三国演义》中,张松为说服曹操攻打张鲁,解益州之围,想把西川地图献给曹操,不料因相貌而未得礼遇,失望之余把地图献给了刘备。
C. 《老人与海》中,老人圣地亚哥想起海洋时,有时把它作为一个强有力的竞争者,有时把它当成充满阳刚之气的朋友,有时把它当做一个实力相当的对手,有时又把它当做人生必经的一个去处。
D. 《边城》中天保、傩送兄弟二人与翠翠一见钟情,都深深爱上了美丽的翠翠。“大老”托媒人提了亲,“二老”为追求翠翠宁可要条破渡船而不要那座“新碾坊”。
E. 《边城》中的傩送,外在俊美,善歌,为人坦白、无私、正直,为爱情不计较任何物质得失。他也可以说孤独地追求爱情,和哥哥“决斗”“走马路”,夜半唱情歌,却并不为心上人所知。最后也孤独地出走,不知道漂泊到什么地方。
4、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绝句《渔村夕照》中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
晒网柴门返照景,桃花流水认前津。 ,远吊怀沙作赋人。
A.买鱼沽酒湘江去
B.蓑笠无踪失钓船
C.湘妃独对君山老
D.洞庭秋夜浪无踪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运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我们是几十年患难与共的朋友,他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不管什么事我都要鼎力相助。
②在媒体的长枪短炮前,明星们也许悟出了言多必失的道理,鲜有人会在聚光灯前竹筒倒豆子,少说、不说成了他们自我保护的明智选择。
③此前中国航空西南分公司一直与四川航空公司鼎足而立,所占市场份额相差无几。
④新年联欢宴会在喜气洋洋的乐曲声中拉开帷幕,一时间,觥筹交错,笑语喧哗,欢乐的气氛弥漫了整个宴会大厅。
⑤这座沿海城市自从被列为经济开发区之后,一时华盖云集,车水马龙,一派繁忙景象。
⑥这位姑娘天生就眼睛深凹,鼻梁挺直,头发卷曲,身材苗条,好似芝兰玉树,在黄皮肤黑眼睛的国度里,很容易被人认出。
A. ②④⑤ B. ②③⑥ C. ①③⑤ D. ①④⑥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25分),
命运敲门声
何葆国
房门上响起持久、顽固的声音,看来我要是不开门,它就是三天三夜也不肯停下来。
我只好搁下手中的笔,走过去把门打开,心情一下子变得很坏。
又是他! 一个叫作简进的狂热级文学青年。
都怪一个亲戚多事,把他介绍给我,这些天来他几乎天天上门,要我指点他那狗屁不通的文章。昨天我不得不硬着头皮对他一篇所谓呕心沥血的新作提了几点意见.
“邹老师,我遵照您的意见修改好了,”简进谦恭得有些畏葸地双手呈上一叠稿纸,“请邹老师……”
我想发火,但最终还是克制了。从他手上拿过稿子,我淡淡地说:“我帮你推荐出去, 你就在家等着发表吧。”
“谢谢,”简进接连点头哈腰,“太谢谢了,邹老师,太谢谢了……”
简进走后,我再也没有情绪继续写作,心想,这家伙想发表想疯了,天天上门骚扰,这可如何是好!我忽然想到去年有篇旧稿,自己不太满意,一直没有寄出去,干脆……我找出旧稿,署上简进的名字和他的地址,给一家熟悉的报纸寄去。
大概半个月后,筒进来了,看样子他激动得面孔都有些变形了,手颤抖了许久才从口 袋里掏出一张报纸。我一看,正是我署上他名字的那篇稿子。
“邹老师,您帮我修改的文章,终于,终于发表了…他的声音激动得哆嗦。
“很好嘛,这是第一步,希望你埋头苦干,不要荒废了时间我煞有介事地教导他。
“是,是,是。”
从此,我很长—段时间没有看到他,也许他上门找过我,但我不在,总之我渐渐把他忘了。大概是4 年之后,我有一天到那个亲戚家闲坐。他忽然问我,你还记得简进吗?我摇头。他说,就是那个我介绍他去找你的文学青年啊。我一下就明白了。他叹道,一个好好的人迷恋什么写作,现在疯了,我们活活把他害了!原来,简进在发表“处女作”的巨大精神动力之下,没日没夜地写……可是再也没有发表一个字,他就疯了……
我听得胆战心惊,忽然觉得自己是个罪魁祸首。
二
房门上响起持久、顽固的声音,看来我要是不开门,它就是三天三夜也不肯停下来。 我 只好搁下手中的笔,走过去把门打开,心情一下子变得很坏.
又是他! 一个叫作简进的狂热级文学青年。
都怪一个亲戚多事,把他介绍给我,这些天来他天天上门,要我指点他那狗屁不通的 文章。 昨天我不得不硬着头皮对他一篇所谓呕心沥血的新作提了凡点意见。
“邹老师,我遵照您的意见修改……”简进谦恭地说。
“行了, 我不用再看了,”不知怎的,我忽然克制不住自己,粗暴地打断他说:“你根本不是搞文学的料,修改一百遍也没有用! ”
简进一脸窘迫。
“ 我劝你别白费劲了,把时间和精力拿去搞点别的东西,现在改革开放,千什么不行,偏偏要在文学树上吊死.......”
我正口若悬河,忽然发现简进不见了。不知他什么时候偷偷跑了,他一定受不了我的尖刻一一管他呢,我继续写我的。
大概是4 年 之后,我有一天上街取汇款。忽然一辆轿车嘎地在我身边停住,我吓了一跳。车窗里探出一张熟悉而又陌生的面孔,“邹老师,你忘记我啦? ”原来是简进!他下了车,热烈地握住我的双手,“邹老师,你真是我的再生父母啊,我真不知如何报答你!” 我懵头懵脑的,“我当初痴迷着文学,是你一番话让我迷途知返啊,我真不知如何感激你!” 原来,简进被我批了一通之后,丟掉文学转头卟通跳“海”,现在有了公司有了车, 连别墅也有了。不久,简进诚心诚意拿了数万元,帮我出了一套文集。我以恩人自居,但心里不免酸溜溜的。
三
房门上响起持久、顽固的声音,看来我要是不开门,它就是三天三夜也不肯停下来。会不会是他?好吧,我就是不开门,看你的耐性有多好!
大概15分钟之后,敲门声渐渐弱下去,像一来云飘散了......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讲述的“我”与简进之间发生的敌事,安排了明暗两条线索,对“我”的描写是明线,对简进的描写是暗线。
B.简进是个狂热的文学青年,但他连写作的基本功都没有,尽管“我”对他进行了 一些指导,但他没有什么改进。
C.简进看到报纸上有署着自己名字的文章,十分激动,可他竟然没有发现那是别人的文章,足见这个人多么马虎。
D.简进接受不了 “我”対他说的“你根本不是搞文学的料”的话,他竟然趁我不注意的时候,愤然地离开了我家之
E.简进最后一次来我家时我”态度坚决,将他赶出门外,因为只有这样做,他 才会不来纠缠,打扰我的生活
(2)小说反复强调持久、顽固的敲门声,意图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3)简进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优秀品质?请简要分析。(6分)
(4)有人认为小说中的“我”也有人性亮点,你同意吗?谈谈你的具体理由。(8分)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_____,_____”两句以香草作喻来说明自己遭 受贬黜的原因是德行高尚。
(2)《蜀道难》中用夸张的手法通过写人的动作侧面表现蜀道高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3)《登高》后两联重在抒情,其中抒发诗人流寓他乡的无限悲愁的一句是:“____________”。
8、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实践出真知。苏轼乘舟往石钟山探寻声响的来源,“徐而察之,_________,_________,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
(2)每逢佳节倍思亲,独自在外漂泊的人形单影只,往往会联想到李密的“_________,_________。”
(3)张若虚于月夜连续发问,表现其哲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4)重阳节,登临高处,眼望秋叶纷飞、气势雄浑之景,脱口而出杜甫的“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师说》中认为不必苛求老师一定要比弟子强的原因的句子是“孔子曰: , ”。
(2)荀子在《劝学》中说 “ , ”,也就是说善于学习的人都善于借助外物的帮助。
(3)《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改变自己的句子是“ ,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歌曲《在水一方》的词中有“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她身旁,无奈前有险滩,道路又远又长”的句子,从韵脚和内容上看,这是化用、改写了诗经《兼葭》中的“________,________”两个诗句。
(2)曹操《观沧海》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海水荡漾、峰峦矗立的景象。
(3)《醉翁亭记》中表达太守既能同醉,又能“自醒”体察万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这两句也表达了欧阳修的豁达与民同乐的胸怀。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桑叶起兴,突出了女子年轻貌美,与后文的“其黄而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宫车隆隆驰过而不知所往,隐约再现了宫女们的倾听之态与推测之思。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指出周瑜以火攻取得胜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是作者慨叹人生如梦之后的具体行为。
12、(题文)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认为_______,______的人才能遨游在无穷无尽的境界中,而无需有所待。
(2)苏轼在《赤壁赋》中借“水”“月”向客人阐述了“变”与“不变”的道理:如果从“变”的角度看,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从“不变”的角度看,则____________________。
(3)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表现其奉献精神和高尚品格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醉落魄·预赏景龙门追悼明节皇后
[宋]赵佶①
无言哽噎。看灯记得年时节。行行指月行行说。愿月常圆,休要暂时缺。
今年华市灯罗列。好灯争奈人心别。人前不敢分明说。不忍抬头,羞见旧时月。
(注释)①赵佶,宋徽宗,宋朝第八位皇帝。1121年(宣和三年)夏四月丙寅,贵妃刘氏薨。徽宗对刘妃的去世极为悲痛,啜泣不已,五月甲辰,特旨追册贵妃刘氏为皇后,谥曰明节。
【1】下列古代文学作品选中,不适合收录本词的一项是( )。
A.《乐府诗选》 B.《宋词菁华》 C.《诗余选编》 D.《长短句集粹》
【2】对本词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行行”指不停地、频繁地,写出了词人与刘妃恩爱、甜蜜的日常。
B.市集上彩灯罗列,令人目不暇接,却扰人心绪,让词人不忍直视。
C.本词上片忆旧时事,下片伤今时景,今昔对比,脉络清晰。
D.纵观全词,语言朴实无华,近似白话,情感却真挚动人。
【3】同为悼念亡妻之作,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中的“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妙绝千古;本词开篇也写到“无言哽噎。看灯记得年时节。” 请比较两首词的“无言”之境在表情达意上的差异。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谏成帝营陵寝疏
(西汉)刘向
臣闻贤圣之君,博观终始,穷极事情,而是非分明。孝文皇帝居霸陵,顾谓群臣曰:“嗟乎!以北山石为椁,岂可动哉!”张释之进曰:“使其中有可欲,虽锢①南山犹有隙;使其中无可欲,虽无石椁,又何戚焉?”夫死者无终极,而国家有废兴,故释之之言,为无穷计也。孝文寤焉,遂薄葬,不起山坟。
《易》曰:“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藏之中野,不封不树,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棺椁之作,自黄帝始。黄帝葬于桥山,尧葬济阴,丘陇皆小,葬具甚微。文、武、周公葬于毕,秦穆公葬于雍橐泉宫祈年馆下,皆无丘陇之处。此圣帝明王、贤君智士远览独虑无穷之计也。逮至吴王阖闾,违礼厚葬。十有余年,越人发之。秦始皇帝葬于骊山之阿,下锢三泉,上崇山坟,其高五十余丈,周回五里有余,水银为江海,黄金为凫雁。天下苦其役而反之,骊山之作未成,而周章百万之师至其下矣。项籍燔其宫室营宇,往者咸见发掘。其后牧儿亡羊,羊入其凿,牧者持火照求羊,失火烧其藏椁。自古至今,葬未有盛如始皇者也,数年之间,外被项籍之灾,内离牧竖之祸,岂不哀哉!是故德弥厚者葬弥薄知愈深者葬愈微无德寡知其葬愈厚丘陇弥高宫庙甚丽,发掘必速。由是观之,明暗之效,葬之吉凶,昭然可见矣。
陛下即位,躬亲节俭,始营初陵,其制约小,天下莫不称贤明。及徙昌陵,增埤为高,积土为山,发民坟墓,积以万数,营起邑居,期日迫卒,功费大万百余。死者恨于下,生者愁于上,怨气感动阴阳,因之以饥馑,物故流离以十万数,臣甚愍焉。陛下慈仁笃美甚厚,聪明疏达盖世,宜弘汉家之德,崇刘氏之美,光昭五帝三王,而顾与暴秦乱君竞为奢侈,比方丘陇,违贤知之心,亡万世之安,臣窃为陛下羞之。孝文皇帝去坟薄葬,以俭安神,可以为则;秦始皇增山厚藏,以侈生害,足以为戒。初陵之模,宜从公卿大臣之议,以息众庶。
(选自《汉书·楚元王传》,有删改)
(注)①锢:用金属溶液填塞空隙。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封不树:植树 B.上崇山坟:加高
C.期日迫卒:急促 D.物故流离以十万数:丢失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
A.孝文寤焉 风雨兴焉
B.易之以棺椁 斧斤以时入山林
C.由是观之 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D.因之以饥谨 因宾客至相如门谢罪
【3】下列各组语句中,分别写薄葬和厚葬的一组是( )
A.棺椁之作,自黄帝始/下锢三泉,上崇山坟
B.丘陇皆小,葬具甚微/水银为江海,黄金为凫雁
C.以北山石为椁/积土为山,发民坟墓
D.始营初陵,其制约小/葬之吉凶,昭然可见矣
【4】下面选项中,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德弥厚者葬弥薄/知愈深者葬愈微/无德寡知/其葬愈厚/丘陇弥高/宫庙甚丽
B.德弥厚者/葬弥薄知/愈深者/葬愈微/无德寡知/其葬愈厚/丘陇弥高/宫庙甚丽
C.德弥厚者葬弥薄/知愈深者/葬愈微/无德/寡知/其葬愈厚/丘陇弥高/宫庙甚丽
D.德弥厚者葬弥薄/知愈深者葬愈微/无德寡知/其葬愈/厚丘陇/弥高宫/庙甚丽
【5】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释之向汉成帝进言:假如有的王陵被人觊觎,即使陵寝修建得十分坚实,终会被大盗挖开。皇帝明白了这个道理,最终薄葬。
B.吴王阖闾违背礼制,实行厚葬;秦始皇大建陵墓,山坟高耸,陪葬丰厚。但没过多长时间,他们的陵墓或被人挖掘,或遭人破坏,可悲可叹。
C.文、武、周公、秦穆公,为长久计,实行薄葬,他们都是道德高尚的智者;那些奢靡厚葬的人,实际上,都是无德寡知者。
D.王侯丧葬之事,关乎人心向背、天下安危,俭则吉,帮则凶。因此,作者在文末劝说成帝弘扬古帝先人的美德,简俭薄葬,不要效法暴秦乱君。
【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外被项籍之灾,内离牧竖之祸。
(2)孝文皇帝去坟薄葬,以俭安神,可以为则。
【7】刘向提出皇帝要实行薄葬的原因有哪些?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阅读是我们每个人极其重要的精神活动之一,它让我们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它给予我们看待世界的角度、分析问题的方式,形成我们的价值观念……今天,人们或读纸质书,或读电子书;有人读经典,有人读流行作品;有人选择少而精地读,有人选择只图量的泛读;有人推崇中国的书,有人更喜欢国外的书……当然也有人不读书。
请以“我的阅读”或“我看阅读”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