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鱼向前游动时的动力是( )
A.胸鳍的作用
B.背鳍的作用
C.尾鳍的作用
D.尾部的摆动和尾鳍共同的作用
2、动物群体中的分工合作需要及时交流信息。下列不属于信息交流的是( )
A.蜜蜂跳舞传递蜜源信息
B.雌蛾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蛾进行交配
C.北极狐发现敌情时发出特殊的嘶吼声
D.蟾蜍受到攻击时身体会充气膨胀
3、在做观察蚯蚓的实验过程中,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体表保持湿润( )
A.有利于观察蚯蚓的运动方式
B.有利于蚯蚓进行气体交换
C.有利于观察清楚蚯蚓的刚毛
D.有利于保持蚯蚓身体的柔韧性
4、鱼是如何在水中完成呼吸的呢?某实验小组利用BTB指示剂遇到二氧化碳会由蓝变黄的特性对活体鱼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各项符合实验现象及解释正确的是( )
①水从鱼的鳃盖后缘流出,颜色变黄
②水从鱼口流出,颜色变蓝
③鱼用鳃呼吸,吸收了水中的氧释放出了二氧化碳
④鱼用鳃呼吸,吸收了水中的二氧化碳释放了氧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5、鸟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征是( )
A.身体呈流线型
B.体温恒定
C.卵生
D.气囊辅助肺呼吸
6、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石。下列描述中,直观地体现了基因多样性的是( )
A.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有不同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环境
B.狗品种繁多,宠物狗泰迪、金毛等颜值高,更加吸引人们的目光
C.我国是裸子植物的故乡
D.自然界中的任何一个物种都有其存在的价值
7、为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不仅要把塑料等难以降解的垃圾带离南极,还要把粪便等生活垃圾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
A.只有藻类等植物生活
B.消费者数量太多了
C.分解者数量少,活动弱
D.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
8、下列四种动物与其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动物 | 鲫鱼 | 蚯蚓 | 青蛙 | 家鸽 |
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 | 皮肤 | 鳃 | 幼体是鳃,成体是肺和皮肤 | 气囊 |
A.A
B.B
C.C
D.D
9、我国自宋代开始,就采用“四大家鱼”混合养殖技术。下表为某池塘中四大家鱼分布的水层和食物来源,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类别 | 鲢鱼 | 鳙鱼 | ? | 青鱼 |
分布水层 | 上层 | 中上层 | 中下层 | 下层 |
食物来源 | 藻类等浮游植物 | 水蚤等浮游动物 | 水底生长的水草 | 螺蛳、蚌等动物 |
A.表中“?”处表示的是鲫鱼
B.青鱼捕食的螺蛳和蚌都属于线形动物
C.生活在不同水层的鲢鱼和鳙鱼,体内都无脊柱
D.混合养殖技术有利于提高池塘鱼的产量
10、下列关于人的性别遗传叙述错误的是( )
A.男、女的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分别是XY、XX
B.精子中一定含有Y染色体
C.卵细胞的性染色体只有X染色体
D.正常男孩体细胞核中X染色体只能来自母亲
11、以下对动物生活习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蚯蚓依靠体壁在水中能正常呼吸
B.蝗虫的单眼在视觉上起主要作用
C.在水中生活的动物一定用鳃呼吸
D.鸟中有的种类善于飞行,也有的种类不能飞行
12、兔能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做出迅速的反应,与此无关的特点的是()
A.发达的大脑
B.身体被毛,恒温
C.遍布身体的神经
D.发达的四肢
13、中国运动健儿在第三十一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上向世界展示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蓬勃朝气,他们完成各项运动所需的动力来自( )
A.骨的支撑
B.关节转动
C.骨骼肌收缩
D.骨骼肌舒张
14、成年型多囊肾是由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E控制的。一位正常男青年的父母和姐姐均为成年型多囊肾,理论上,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该男青年的父母基因组成一定都为Ee
B.若该男青年与正常女性婚配,所生子女不一定正常
C.该男青年的姐姐基因组成为EE或Ee
D.若该男青年与正常女性婚配,所生子女一定正常
15、实验小组同学通过实验探究“蚂蚁的通讯”,实验容器放置情况如图所示,以下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捕获的蚂蚁必须来自同一蚁穴
B.实验时最好使蚂蚁处于饥饿状态
C.做实验需要多只蚂蚁
D.实验过程中,可以直接用手移动“桥”
16、下列关于骨骼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叫肌腱
B.骨骼肌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腹
C.骨骼肌的两端必须连接在同一块骨上
D.一个动作的完成至少需要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
17、环境中的有毒物质会在生物体内富集,在“单细胞藻类→小虾→鱼→人”这样一条食物链中,体内有毒物质的积累量最多的生物是( )
A.单细胞藻类
B.小虾
C.鱼
D.人
18、赛龙舟是每年一度的民俗活动。小明观看赛龙舟时,联系运动系统的知识,提出的观点正确的是( )
A.骨和肌肉组成人体的运动系统
B.划桨屈肘动作中肱二头肌舒张
C.肱三头肌两端附在同一块骨上
D.关节在运动中起到支点的作用
19、大天鹅每年都要从西伯利亚到山东半岛等地过冬,这种行为属于( )
A.领域行为
B.取食行为
C.攻击行为
D.迁徙行为
20、下列关于鸟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鸟类是恒温动物
B.用肺和气囊进行气体交换
C.鸟类通过产卵繁殖后代
D.鸟类前肢变成翼
21、长期使用同一种农药,农药的杀虫效果会逐渐降低,经过调查发现:具有抗药性的害虫所占的比率越来越大,这是________ 对害虫不断进行________ 的结果,害虫的这种抗药性应该是在使用农药________ 产生(填之前或之后).
22、下图表示人体不同组织处血管示意图(A.B.C分别表示不同类型的血管),请据图分析回答:
(1)与A.C比较,血管B的结构特点是 。
(2)若B为肾小球处的毛细血管网,则在A.C内流动的都是 血。
(3)若B为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则A所示血管为 。
(4)若B为小肠绒毛内则C内流动的血液含 较多。
23、下图是某家族成员的关系图谱,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的有酒窝与无酒窝,在遗传学中称为_____。
(2)若3、4都有酒窝,他们所生儿子7无酒窝,则可判断出_____是显性性状。
(3)若用E、e表示控制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基因,则孩子7(无酒窝)的基因组成为_____。
(4)若5的酒窝是经整容而获得的,这种性状_____(选填“能”或“不能”)遗传给9.原因是_____。
(5)7和9亲缘关系(表兄妹)属于_____,他们携带同一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请你从优生的角度,说出他们不能结为夫妻的原因是_____。
24、“腐肉生蛆”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下图中甲乙两同学对此问题有不同的看法,你认为谁的观点是正确的呢?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Ⅰ.请补充完整探究方案:
(1)把一块鲜肉切成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大小的两块,分别放在完全相同的两个广口瓶中,贴上编号A和B。
(2)将A广口瓶瓶口覆盖纱布,B广口瓶瓶口敞开,并把两瓶同时侧放在________(选填“有”或“无”)苍蝇出没的适宜条件下。
(3)每天定期观察并记录两个瓶中肉的生蛆情况。
Ⅱ.实验结果:数日后,A、B两瓶中的鲜肉均腐败,并在B瓶的腐肉上发现了蛆,A瓶内则没有蛆。
Ⅲ.实验结论:实验结果支持了________同学的观点。
Ⅳ. 请你分析实验:
(1)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导致A、B两瓶中的鲜肉腐败的原因是鲜肉水分充足,富含有机物________大量繁殖。
(3)根据所学知识,我们应该采用的防止鲜肉腐败的方法有(请举出两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_________,呈_________形;体表有_______;有_______
26、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其结构基础是 ,它是由感受器→ → → → 组成。
27、昆虫的身体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在胸部着生的运动器官有___________________。
28、水螅、海蛰、珊瑚虫等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________中,体壁由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构成;体内有________ , 有________ , 无________ .
29、鱼在游泳时,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前进的动力,靠_______保持身体的平衡。鱼的呼吸器官是_______.
30、家蚕和蝗虫的发育都属于_____发育,它们的发育起点都是_____,但家蚕的发育还经历了_____、_____、_____和_____共四个时期,属于_____发育.蝗虫的发育则还经历_____、_____和_____共三个时期,属于_____发育.
31、将下列食品与其的保存方法连接。
干香菇 真空包装法
咸肉 脱水法
猕猴桃干 腌制法
午餐肉罐头 渗透保存法
袋装肉肠 罐藏法
32、美国科学家米勒等通过模拟实验证明:在原始地球环境下,无机物可以形成构成蛋白质的简单有机物。(_______)
A.正确 B.错误
33、下图为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部分步骤图,请观察下图回答。
(1)步骤①中滴加的是___________。要使视野从③变为④,应调节_____________螺旋。
(2)步骤②操作过程中能闻到刺激性气味,含有该气味的物质来自细胞结构中的_________________。
(3)下图是一台显微镜的4个镜头,若要在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最多,应该选用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34、水仙花又称凌波仙子,在中国已有一千多年栽培历史,为中国传统名花之一。某探究小组为了探究“环境条件对水仙花开花时间的影响”,他们选取品种、成熟度和大小等相同的三个具备开花能力的水仙花鳞茎,分为甲、乙、丙三组,同时置于如表所示的环境中进行培养,观察并记录从开始培养到第一朵花开放的时间.
组别 | 平均温度 | 光照条件 | 其他培养条件 |
甲 | 21℃ | 光照充足 | 完全相同,且能充分满足水仙花生长发育的需要. |
乙 | 10℃ | 光照充足 | |
丙 | 21℃ | 光照不足 |
请分析回答:
1该探究方案中的实验变量有两个,分别是_____和_______.
2若要探究“环境中温度对水仙花开花时间是否有影响”,应选选择甲组和______组作为对照实验进行比较;如果甲组的水仙花先开花,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通过一次实验就获取比较准确的实验结果,请改正实验中的一处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上表中设计方案,你认为该探究小组还要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