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种植果树时,为提高果树产量,要使果树多分枝,栽培时应该注意的是( )
A.摘除顶芽、保留侧芽
B.顶芽、侧芽均保留
C.摘除侧芽、保留顶芽
D.顶芽、侧芽均摘除
2、如图表示a、b、c三地区森林土壤有机物的分解状况,则分解者的作用强弱依次是( )
A.a>b>c
B.c>b>a
C.c=b>a
D.a>c=b
3、“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重要的生物学观点,下列选项与此观点不相符的是( )
A.鸟的骨骼轻、薄、坚固,可减轻体重,利于飞行
B.蝗虫的体表有外骨骼,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C.乌贼体表具有贝壳,可用于保护柔软的身体
D.蚯蚓的身体分节可使它的躯体运动灵活
4、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蚊子飞行时发出“嗡嗡”声属于动物间的信息交流
B.蚂蚁觅食、大雁迁徙、黑猩猩钓取白蚁都属于先天性行为
C.学习行为是后天获得的,与遗传因素无关
D.“小鼠走迷宫”实验中,“尝试与错误”次数越少的小鼠,学习能力越强
5、年初,我国的“深海勇士”号出海勘探,在1700多米的深海处意外发现了珍贵的约1.5米长的红珊瑚,形成红珊瑚的珊瑚虫属于( )
A.腔肠动物
B.扁形动物
C.线形动物
D.节肢动物
6、如图为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3可以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B.4可以表示一个基因,是DNA的部分片段
C.生物的变异都是由于基因携带的遗传信息发生变化导致的
D.在同一个体所有细胞中,3的形态和数目不都是完全相同的
7、学习了动物的知识,我们发现有些动物“名不副其实”,比如“鳄鱼不是鱼、海马不是马、蜗牛不是牛、鲸鱼也不是鱼”,它们分别属于( )
A.爬行动物、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哺乳动物
B.甲壳动物、鱼类、软体动物、哺乳动物
C.爬行动物、鱼类、甲壳动物、哺乳动物
D.爬行动物、鱼类、软体动物、哺乳动物
8、下列有关科学探究活动及其探究方法,对应正确的是( )
A.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调查法
B.统计校园中植物的种类和数量——比较法
C.探究不同扦插材料对植物成活率的影响——观察法
D.用彩纸探究动物保护色的形成过程——模拟实验
9、划船时需要双手紧握插入水中的船桨做屈肘和伸肘运动使船前行。下列对划船动作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完成划船动作需要多块骨的参与
B.划船时需要手臂上的肌肉同时收缩或舒张
C.骨骼肌细胞通过呼吸作用获取能量
D.肘关节既牢固又灵活,在该动作中起着支点作用
10、小强在煮鸡蛋时,发现随着水温的升高,有许多气泡从鸡蛋里冒出,这一现象说明( )
A.蛋内有气体从卵壳上肉眼看不到的气孔渗出
B.蛋新鲜,内部在进行旺盛的呼吸作用
C.蛋已受精,可能发育成雏鸡
D.蛋已坏死,卵壳和壳膜失去了保护作用
11、艾滋病、肝炎、禽流感都是由病毒引起的。对这些病毒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微小,结构简单
B.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
C.能利用病毒来研制疫苗
D.一些病毒能使人、动物致病
12、为了探究蝗虫进行呼吸的气门分布在身体的哪一部位,某初中学校八年级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做了以下实验:①取甲、乙两只大小相同的活蝗虫,将甲蝗虫的头部朝下,只让其头部浸没在试管内的水中;将乙蝗虫的头部朝上,只让其胸部和腹部浸没在试管内的水中。②一段时间后,甲蝗虫不死亡,乙蝗虫死亡。该实验可以说明( )
A.蝗虫的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
B.蝗虫的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C.蝗虫的气门分布在头部
D.蝗虫的气门分布在胸部和腹部
13、“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的诗句分别描绘了这两类昆虫的( )
A.防御行为、迁徙行为
B.迁徙行为、生殖行为
C.觅食行为、防御行为
D.觅食行为、生殖行为
14、被称为“现代动物行为学之父”的科学家是( )
A.弗里施
B.廷伯根
C.劳伦兹
D.法布尔
15、哺乳动物的幼崽死亡率低,主要因为( )
A.胎生哺乳
B.食量较大
C.牙齿分化
D.群居生活
16、对下列词语所描述的现象分析错误的是( )
A.蜻蜓点水——产卵
B.金蝉脱壳——蜕皮
C.破茧成蝶——化蛹
D.飞蛾扑火——趋光性
17、如图是甲、乙两种细胞所含染色体的示意图,这两种细胞都是某一雌性动物个体内的正常细胞。据图判断,下列相关推论或叙述最合理的是( )
A.甲可以是体细胞,乙可以是受精卵
B.甲共有8个基因,乙共有4个基因
C.甲有4对染色体,乙有2对染色体
D.若甲具有成对的基因,则乙不具有成对的基因
18、如图是同学们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某陆生植物叶表皮结构示意图。对图中a、b所示结构叙述正确的是( )
A.a为气孔,它的开闭由表皮细胞控制
B.b为保卫细胞,它不含叶绿体
C.b控制了a的开闭
D.植物的上、下表皮上,a的数量都相同
19、下列哪一项能表示如图四种生物的共同特征( )
A.具有两对翅
B.具有三对足
C.都生活在陆地上
D.身体和附肢分节
20、如图是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模式图。对照图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尿液排出体外的途径依次①②③④
B.尿的生成是间歇的,尿的排出是连续的
C.②是血管,其内侧粗大的管道是输尿管
D.尿液在③内形成
21、体内都有由脊椎骨组成的_____,统称为脊椎动物。
22、玉米种子由_____、胚和_____三部分组成,其中胚由______、____、____和____四部分组成。
23、请各举一种符合下列特征的动物。
(1)结构简单,有口无肛门:_______________ 。
(2)会飞的无脊椎动物:__________________。
24、动物的身体内部都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统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动物。
25、无脊椎动物的共同特征是它们的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____,主要包括____________门、_________门、___________________门等主要类群。
26、非特异性免疫:人_________就有的,不针对某一特定的_________,而是对_________病原体起作用,包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27、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___,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___和___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_____关系和____关系。
28、脊椎动物的特点是身体内部都有______________。
29、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_____组成的外壳和包含遗传物质的内核两部分构成.根据病毒的_____不同,将其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三大类.
30、当你遇到老年人突然昏倒在路旁,你应尽快拨打“_______”急救电话。
31、用线将以下动物类群与对应的特征连接起来.
32、从菌落的形态、大小和颜色,可以大致区分细菌和真菌。 ( )
33、下图为细菌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图中各部分名称: ①_____; ②____; ③______;④____;⑤细胞壁;⑥______。
(2)细菌的结构与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区别是细菌没有______,此外,细菌没有________,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
(3)当⑤细胞壁增厚时,细菌能够形成休眠体——______以抵抗不良环境。
34、自然界中的动物多种多样:春水澄碧,游鱼嬉戏;长空万里,秋雁远去....都曾引发你无限的遐想,我们要学会和自然界的其他生物和谐相处。如图是某中学生物小组的同学收集到的部分动物图片,请据图回答:
(1)生物A适于飞行,其飞行器官是______。
(2)生物C幼体生活在水中,用______呼吸;成体水陆两栖生活,用______呼吸。
(3)生物D在生殖发育方面的突出特点是______保证了D比其他生物的后代有较高的成活率。
(4)生物E是一种农业害虫,它的体表有坚硬的______,可以起保护和支持作用,并能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5)生物F生活在水中,用______游泳,用鳃呼吸。
(6)上述动物类群中根据体内的有无______,可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类,而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______(填字母),属于恒温动物的有______(填字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