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能自由运动是动物区别植物的重要特征之一,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的运动系统由神经和关节组成
B.运动能扩大动物的分布范围
C.动物的运动方式与其生活环境无关
D.只要运动系统完好,动物就能正常运动
2、蚯蚓走“T”形迷宫的实验中,蚯蚓要经过约200次尝试,遭受多次电击后才能学会直接爬向潮湿的暗室;成年黑猩猩会利用经验来解决问题,当香蕉被挂在高处够不到时,黑猩猩会把几个木箱子叠起来,然后爬到木箱顶上去摘香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无差别
B.动物越高等,适应复杂环境的能力也越强
C.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弱
D.以上三项说法都对
3、正常男性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为( )
A.22条常染色体+X
B.22对常染色体+XX
C.22条常染色体+Y
D.22对常染色体+XY
4、幼年时,骨能不断长长和长粗的原因是( )
A.骨质能不断产生新的骨组织
B.骨骺能产生新的骨组织
C.骺端软骨层不断产生新的骨组织,骨膜中的成骨细胞不断地产生新骨质
D.骨髓能够产生新的骨组织
5、细菌的特征是( )
①个体微小,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②既有微小的种类,也有个体较大的种类,细胞内有真正的细胞核 ③能产生孢子,孢子能够发育成新个体 ④通过分裂的方式繁殖后代 ⑤细胞内无叶绿体,靠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③⑤
6、在生物的分类等级中,哪一个等级生物的种类最少、共同特征最多? ( )
A.目
B.科
C.属
D.种
7、国画大师用画笔将虾的姿态活灵活现地呈现出来,如图所示。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所指附肢的主要功能是( )
A.呼吸
B.取食
C.步行
D.游泳
【2】依据图中虾的身体特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虾由头、胸、腹三部分构成
B.虾具有坚硬的外骨骼和附肢
C.虾长期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
D.虾哺乳育仔属于先天性行为
8、青蛙生活离不开水的主要原因是
A.皮肤裸露
B.体色与周围环境相似
C.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D.生殖和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
9、玉米等绿色开花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 )
A.结果→种子萌发→生长→开花→死亡
B.结果→种子萌发→开花→生长→死亡
C.种子萌发→生长→结果→开花→死亡
D.种子萌发→生长→开花→结果→死亡
10、某兴趣小组研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实验结果如下,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次数 | 第十次 | 第二十次 | 第三十次 |
时间 | 2分37秒 | 1分46秒 | 54秒 |
A.实验前应将实验用的小鼠进行饥饿处理,有利于保证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正常进行
B.若在正确路径上拐弯处放少许食物,小鼠走出迷宫用时会缩短
C.小鼠的这种行为属于学习行为
D.小鼠通过“尝试与错误”获取经验且“尝试与错误”次数越来越多
11、袁隆平教授利用普通水稻和一种野生稻培育出了高产而优质的水稻新品种。这种育种方法主要应用了( )
A.克隆技术
B.杂交技术
C.转基因技术
D.太空育种技术
12、提取人的血液可进行DNA鉴定。用于检测的DNA最可能来自血液中的( )
A.血浆
B.血小板
C.红细胞
D.白细胞
13、下列不能体现细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的是( )
A.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B.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C.与动植物共生
D.把控制合成胰岛素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内,组织生产大量治疗糖尿病的药物
14、下列关于微生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地球上所有的细菌对人体都是有害的
B.真菌属于原核生物,所有的真菌都是多细胞的
C.真菌在潮湿、营养丰富及温度适宜的环境里生长得最好
D.病毒有细胞结构,能够独立生活
15、科学家通过导入某种菌类的杀虫基因,使农作物能够有效地抵御害虫,既提高了作物产量,又减少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这一成果的取得利用了( )
A.杂交技术
B.组织培养
C.克隆技术
D.转基因技术
16、用手触摸蚯蚓腹面能感觉到有很多小突起,这些突起有利于蚯蚓进行( )
A.呼吸
B.运动
C.繁殖
D.御敌
17、“二胎政策”放开后,小龙的妈妈想再生一个孩子却一直没怀上,经检查是输卵管堵塞。输卵管堵塞造成不孕的原因是( )
A.不能产生卵细胞
B.不能分泌雄激素
C.精子与卵细胞不能结合
D.胚胎发育得不到营养
18、下列关于菌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种培养基只能长出一种菌落
B.培养基上的一个菌落可能由几种细菌共同形成
C.细菌形成的菌落都有明显的颜色
D.根据菌落的特征可大致区分细菌和真菌
19、某实验小组调查了不同人群的关节炎发病率,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被调查的人群 | 慢跑爱好者 | 久坐不动者 | 运动员 |
关节炎 | 3.5% | 10.2% | 13.3% |
A.关节腔内的滑液能减少运动时的摩擦
B.慢跑爱好者关节炎的发病率较低
C.运动员过度运动可能会损伤关节
D.关节炎发生病变的场所是关节腔
20、成年人体内每秒钟有很多红细胞死亡,新补充的红细胞来自( )
A.心脏
B.血管
C.血液
D.红骨髓
21、仔细观察植物的有性生殖发育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从①到②表示植物的 过程,③表示的是植物的 过程.
(2)当①发育成熟后,花粉粒落到雌蕊柱头上,受柱头分泌的粘液刺激,萌发产生花粉管.
(3)花粉管中含有 个精子,其中一个与③中的 结合形成受精卵,另一个与③中的 结合形成受精极核,这就是绿色开花植物特有的 现象.
(4)④由③中的 发育而成;⑤由③中的受精后 发育而成.
(5)如果①到②过程遇上阴雨天,请你分析会出现什么结果? .可通过 解决这一问题.
22、近亲结婚是指三代之内有共同祖先的男女婚配,近亲结婚时,夫妻双方携带的__________致病基因可能同时传给子女,大大提高了__________遗传病的发病率。
23、从结构层次上看,骨是一种_____。长骨多呈管状,中间的骨干稍细,两端的_____膨大。用杠杆运动模型可以解释人体和动物的运动原理,即运动是以骨为杠杆、_____为支点、骨骼肌提供动力来完成的。
24、生物分类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______,生物分类的单位越大,它所包含的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越________。
25、为了探究蚂蚁的取食行为,小强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蚂蚁一星期后,设计并开展了探究活动,活动步骤是:①取一个玻璃槽,放入干湿适当的土壤;②捕捉10只蚂蚁放入槽内,进行饥饿处理24小时;③取等量分别用蜂蜜、醋、苦味药水、盐水泡过的馒头,依次放入槽内四个角落;④每隔30min观察并记录停留在每种食物附近的蚂蚁数目,连续10次。所得数据的平均值如下表。请分析:
⑴ 小强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自然状态下的蚂蚁,这种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是 法;后来的探究活动,改变了蚂蚁原有的生活环境,则是属于 法。
⑵ 进行探究活动前,小强提出的问题是:蚂蚁 ?
⑶ 步骤②中,捕捉10只蚂蚁而不是1只,是为了避免 性;步骤③中,分别用蜂蜜、醋、药水、盐水泡过的馒头的量要相等,这样做是为了保证除了变量之外,其余条件都 ;步骤④连续记录10次数据再取平均值,可以减少实验的误差。
⑷ 分析表格数据可知,蚂蚁喜欢吃用 泡过的馒头。
⑸ 蚂蚁的取食行为从获得方式看属于 行为,这种行为是由 决定的。
26、王小红和几个同学利用假期对青龙山的某片森林进行了调查,下面是他们调查报告中的一段话,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森林里生活着高大的乔木、低矮的灌木和大量的草本植物.有许多鸟类在此栖息,有吃草籽的鸟,也有既吃草籽又吃昆虫的鸟…,森林里随处可见主要吃植物茎和叶的昆虫,森林中还有些以植物的果实为食鼠类到处游窜和以捕食为生的鹰在飞翔…唉!大森林里真是热闹非凡.
(1)如图是王强画出的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有的同学认为还有一条食物链未画出,请你在图中画出.请你在图中画出,同时用文字表述 ,并画完整后该食物网中共有 条食物链.
(2)食物链和食物网是通过生物之间的 关系建立起来的.
(3)他们在观察中还发现,有些昆虫的体色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与周围环境基本保持一致.这说明生物能够 环境.有一时期,人们大量捕捉森林中鹰和鸟类,造成鼠、昆虫的大量繁殖,结果对森林造成了一定的破坏,这说明生物还能 环境.
27、生物体细胞控制性状的基因一般是 存在的,并且常有显性和 之分。
28、水螅的消化:体壁由内、外胚层构成,内胚层围成___________,消化食物,有口无肛门。
29、下图是豆目部分植物分类图解,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并回答问题:
(1)在合欢、紫檀、菜豆三种植物中,与绿豆具有共同特征最多的是____________,亲缘关系最近的是_____________。
(2)图中分类单位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_。
(3)科学家按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对生物进行分类,你认为其意义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光合作用完成了两方面的转化:一是______________转化,即把简单的无机物转化成复杂的有机物。二是_____________转化,即把光能转变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____________。
31、请把下列食品与相应的保存方法、消毒原理连线
32、观察下图,判断正误。
(1)该图表示人体的上肢伸肘动作。( )
(2)图中,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
(3)运动以肌肉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收缩为动力形成。( )
(4)完成该动作消耗能量来自于肌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
33、春夏季节,各种植物快速生长,绿意盎然。如图是植物细胞部分生长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从图中A可看出,细胞分裂所产生的新细胞,起初在___________方面都很相似。
(2)从图A到图B、C、D的过程为___________。A和C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___________(填“相同”或“减半”)。
(3)图B是___________组织,图D是___________组织。如果这个过程发生在番茄果实的形成过程中,图D最可能发育成___________,图B最可能发育成___________。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来看,图示细胞最终不能发育出___________层次。
(4)细胞分裂过程中,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染色体的变化,染色体是由___________组成的,以___________为遗传物质。
34、法国著名科学家巴斯德在研究牲患炭疽病时,进行了如下实验:
| 第一次处理 | 10天后 | 结果 |
甲组绵羊 | 注射毒性较弱的炭疽病病原菌,未发病 | 同时注射毒性较强的炭疽病病原菌 | 全部存活 |
乙组绵羊 | 不注射 | 全部死亡 |
(1)验中甲绵羊第二次注射后没有发病,这一现象属于__________免疫,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
(2)甲组绵羊第一次毒较弱的炭疽病病原体,它进入体内作为___________起作用,体内产生的具有免疫力的物质的化学成分是_____________。
(3)乙组绵羊在实验中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